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76节

  “难道你们本身的科研力量就如此捉襟见肘吗?”刘华反问道:“想仅仅靠一款拳头产品就在如今的市场上翻身,我感觉有点不大现实。”

  工程师点点头:“我们也知道,但是好歹试一试,至少有一款拳头产品能为我们多多少少弄一点利润,有了利润我们就能继续研究了。”

  刘华笑了笑:“行吧,我得先到你们厂里去看一看,看看你们如今的水平怎么样。这一次我领衔,但是我不参与具体工作,我来指导。”

  厂长略微有些失望,但是总工程师却是极其的兴奋,接受刘华的教导,这机会如今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自己又不是笨蛋,有了这次培训,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一会儿让厂长和总工程师先回去,他把这边工作交代一下就飞过去。

  路上,厂长还有些埋怨:“刘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他既然能出手设计一款新的数控机床,为什么还要指导你们呢?”

  “你怎么这么短视啊。”总工程师没好气的说:“什么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工这次带队和指导,绝不仅仅只是为了一款数控机床,可能是一系列,也有可能是给我们奠定自研的基石。”

  厂长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刚开始你怎么不提醒我呀?”

  “我这不是光顾着高兴了。”总工程师不好意思的说:“让这么一位大科学家亲自教导我,我感觉我要回家看看祖坟是不是冒青烟了。”

  “封建迷信要不得。”

  “那也没有别的解释了。”总工程师笑着说:“我这辈子除了努力没走过运啊,到现在我都感觉恍然在梦中一样。”

  厂长用手一捏工程师的手,强悍的力量,让工程师失声痛呼,厂长笑着说:“看样子不是在梦里。”

第395章 立项

  总工程师揉搓着自己的手:“你想确认一下,你就不能扇自己一巴掌吗?非得捏我,你是从车间里面上来的,你那手劲儿,你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厂长有点恬不知耻的说:“我就是心里有数,我知道自己巴掌扇我脸上得多疼,所以我下不去手啊。”

  三天以后,刘华飞沈机,沈机大门口这会儿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大门口还拉着个大横幅:热烈欢迎华清大学刘教授莅临指导工作。

  刘华感觉自己尴尬癌都犯了,自己从来就最讨厌这种形式主义,有领导到自己厂里面去检查工作,刘华顶多也就是让保洁打扫打扫卫生,绝对不会举行什么欢迎仪式。

  “可以了,可以了。”刘华摆摆手:“不要搞得这么隆重,我感觉受之有愧啊,周厂长,我是来工作的,咱们直接略过那些繁文缛节吧。”

  总工程师笑着说:“刘教授,你先参观一下吧,上一次来沈机,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你也看看我们沈机这么多年的发展。”

  这倒也是实话,如果不了解沈机的实际生产情况,就盲目的设计一款机床,确实对沈机没什么好处。

  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刘华走了一遍车间,事无巨细,总工程师都做了一个大概的讲解。

  比起二十多年前,省级的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管理方面还不是很符合时代的需求。

  不要小看这一点,基层生产有的时候能够反映很多真切实的问题,基层管理不符合时代的需求,有时候就会扼杀很多积极的反馈。

  刘华摇摇头:“你们这个管理方式需要改革,你现在坐在办公室里面,还能收到车间的反馈吗,你们生产的就是机床,如果连自己车间里面的使用情况都不知道,还怎么确定研究方向?”

  厂长脸色不大好,如果现在的问题是管理而不是技术,那这就是他的问题了。

  刘华笑了笑:“我现在也有自己的企业,虽然我不参与日常管理的,整个日常管理的方式是由我搭的架子,所以我觉得车间和办公室之间隔的阶层越少越好,这样还容易避免无谓的浪费。”

  看厂长一味的沉默不出声,刘华只能说道:“当然了,我也知道管理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吧,厂里的生产那样有活力,你们势必要做出改变。”

  第一天,工作也没什么强度,晚上厂长很热情的招待了刘华,东北人,喝酒那叫一个豪爽,再加上今天白天,整个管理岗都让刘华给数落了,大家这会儿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势必想把刘华给灌醉了。

  两瓶酒下肚以后,刘华发现这些人进攻的火力未减,可是自己已经四十多岁了,平常还没有怎么锻炼过喝酒,再喝下去可受不了。

  刘华这才想起来,自己有一个很久很久没有碰的空间,当初开挂的时候,觉得这个空间简直是完美至极,结果后来能用到的地方越来越少。

  于是,刘华给空间开发出了新功能,挡酒,只要是来敬酒的,酒到杯干,直接倒进空间里面。

  最后刘华把桌子上的人全部给放倒了,原本还不服气的人也服气了,管理管理比不过人家,技术技术也比不过人家,现在连酒量都比不过人家,还有什么好炸刺的?

