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29节
“如今赵北辰为左庶长、万人将,往上便是五万人将、十万人主将。若仅封他为五万人将,这恩泽似显不足,难以匹配他此番大功;可若直接封他为十万人主将,又怕恩泽过重,引得军中其他将领心生变故,不利于团结。”
子非目光敏锐,一眼便看穿了嬴政的难处,他略作思索,上前一步进言:
0 ... 0
“陛下,臣有一策,不妨暂缓对赵北辰的封赏,待灭韩之战结束后,再行定论。
眼下,赵北辰正值年轻,锐气正盛,想必在后续战事中,还会再有作为。若他能再立大功,届时,陛下便可给予更高规格的封赏,如此,既彰显了陛下的公正,又可避免他人诟病。”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微微点头:
“子非,你所言甚是,朕便依你之策。”
说罢,他缓缓起身,转身看向殿内那巨大的天下沙盘,目光深邃,似是穿透了层层山河,看到了前线的赵北辰。
他心中暗自期待,这位年轻将领,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究竟还能绽放出怎样的光芒,而自己,又该给予他怎样一份足以匹配其功绩的封赏……
此时,前线的赵北辰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灭韩的决战,丝毫不知朝堂之上,围绕着他的封赏,已展开了这般激烈的讨论么.
第156章 新郑!
韩都新郑,王宫之内,一片死寂般的压抑。
韩臣跌跌撞撞地闯入大殿,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噗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王上,大事不好!王翦、王贲亲率秦军,已然从多面合围而来,如今都城之内,兵卒不过三万,还大多是从前线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这般兵力,如何能守得住啊!”
韩王坐在王座之上,双手“零六零”紧紧抓住扶手,指节泛白,身子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惊惶与不甘。他咬着牙,恶狠狠地问道:“那赵魏两国呢?他们可曾突破王翦的防线前来救援?”
一旁的韩非,身着素袍,面容冷峻,微微摇头,语气冰冷:“王上,莫再心存幻想,王翦布防严密,赵魏两国根本无机可乘,如今摆在您面前的,唯有降秦与死战两条路。”
韩王的身子猛地一僵,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哪里肯与这将倾的韩国共存亡,所谓的复国之志,此刻也不过是嘴上逞强,说到底,是对死亡的畏惧让他乱了分寸。
韩非瞧出韩王的心思,心中满是失望,自己多年来的抱负,辅佐君王、振兴韩国,此刻看来,终究是要化为泡影.
韩王定了定神,强装镇定道:“哼,本王怎会轻易投降!传令下去,即刻整顿兵马,死守新郑,本王要坐镇王宫,与秦军决一死战!”
可谁能想到,这韩王背地里却另有打算。
他暗中早已派人联系赵国,此刻,得知赵国已派来千人精锐潜入新郑,只等他撤离都城,便会前来接应,护送他前往赵国。
韩王心中暗喜,脸上却不露声色,只盘算着,除了自己的亲卫,绝不能惊动任何人。
待夜深人静,他便要从密道悄悄离开王宫,逃离这即将覆灭的新郑。
一想到到了赵国,还能控诉秦王政的“暴行”,煽动天下诸国合纵灭秦,韩王的嘴角就忍不住微微上扬,似是已经看到了秦国兵败如山倒的画面。
与此同时,新郑城外,却是另一番天地。大秦锐士如黑色的潮水一般,层层叠叠,无边无际,疯狂地朝着新郑城扑来。
天空中,漫天的乱箭遮天蔽日,呼啸着飞向城头,噗噗噗地扎入城墙、城楼以及守城韩兵的身体。
紧接着,巨大的投石机发出沉闷的轰鸣声,一块块磨盘大小的巨石被高高抛起,划过弧线,狠狠地砸向新郑城,城墙上砖石飞溅,不少韩兵惨叫着被砸成肉饼.. 0
在秦军这般凶猛的攻势下,韩兵被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勉强招架。
王翦身着玄甲,身姿挺拔,拔剑出鞘,高高举起,厉声下令:“开启第二轮进攻!”
刹那间,十万大秦锐士齐声怒喝,声浪滚滚,如雷霆万钧,向着新郑城推进的气势,仿佛能碾碎一切阻挡。
新郑城在这秦军的强大威势下,摇摇欲坠,宛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而在新郑地界的另一侧,赵北辰率领着他的万众大秦锐士严阵以待。
这其中,有三千精锐骑兵,马蹄刨地,焦躁地打着响鼻,骑手们紧握着缰绳,5.3目光冷峻地注视着前方
另有七千步卒,列成整齐的方阵,长矛如林,盾牌紧密相连,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斥候们如鬼魅般穿梭在四周,不断向赵北辰禀报:“将军,东南方向,无敌情!”
