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5节
鲁肃眼眸中闪过一丝奇色。
入襄阳前,他也是做过些功课,对樊城战况略有耳闻。
当知道霍峻一员声名不显的小角色,竟能以五千兵马,扛住曹操十几万大军猛攻,总觉得传闻中有水分。
却不料,刘备现下竟亲口确认。
“荆州果然人杰地灵,卧虎藏龙,竟还藏着霍峻这么一个奇才。”
“只是这么一个寂寂无名的守城奇才,这刘玄德又是如何挖掘出来?”
鲁肃心下暗暗称奇。
“吾襄樊如铜墙铁壁,曹贼虽有百万大军,亦不足为虑。”
“子敬你远道而来,备理当尽地主之谊,好生款待子敬,咱们今日只喝酒,不谈其他。”
刘备有意将话题转移,当下便吩咐下去,叫下面准备酒宴,款待贵客。
鲁肃一时不好开口再提,只得勉强一笑,客随主便。
酒宴摆下。
刘备是频频把盏,谈笑风声。
只是谈论的话题天南海北,却依旧不提眼前战事,仿佛视近在咫尺的十几万曹军,如若无物一般。
鲁肃这酒却喝的心不在焉,越喝越是狐疑费解。
按理曹操大军压境,你北面要扛曹操,南面要挡刘琮,东面还有我江东军随时将攻取江夏,要斩除你刘琦这个臂膀。
正常情况下,你头等大事,不该向我这个江东使者提出联合么?
现下你却只字不提,将我们江东的威胁视若无物!
你这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吧…
猜测良久,鲁肃终于沉不住气了,开口道:
“刘豫州,我家孙将军素来敬仰豫州,今听闻曹操大举来攻,有意想与刘豫州联手,助豫州抗击曹贼。”
“不知刘豫州意下如何?”
刘备看了萧和一眼。
果然如其所料,鲁肃乃是带着邀他结盟的任务前来。
这更加佐证了萧和的推测,在目前局势下,孙权并无入侵荆州的企图,首要之事乃是击退曹操。
鲁肃先提出联手,那就是有求一方。
主动权,这不就到手了么。
“孙将军年纪轻轻,便能虎踞江东,备对孙将军也是敬仰已久。”
“既是孙将军心向汉室,想与备联手共抗曹贼,备自然是求之不得也。”
主动权拿到,刘备便顺水推舟,接下了孙权的联手之邀。
鲁肃却生怕刘备拒绝,现下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不由暗松一口气。
“既是两家联手抗曹,我家孙将军岂能让刘豫州独抗十万曹军,而不出手相助之理?”
“所以我家孙将军想令周公瑾率军进驻江夏,一者可协防刘琦,二来可随时北上救援襄樊,三来也能西进江陵威胁刘琮。”
“不知刘豫州可否支会刘琦,令其准允我江东水军进入江夏。”
刘备端起酒杯,叹服的目光再瞥萧和一眼。
“伯温果然是洞察人心,将那孙仲谋的心思尽数看穿,那碧眼儿果然是想驻军江夏…”
心下啧啧暗赞后,刘备便婉言谢绝道:
“孙将军的好意备心领了,只是备有霍仲邈,樊城固若金汤,曹操纵有百万大军亦不足为虑也。”
“至于刘琮,备已令孔明军师前方宜城,辅佐翼德阻其北上,料想万无一失。”
“孙将军派兵入江夏也是闲置,倒不如挥师进攻合肥,趁势攻取淮南,反倒能更能分曹操兵势。”
鲁肃眉头微微一皱。
他劝孙权联手刘备,首先是抗击曹操,其次是将江东军触手延伸至江夏,为击退曹操后进一步控制荆州做准备。
刘备不让他江东军入江夏,这第二个目标岂非落空?
回去怎么跟孙权交待?
