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36节

  你千万不能抛下我们。”她缓缓起身,大着即将临产的肚子,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若脚下踩着的是易碎的冰面。

  “嫣儿。”几个路过的大娘瞧见李嫣儿从屋子里走出来,顿时浮起了担心之色,匆忙围过来,“你这孩子怎么出来了?快回去躺着,你现在都快要生了,出来干什么?”她们的眼神里满是关切,说话间,已有人伸手搀扶起了李嫣儿。

  这些日子,李嫣儿肚子越来越大,行动愈发不便,多亏了这些同村的大婶大娘照拂,帮她洗衣做饭,陪她聊天解闷,要不然她这孕期真不知要吃多少苦头,甚至稍有不慎还会动了胎气。

  “大娘,大婶。”李嫣儿笑了笑,可那笑容里难掩担忧,“军队来人了,我能够知道辰哥哥的消息了。”她的声音轻柔,却透着一股坚定,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辰哥哥的情况。

  几个大娘相视一眼,眼中的担心更甚。她们心里清楚,军中来人宣告,有可能是好消息,也有可能是坏消息。若是坏消息,赵北辰出了什么意外,那让李嫣儿这怀着身孕的柔弱女子如何承受得住?

  “你回去躺着吧,有大娘几个呢,一得到消息我们就会告诉你的,你现在就是好好养胎,等着赵北辰小子回来。”一个大娘轻轻拍了拍李嫣儿的肩膀,柔声劝道。

  “是啊是啊。”其他几个大娘纷纷附和,“我们过去就行了,你好生养胎。有消息我们会立刻回来通知的。嫣儿你快回去吧。”

  李嫣儿如何能不懂她们的好意,可她微微摇头,强撑着一笑,对着几个大娘道:“大娘,我知道你们的好意。但这一次是我唯一获得辰哥哥消息的机会,我不想错过。

  你们放心吧,无论是什么消息,我要承受的,毕竟我已经有了辰哥哥的骨肉。”

  “唉。”见她这般坚持,几个大娘也只能无奈地扶着李嫣儿向着村口走去。一路上,李嫣儿脚步虽慢,可眼神始终透着期盼,仿若那村口有她的全世界。

  村口,村子里的村民早已纷纷汇聚,熙熙攘攘地聚集在道路的一旁。他们交头接耳,脸上既有对亲人消息的期待,也有对战事残酷的恐惧。而在他们的正前方,一百多个身着战甲的锐士整齐列队,在一个百夫长的带领下,仿若钢铁长城般屹立不倒。他们的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岁俸物资,有黄澄澄的粮食,有闪耀光芒的财帛。

  大秦的爵位岁俸有两种发放方式,一种是选择财帛,一种则是选择粮食,当然,也可以两者兼得。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大秦朝廷绝无人敢克扣大秦军人的岁俸。

  “村正。”待得村口停止了汇集村民后,站在阵列前的百夫长上前一步,看着村正问道:“所有人都到齐了吗?”他身姿挺拔,声音洪亮,透着军人的威严。

  “回大人。”老村长笑着回道,脸上虽带着笑意,可那笑意里也有几分紧张,“所有人都已经到齐了。”

  “好。”百夫长点了点头,神色庄重。随后,他从身后的一辆马车上拿出了一封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便是李家村入伍军人的情况以及爵位封赏情况。这些事务在军中都有着专门的职权军职负责,记录详尽,不容差错。

  “诸位乡亲父老。”百夫长向前跨出一步,提高音量,对着所有村民说道:“我是杨城军营派来的军务官,宣告李家村入伍军人情况,封爵,授衔和岁俸发放之事.. 0

  “此战之下,我大秦军人获取军功无数。有战场奋勇杀敌获功封爵,也有在战场之上因杀敌而英雄阵亡的。战场之上,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无论什么消息,还请诸位乡亲父老要接受,因为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是我大秦的英雄,他们的英魂将永远长存,被我大秦无数子民铭记于心。”百夫长说到此处,微微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看到了那一双双充满期盼与恐惧的眼睛。

  听到这话,村子里有不少入伍参军家小的村民心都提起了嗓子眼,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身体微微颤抖,紧张到了极点。

