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77节
“一揽子工程?”
刘华笑着点点头:“当地的基础工业差,你不得帮人家把这些东西问题全解决了,问题解决的越多越顺利,你赚的钱也越多呀。”
周厂长吸了一口气:“怪不得您能当老板了,您这格局很大呀,我感觉您的意思就是给配齐了地方五小呗?”
“差不多吧。”刘华玩笑的说:“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头羊,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帮助落后地区发展工业啊。”
“没错,这借口绝对冠冕堂皇。”周厂长哈哈大笑:“说出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厂长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实在太想尽快实施这个计划。把仓库里面堆积的那些老旧机床都给处理掉。
刘华看出他的着急,伸手按了一下他的肩膀:“不要着急,我还有个事儿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
“你们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现在北边挺乱的。”
厂长点点头,大是没明白刘华为什么要说北边,不解的看着刘华。
“他们现在可是坐拥宝山啊。”刘华略带羡慕的说:“你也是行里人,知道机床的基座需要用没有应力的材料制作才是最好的。”
厂长反应过来了,着急的说:“我好像听说他们那边儿把放好的铸铁块儿,放在外面消除应力,一放就是几十年。”
“没错,这就是我要说的。”刘华赞同的点点头:“他们这样乱下去也没有心思生产机床啦。这种好宝贝可不能放在外面糟践了。”
“没错,我们可以花钱买。”
刘华摇摇头:“花钱买多贵啊,他们现在什么都缺,糖烟酒,棉布、棉袄,皮鞋,什么不能换啊?”
刘华停顿了一下:“他们那边还有为数众多的技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也可以挖过来,咱们这边又不是没有俄罗斯族。”
“可是大毛熊的机床技术不占优势。”
刘华脸色古怪的说:“三十年前,咱把他的机床当宝,三十年以后你还嫌弃上了,人家那些工程师可都是真才实学,技术工人手上也都有活儿,不是吃干饭的,你还挑?”
厂长挠挠头:“好像也是啊,有点矫情了。”
因为有着刘华提供的指导思路,再加上本来这台机床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所以研发工作很顺利,不到半年的时间,新机床就上市了。
刘华事先让他们调研了工人的使用习惯,所以这台机床一经使用立刻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订单如潮水般涌来。
周厂长和总工程师又带着土特产来看望刘华,这次的就要高级很多了,还有一些保健品,另外还有人参鹿茸啥的。
刘华调侃他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第一次来的时候,明明是有事相求,更应该纵你乡愁。结果因为心里没有底,所以就带了点儿蘑菇,这回有结果了,搞得这么隆重。
“话可不能这么说,刘工。”周厂长叫屈:“给您买礼物的钱,可都是我们私人掏的,这回厂里面产品大卖,所以发了奖金了,我们才买得起这些高级货。”
“谁信啊,给厂里面公关,用自己的工资,说破大天也没人小相信。”
这俩人着急了赌咒发誓,那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人真的不由得相信了三分。
刘华终于把发动机剩下的所有资料交给了大众,大众给刘华结了他的研发资金,三千万美元。
前前后后,刘华从大众拿走了大概一个亿的资金,而他付出的仅仅是兑换出来的图纸和用数学建立的模型,还有使用华清大学超级计算机进行的模拟过程。
成本近乎于零,净赚了一个亿。
作为一个良好公民,刘华当然要照章纳税,税务上的同事看见刘华的纳税单都呆住了。
“刘华同志,你这笔买卖净赚一个亿就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这怎么可能呢?”
“不是有成本吗?”
税务员看着刘华填写的资料:“一个亿美元的收入,成本不足一百万人民币,说不通啊。”
刘华两手一摊:“我就是用数学的方式给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画了几张图纸,完了之后再通过超级计算机验证了,能有多少成本?”
税务员们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劫道消耗恐怕都比这个要大吧。
以至于刘华走了以后,他们还在内部议论。
“刘姐,这买卖绝对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啊?我见过人家把净利润往少了报的,没见过把净利润往多了报。”
“我估摸着这钱不是什么好道着来的。他通过我们这一边一道手续,纳了税就成了合法收入了。”
“那这也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范畴啊,这应该是警察来查。”
“要不报警吧?”
“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
“要不我们还是跟领导汇报一下让,领导拿个主意吧。”
于是这件事儿就被汇报到领导那里去了,领导一开始也觉得蹊跷,再一看纳税人姓名,他就觉得这钱绝对不是歪门邪道。
但是这种数百倍收益的买卖,他们也觉得有些难以置信,简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总局领导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亲自上门一探究竟。
经过个刘华客套之后,他详细的询问了这一笔税务的细则,他相信刘华不会跟他说谎。
经过刘华详细的解释,他不敢相信,但是来往的资金也查的出来,因为都是支票往来,而且还是刘华的私人业务,不是对公,那就单纯很多了。
领导叹口气:“要不说多读书有好处了,知识就是财富啊,不读书没知识的人哪能摊上这种大好事。”
“你过奖了,外国佬人傻钱多,既然人家愿意给我赚,那我要是不赚,也太不好意思了。”
领导指着刘华笑了笑,没有说话就走了。
他还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笑话,讲给了其他人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本来现在税收制度就不是很健全,做买卖的捣固点儿小猫腻也是稀松平常的,但是像刘华这样多缴纳税收的,属于凤毛麟角,既然如此那就必须要表彰。
于是,刘华很意外的收到了一个荣誉称号:纳税先锋。
第398章 基础
先锋就先锋吧,好歹是时代的前列,时髦的用词,不像什么纳税守法户之类的用词,那刘华的尴尬癌就要犯了。
刘华梳理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因为自己的发动机现在还在实验室里面检测。他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把金属3D打印机给搞出来。
我国在超高精度机床上的成绩并不突出,所以就急需一款高精度的加工仪器,而金属3D打印机能够有效的填补这一空白。
现在金属3D打印机项目是由刘华的学生和物理系那边共同担当的,刘华来到学校,想查看一下进度。
往物理系那边走的时候,路过一个教室,听见里面传来朗朗上口的英文,刘华就驻足停了一会儿。
原本他还纳闷儿,在这一片上课的不应该是物理系吗,什么时候外语系跑这边来上课了?