  第二天,刘华是精神抖擞的来到了技术部门,一个管理层都没有出现。

  “你们厂长也太不注重科研工作了吧。”刘华打趣的说:“好歹我们今天要开立项会议,你们厂里面管理层一个都不出面啊?”

  总工无奈的说:“我酒量浅,昨天很早就被放倒了,今儿早上来,我听说两个进了医院,四个到现在还没睡醒啊,其余能来工作的也全部都是酒量浅的,现在全在办公室里面拿浓茶续命。”

  “咋办呢?”刘华摇摇头:“没了他们,咱照样要开会,他们不来就不来吧,项目咱还是要立的。”

  这样的立项会,刘华参加过不知凡几,虽然具体工作都是沈机的工程师来做,但刘华作为名誉总工程师,说不得,他还是要操心一二的。

  看了沈机工程师做的立项报告,一刘华就想捂脑袋,满篇的槽点,算了直接开喷吧。

  刘华把项目书重重的往桌子上一甩:“昨天看到你们车间,发现你们管理有很多问题。今天看了你们的意向书,我发现你们的研究思路也有很多问题。”

  刘华指着立项报告第二段的一行字说道:“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床,这句话说的有什么意义?你们跟人家有多大的差距?而且瞄准你有什么用?光瞄准不射击,有个鸟用。”

  “你们知道你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吗?你们的机床在市场上卖不动。”刘华反问道:“有哪一个人能告诉我,你们的机床为什么在市场上卖不动?”

  包括总工程师都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因为我们的技术很差。我们跟最先进的技术之间有着天堑之别。”刘华很不客气:“在这种情况下,你想异想天开的去搞最先进的机床,人家西方工业发展上百年,白搞了。”

  总工程师惭愧的说:“刘教授,您看应该怎么做?”

  “你们首先要在外资的入侵下活下来。”刘华强调的说道:“好好儿研究一下,全世界最先进的机床一年能卖几台?虽然那玩意儿很贵,但是它实际利润比不过普通机床。”

  “你们想要活下来,那就必须要占据最广阔的市场。”刘华叹口气:“项目先立在这儿,第一步先做市场调研,目前市场上最需要什么机床,什么机床市场最广阔,我们就做什么。”

  有个工程师举起手:“刘教授,那咱们就不做最先进的机床了吗?”

  “老祖宗有个词叫好高骛远,就是形容现在你们的心态,西方能做到最先进,因为他们有百年的技术积累,我们也要做这样的积累,只不过我们可以把速度提快一些,他们用百年,我们用三十年。”

第396章 启发

  刘华敲敲桌子:“我不知道你们清不清楚,我想告诉你们,科学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工业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当所有的准备都完成了,我们会突飞猛进,那时候叫水到渠成,如果现在我们还处在最低位,望的最高位,然后就说我要一步爬上去,这就叫做好高骛远。”

  总工程师苦恼的说:“我这就让人去做市场调查,可是做市场调查也需要时间呐,咱们现在最棘手的就是时间不够。”

  刘华笑着说:“那我就不得不教你们一个讨巧的办法了。”

  “汉斯国,大老美、小东洋,包括咱们都有一个协会叫做机床协会。”刘华笑着说:“这些协会呢,每年都会发布一个报告,对上一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从这些总结当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比如机床发展形势,比如市场主流。”

  总工程师呼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那个谁,赶紧给我去找全世界各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机床协会的报告,没有的哪怕通过外事部门,也得给我找到。”

  最先要过来的自然咱们本国的机床协会报告,指着报告上详实的数据,刘华笑着说:“看看,看看,这就是最详细的市场调查,什么机床卖的好,什么机床卖的差,我们就需要什么机床,一目了然。”

  “太方便了,省了我们好多事啊。”

  “别想省事,想省事儿就容易出事儿。”刘华摇摇头:“这只能说明机床发展的方向,机床怎么操作,怎么使用,你还得问广大的工人,我们设计机床最终还是要他们使用,要符合他们的习惯,你设计一个机床,迎合了市场,但是工人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上不来,工厂最后也不会买。”