  “辰哥哥,你千万不能有事啊。”李嫣儿暗暗捏紧了拳头,心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她的眼神紧紧盯着百夫长手中的竹简,既期盼又害怕。她在心中默默祈祷上苍保佑,期盼着从那竹简中传出的是好消息,她不想从日前的消息里听到任何噩耗,那会让她的世界崩塌。可是除了祈祷,她此刻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她心中唯一所坚定的是赵北辰不会对自己食言,他当初离开的时候答应了自己,一定会活着来娶自己,风风光光地把自己迎娶到赵家。

  “现在。”百夫长心底叹了一口气,仿若那口气承载着无数的悲痛,他缓缓将手中的竹简名册打开,“开始宣读本村英勇阵亡名单。”这一刻,空气仿若都凝固了,整个村口鸦雀无声,只有微风拂过的沙沙声,好似在为即将揭晓的噩耗默哀。

  “李家村,李寸,四级爵,于边境一役与敌搏杀阵亡,以我大秦律,以三倍岁俸发放抚恤,并由地方官府照拂家小。”百夫长大主宣告道,声音在村口回荡,仿若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的心间。

  话音一落,“啊....我的寸儿,你怎么就离为娘而去了....我的儿子.....”村民当中,两个中年夫妇神情一震,仿若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瘫跪在了地,绝望哭嚎了起来。他们的哭声撕心裂肺,让周围的空气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周边的村民立刻上前,有人搀扶,有人安慰,可那悲痛岂是轻易能抚平的。

  “交予骨灰,交予军牌,交予岁俸抚恤。”百夫长忍着发酸的心情,,忍着发酸的心情,大声令道。他的眼眶微红,身为军人,他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可每一次面对这样的场景,心中依旧会泛起阵阵涟漪。

  “诺。”众锐士立刻,众锐士立刻行动,他们脚步沉稳,动作迅速,开始将骨灰和军牌交给阵亡将士父母,分拨岁俸抚恤。对于大秦锐士而言,讲究入土为安。但战场之上,条件艰苦,很多时候无法顾全,没有条件5.3就就地掩埋,若有条件,就焚化尸体,带回家乡。虽说火化有些残酷,可相较于让亲人埋骨异乡,能将骨灰带回,也算是给家小些许慰藉。

  “李家村,李林,六级爵,于阳城之战攻城,英勇阵亡,今...”百夫长再次举起名册宣告。每一次的宣告,便会让一户人家陷入无尽的悲伤绝望之中。有几个子女的家庭或许还能互相扶持着度过难关,如若只有一人,那这噩耗仿若灭顶之灾,让整个家庭瞬间失去了生机。

  “没有辰哥哥,没有辰哥哥....”李嫣儿喃喃自语着,捏紧拳头,在心中不断祈祷着,心情随着百夫长的每一次宣读而跌宕起伏。每一次名字不是赵北辰,她都松了一口气,可紧接着,又因下一个名字未知而再度紧张起来。因为在名册之中,已经有两个与自己辰哥哥一起入伍参军的新兵阵亡了。

  而这时,百夫长将宣告的名册闭上,大声道:“李家村阵亡英魂名录宣读完毕,此番李家村总计阵亡人数十五人。”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沉痛,几分庄重,“他们皆是我大秦的英雄,他们为国而亡,为国战死,他们的英魂将永远长存,被我大秦无数子民铭记于心。

  或许,对于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儿子的百姓来说,这无疑是痛苦的,仿若心被撕裂成无数碎片。但这是身为大秦军人的职责所在,是不能违背的天命。大秦之所以会在全村宣告,除了让失去亲人、儿子的百姓有人安慰照拂外,更是为了给那些英魂家庭无尽的荣耀。

  “辰哥哥,还活着。”而百夫长停止了宣读后,也让李嫣儿松了一口气,仿若紧绷的弦终于松开.

第177章 他一定会回家的!

