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13节

  当然,若是我败了,任凭大人处置!”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众人纷纷侧目,看向赵北辰的眼神里满是诧异。

  都觉得这年轻人太过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

  张铁等人更是焦急万分,赶忙上前劝阻:“你疯了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对十,太危险了!”

  赵北辰却神色坚定,轻轻拍了拍张铁的肩膀,示意他放心。

  而后毅然决然地大步走上点将台,向石敢拱手请战:

  “大人,请下令吧〃々 !”

  石敢见他如此决绝,心中也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既恼怒于他的张狂,又暗暗期待他能有惊人之举。

  当下,石敢大手一挥,喝道:“你们十个,上台!”

  那十名亲卫虽心中也觉得赵北辰自不量力。

  但军令如山,他们迅速放下兵器,有序地走上点将台。

  一上台,他们便散发出浓烈的杀伐之气,呈扇形散开,将赵北辰围在中间。

  随后齐声怒喝,如饿狼扑食般攻向赵北辰。

  赵北辰却不慌不忙,身姿矫健如猎豹。

  他身形一闪,轻松避开首攻亲卫迅猛的一击,紧接着侧身挥拳,带着呼呼风声,一拳狠狠击飞那名亲卫。

  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他脚下步伐灵动,辗转腾挪之间,又接连几拳打飞数人。

  短短几十呼吸间,只见点将台上人影交错。

  伴随着亲卫们的惊呼,赵北辰已然撂倒全部对手。

  而他自己却毫发无损,气定神闲地站在台中,尽显超凡实力。

  台下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张铁等同村弟兄更是惊叹不已。

  他们深知赵北辰平日里厉害,却没想到如今竟强悍至此,当真今非昔比。

  石敢亦是满脸震撼,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赵北辰。

  这小子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潜力!

  这般人才,若好好培养,日后必成大器,甚至该当即将此事上报将军。

  赵北辰赢下比试后,并未面露骄矜之色。

  他快步走到那些倒地的亲卫身旁,一一将他们扶起,还关切地查看他们是否受伤。

  此举让亲卫们心中大为震动,对他的莽撞之举瞬间化为敬畏。

  石敢见状,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而后当众高声宣布:

  “从即日起,升赵北辰为代百夫长,掌管百名锐士!

  并且,依他所言,许他自主挑选麾下屯长、什长、伍长!”

  将士们听闻此言,无不对赵北辰心生敬服。

  一时间,台下高呼赵北辰之名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新兵营。

  赵北辰心中激动万分,他快步走到石敢面前,抱拳谢恩:“¨` 多谢大人赏识!必不负所望!”

  此刻的他,入伍不过次日,便已大权在握。

  而体内那股神秘的恕瑞玛之力,也因这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有所提升,实力愈发精进。

  石敢安排副将接替自己负责新兵的后续训练后,便匆匆忙忙地赶往主军营。

  他要向王贲将(的吗好)军详细禀告赵北辰之事,毕竟这般惊才绝艳之人的出现,对整个大秦军队而言影响重大。

  ……

  咸阳。

  巍峨恢弘的都城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高大的城墙蜿蜒如龙,尽显大秦威严。

  王宫之中,更是雕梁画栋,气势磅礴。

  章台宫内,一位身着黑色龙袍的男子正静静地凝视着眼前巨大的沙盘。

  此人正是掌《,控大秦的秦王嬴政乞。

  他年约三十来岁,面容冷峻,眼神深邃,透露出无尽的智慧与霸气。

  .............

第129章 剑指韩!

  章台宫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巨大的沙盘之上,映射出一片金芒。

  秦王嬴政身着一袭黑色绣金的龙袍,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深邃的目光紧紧凝视着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城郭关隘。

  那眼中燃烧着的,是歼灭六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仿佛整个天下已然在他的掌控之中。

  此时,章邯匆匆步入殿内,手中捧着一份来自杨城大营的奏报。

  他脚步轻盈却又不失庄重,行至嬴政面前,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奏报。

  “大王,王贲将军从杨城大营发来急奏。”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随即转头对身旁的赵高说道:“传李斯、王翦、冯去疾、蒙武等前来议事。”

  赵高应了一声,躬身退下,迅速去传唤各位大臣。

  嬴政接过奏报,展开细读,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微微挑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与兴味.

