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387节

  霍靖和霍边双目赤红,感动地答道:“曹公仁德,以诚待我兄弟。不仅为我们备齐了战马,还给数百护卫随从更换新兵甲。

  现在又信任有加,放我兄弟离去。曹公放心,居延海部多有属下心腹,只需抓住机会,铲除俺答汗派去的人,居延海部就可尽归属下掌控。

  请曹公放心,一月为期,我兄弟二人定会带着居延部回附大明。”

  曹邦辅慨然说道:“好,老夫翘首期盼,等待你们兄弟的好消息。”

  霍靖霍边率三百随从策马远去,马蹄声响,尘土飞扬,一行人很快就消失在朝阳下的漫漫荒原中。

  回到兰州城,兰州知府兼陕甘总督府督粮梅国桢笑着说道:“曹公弘量豁达,霍氏兄弟定会依约回来。”

  梅国桢受徐渭举荐,曾经入西苑伴读太子,后来方逢时出镇陕甘,他以为幕僚跟着来到固原。

  后来方逢时调回京城,他留了下来,等到陕甘总督移驻兰州,他出任兰州知府兼督粮。

  曹邦辅呵呵一笑,“众人都说老夫放虎归山,他们小瞧了此两人。此二人,尤其是霍忠明,心怀鲲鹏大志。

  现在我大明政通人和,奋发图强,远胜过迟暮残烛的俺答汗。且我大明粮多草广,大好的东风,可助霍氏青云直上。”

  梅国桢笑着答道:“那些人以小子之心度英杰之腹。没错,没错!”

  过了几日,曹邦辅召集了徐渭、徐贞明和梅国桢,讨论执行西北大建设之事。

  “诸位,西北大建设,我等出京辞陛时,太子殿下一再交代,是大明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重中之重。”

  曹邦辅先强调了一句,然后对徐贞明说道:“西北大建设,你是主画师,你给大家说说,大家有了方向方略,心里也有了底。”

  “是督宪。”徐贞明先叫小吏把西北舆图挂上,这是众人在西苑学下的习惯。

  看图说话。

  徐贞明继续说道。

  “西北建设,重点事项为兴水利、迁百姓、退耕还牧、植树造林。

  兴水利,按照测绘局西北分局这几年四处测绘的结果,我们决定在甘肃浩门水、张掖河、讨来河中上游修筑堤坝,蓄水为塘湖。

  这三条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春天雪水融化,夏季雨季突来,河水暴涨,一泻千里。到了秋冬,中上游河床枯竭,河水变溪水。

  我们在合适的位置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广挖渠沟,春夏水涨时,蓄留住水。等到秋冬缺水时,再缓缓放水,调度水量,四季均衡。

  这样就能让中下游农田,产量提高,不必再去开荒新地,以保口粮。

  此前西北时常缺水,田地产量低下,百姓为了填饱肚子,只能拼命到处开荒,结果植被皆毁,更加留不住水,产量更加低下。

  循环不休,陷入死结。”

  徐贞明在西北为幕十来年,脚踏实地做过实事,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各项实情张口就来。

  “甘肃兴修水利后,我们就可在陕北的祖厉河、清水河、洛浦河、环水、洛水、无定河、延水照方抓药。

  不过兴修水利,需要大量的水泥。太府寺计划在兰州、凉州、甘州、固原、延安和米脂各新办一家水泥厂,平均每家年产水泥五千吨。”

  霍冀、徐渭和梅国桢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倒吸一口气凉气。

  他们已经逐渐习惯千克、公斤、吨和米等衡量度新制,知道五千吨足足有一千万斤,六万六千石,比一座山还要高。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远在京城西苑的太子爷,对这个产量不屑一顾。

  朱翊钧当资深公务员,出去“化缘”时,随便一家水泥乡镇小企业的产量都是几万吨。十万吨以上只能算小型水泥厂。

  “迁百姓就是量土养人。贫瘠苦旱,不宜居住的地方,百姓全部迁走。现在内阁专门设立一个徙民办,由张阁老领事,专司此事。

  陕甘的两地布政司先摸查各地不宜居住的地方,把居住的百姓登记成册。现在陕甘的徙民分两支,一支迁新定的辽宁,一支迁湖南。

  至于新复的安南等南海地区,酷热闷湿,陕甘的百姓过去,水土不服,很容易生病。那边主要迁移广东、福建和浙东多山少地之民。”

  徐渭接言道:“我朝迁移徙民早有先例。洪武三年(1370年)起,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以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征集百姓,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领取凭照川资后,向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迁徙。

  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前后迁徙百姓百万有余。官府料理此事,颇有经验。

  此前是由富迁瘠,由熟迁荒,百姓多不愿轻离故土。但此次不同,此次迁民是由瘠迁富,由荒迁熟。

  东北虽然苦寒,但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一年一熟,亩产不知胜过西北多少。现在又有水泥砖板房和火炕,大兴煤炭,御寒过冬不是问题。

  湖南迁居之地为洞庭湖畔,以及湘、沅、澧、资等水岸畔盆地平地

  目前东北、湖广等地接到廷寄,动用营卫军,广募民夫,修路搭桥,建屋筑房,为徙民提供基本的保障.

  至于退耕还牧,植树造林,与兴水利和徙百姓息息相关.”

  梅国桢问道:“这一切都需要钱粮,户部支应得过来吗?”

