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20节

  一时间,韩国境内烽火连天,百姓惶惶。

  攻入韩境仅仅一个月,王贲亲自率军,强攻韩军事重城上党城。

  秦军士气高昂,攻势如潮,杀声震天。

  上党城中的韩军虽拼死抵抗,但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渐渐不支。

  一番激战过后,上党城破,秦军斩杀俘获众多,韩军主力遭受重创,韩国的门户自此大开。

  攻韩两个月,秦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韩国半数疆土已被大秦掌控。

  韩军节节溃败,军心涣散,如一盘散沙,无力反抗。

  此时,韩国都城新郑已然被大秦军队重重包围,宛如一座孤岛,在风雨中飘摇。

  据王翦估算,最多一到两个月内,韩国便将彻底被大秦兼并。

  在新郑的韩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不断有坏消息如雪片般飞来,每一条都像一记重锤,砸在韩王和众臣子的心上。

  “报——秦军攻破上党,我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上党全境沦陷!”

  “报——秦军攻破华阳城,城中四万大军溃散,死伤无数!”

  韩王瘫坐在王位之上,双手颤抖,脸色惨白如纸。

  他的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嘶力竭地质问臣子:

  “秦军为何如此强大?我韩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臣子们面面相觑,冷汗如雨。

  良久,一位老臣上前,颤颤巍巍地奏道:

  “陛下,秦军此次乃是偷袭,我军毫无防备,实在难以预估啊。

  而且,天下皆043以为秦攻赵,未曾想竟是攻韩,我军准备不足……”

  说到此处,老臣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陛下,只要魏、赵援军能及时到来,我等便可护住疆土。

  如今,唯有寄望于援军了。”

  其他臣子纷纷附和,似乎抓住了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韩王听闻,眉头紧锁,眼中的疑虑并未消散。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无奈点头,寄希望于他国援手。

  可他心中也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各国皆有自己的盘算,援军真的会如期而至吗?

  秦军营地中,王翦和王贲父子正对着沙盘,研究下一步的进攻策略。

  “父亲,如今韩国已如强弩之末,我军当一鼓作气,拿下新郑。”王贲目光炯炯,透着锐气。

  王翦微微点头:“嗯,不过也不可掉以轻心,谨防韩军垂死挣扎。

  还有,要留意魏、赵动向,莫让他们坏了大事。”

  父子二人商议已定,便传令下《,去,整军备战。

  只待一声令下,便向新郑发起最后的总攻。

  ..........

第138章 王翦亲请

  韩国,这个在战国列强夹缝中艰难求存的国度。

  之所以能在强秦的威压下苟延残喘至今,皆因其独特而又尴尬的地缘位置。

  它恰好横亘在大秦东出征伐天下的必经要道之上。

  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诸国对抗大秦的前沿阵地。

  对其他诸侯而言,韩国的存在就像是一道缓冲的屏障。

  虽薄弱,却能在关键时刻拖延一下秦军的脚步,为自身争取些许喘息之机。

  此刻,在新郑的韩朝堂之上。

  韩王面色铁青,望着台下一众臣子,眼中的怒火几欲喷薄而出。

  国土已然沦陷半数,曾经引以为傲的大军被秦军如秋风扫落叶般击溃.

  惨烈的战况、揪心的战报,无一不在撕扯着他的心。

  “砰!”

  韩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嘶力竭地怒吼道:

  “朕派往赵、魏的使臣如今怎样了?可有回音?”

  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几分绝望与不甘。

  韩非身形微微一颤,上前一步,恭敬地禀告:

  “陛下,臣已得到消息,赵、魏两国得知我国情况后,确已调派大军前来支援。

  然而,秦国早有算计,王翦将军率三十万大军陈兵赵魏边境,虎视眈眈。

  一旦两国贸然出兵,王翦将军便会毫不犹豫地挥师进攻。

  如今看来,我国已然陷入秦国的圈套之中……”

  韩非的话语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韩王听闻此言,如遭雷击,身形晃了晃,瘫坐在龙椅之上。

  台下的臣子们也纷纷面露惊惶,交头接耳,却无一人能想出破局之策。

  在这强大的秦国谋略与铁骑面前,他们感觉自己就如同蝼蚁一般渺小无力。

  “报—〃々 —”

  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朝堂的死寂。

  紧接着,一名满身尘土、血迹斑斑的韩卒冲了进来。

  “陛下,阳城……阳城被秦军攻破了!”

  韩王瞪大了双眼,眼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之光也彻底熄灭。

  还未等他缓过神来,那韩卒又接着禀报道:

  “陛下,韩上将暴鸢所率六万大军溃败,暴鸢将军……他……他被杀了!”

  一时间,整个朝堂仿若被速冻一般,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韩国最后的兵力,那支撑着韩王心中最后一丝侥幸的依仗,如今也损失惨重,烟消云散。

  韩王的双手无力地垂落在龙椅两侧,嘴唇颤抖,喃喃自语:“完了,韩国完了……”

  而此时的阳城,已然被战火彻底笼罩。

  大街小巷一片混乱,断壁残垣间尸体遍地、鲜血横流,刺鼻的硝烟味与血腥气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呕。

  许多韩卒望着周围如杀神下凡般的秦军,绝望地跪地祈降,他们知道,这座城池已然被大秦攻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秦军纪严明,士兵们井然有序地穿梭在城中,并未侵扰百姓分毫。

  百姓们虽心有余悸,却也暗自庆幸,至少暂时不用遭受战乱之苦。

  赵北辰身着染血的战甲,身姿挺拔如松,在城中巡视。

  他的手中,提着韩上将暴鸢那还滴着鲜血的头颅。

  那头颅上的双眼圆睁,似乎至死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秦国小将手中。

  韩卒们望着赵北辰,眼中满是敬畏与恐惧。

  而一旁的大秦锐士们看向他时,亦是充满了钦佩与尊崇。

  此次阳城之战,堪称惊心动魄。

  赵北辰一人当先,如鬼魅般冲向城门,手中长刀挥舞,寒光闪烁间,守城的韩卒纷纷倒下。

  在他的勇猛冲击下,城门缓缓松动,随后轰然倒塌。

  大秦锐士们见状,呐喊着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一举取得胜利。

  而那韩军主将暴鸢,更是被赵北辰亲手斩杀于阵前,其勇猛之名,自此威震阳城。

  战后,王贲的亲卫匆匆赶来,在人群中找到了赵北辰。

  “赵将军,我家将军有请。”

  赵北辰微微点头,将暴鸢的头颅交予身旁的士兵。

  整理了一下战甲,便随亲卫而去。

  此时,赵北辰首战的战果早已在攻韩的二十万大军中传开。

  那些年轻的锐士们谈及他时,眼中满是向往与崇拜。

  都盼望着能有机会像他一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而如今,阳城之战的消息一旦传开,赵北辰的名字必将被更多人知晓。

  不仅仅是这攻韩的大军,甚至整个大秦锐士,乃至天下都会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

  在秦军营地,王贲早已等候多时。

  见赵北辰前来,王贲大步迎上,拍了拍他的肩膀。

  “¨` 赵兄弟,你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啊!

  我听闻你在阳城之战中的表现,当真是勇猛无敌,我王贲佩服!”

  赵北辰谦逊地一笑:“王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兄弟们一起拼杀的结果,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王贲摇摇头,认真地说道:“不,你这可不是一般的本分。

 (的吗好) 你这一战,不仅为我大秦拿下阳城,更是大振了我军士气。

首节 上一节 120/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