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78节

  马山相当了解刘华,他知道刘华一般不负责产品的升级和改进,一旦产品投入市场,剩下的事情全部由生产企业的工程师负责。

  那这一次,刘华还在研究3D打印机,这就透露出不一样的信息。

  一直以来,他就觉得刘华不简单,而且他认为刘华在军工方面肯定有很大的建树。

  所以他趁着放假,准备来到刘华这探探口风。

  “听说你现在是无事一身轻啊。”

  刘华笑着说:“情报工作做的不错呀,你不应该当空军啊,你应该去相关部门工作。”

  “你这不是扯的吗?打仗的不会搞情报,那还打个屁仗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你小子可以呀。”刘华笑着说:“你是不是已经把情报人员给安插到我身边来了,要不然你怎么知己知彼啊?”

  马山赶忙摆手:“那不可能的,你的保密等级比我都高,我这不是跟你们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打听了吗,他们说你在研究金属3D打印机。”

  “你这不都已经打听清楚了吗?还来找我问什么?”

  马山皱着眉头组织了一下措辞:“你也知道,我虽然经常跟你们这些科学家打交道,但本质上我是一个大老粗。”

  刘华笑着说:“大老粗?你好歹也是军校毕业的,这新时代的军人,哪有单纯的大老粗啊?”

  “跟你们比,我就是大老粗。”马山强调的说道:“这个金属3D打印机是干嘛用的?”

  “那3D打印机究竟是干嘛用的?”

  “把一些模型一起打印出来,计算机控制非常精准。”马山笑着说:“我看见别的科学家使用过你们公司的产品,之前我也帮一些研究院采购。”

  刘华把手一摊:“那不就得了吗?金属3D打印机,顾名思义,使用的原材料是金属粉末,比如说那那些特种金属的粉末。”

  马山眼睛转了转:“照你这么说的话,金属3D打印机岂不是可以替代高精度机床了,咱们有些零部件儿,就是因为精度不够,所以总也赶不上西方的水平。”

  刘华摇摇头:“别做梦了,3D打印机适用于复杂形态的零部件,目前就精度而言,还是高精度机床更略胜一筹,再说了,现在的3D打印机都那么一点点大,你很多零件儿硕大无比,3D打印机可驾驭不了。”

  “那没关系啊,首先咱们的机床精度本来也不高;其次,现在的3D打印机小,不代表以后的3D打印机也小,能把小的做出来,就能做成大的。”马山开心的说:“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稍微困难一点,但是人定胜天。”

  刘华笑了笑:“道理是没错,不过现在金属3D打印机技术还不过关,你先不要白日做梦,我们还有很多难题。”

  “比如了?”

  刘华撇撇嘴:“用来融化那些金属粉末,需要用到激光技术,我们还在攻克难关啊。”

  “嗨,当是什么呢?咱们的激光技术世界一流,可以反过来卡大老美的脖子。”马山骄傲的说:“事儿交给我来办,我向上面申请,申请咱们军队研究所里面第一流的激光专家来帮你。”

  马山是个军人,勇猛果断,行动一流,当天就把报告给提交上去了。

  当然上面有上面的考虑,不可能说因为一份报告立刻就批,在找专家详细咨询过了以后,确定这个东西确实对咱们的军备发展是有好处的。

  又找刘华谈的话,了解目前他们的研究进度,通过综合的分析和考评,四名激光方面的专家承接下了激光喷头的任务。

  要不说这激光专家就是激光专家,而且人家还是国家这方面最顶尖的专家,嘁里咔嚓不足两个月,就拿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这效率让华清大学的两位物理系教授都感觉望尘莫及。

  这个秋天,寒风格外萧瑟,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一场大的变革,等真正进入了寒冬,大家都知道这场变革来自哪里。

  咱们北方的邻居大毛熊,一个超绝的庞然大物,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拥有着最强大的核武库。

  这样一个跺一脚世界都要抖三抖的存在,最后竟然轰然倒塌了,让人心中不禁有些唏嘘。

  大老美觉得这是自己将死了大毛熊,所以他们沾沾自喜,所以他们洋洋得意,所以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开始耀武扬威。

  之前国内也有很多人开始前怕狼,后怕虎,他们总觉得如此强大的大老美,那简直就是不可战胜的,于是崇洋媚外的风气愈加甚嚣尘上。

  王外长说的多好啊,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恨任他恨,明月照大江。

  伟大领袖也曾经说过,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

  华清大学也出现了一些不大好的苗头,有人开始鼓吹美国大老美的先进论,把一些意志左右摇摆的学生往大老美那边忽悠。

  “学风要好好儿整顿整顿了。”刘华不客气的对院长说道:“这是咱们种花家的大学,培养的是咱们种花家的人才,长此以往,再这么下去的话,我们究竟是在为谁培养未来,恐怕所有的人才都要便宜对手了吧。”

