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23节

  此时,军中两位五千将屠睢和章邯,率领着一众千人将,大步流星地迎向赵北辰。

  屠睢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沧桑与锐利。

  章邯则身姿矫健,周身散发着沉稳内敛的气息。

  二人见到赵北辰,齐齐抱拳行礼,身后的众将也随之躬身。

  赵北辰微微点头,抬手示意:“众将免礼〃々 。”

  他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严,让众人不敢小觑。

  事实上,这些将领看向赵北辰的眼神里,满满都是敬畏。

  自赵北辰在破韩首战中崭露头角,尤其是那惊心动魄的攻破阳城一战后,他的赫赫战功便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在军中蔓延开来。

  那夜,阳城城门之下,赵北辰亲率敢死队,冒着如蝗箭雨,奋勇冲锋。

  硬是在敌军的严防死守下撕开一道口子,而后更是单枪匹马,斩杀韩上将暴鸢,力挽狂澜。

  此等壮举,不仅极大地挫伤了敌军锐气,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己方军队的伤亡,让每一位大秦将士都对他感恩戴德。

  屠睢上前一步,恭敬说道:“将军,所有锐士已全部聚集完毕,请您检阅。”

  赵北辰深吸一口气,稳步踏上那高耸的点将台。

  他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军阵,只见下面的锐士们虽面带疲惫。

  可身上那股子腾腾杀气却丝毫不减,那是大秦军队独有的不屈战意,历经无数战火淬炼而成。

  赵北辰挺了挺胸膛,对着万众军阵,大声喊道:

  “诸位将士,从今日起,我赵北辰便是你们的万人将!

  往后,我将带领大家,倾尽所能报效大秦,为家国而战,与诸位并肩同行。

  能成为你们的将军,是我赵北辰此生之幸!”

  话音刚落,军阵中瞬间沸腾起来。

  锐士们纷纷紧握手中长戈,高高举起,齐声呼喊:“赵将军!赵将军!”

  那呼喊声如同滚滚春雷,响彻整个军营,震得人耳鼓生疼。

  这激昂的呼声,无疑是赵北辰在杨城大军中已然拥有极高声望的最好证明。

  更是将士们对他衷心的肯定与全然的承认。

  在军营一侧的阴影处,王贲和石敢悄然现身。

  原来,二人得知赵北辰今日准备接管大军,生怕出现意外,特意前来镇场。

  以往,不乏年轻或是功勋不足的将领上任时,遭遇锐士不服的情况,他们此番前来,就是为了避免此类事端。

  然而,此刻眼前的这一幕,却让王贲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缓缓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 石敢,你瞧瞧,这赵北辰年纪轻轻,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这般势头,便是昔日那武安君白起在世,恐怕也有所不及啊。”

  王贲感慨万千,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他在咱们这杨城大营成长起来,假以时日,必成(的吗好)大器,说不定还能超越你我。”

  石敢在一旁点头称是,眼中同样透着钦佩:“将军所言极是,赵将军确实非凡乞。”

  王贲转头看向石敢,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这些日子也跟着辛苦了,我今日便宣布,提升你为我身边的副将,爵晋一级。”

  石敢闻言,先是一愣,继而眼中闪过狂喜之色,他“扑通”一声跪地,激动地谢恩:

  “多谢将军提拔,末将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将军厚望!”

  心中却暗自想着,今日这等好事,多半是沾了赵北辰的光.

第144章千千万万伤兵

  晨光熹微,点将台下万众锐士的高呼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赵北辰的耳膜。

  那一张张写满崇敬与信任的面庞,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赵北辰伫立在高台之上,胸膛之中,一颗心剧烈跳动,仿佛要挣脱胸腔的束缚。

  他清楚,此刻自己已然踏入了大秦的中流砥柱行列,手掌万军,成为了这乱世风云中的关键执棋者。

  然而,目光望向远方,他心底深知,区区一个万人将,还远远无法满足他的抱负.

  他渴望着建立更大的功勋,手握更为沉甸甸的权柄,如此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绘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自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赵北辰缓缓抬手,向着台下做了个下压的手势。

  刹那间,原本喧闹如同炸开锅的军营,迅速安静了下来,只余微风拂过军旗的猎猎声响。

  他目光043冷峻,扫视一圈台下的将士,声音洪亮而坚定:

  “诸位将士,我大秦虽初破阳城,斩获小胜,可如今韩国全境尚未平定,战火依旧在燃烧,百姓仍深陷苦难之中。

  本将既已接手此军,自当全力以赴。当下。

  训练照旧,一切规制暂不做变动,大军准予休沐两日,养精蓄锐,等候将令!”

  “遵命,将军!”

