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45节

  李明澜看着王家兄弟俩真挚热切的眼神,拒绝的话实在说不出口了。

  他本就是个重情义的人,此刻心里也暖暖的,只得笑着点点头:

  “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大哥,多谢明远。”

  王大牛咧嘴一笑,转身,用他那魁梧的身躯在拥挤的人潮中硬生生“犁”出一条路来。

  王明远和李明澜紧跟其后,省了不少力气。

  王大牛目标明确,带着两人穿街过巷,直奔东市附近。

  很快,一座两层高、门脸气派、挂着“福来楼”金字招牌的酒楼出现在眼前。

  此刻正是饭点,加上府试刚散场,酒楼门口车水马龙,进出的食客络绎不绝,跑堂伙计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就这儿!”王大牛指着酒楼,语气带着点小得意,

  “我在东市那边天天干活,来回都路过这儿。每天人都很多,肯定味道不错!”

  王明远看着这气派的门面,心里估算着价格,忍不住打趣道:

  “大哥,你确定?这地方看着可不便宜,别一顿饭把你这一个多月的工钱都吃没了,真‘大出血’啊?”

  王大牛把眼一瞪,蒲扇大手一挥,浑不在意:

  他看向李明澜,黝黑的脸上满是朴实的感激,“也得好好感谢下李兄弟!”

  大哥虽然话不多,却掷地有声,听得李明澜心头又是一热。

  三人走进福来楼,一股混合着饭菜香、酒香和人气的热浪扑面而来。

  大堂里果然人声鼎沸,几乎座无虚席,大多是刚考完试的学子及其家人朋友,个个脸上带着或兴奋、或疲惫、或忐忑的神情,高声谈论着考题和见闻。

第51章 祖宗发力

  跑堂伙计眼尖,见王大牛人高马大,气度不凡,主要也是因为大哥现在一脸严肃脸。

  连忙热情地迎上来,引着他们在一楼角落找到一张刚收拾出来的空桌。

  落座后,伙计麻利地擦了桌子,递上菜单。

  王大牛不太熟练的接过那印着红字的硬纸板,还好之前几年王明远教过家人识字,他学的虽然很一般,但也勉强识得几个字。

  于是,学着往日路过看到的客人那般,大手在上面笨拙的指点着:

  “额……这个……酱焖羊头!听说补脑子!给三郎补补!

  这个……红烧肘子!

  还有这个……清蒸鱼!

  额……再炒个青菜!”

  他点的都是他平时听食客们点得多,或者名字听起来就硬实、解馋的菜。

  点完,他把菜单往李明澜面前一推:“李兄弟,你也点!别客气!”

  李明澜连忙推辞:“够了够了,大哥,点太多了,吃不完浪费。”

  “不要客气,都是自家人”王大牛真挚的望着李明澜说道。

  王明远也笑着劝道:“明澜兄,你就点两个吧,大哥一片心意。”

  李明澜推辞不过,只得接过菜单,扫了一眼,点了个价格中等的“芋头蒸肉”和一个素淡些的“香菇冬笋”。

  王大牛这才满意,转头不太熟练的对伙计道:“就这些!哦,等等!”

  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再给我们一小壶……嗯,就你们这卖得最好的那种酒!”

  伙计高声应着,记下菜单,快步离去。

  等待上菜的间隙,王明远则和李明澜低声聊着刚才考场里的见闻,说到张允那副惨状,两人都唏嘘不已。

  很快,菜便流水般端了上来。

  油亮喷香的红烧大肘子颤巍巍地占据了大半个桌子,旁边的酱焖羊头也不遑多让,都泛着诱人的光泽,清蒸鱼鲜嫩欲滴,芋头蒸肉甜香软糯,香菇冬笋清爽可口。

  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瞬间勾起了三人的食欲。

  王大牛拿起伙计温好的小酒壶,先给李明澜面前的杯子斟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不过他牢记着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喝酒伤脑子的“铁律”,坚决捍卫弟弟的“脑子”,给了王明远一杯茶。

  然后举起杯,对着李明澜,神情认真:

  “李兄弟,我敬你!多谢你!我-干了!”