  大家都知道大明财税是个什么鬼样,虽然盐政整饬、工商大兴,盐税和工商税一年比一年多,但是还没富足到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地步。

  徐贞明解释道:“户部那边把未来三年省下的宗藩禄米分了四分之一到西北。此外少府监、太府寺沿开中法和商屯等旧例。

  要求所有海商、互市边商、盐商、矿业公司、茶叶公司、丝绸棉纱厂等工商牌照,自明年起,每年需要向西北投钱募人兴修若干水利、迁徙百姓若干。

  殿下叫此为支付转移。”

  梅国桢有些奇怪,“为何不叫这些工商公司,直接捐钱捐粮,或者增税?收得税银再由户部下拨西北,行此益政。”

  徐渭捋着胡须说道:“此事老夫在西苑时,偶尔听太子殿下提起过。”

  曹邦辅、徐贞明和梅国桢转头看向他。

  “还请文长先生解惑。”

  “殿下曾言,捐钱征税,拨款行事,中枢地方各衙门贪腐低效,一百块银圆只能办出十块银圆的事来。

  叫各工商公司直接办理,他们以利为驱,自然会想方设法以最少的钱把事办得最好,效率最高,中枢地方官府只需监督检查即可。”

  众人对视一眼,太子殿下对各级官吏的作风脾性,是深有了解。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这些支付转移,资助西北建设之举,大致行五到十年即可告一段落。如果以征税方式行事,届时改为西南建设,漠南漠北建设该怎么办?

  税赋是大事,制定之后不可轻易更改取消,常例中也很难更改取消。顾及如此,才以商办方式行事。”

  “原来如此,太子殿下英明,高瞻远瞩!”

  曹邦辅一边召开军政会议,布置对青海用兵,以及西北建设的工作。

  西北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进展喜人。

  军事方面却有所停滞。土默特和鄂尔多斯那边多有异动,李成梁率领的骑兵部队,被调往宁夏地区,俯视东西河套。

  九边中,陕西、宁夏、甘肃三边兵力相对薄弱,尤其是甘肃,可以说是凉得不能再凉。

  还没有议和之前,俺答汗经常去青海礼佛,动不动横穿甘肃,翻越祁连山,如入无人之境。

  现在从东边调过来的主力骑兵还在宁夏,青海这边用兵主力就剩下霍靖霍边为首的归降蒙古部众,可是大半个月过去了,离约定的日子越来越近,霍家兄弟却没有半点消息传来。

  兰州城议论纷纷,地方世家和官吏们都在暗地里讥笑新任督宪曹邦辅。

  太实诚了,太容易相信人了。

  北虏的话你都信,你怎么不信羊会上树呢?

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

  梅国桢提着衣襟,急匆匆走进总督衙门,在签押房里见到了曹邦辅。

  “卑职见过督宪。”

  “克生来了,”曹邦辅挥挥手,示意他坐下,“现在天凉渐寒,你怎么还满头是汗?一路跑着来的?”

  梅国桢连忙答道:“下官刚在粮台仓库清点入库粮草和军械,攀上爬下,费了些力气,身上出了些汗。”

  “粮台准备得如何?青海之战即将开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

  “回督宪的话,粮草无虞,卑职都准备妥当了。人吃的米麦,马嚼的草料,还有兵甲军械,都从西安和渭州运过来,验点入库。”

  “克生办事,十分稳当,老夫放心。”

  梅国桢有些着急,“督宪,霍氏兄弟此去大半个月,甘州那边至今尚未有消息传来,兰州议论纷纷。”

  曹邦辅放下毛笔,起身在梅国桢旁边坐下,“议论纷纷,议论什么?”

  “督宪,他们议论北虏狡诈无信,东村公轻信于人。”

  “是不是地方世家,还有藩台学司那些人在嚼舌头?”

  “是的。”

  “老夫知道就是这些人。西北也开始清丈田地,普查人口。这些人屁股底下的牛黄狗宝都被掏了出来,心里有怨气。

  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能够好好嘲讽一下老夫这个曹州乡野鄙夫,就由他们去吧。克生,以后你宦海沉浮,历任各处,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冷嘲热讽。

  千万不要当回事。做事就要做事的决心。只要看准了目标,坚毅难夺其志,这一点,我们都要向太子殿下学习。”

  梅国桢起身,恭敬行礼:“学生谢东村公指点。”

  “哈哈,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你有没有读过殿下所写的《少年中国说》?”

  “学生拜读过。气势磅礴,令人激奋。”

  “对,就是要有那种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气势!”

  梅国桢答道:“学生受教了。

  只是霍氏兄弟一事,都过去大半月,甘州那边还没有急报传来。学生担心.”

  “担心什么?

  这世上的事,希望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到来。你越惶然不安,越等不到希望;越洒脱安然,希望越找着你。

  只要你坚持不懈,总有希望。我们来兰州,不是为了霍氏兄弟,是建设西北,靖平青海。我们难道把这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此二子身上?”

  梅国桢猛然醒悟,“东村公,是学生目光短浅,看得不够远。”

  曹邦辅笑了笑,继续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子殿下用人一向如此,我们都该学学。霍氏兄弟能回来,大明又添两员良将,皆大欢喜。

  他们不来,大明损失了什么?无非是五百套兵甲,几十匹好马。后面抓到这二人,大不了不用多审直接砍头既是,还省了事。

  没有霍氏兄弟,大明就不打青海,不平蒙古右翼了?蒙古左六翼是谭子理、戚元敬等人一刀一枪,浴血奋战打下来,难不成是董狐狸他们打下来的不成?

  克生,不必学那些家伙,庸人自扰。”

  “是,东村公,学生惭愧,学生受教了。”

  “哈哈,老夫看你也是很清闲。这样,你拿着老夫的手令,代表总督衙门去黄河北边的宁安堡等四天。

  一边巡视那边的新民安置和水利,一边等霍氏兄弟。”

  “是。”

首节 上一节 387/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