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18节
赵北辰沉思片刻,说道:“将军,敌军残部此时集结,想必是想伺机反扑。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立刻派兵围剿,以免后患。”
石敢点头称是,当即下令,派遣一支精锐部队,由赵北辰带队,前往山林围剿敌军残部。
赵北辰领命而去,他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兵,迅速向山林进发。
山林中,树木茂密,视线受阻,给围剿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赵北辰凭借着前世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直觉,带领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赵北辰抬手示意士兵们停下,他握紧手中长剑,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
片刻后,一群敌军残部从树林中冲了出来,他们手持武器,满脸狰狞,企图做最后的挣扎。
赵北辰大喝一声:“杀!”
率先冲向敌人。士兵们见主将如此勇猛,士气大振,呐喊着跟了上去。
在这场小规模的战斗中,赵北辰再次展现出非凡的实力。
他的剑法凌厉,招式多变,所过之处,敌军残部纷纷倒下。
在他的带领下,五百名士兵迅速击溃敌军残部,斩杀数十人,其余敌军纷纷投降。
赵北辰带着士兵们凯旋而归,石敢将军早已在营地等候。
看到他们平安归来,石敢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走上前去,对赵北辰说道:“好样的,又立一功。
待回到咸阳,你定当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赵北辰抱拳行礼,说道:“多谢将军,一切皆为大秦。”
回到营地后,石敢将军果然为赵北辰摆了一场丰盛的庆功宴。
宴会上,士兵们欢声笑语,纷纷向赵北辰敬酒,表达对他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赵北辰一一回敬,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这些袍泽们就是他最坚实的依靠。
数日后,王贲快马加鞭赶回咸阳,直奔章台宫。
他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
进入宫殿后,他见到嬴政,当即跪地,双手呈上详细的军报,将赵北辰的战功一五一十地禀告给秦王。
嬴政接过军报,仔细阅读,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精彩。
读完后,他站起身来,在殿内踱步,口中喃喃自语道:“此子竟如此了得……”
片刻后,他停下脚步,对王贲说道:“你做得很好,先下去休息吧。此事朕自有安排。”
王贲领命退下。
嬴政重新坐回王座,再次凝视着沙盘,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他决定,等赵北辰回到咸阳,定要亲自接见。
看看这个能为大秦带来惊喜的年轻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第135章 此人乃大秦龙子!
咸阳,章台宫。
自王诏下达,大军出征的那一刻起,嬴政便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扯着心神,满心忐忑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他的龙袍衣角随着他偶尔的踱步轻轻摆动,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紧绷的心弦之上。
赵高侍立在旁,看着嬴政略显疲惫却又执拗的模样,轻声劝道:
“陛下,您已操劳许久,前线佳音未到,不若稍作歇息,以待捷报。”
嬴政却摆了摆手,那双眼眸依旧紧紧盯着殿门的方向.
仿佛只要这般凝视,便能穿透重重山水,直击战场。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锐士们低沉雄浑的通报声。
“陛下!战报!”
嬴政身形猛地一震,眼中瞬间燃起期待。
章邯大步流星走进殿内,手中紧紧握着那份承载着万千希望-的军报。
疾步上前,单膝跪地,双手将军报高高-呈上:
“陛下,前线军报!”
嬴政迫不及待地接过,手指微微颤抖。
展开竹简的瞬间,眼眸一扫,看到那“韩边境已被大秦攻破”几个大字。
一直高悬的心终于落下些许,嘴角不自觉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可当他的目光继续往下游走,看到那一行关于赵北辰的战功描述时,表情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诧异。
“赵北辰一人斩敌二百余人,且亲斩敌军主将,敌军见主将身死,军心动摇,纷纷投降,促成边境大捷……”
嬴政喃喃自语,眼中的震惊之色愈发浓烈。
他纵横沙场多年,见过无数猛将豪杰,可这般惊人的战绩,却也让他这位大秦君王心潮澎湃难平。
在他心中,昔日的大秦战神白起,那是战无不胜、威震六国的传奇存在。
可如今这赵北辰所展现出的战力与赫赫军功,竟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秦莫非又要诞生一位名震天下的万人敌?