“西北方向,暂无异常!”
从当下的情形来看,似乎暂时还没有敌人出现,但赵北辰深知,战场上瞬息万变,这平静之下,或许正隐藏着惊涛骇浪.
第157章 韩王夜遁!
新郑城外,秦军的营帐一座连着一座,好似一片钢铁铸就的丛林,在风中散发着肃杀之气。
营帐内,屠睢和章邯一脸懊丧地站在赵北辰面前,屠睢猛地一跺脚,溅起些许尘土,粗声粗气地说道:
“赵将军,您瞧瞧这新郑城,城内的韩军跟发了疯似的负隅顽抗,咱们在这城外巡视了好几圈,眼瞅着是没机会第一个冲进城去了,这攻破韩都的大功,怕是要旁落咯!”
章邯亦是眉头紧锁,微微摇头,附和道:
“是啊,将军,在咱大秦,战功可是军人晋升的唯一门道,这下可如何是好?”
赵北辰看着两人这副模样,不禁哑然失笑,他上前一步,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朗声道:“两位莫急,莫急!我且问你们,是20攻城之功大,还是斩将擒王之功大?”
屠睢和章邯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屠睢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回道:“自然是斩将擒王之功大,可这韩王龟缩在王宫之内,咱哪有这机会?”
赵北辰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胸有成竹地说:“今日,咱们这边获得的战功,只会比攻城的更大,你们就瞧好吧!”屠睢和章邯虽满心狐疑,但军令如山,也只能无奈地应了一声.
赵北辰微微仰头,望向远方,似是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轻声感慨道:“现今这战场上,战马实在难驯,骑兵的威力还远未发挥到极致。
待此战结束,定要想法子弄出个骑战三宝,好好提升咱大秦骑兵的战力。”屠睢和章邯听得一头雾水,还欲再问,却见赵北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就在众人稍作歇息之时,一个斥候如疾风般冲进营帐,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急促地禀报:“将军,在南面密林发现一小股敌人的踪迹,经仔细探查,乃是赵军!”
赵北辰眼中精光一闪,脸上却露出了一抹早就料到如此的笑容,他霍然起身,握紧手中的霸王戟,大步跨出营帐,高声下令:“章邯、屠睢听令!”
“末将在!”章邯和屠睢齐声应和,虽然心底满是疑惑,这赵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此处?
但军令当前,不敢多问,迅速带领麾下兵马,如潮水般向南面密林杀去。
与此同时,目光转向那片南面的密林。
此处树木繁茂,枝叶交错,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密林深处,一条隐秘的小道蜿蜒曲折,而这条小道,正是连通新郑王宫密道之处。
只见一千多名赵国精锐骑兵——“胡服骑射”的传人,身着鲜艳的红甲,在斑驳的光影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们手持锋利的长矛,矛尖寒光闪烁,背负强弓劲弩,弓弦紧绷,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在队伍前列,赵将扈辄端坐于战马之上,身姿挺拔,眼神冷峻,透着久经沙场的干练。
不一会儿,密道的洞口传来一阵嘈杂声,韩王带着全族老小以及上千名亲卫,狼狈地从密洞内鱼贯而出。
韩王脸色惨白,发丝凌乱,全然没了一国之君的威严。扈辄见状,驱马上前迎接,韩王赶忙上前几步,双手抱拳,感激涕零地说道:
“多谢赵王仗义援救,本王此番大难不死,日后必当厚报!”
扈辄嘴角微微上扬,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这韩王,都到这般田地了,还想着日后东山再起,真是可笑至极。
韩王却浑然不觉,只是一个劲儿地催促扈辄:“将军,事不宜迟,赶紧护送本王前往赵国吧,万一秦军追来,可就糟了!”