  晨晖渐盛,洒在李家村的每一寸土地上,村口处,众人的目光齐聚在百夫长身上,气氛凝重又透着几分期待。李嫣儿站在人群边缘,身姿略显单薄,她的手轻轻搭在隆起的腹部,眼神却望向远方,思绪早已飘回到往昔与赵北辰相处的岁月。

  李嫣儿自小与赵北辰一同长大,在她的记忆深处,儿时的赵北辰便是那个勇敢无畏,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少年。

  每当她被村里的顽童欺负,赵北辰总会如天降神兵般出现,小小的拳头挥舞得虎虎生风,将那些捣蛋鬼赶跑。而在她家中,父亲的目光似乎永远聚焦在家族的兴衰荣辱上,对她这个女儿,鲜少给予关怀,甚至有一回,竟差点将她当作联姻的牺牲品,送予他人以换取家族利益。

  是赵北辰,在那一个个寒冷孤寂的日子里,用他温暖的笑容、关切的话语,一点一点驱散了李嫣儿心中的阴霾,让她重新寻得生活的光。正因如此,赵北辰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最无可替代之人。

  方才听闻阵亡名单的宣读,每一个名字落下,都似一记重锤砸在李嫣儿心头,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双手不自觉20地紧握,指节泛白。

  直到最后,确认赵北辰不在那阵亡之列,她才稍稍松了口气,紧绷的身体也微微放松下来。此刻,她满心期盼着,期盼着赵北辰能凯旋而归,回到杨城。她想着,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便能出现在自己面前,甚至,幸运的话,还能赶得上亲眼见证孩子的出生,一家人得以团圆。

  “诸位乡亲父老,接下来,便是我军凯旋后的晋爵名单宣读,同时,岁俸也将一并发放。”百夫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将众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现实。他微微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道:“首先,宣读入伍一年以上老兵的情况。”

  “李重,入伍三年,作战英勇,屡立战功,获五级爵,官五百主,岁俸250石。”百夫长大声宣告,声音在村口回荡.

  人群中,一位年逾四十的妇人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之色,她身旁的老者亦是满脸欣慰。这便是李重的父母,多年来,看着儿子投身军旅,心中既有骄傲,也有担忧。如今,听闻儿子不仅平安归来,还获此殊荣,爵位与岁俸足以让一家人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怎能不欣喜若狂。

  “李泉,入伍两年,表现卓越,斩获三等爵,官拜百夫长,岁俸150石。”百夫长继续宣读。

  李泉的妻子抱着年幼的孩子,眼眶泛红,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她知晓,丈夫这一路的拼搏与艰辛,为的就是能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如今,愿望成真,她只盼着丈夫能早日归家,共享这份荣耀。

  村民们看着这些老兵一个个收获荣誉与丰厚的岁俸,眼中满是羡慕之色。在这偏远的村子里,耕种劳作,一年到头所得也仅够糊口,而如今,这些从军的儿郎们,凭借战功,不仅为家族挣得了荣耀,更为家人带来了衣食无忧的保障。

  “哎呀,你看人家李重、李泉,多有出息啊,这往后的日子,可就舒坦喽。”一位大婶扯着大嗓门说道,眼神里透着掩饰不住的羡慕。

  “就是就是,咱啥时候也能盼着自家小子有这一天呐。”另一位大婶附和着,目光时不时望向村口,盼着能早点看到自家儿子的身影。

  几位大婶围在李嫣儿身边,见她神色平静,不禁调侃起来:“嫣儿啊,你看看,别人都急着听自家男人的消息,你咋就不着急呢?”

  李嫣儿微微浅笑,眼神温柔而坚定:“只要辰哥哥活着,其他的,我都不在乎。”

  大婶们听了,纷纷点头称赞:“瞧瞧这孩子,多痴心呐,赵北辰那小子,可真是有福气。”

  百夫长这边,整理了一下手大军中的威望可是如日中天。

  此次攻韩之战,多少新兵跟着他冲锋陷阵,杀敌立功,这晋升之路,怕是要比旁人顺遂许多。想到此处,百夫长的心中既羡慕又有些许感慨,羡慕这些新兵运气好,跟对了人,能在短短时间内便闯出一片天地。

  “接下来,宣读入伍不满一年新兵的爵位岁俸情况。”百夫长深吸一口气,高声说道。

  “李达,入伍未满一年,然作战勇猛,功绩卓著,获八等爵,官拜万人将,岁俸400石。”百夫长的声音刚落,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啥?八等爵?万人将?这...这怎么可能,才入伍不到一年呐!”一位老者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就是啊,咱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还没听说过新兵能有这等晋升的,莫不是弄错了?”另一位村民附和着,眼神里透着疑惑。

  李达的父母站在人群中,仿若石化一般,半晌才回过神来。他们先是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中的震惊与欣喜,随后,李达的父亲颤抖着双手,向前迈出一步:“军爷,这...这可是真的?”