“那位霍将军虽是善守之才,可曹贼毕竟有十五万大军,刘豫州断然不可轻敌大意。”
“倘若襄樊有失,荆州必为曹操所鲸吞,则我江东亦将有危。”
“为稳妥起见,肃以为我江东军最好还是进驻江夏,随时驰援刘豫州为妙。”
鲁肃岂会轻易放弃,依旧执意要让孙权的手伸入江夏。
刘备却自信一笑,向萧和一指:
“吾有萧和萧伯温,可抵百万雄兵,曹贼休想有一兵一卒过汉水。”
“请子敬转告孙将军,叫他尽管放心便是。”
萧和?
鲁肃狐疑的目光,看向了那位一直在闲饮美酒的年轻谋士。
此前他已听闻,那诸葛卧龙不在襄阳,便猜测着刘备身边这位谋士是哪一位。
现下终于知晓其姓名,鲁肃却是一脸茫然陌生。
“萧和?萧伯温?”
“听刘玄德口气,此人似乎智计非同一般,竟能抵曹操百万雄兵?”
“可荆州之中,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鲁肃心中一连串疑问,上下打量着萧和,满眼猜测好奇。
萧和自然明白,鲁肃这是在质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这么一个不知哪里迸出来的新面孔,为何会被刘备吹上了天。
树大招风,本来他是不想太高调的。
可照现在这种情况,不高调一下怕是不行了。
“在下不过一山野闲人,子敬兄自然不知萧某之名。”
萧和先是自嘲一笑,尔后话锋一转:
“不过和对子敬兄可是神往已久,你为孙将军所献的那榻上策,实可谓成就大业之奇策,令和佩服不已呀。”
榻上策!
这三字一出,鲁肃骇然变色。
第26章 你是要做国之奸臣,汉之逆贼吗!
那还是建安五年之时,曹操还未统一北方,袁曹正对峙于官渡。
彼时孙策被刺身亡,孙权正处继位之初,鲁肃受周瑜引荐投身于孙权麾下。
孙权与他一见如故,两人合榻而饮之时,鲁肃便趁机向孙权进献了一道宏图大略。
因是榻上献策,后来便有榻上策一说。
令鲁肃震惊的却是,这榻上策乃是一道密略,孙权和他都未刻意对外声张,连江东所知者也为数不多。
而萧和,这么一个千里之外的荆州,寂寂无名的山野隐士,又是如何知晓这道密略?
不光是鲁肃,此刻连刘备亦是一头雾水,茫然的看向了萧和。
“我那榻上策,江东知者也甚至,他怎么可能知晓,莫非是信口胡言?”
震惊过后,鲁肃依常理一推断,旋即冷静了下来。
“什么榻上策,肃听不太懂萧先生此言何意。”
鲁肃便呵呵一笑,装起了糊涂。
萧和知他在装傻充楞,便拎着酒壶起身上前,为鲁肃斟一杯酒。
“除黄祖,伐刘表,取荆州,竞长江之极,全据江南,确实乃是上上之策也。”
“江东豪杰甚多,能有子敬兄这等远见者却凤毛麟角。”
“子敬兄之深谋远虑,和甚是佩服,这杯酒我敬子敬兄。”
萧和酒杯递到鲁肃眼前,顺势不动声色点出了榻上策前半段。
鲁肃脸色骇变,手猛然一抖,酒杯险些没能拿稳。
“他所说,正是当日我与主公所说,近乎分毫不差!”
“他不是信口胡言,他是真的知晓!”
“这怎么可能?”
鲁肃心中翻江倒海,难以置信的看着萧和,嘴巴大张却一字说不出口。
“不过,子敬认定曹操不可除,汉室不可复,却未免太过悲观。”
“我家主公尚在,孙将军也尚在,只要我们两家并力齐心,焉知不能伐灭曹操?”
“而且…”
萧和脸上笑意收起,以责备的口吻道:
“孙将军乃大汉之臣,子敬兄却劝孙将军据江南称帝建号,莫非想让孙将军步袁术之后尘不成?”
咣铛!
鲁肃酒杯拿捏不住,脱手跌落在地。
一张脸则是骇然大变,煞白如纸,惊出了一头的冷汗。
萧和将他榻上策的后半截点破。
强如曹操,三分两下有其二,却仍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