扈辄微微点头,抬手示意身后的士兵,不一会儿,一辆华丽的马车被牵了过来,扈辄安排韩王及其儿女上车,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周围的护卫情况。
待一切准备就绪,一千多名赵骑兵迅速散开,呈扇形拱卫着车驾,马蹄轻踏,缓缓启程,向着密林外进发,妄图穿越秦军防线,顺利抵达赵国。
而另一边,赵北辰率领着秦军如猛虎扑食一般,迅速060朝着密林逼近。
他深知,这赵军的出现绝非偶然,定是与韩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能在此截住韩王,那可是大功一件。
想到此处,赵北辰手中的霸王戟握得更紧了,眼神愈发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韩王被擒后的场景。
随着秦军的不断推进,密林中的气氛愈发紧张。
鸟儿被惊得四处乱飞,发出阵阵聒噪的鸣叫,似乎也在为这即将到来的血腥厮杀预警。
赵军的前锋斥候已然察觉到了秦军的动向,迅速回报给扈辄,扈辄脸色一变,心中暗叫不好,没想到秦军来得如此之快。
他立刻勒住缰绳,转身对身后的士兵大声下令:“全体戒备,准备迎敌!”刹那间,赵军的长矛纷纷放平,弓箭纷纷搭弦,严阵以待,只等秦军现身。
赵北辰见赵军已有防备,却丝毫不见慌乱,他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迅速指挥秦军散开,形成一个半包围的阵势,意图将赵军困在密林之中.
第158章 杀!韩王必死!
密林中,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光影斑驳,静谧中暗藏着汹涌的杀机。扈辄骑着高头大马,神色冷峻,带领着千余赵国精锐骑兵,小心翼翼地护送着韩王的车驾缓缓前行。
车驾四周,骑兵们呈紧密队形散开,他们身着鲜艳的红甲,在微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手中紧握的长矛斜指地面,随着马步有节奏地晃动。
就在他们即将穿出密林之际,突然,一阵激昂的号角声划破长空,紧接着,大秦旌旗如林般从四面八方涌出,瞬间将赵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扈辄脸色骤变,眼中满是惊慌失措,他勒住缰绳,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扬起一片尘土。
“怎么可能?此次行动如此隐秘,秦军怎会知晓?”他心中暗自惊呼,原本笃定的计划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但身为将领,他迅速回过神来,拔剑出鞘,高高举起,厉声喝道:“全军备战!”声音响彻林间。
千众赵军骑兵闻令而动,迅速调整队形,以车驾为中心,围成一个紧密的防御圈。
战马嘶鸣,骑手们紧握着缰绳,身体前倾,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秦军。
车内的韩王听到外面的动静,吓得脸色惨白,双手颤抖地揭开帘子一角,声音颤抖地问道:“何事惊慌?秦军怎会在此?”扈辄咬了咬牙,转头回道:
“臣不知,想必是秦军早有察觉〃々 。”
他心中急速盘算着,如今形势危急,要想护送韩王安全抵达邯郸,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集中全部兵力,拼死杀出重围;要么设法斩杀秦军的统兵大将,乱其军心.
另一边,屠睢和章邯看到眼前的敌军竟是赵军,不禁喜上眉梢。
屠睢兴奋得满脸通红,猛地一拍大腿,大声嚷道:“嘿!真是冤家路窄,没想到在这儿碰上赵国佬。将军,只要歼灭了他们,可是大功一件呐!”
章邯亦是点头称是,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战功已然到手。
赵北辰却站在阵前,冷笑一声,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那辆华丽的马车,缓缓开口:
“你们以为这些赵军才是重点?看看那马车,里面坐着的,可是韩王。”
屠睢和章邯闻言,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马车窗帘紧闭,但隐隐能看见里面穿着王袍的身影。
刹那间,两人恍然大悟,心中涌起一阵狂喜,原来,擒杀韩王的不世之功就在眼前。
他们转过头,望向赵北辰的眼神中满是钦佩,此刻他们才明白,之前赵北辰放弃争夺强攻韩都的先锋之功,原来是另有深意。
早在攻城之前,他便派斥候四处搜寻,料定韩王不会坐以待毙,定会寻机出逃。
“将军英明!”
屠睢和章邯异口同声地赞叹道,原本因未获先锋攻城任务而积郁在心中的失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惊喜。
在他们心中,这杀王之功,可比单纯的破城之功分量重得多了。
赵北辰微微仰头,目光扫视着战场,手中霸王戟一挥,大声下令:
“弓箭手准备!”随着命令下达,大秦锐士迅速变阵,前排的弓箭手们单膝跪地,搭箭上弦,后排的骑兵和步卒们则握紧武器,严阵以待。
一时间,秦军阵中鸦雀无声,只有弓弦绷紧的嘎吱声和士兵们沉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扈辄察觉到秦军的动作,心中暗叫不好,他立刻挥剑指向秦军,大声吼道: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