  大哥话虽然少,但很简练用心,说完,一仰脖,一小杯酒就下了肚,辣得他龇了龇牙,却一脸痛快。

  李明澜连忙端起酒杯,有些动容:“大哥言重了!我和明远是蒙学同窗,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该我敬你才是,明远有你这样的大哥,是他的福气!”

  他也一饮而尽。

  王大牛憨憨的一笑,又给自己和李明澜满上。

  几杯温酒下肚,气氛更加热络起来。

  王大牛不再拘谨,话也多了些,不停地给王明远和李明澜夹菜,尤其是那大肘子,专挑肥瘦相间、炖得烂糊的往两人碗里送。

  “吃!多吃点!李兄弟你也别客气!”

  王明远确实饿了,加上考完精神放松,胃口大开,就着松软的白米饭,吃得格外香甜。

  李明澜起初还有些放不开,但在王家兄弟的热情感染下,也渐渐放开了手脚。

  酒过三巡,李明澜白皙的脸上也浮起了红晕。

  他放下筷子,看着王明远,眼神有些迷离,带着浓浓的感激:“明远,说起来,我真得好好谢谢你。”

  王明远一愣,咽下嘴里的饭菜:“谢我?谢我什么?”

  “你还记得在蒙学那会儿吗?”李明澜的声音带着回忆,

  “我家里条件不好,心思又笨,尤其是算学,那些账目、利息、盈亏,看得我头都大了。要不是你……”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

  “要不是你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掰开了揉碎了讲,一遍不懂就讲两遍,还把举那些例子讲给我听……

  我哪能弄明白那些?

  后来到了府城,能在当铺站住脚,还升了管事,靠的就是当年你帮我打下的那点算学底子啊!

  不然,就凭我那两下子,早被人挤兑走了!”

  王明远听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明澜兄,你太客气了。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我都快忘了。

  再说了,同窗之间,互相问问讲讲,不是应该的吗?你能有今天,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他是真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在蒙学时,只要有人虚心请教,无论是经义还是算学,他都会耐心解答,从不藏私。

  在他看来,学问这东西,交流才能进步,藏着掖着没意思。

  李明澜却用力摇头:

  “不,明远,对你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但对我来说,那是雪中送炭!这份情,我一直记着呢!

  今天看你府试出来,气定神闲,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

  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老同窗啊!”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着,又举起了酒杯。

  王大牛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插嘴道:

  “李兄弟说得对!三郎从小就仁义!来,再干一个!”他又拉着李明澜碰了一杯。

  三人吃着,聊着,气氛融洽而热烈。

  王大牛和李明澜推杯换盏,一小壶酒很快见了底。

  王大牛意犹未尽,还想再要,被王明远和李明澜一起拦住了。

  王明远是怕大哥喝多,李明澜则是觉得已经尽兴,再喝就真耽误回当铺了。

  桌上的菜肴也被消灭了大半,尤其是那个大肘子,只剩下了光溜溜的骨头。

  王大牛看着空盘子,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嗝,摸着肚子:“痛快!吃得真痛快!”

  结账时,价钱果然不菲,抵得上王大牛在肉铺干好些天的工钱。

  但他掏钱时眼都没眨一下,付得干脆利落。

  走出福来楼,傍晚的夕阳暖洋洋地洒在身上。

  酒足饭饱,加上考后放松的倦意袭来,王明远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困了?走,回家!好好睡一觉!”

  王大牛揽着弟弟的肩膀,又对李明澜道:

  “李兄弟,今天多谢你!改天有空,再来家里坐!”

  李明澜笑着应下,与王家兄弟在街口道别,朝着当铺的方向走去。

  王明远和王大牛则并肩走在回梧桐里小院的路上。

  喧嚣渐远,王大牛看着弟弟略带疲惫却放松的侧脸,心里充满了踏实和期待。

  府试考完了,三郎说问题不大,那肯定就问题不大!

  接下来,就是等着放榜的好消息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弟弟名字高悬在榜上的样子。

  ——————————

  与此同时,永乐镇清水村,王家祖坟。

  纸灰像黑色的蝴蝶,在带着寒意的春风中打着旋儿,漫天飞舞。

  浓烟滚滚,几乎遮蔽了小半个山坡。

首节 上一节 45/1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武惠妃马奴到篡唐新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