听了一会儿之后,刘华恍然大悟,原来是材料学的教室,刘华探头看了一眼正在上课的老师,可能四十岁不到,梳的一丝不苟的精致小发型,穿着一身儿西服,金丝眼镜儿,一表人才的模样。
刘华摇摇头,往科研楼走去,进到科研楼,正好遇见负责金属3D打印机的那位教授。
刘华打趣的说:“马教授,我还纳闷儿呢,你们物材料学什么时候改成外语系了?”
马教授苦着脸说道:“这是一次教学上的全新尝试,使用英文教学,与国际进行接轨。”
“哄鬼了吧?”刘华语气不善的说:“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的基础,那语言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如果我们教育的基础都使用国外语言的话,那么你认为我们怎么在教育和科学上和外国人争夺话语权,我们的论文全部是用英文的话,那么一切的解释权都归外国人了。”
材料学的办公室里面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刘华能把问题的高度一下子抬的这么高,这就不仅仅是崇洋媚外的问题了,已经涉及到学术主权问题。
“可是现在人家国外的科研水平比较高。”有个年轻的老师疑惑的说:“我们不使用全英文教学的话,可能连人家的论文都看不懂。”
“对。如果我们使用全英文教学的话,可能连我们自己的论文都写不清楚。”刘华没好气的说:“材料学是你们物理学的基础学科。如果你们连自己的学科都无法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解释的话,我真的难以想象,未来这里教出来的人,还是我们自己的人材吗?”
马教授觉得刘华的语言语气不善,只能打圆场:“行了老刘,不要上纲上线了,这只是一次教育探索。”
“底层逻辑不清楚的话,你们就等着全国人民戳着脊梁骨骂华清大学吧。”
“可是大部分人并不懂这些事情。”刚刚那个老师解释道:“科学是很严谨的,而大部分人并不懂科学。”
“但是大部分人懂人心。”刘华没好气的说:“我教的计算机不也是外国人首创的吗?我一直是用中文教学,并不妨碍我的水平领先国外。”
这是事实,事实不容狡辩,刘华看着那个年轻的老师,他一时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都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吧。”刘华摇摇头:“如果连最基本的母语都改了,那与国破家亡有什么区别,我们汉语是全世界最严谨、最科学的文字和语言,如果科学的话语权被我们争取过来了,那科学才是真正的进步。”
马教授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再讨论下去了,要不然今天就没完没了了。
“老刘,你今天过来是什么事?”
刘华摇摇头:“咱们找个僻静的地方说话。”
“怎么,你还信不过其他人啊?”马教授乐呵呵的说:“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不能做的?”
“不是信不过,老祖宗说的多好啊,几事不密则成害,咱们研究的问题是我们的未来,岂能随便不分场合的乱说。”
那个年轻的老师脸色有点不大好看,他觉得刘华这是在针对他,但是他又不敢反驳。
马教授把年华带到自己的办公室,看了一眼外面,关上门说道:“你刚刚那说法儿,不是让人离心离德吗,人家也是我们华清大学的老师,不也是为了建设我们国家,建设我们大学吗?”
“你确定?”刘华摇摇头:“反正我觉得,有坏人啊,尤其是这留洋归来的人,要甄别使用。”
“胡说。”马教授不满的摇摇头:“两弹一星的元勋有多少都是留洋归的人,人家不一心建设祖国吗?”
“元勋们是抛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钱老在国外课堂上讲工程控制论,甚至都不愿意说第二遍,学的明白就学,学不明白拉倒。”
刘华笑着说:“可是回了国以后呢,钱老对学生那是不厌其烦,一直讲到他们明白为止,两者之间的做人差距天壤之别啊。”
“我说不过你。”马教授摆摆手:“你跑我们物理系这边来砸场子吗?”
刘华摆摆手:“砸什么场子,你香江电影看多了,我就是来问一下,关于3D打印机的那个激光喷头,你们做搞得怎么样了?”
“那可是个麻烦事儿啊。”马教授叹口气:“控制要求太苛刻了,不过幸好我们激光技术是全球最先进的,已经有所突破了,你就放心吧,你总不会还信不过我吧?”
“这话说的,把我说的小肚鸡肠,我要是信不过你的话,那就不会找你一起研究了。”
马教授埋怨道:“你今天明显气不顺,进来以后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被气着了。”刘华摇摇头:“英文教学只是第一步,你看着吧,接下来肯定有夹带私货的那一天。”
“得了吧,科研的事还不够你操心,还是说正事吧。”
于是刘华跟马教授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用高敏的控温元件,由电脑控制温度,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马教授大为头疼:“这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我这边还没有研究好呢,你就又给我找到了新课题。”
“没办法,学无止境啊。”
第399章 改变世界
马山不知道从哪打听到刘华还在深入研究金属3D打印机,他知道,刘华和华清大学新开了一个公司,生产3D打印机,生意相当不错,尤其是受到珠宝公司和牙医的欢迎。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