  锐士们齐声领命,声震九霄。

  随后,大军如同潮水般,井然有序地分散回营,只留下一片空旷的校场,见证着刚刚那热血沸腾的一幕。

  赵北辰转身,看向身旁的屠睢和章邯,神色关切:

  “二位将军,我军伤兵营位于何处?本将想去探视一番。”

  屠睢微微抱拳,恭敬回道:“将军,伤兵营就在军营边侧。

  我大秦军制严明,各军伤员皆分开治(cafd)疗,以便管理照料。”

  赵北辰微微点头:“既如此,劳烦二位将军带路。”

  一行三人向着伤兵营缓缓前行,尚未靠近,一阵凄惨的哭嚎声便隐隐传入耳中。

  那声音撕心裂肺,饱含着无尽的痛苦与绝望。

  有士兵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我不想死啊”,亦有哀求医师救命的悲戚诉求。

  屠睢面露不忍之色,脚步微微一顿,轻声提醒道:

  “将军,里面的情形实在不太乐观,您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赵北辰目光坚定,毫不犹豫:

  “我麾下的锐士,没什么是不能看的,走!”言罢,大步迈进伤兵营。

  刚一踏入,一股浓烈的血腥与腐臭气息便扑面而来,呛得人几欲作呕。

  赵北辰定睛望去,只见伤兵营内,数百上千的伤兵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早已干涸,在地面凝结成暗红色的斑块,有些伤口处甚至露出了白森森的骨头和烂乎乎的肉,那凄惨的画面,即便是见惯了生死厮杀的赵北辰,也不禁心头一震,眼眶微微泛红。

  放眼望去,仅有寥寥数位医师穿梭其中,忙碌地为伤员处理伤口,可相较于这如山海般的伤员数量,无疑是杯水车薪,场面令人触目惊心。

  章邯神色凝重,上前一步,为赵北辰介绍道:“将军,此次进攻阳城,那暴鸢囤兵防守,极为顽强,我军攻势受阻,损亡惨重啊。

  原本的万人将不幸殉国,单单咱们这一军,万人之中战死两千有余,伤兵更是多达一千多人,且大多伤势沉重,奄奄一息。

  其他各军亦是伤亡不轻,若不是将军您破城斩暴鸢,扭转战局,这伤亡数字只怕还要翻上几番。”

  屠睢在一旁重重地叹了口气,补充道:“战场之上,受伤之后存活几率极低,大多将士都是因为流血不止而丢了性命。

  咱们军营之中,中医师数量本就不足,面对如此众多的伤员,实在是难以满足需求啊。”

  赵北辰听闻,心中猛地一揪,他震惊于一军竟然就有伤兵一千多人,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时代医疗条件的恶劣。

  战场上的伤口,多为刀枪所致的贯穿伤,在没有先进医术与药物的情况下。

  医师们往往只能凭借着简单的草药进行包扎,对于重伤员而言,这无疑是治标不治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生命流逝。

  沉默片刻,赵北辰抬头问道:“陛下可曾知晓伤兵之事?”

  屠睢连忙回道:“将军放心,陛下乃一代明君,自是知晓此事。

  陛下已在民间以高岁俸征召医师入军营,只为能多救治些伤员,不计财帛地投入,只为我大秦儿郎们能少受些苦楚。”

  赵北辰闻言,不禁感叹:“陛下不愧是千古一帝啊!

  在这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之中,能做到这般体恤将士的君王,实在是少之又少。”

  他心中清楚,“不计财帛,全力救治”这短短八个字,背后所需要消耗的,可是海量的国力和财帛,并非一般君主所能承受。

  良久,赵北辰缓缓转身,再次望向那满是凄惨景象的伤兵营,目光中满是坚定。

  他深知,自己如今身为大秦将军,这些大秦锐士,都是与他生死与共的袍泽兄弟。

  逝者已矣,他无力改变,可对于那些仍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伤兵们,他定要尽人事听天命,哪怕只是多挽回一条生命,也是值得的.

第145章 做手术都不打麻药啊

  赵北辰静静地伫立在伤兵营中,刺鼻的血腥气与腐臭之气交织在一起,不断冲击着他的嗅觉。

  望着眼前这一片凄惨的景象,他的心中五味杂陈。

  作为一个从后世重生而来的人,尽管他并不精通医术,但凭借着后世对于外伤处理的诸多常识。

  他觉得自己或许能够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从而挽救更多伤兵的性命。

  脑海中突然闪过之前前世的金疮药以及其配方,他的眼中不禁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

  他暗自思忖,倘若这金疮药真的能够发挥出神奇的功效.

  不仅可以拯救众多袍泽兄弟的生命,让自己内心的愧疚与不安得以稍作平息。

  更能够在百万大秦锐士的心中树立起极高的威望。

  到那时,所建立的功绩,或许比在战场上杀敌斩将还要更加伟大,成为一桩旷古烁今的奇功。

  就在他思绪翻涌之际,一位身着粗布麻衣,面容憔悴却满是坚毅的医师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此人正是伤兵营的吴医师,他看到赵北辰等人后,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快步上前,神色焦急地-说道:

  “几位大人,实在对不住,眼下止血的草药和烈酒已经不够用了。

  若是不及时补充,很多伤兵因为没有白布包扎伤口,恐怕会失血过多而死啊。”

  屠睢见状,连忙向赵北辰介绍道:

首节 上一节 123/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