刹那间,嬴政又想起此前王贲呈上来的奏报。
里面对赵北辰多有赞誉,当时虽留了心,却也未曾料到这赵北辰能如此大放异彩。
如今看来,王贲果真是独具慧眼,而这赵北辰,也当真没有让自己失望。
“赵高,速传李斯、冯去疾等诸卿前来。”嬴政沉声道,声音里难掩激动。
不多时,李斯、冯去疾等一众大秦重臣纷纷应召而至。
众人入殿,行礼如仪,山呼万岁。
李斯抬首,目光扫向嬴政,见其手中军报,眼中闪过一抹了然。
“陛下,可是收到前线军报?”
嬴政微微颔首,朗声道:“王翦将军派万众锐士突袭韩境,一战而大胜,斩韩军三千,俘七千有余,我大秦儿郎伤亡不过千众,实乃大功一件!”
话语落地,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喝彩之声,众臣纷纷面露喜色。
李斯更是抚须称赞:“王家父子,果真深谙统兵之道,虎父无犬子,此等功绩,当为我大秦楷模!”
嬴政却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将手中军报递向众臣:“此战能获全胜,关键却并非王翦。”
众臣闻言,面露疑惑,依次接过军报,细细研读。
片刻之后,整个大殿若被一道惊雷劈中,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紧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惊叹之声。
李斯眼中满是震撼,不禁感叹:“未曾想,我大秦军中竟又出现这般了不得的人物!这赵北辰,何许人也?”
冯去疾亦是一脸动容,高声道:“陛下,依臣之见,此子可为我大秦之万人敌,如此战功,当重重有赏,以激励三军将士!”
蒙武一直沉默不语,此时却也忍不住开口:
“陛下,这赵北辰入伍不过数月,便能立下这般不世之功。
假以时日,我大秦说不定又将出一个堪比王翦将军的战神呐!”
·· 0求鲜花····· ···
嬴政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向殿外远方。
良久,他缓缓开口:“赵北辰此人,出身平平,却能在沙场上一鸣惊人,实乃天赐良将。
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分明,方能服众。诸卿以为,该如何赏赐为宜?”
李斯略一思索,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晋其官职,封其为都尉,令其掌管一军,再者,赐予金帛、良田、宅邸,以显陛下恩宠,激励将士效命。”
冯去疾也点头附和:“李相国所言甚是,还可许其面圣,让陛下亲自嘉奖,必能使其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为大秦效力。”
0 .... ...
蒙武却微微皱眉,补充道:“陛下,臣听闻这赵北辰作战勇猛,却为人谦逊,重情重义。
臣担心,若赏赐过重,引得他人嫉妒,于他反倒不利。
不如在明面上的赏赐之外,暗中加以保护,为其培植亲信,助其站稳脚跟。”
嬴政听着众臣的建言,微微点头,心中已有定计。
那边王翦的加急密信又至。
嬴政打开一看,眉头微微皱起。
原来,王翦在信中详述了赵北辰此战的细节。
虽对其勇猛夸赞有加,但也提及赵北辰在军中因出身低微,颇受一些老将排挤。
且他为人刚直,不擅逢迎,在战后论功行赏时,已有暗流涌动。
嬴政看完,冷哼一声:“哼,朕的大秦,容不得这等腌臜之事。”
他转头看向众臣,目光冷峻:“诸卿,有功将士,乃大秦之脊梁,朕绝不允许有人从中作梗,寒了将士们的心。
传朕旨意,着廷尉彻查军中赏罚不公之事,若有敢违抗者,严惩不贷!”
众臣见嬴政动怒,纷纷跪地领命:“陛下圣明!”
............么.
第136章 论功行赏!
章台宫,气氛凝重而又带着几分期待。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