  百夫长微微点头,神色庄重:“千真万确,李达在战场上表现非凡,立下赫赫战功,这等赏赐,当之无愧。”

  李达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忙不迭地走上前去,准备领取岁俸。他们的手在接过财物的瞬间,还微微颤抖着,那是喜悦与激动交织的颤抖,多年来,在村子里勤勤恳恳,过着平凡普通的日子,从未想过有一天,儿子能为家族带来如此殊荣。

  “还有,李雄,同样入伍未满一年,战功赫赫,获八等爵,官拜万人将,岁俸400石。”百夫长再次宣读。

  这下,村民们更是惊得合不拢嘴,整个村口一片哗然。

  “乖乖,咱李家村出一个万人将就够光宗耀祖的了,这一077下子冒出两个,真是祖上积德啊!”一位大叔兴奋地拍着大腿说道。

  老村正亦是满脸红光,他大步走到前面,声音洪亮:“今日这等喜事,咱们村可得大摆宴席庆祝庆祝,让大伙都沾沾喜气。”

  村民们纷纷点头称是,一时间,喜悦的氛围在村口弥漫开来。

  百夫长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想着,这还只是前奏,等会儿宣布赵北辰的消息时,怕是要惊掉众人的下巴。他又瞧了瞧手中的竹简,微微皱眉,赵北辰在李家村并无亲人,这岁俸,只能暂由村正代为保管了。

  “继续宣读。”百夫长压下心中的思绪,接着开口。

  随着一个个新兵的名字和他们令人咋舌的爵位、岁俸被宣读出来,村民们的震惊之色愈发浓郁。

  “这些新兵娃子,莫不是在攻韩的时候斩了韩王,咋能有这么高的晋升?”一位村民忍不住猜测道,他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但笑声中,更多的是对这些年轻后生的钦佩与好奇。

  在众人的惊叹与议论声中,晋爵与岁俸宣读仍在继续,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热血拼搏的故事,而李家村,也即将因这些荣耀,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李嫣儿站在人群中,静静地听着,她的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浅笑,心中默默为赵北辰和村里的儿郎们祈福,盼着他们都能平安顺遂,早日归家.

第178章 将军马上就回来了!

  晨晖洒落在李家村的黄土小道上,村口的老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枝叶,仿佛在静静等候着什么重大消息。今日,便是宣告参军人员爵位岁俸的日子,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之中。

  百夫长身着锃亮的铠甲,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手中紧握着那份承载着无数荣耀与希望的名单,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顿时传遍整个村子:

  “诸位乡亲,今日乃我李家村荣耀之时,现宣读入伍不满一年新兵之爵位岁俸!”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高台。

  “李林,七等爵,官拜五千将,岁俸三百五十石!”百夫长的声音刚落,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欢呼。李林的父母激动得相拥而泣,父亲颤抖着双手,嘴里不停地念叨:“咱家祖上积德啊,儿子有出息了!”李林的母亲则用袖口抹着眼泪,眼中满是自豪。李林的几个兄弟也在一旁欢呼雀跃,嚷嚷着等哥哥回来要好好庆祝一番。

  “李宏,七等爵,官拜五千将,岁俸三百五十石!”……

  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宣读出来,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这些获封七等爵的新兵,皆是赵北辰的同村兄弟,平日里一起摸爬滚打,情同手足。他们入伍后,凭借着《,:自身的勇猛与赵北辰的悉心指导,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深受赵北辰重用,如今荣耀加身,自是实至名归。

  “张铁!”百夫长故意顿了顿,目光扫向台下众人,提高了音量,“九等爵,官拜主将亲卫营统领,岁俸四百五十石!”这一宣告,仿若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人群中炸开。张铁的父母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父亲张大山愣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咱、咱家铁子,咋能当这大官?莫不是听错了?”一旁的母亲也一个劲儿地摇头,眼中却难掩欣喜。

  台下的村民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张铁平日里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咋一下子就成了亲卫营统领,这可是天大的官啊!”