  立项会的第一天就没有讲什么技术上的事,刘华给他们总定的解读了报告书上面的内容。

  经过刘华这么一解释,这些人恍然大悟,这报告书说的云里雾里,全是官面的文章,但是没有想到里面蕴含了这么多实际的道理。

  经过两天的群策群力,大家讨论之后,一致确定了沈机未来两年内将要生产一款什么样的机床。

  总工程师看着机床的详细设计报告,摇摇头:“没想到最后确定下来的竟然是这么一款机床,技术含量并不高,我们厂的技术力量完全能够达标。”

  “隔行如隔山,你们是搞设计的,你们不懂市场。”刘华摇摇头:“但是如果撇开市场,你们单独设计,那就是闭门造车。”

  在沈机工作了半个月,刘华帮着把所有的设计工作都安排好了。

  总工程师感慨的说:“不愧是担任几个国家级工程副总师的人物,这个工作安排我自愧不如啊。”

  立项报告正式通过的那一天,沈机的领导又请刘华喝酒,不过这一次可没有人再敢灌他酒了,上一次灌刘华酒,然后进医院的人,到现在还没恢复精神。

  “刘工啊,真是多谢了,万分感谢。”厂长握着刘华的手激动的说:“没有你的点拨,我们永远陷入这个怪圈当中,无法自拔。”

  刘华谦虚的说:“说的也不一定就对,具体行不行,还得看市场的检验。”

  “我看到报告了以后,和市场部的人讨论过了,非常具有可行性。”厂长叹口气:“要是早能领悟这样的精神就好了,也不至于现在仓库里面堆着那么多机床卖不出去。”

  “很多吗?”

  “太多了,每一年都有积压的,有些机床甚至是十年前生产的。”

  “得想个法儿给卖出去啊。”

  厂长摇摇头:“没有市场啊,哪怕价格是白菜价,人家也不愿意买回去,都当成垃圾,嫌没地儿堆放啊。”

  “市场嘛,努力努力总能开发出来的。”

  厂长眼睛一亮:“刘工,你现在也做企业,对于市场开发肯定有心得,也给我们启发启发呗。”

  刘华点点头:“那我就稍微说两句。”

  还在酒桌上呢,十几个人突然就鼓掌了。

  刘华眯了一口酒:“你们啊,太闭塞了,做机床抵抗不住西方公司的入侵,所以觉得自己非常落后。”

  “那可不,要是不落后,这东西也不至于卖不出去。”

  刘华摇摇头:“你们得了解整个世界呀,这个世界上工业国家一共就那么多个,不要看到外国人,就觉得很牛,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甚至连个编织袋儿都生产不出来的。”

  “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开发国外市场?”

  刘华点点头:“南美洲是老美的自留地,而且那些国家也不算很穷,所以就别想了,非洲中东地区可是一大块宝地。”

  “什么意思?”

  厂长觉得自己快长脑子了,但是头皮痒痒,却痒痒不出个所以然来。

  刘华笑着问道:“你知道白沙瓦吗?”

  厂长因为经常看报纸,大概知道这是巴铁的一个省会。

  “听说过,跟白沙瓦有什么关系?”

  “这个地方闻名的就是枪械的制造。”

  现在网络还不是很发达,所以有些见闻还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

  “这个地方制造枪械,基本上就是用很老旧的机床一点一点搓出来的。”刘华笑着说:“他们用的机床可能都是二战以前的。”

  “你是说,我们把机床卖到那边去?”

  刘华点点头:“我只是启发你们的思路,在中东、非洲很多地方,人家也有工业制造的需求,只不过想买机床,就这么几个国家,大老美、小东洋、欧洲的机床都太贵了,这些地方的经济根本承担不起。”

  厂长恍然大悟:“我们的机床皮实耐造又便宜,正好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

  刘华一拍巴掌:“有思路了吧,人是没有办法转赚到认知以外的钱的,你认知了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处处都是市场。”

  厂长笑着说:“明白了,我这就招聘一批对外的销售人员,让他们去非洲,去中东这些贫穷的地方进行推销。”

  “搞个一揽子工程。”刘华笑着说:“那些地方也是有土豪的,人家也想多赚钱帮他们把基础都建设起来,人家也不会吝啬钱和黄金的。”

第397章 先锋

首节 上一节 176/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