  原来,奏报中详述了新兵赵北辰在新兵营中的惊人之043举。

  面对老兵的挑衅,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巧妙反制,率领一众新兵将老兵打得落花流水。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竟敢单挑十名百战老兵,并且以雷霆之势将他们全部打倒。

  凭借此等非凡表现,他被破格提升为代百夫长。

  嬴政轻轻敲击着桌案。

  这赵北辰究竟是何许人也?

  小小新兵竟有如此胆量与身手,着实不凡。

  若能悉心培养,日后必可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

  不多时,李斯、王翦等重臣纷纷赶到。

  他们身着朝服,神色肃穆,依次入殿行礼。

  嬴政放下奏报,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问道:“关中大渠修建进展如何?今年可有丰收之望?”

  李斯上前一步,恭敬答道:“大王,关中大渠已近完工,灌溉之利初显,今岁风调雨顺,若无意外,定是丰年。”

  嬴政微微点头,面露满意之色,又看向冯去疾:“粮草储备是否充足?”

  冯去疾拱手回道:“大王放心,粮草已积囤如山,足可支撑大军数年征战。”

  接着,嬴政的目光落在蒙武身上:“军资兵器筹备得怎样了?”

  蒙武沉稳应道:“各类兵器皆已打造完备,战甲、弓弩等物资亦是一应俱全,随时可供大军调用。”

  最后,嬴政望向王翦:“我大秦如今可战之军有多少?”

  王翦上前抱拳:“启禀大王,函谷、杨城等大营共有精锐之士五十万,且士气高昂,皆盼能为大王冲锋陷阵。”

  嬴政听完众人的汇报,微微仰头,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与霸气。

  他缓缓站起身来,声如洪钟:

  “如今,我大秦国力昌盛,万事俱备,灭诸国、统天下的时机已然来临!”

  群臣闻言,齐声高呼:“大王英明,大秦必能横扫六国!”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踱步至沙盘前,手中拿起代表秦军的小旗。

  “孤以为,当先灭三晋。而三晋之中,韩国地狭民弱,当首当其冲。”

  说着,他猛地拔出腰间的秦王剑,剑指沙盘上韩国的方位。

  那寒光闪烁的剑尖仿佛已经穿透了韩国的疆土。

  王翦见状,上前(cafd)一步,请命道:“大王,臣愿统兵灭韩,为大秦开疆拓土!”

  嬴政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地说道:“王翦将军,孤并非信不过你。

  只是如今赵国尚有廉颇等名将坐镇,若我大秦倾尽全力攻韩,赵国趁机发难,我军恐腹背受敌。

  故而,孤欲派你率函谷军营二十万大军佯攻赵国,务必做足戏码,让赵国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亦可防范魏国。”

  王翦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嬴政的战略意图,当即领命:“臣遵旨,定不负大王所望!”

  此时,关于灭韩的将领人选尚未确定,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嬴政。

  李斯上前一步,推荐道:“大王,臣以为蒙恬年轻有为,可担此重任。”

  王翦却微微皱眉,说道:“臣以为犬子王贲更为合适,他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

  嬴政并未立刻表态,而是拿起王贲的奏报,展示给众人。

  “诸位爱卿,看看王贲将军奏报中提及的赵北辰之事,此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王翦接过奏报,仔细阅读后,眼中也流露出一丝趣味。

  “这新兵倒是有些胆色,竟能有如此作为。”

  章邯在一旁观察着嬴政的神色,心中暗自猜测。

  大王如此关注赵北辰,莫不是想借此机会提拔王贲,让他在灭韩之战中有更大的作为?

首节 上一节 113/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