  “听说这赵北辰在军中威望极高,张铁指定是跟着他沾了光。”老村正站在台下,激动得胡须都在微微颤抖,他用力地跺了跺手中的拐杖,大声说道:“咱李家村要出大人物咯!往后在这大秦,咱村的名号可得响亮起来!”.

  待新兵爵位宣告完毕,百夫长高声宣布:“新兵宣告已毕,各家眷可前往领取爵位岁俸〃々 !”人群顿时如潮水般涌动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上空。

  在人群的一角,李嫣儿静静地站着,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她身姿婀娜,一袭素衣却难掩清丽容颜,此刻,那双眼眸中却只有一个人的身影——赵北辰。

  从清晨得知要宣告爵位岁俸起,她的心就一直悬着,满心盼望着能听到夫君的名字,可直到此刻,却依旧毫无音信。

  “莫不是出了啥事?”李嫣儿心中暗自担忧,脸色愈发苍白。

  身旁的大婶们瞧出了她的不对劲,纷纷出言安慰。“嫣儿啊,别着急,说不定一会儿就念到了。”“就是,北辰那孩子有本事,指定是有啥特殊安排。”

  可李嫣儿哪能听得进去,她咬了咬下唇,莲步轻移,径直朝百夫长走去。

  百夫长刚要下台,见李嫣儿走来,微微皱眉,心中疑惑。李嫣儿深施一礼,轻声问道:“军爷,我听闻今日宣告参军人员爵位岁俸,为何不见我夫君赵北辰之名?”

  百夫长愣了一下,回道:“姑娘,这李家村入伍人员已宣告完毕,若有疏漏,待我回军查证便是。你夫君是?”“赵北辰。”李嫣儿脱口而出,眼中满是急切。

  百夫长闻言,神色大惊,转头看向老村正。

  老村正忙上前,将百夫长拉到一旁,低声说道:“军爷,这嫣儿姑娘可是怀着赵北辰的骨肉啊,北辰那孩子当初入伍,就是想着挣个前程,风光迎娶嫣儿。”

  百夫长瞪大了眼睛,再次看向李嫣儿,眼神中多了几分敬重。他当即转身,单膝跪地,向李嫣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身后的将士们见状,也纷纷效仿,动作整齐划一,铠甲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李嫣儿见状,心中慌乱,忙伸手相扶:“军爷,这可使不得,快快请起。”百夫长起身,恭敬地说道:“夫人,先前未宣读赵将军之名,实有缘由。其一,此前上报家小名录时,并无赵将军之名;其二,赵将军功绩非凡,非我等能轻易宣告。”

  李嫣儿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百夫长见状,继续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赵将军乃是我杨城大军,乃至大秦百万锐士的大恩人呐!如今他统领十万大军,为一方主将,深受大王看重,正镇守韩境。这张铁,便是他麾下亲卫统领,还有李达等人,也都在其麾下为将。”

  台下的村民们听到这番话,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张铁能当亲卫营统领,是沾了赵北辰的光啊!”“咱村出了这么个大人物,往后可有福了!”

  众人看向李嫣儿的眼神中,满是柔善与敬重,之前还有些嫉妒她能嫁给赵北辰的姑娘们,此刻也只剩下了羡慕。

  百夫长转向李嫣儿,语气诚恳:“夫人,我即刻回军禀告此事,定会让赵将军亲自来宣告岁俸等情况。在此期间,还望夫人安心等候,军中将军不日便会前来拜访,向夫人详述详情。”

  说着,他又看向老村正,神色凝重:“老村正,这赵将军对我大秦有大功,其夫人安危至关重要,劳烦您多加照顾。”

  老村正挺直了腰板,拍着胸脯保证:“军爷放心,我这条老命在,就定不会让嫣儿姑娘受半点委屈!”

  村民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嫣儿姑娘,您就放心吧,咱全村人都会照顾您的。”

  百夫长点点头,随即命令两个伍长:“你二人率锐士镇守村子,务必保护好夫人周全。若有人敢对夫人不敬,且劝说不听,可就地诛杀!

  赵将军是我大秦功臣,其夫人安危不容丝毫威胁,待赵将军知晓此事,定会派更多锐士前来镇守。”两个伍长领命,带着一队精兵迅速在李嫣儿家周围布防。

首节 上一节 136/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