  “刘教授,你也不要危言耸听。”

  刘华摆摆手:“是危言耸听吗?你看看有些老师给学生传达的什么概念,我们是来改变世界的。”

  院长皱皱眉头:“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妥呀,他们是清华大学的学子,是天之骄子,自然要承担改变世界的厉害责任。”

  “传达这个概念的人,话里面就包含着狼子野心。”刘华不满的说:“他告诉学生,我们是来改变这个世界的,从而模糊了国家的概念只要能够改变世界,就不在乎国家是哪个国家,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连自己的国家都不愿意建设,却要改变世界,滑天下之大稽。”

  院长靠在椅背上,仔细的品味着刘华的话,越咂摸越觉得有意思,渐渐的,他有些赞同刘华的想法了。

第400章 质疑

  院长点点头:“确实需要整顿一下学习风气了,我看还是要开会研究一下,我这会儿脑子里面也是一片混沌,完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抓起。”

  会议也开了,研究来研究去,也只能给大家上上思想课。

  但是现在是互联网初期,华清大学的学子又是天之骄子,很多人都已经接触过互联网,接受了众多新鲜知识以后,对老一套的思想教育,已经不怎么感冒了。

  所以上了一个月思想课以后,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现在领导也挺着急的,因为就这几天时间,他又收到了五六份公费留学的申请。

  看这些人表面上表现的很爱国,但是只是稍稍一打听,就知道这帮人对西方的花花世界特别的向往,这要是让他们公费出留学,用着祖国的外汇完成自己的学业,等学成以后恐怕就直接不回来了。

  效果不太理想,于是院长找刘华商量,因为刘华是提出问题的人,想看看刘华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刘华就提出办一次讲座,好好聊一聊西方社会。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院方也乐意配合,想要看一看具体的效果,万一有用那就更好了。

  刘华就成了主讲人,其实刘华来讲挺没有说服力的,他自己也没有去过西方,会给人一种空口白话的感觉。

  刘华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如果直接否定现在西方社会的先进性,那么会直接遭人的质疑,于是刘华决定使用西方伪史论,质疑他的过去,进而质疑现在。

  在这些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只要他有了怀疑,那么在经历的西方社会的生活,他就会怀疑整个西方社会是不是呈现一种病态,到时候就会大大降低他留在西方的可能性。

  刘华讲西方历史,瞬间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作为一个理工科的教授,现在就要讲文史类的东西,不少人都来了兴趣。

  华清大学并不是理工科的学校,而是一个综合性大学,是有历史系的,所以有的历史系老师就感觉是受到了冒犯,这是他们的专业,本来应该他们来主讲,现在却让一个半导体专业的教授来讲,有些人就想来挑挑刺儿。

  刘华办的讲座是个千人大礼堂,他深谙人心,知道物以稀为贵,你让所有人都零门槛儿的来听,有些人就不稀罕了,但是你设下的门槛儿,有些人就会趋之若鹜。因为没听到的话,他会觉得自己因为是没水准,达不到门槛儿。

  华清的学子都是天之骄子,达不到门槛儿,会觉着让他觉得自己没水准。他们天生就是力争上游的人,怎么可能没水准呢?

  所以,哪怕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力争上游的人,他也要来听这个讲座。

  举办讲座当天,来了很多学生。大礼堂挤满了人。刘华发现听课的人并不仅仅有学生,还有一些历史系的导师,青年导师,那些年纪大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刘华3因为什么而讲,不会来破坏气氛。

  而那些年轻老师,他们是抱着挑刺儿的心理来听课。

  “我最近挺感觉到学校里有着一股很不好的风气。”刘华的开场白很直:“某些人言必称西方,很像我们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某些人的口吻,仿佛只要我们全盘西化,我们就得救了。”

  刘华拍拍自己的胸口:“我这个人虽然学的教的都是最西方化的工业,但是骨子里,我这个人是民族主义者,我觉得唯有我们华夏民族。才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才是这个世界的希望。”

  礼堂里面一片火哗然,刘华的话几乎是和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背道而驰。

  有人忍不住想说什么,但是刘华没给他们机会,直接跑出论点:“我这个人从小到大,喜欢质疑一切,所以我这里大胆的抛出一个论断,整个西方历史充斥着一种谎言,从根儿上面,他们就是在欺骗,他们的历史是后来编的,到处都是漏洞,一个在谎言的基础上建立的文明,请问能发展出真实吗?”

  这下哗然的声音更大了,在座的没有一个蠢蛋,自然知道在谎言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只能是一个更大的谎言。

  “刘教授,请问你是基于什么原因才下了如此荒诞的一个论点。”

  “自然是释放大量的文物和考古的结果。”刘华笑着说:“什么叫做欲盖弥彰?”

  “欲盖弥彰?”

  刘华点点头:“没错,就是欲盖弥彰,西方为了把他们你是编造的更加文明灿烂,所以编造了一系列的谎言,而且非常的清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佐证了他们拥有先进的古代文明,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切都是编造出来的。”

  “宁买真似假,不买假似真。”刘华笑着说:“这是古玩行的一句术语,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知道,我曾经玩儿过一段时间文玩,在我看来,西方的那些所谓文物就跟造假就跟玩儿似的。”

  “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刘华笑着说:“我相信有不少人看过这个照片儿吧,真的就跟前两年刚刻的一样,去看看我国那些碑林,要是没有人维护,一百年过了,就风化的不像样子。”

  这个证据一爆出,是很多人立刻议论纷纷,开始怀疑起西方文物的真假性。

  刘华继续说:“亚历山大东征,一直以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据说是要打咱们国家,后来走错地儿了,跑三哥家了,顺手就把那儿给征服了。”

  “难道不是吗?”

  刘华笑着说:“就在现在,此时此刻,在约翰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里面还有存馆藏的一份文件,讲的是亚历山大征服了咱们秦始皇老祖宗秦穆公的记载。”

  有人就喊道:“不可能,秦穆公跟亚历山大根本不是一个时期的人。”

  刘华笑着说:“没想到还有历史系的人听我的讲座,对呀,我们都知道不可能,但确确实实就有这样的记载,后来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传说呢?就是因为西方人发现我没有史书记载的明明白白,谎言编造的对不上事实。”

第401章 冷嘲热讽

  刘华笑着说:“咱们华清大学人才济济,你给我分析一下,就古希腊那片地方,就它的地理环境,能不能承担那么多人口的养活?”

  没等大家说话,刘华就接着说:“放在如今这个社会,科技如此发达,希腊的农业依然不能养活他们,本国还需要大量进口粮食,那么两千多年前,你想想,他能养活几个人?”

  “有道理啊。”有人若有所思的说:“同样的道理,还有埃及,他们那个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好像也养不了多少人,没有那么多人,怎么盖金字塔呀?”

  怀疑的种子,这就算是种下了。

  “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于说他一生写了上千万字,还精通那么多学科,你们觉得可能吗?”

  有人反驳道:“那时候的学科比较简单,一个人掌握好几个学科很正常。”

  “那时候的人接触的知识面也少。”刘华嘲笑的说:“再回头说他那上千万字的著作写哪儿啊?有纸吗?”

  “羊皮纸、莎草纸。”

  “制作羊皮纸也是需要小羊的皮,不是什么羊皮都行,一张羊皮纸上能写几个字儿啊?那时候就算把地中海沿岸的羊都杀光了,那也不够他写的。”

  “那莎草纸草纸总够了吧?”

  “那玩意儿要靠进口。”刘华摇摇头:“而且莎草纸,你想一想能保存多长时间。现存的莎草纸你们也是看过照片儿和实物的,那么清晰完整,是可能几千年以前留下来的吗?咱们几千年前的竹简,都成了一堆朽木了。”

  在座听课的都是精英,精英都有一个毛病,喜欢怀疑,当刘华这颗怀疑的种子种下去以后,他们就会自发的去寻找证据,来驳斥刘华。

  西方的历史没有史,一切都是那么模糊和含糊其事,所以在他们找寻证据的过程当中就会越发的怀疑。

  刘华也仅仅只讲了一个小时,但是事后发酵的舆论可不是一个小时就能平息的。

  大部分人心目当中,他向往西方世界,但是他骨子里面还有一点点家国天下的情怀。

  之所以向往西方世界,是因为那里先进文明,现在刘华说出真相、埋下种子,所以他们犹豫了,他们开始不停的说服自己,西方都是假的,我是爱国的。

  至于那些找寻西方的人,他内心里坚定要去西方,但是他又拉不下脸来认为自己错了,所以他要找到证据来驳斥刘华的观点。

  第二天,就有报纸杂志刊登了刘华的讲座,那绝对是很大一片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马上就有西方的历史学家站出来驳斥刘华,认为刘华一个理工科的教授来讲文史类的课题,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还懂什么楔形文字?懂什么苏美尔文明?懂什么埃及文明?懂什么希腊文明?

首节 上一节 178/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