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817节

  王一鹗、海瑞他们终于开始明白司法进步的核心思想,公正平等、司法独立和权力制衡以及对法律的尊重和适用。

  不怕明白得晚,就怕执迷不悟。

  新的司法制度,其实也是新的生产关系之一。

  你能想象旧有的大明律法和司法制度,会让新生产力茁壮成长吗?

  必须改革,甚至司法改革的重要性还高于官制改革,因为大明在司法制度方面,相比汉唐和前宋,可以说是大踏步后退。

  需要拨乱反正,弥补缺失。

  朱翊钧拿起毛笔,在题本上写下批注。

  “大明司法改革任重道远,海公和王子荐,当以河南大案为契机,总结经验,以河南为试点进行全面的司法改革”

  朱翊钧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据海公和王子荐初步结案所奏,前河南巡抚石星有失察之过,但有勇气揭盖子、露问题,终使河南大案水落石出,还河南百姓以公道

  着石星复任河南巡抚,与河南布政使李鄂、按察使何耀璘一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立即整饬河南官风官纪,同时全力配合海公、王子荐进行司法改革河南试点工作”

  朱翊钧挥毫写完,放下毫笔,转了转手腕,冯保悄悄地走进来。

  “皇爷,内阁张相、吏部潘尚书、锦衣卫宋都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公奉诏在南华门候着。”

  “快请进来。”

  “是。”

  不一会,内阁总理张居正走在最前面,紧跟其后的是左都御史刘大实。

  他是河南汝南郡*人,生于正德四年(1509年),现年六十七岁,身体硬朗得很。

  资历老,嘉靖十七年进士,张居正在他面前都只能自称晚辈。

  更牛逼的是他长子刘浑成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次子刘竟成是隆庆二年进士,父子三进士,备受推崇。

  为官清廉刚正,终身不蓄婢妾。

  俸禄以及原籍田产所入,悉以赡姻族及乡里之贫者,曰“吾安忍独富贵为也。”

  现在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海瑞的第一副手。

  刘大实身后跟着的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宋公亮,最后是吏部尚书潘应龙。

  见礼赐座后,朱翊钧开门见山。

  “宋公亮,前黔国公沐朝弼在京里候审多久了?”

  “回皇上的话,前黔国公沐朝弼在万历二年三月奉诏进京,不想他叫家仆载了两船财货进京,意欲贿赂群臣。

  船至京口,被海公下令没收,并上疏弹劾。沐朝弼于万历二年四月到京,上疏请罪。

  皇上发御史台议处。

  御史台合议,以其子沐昌祚嗣黔国公位,给半禄,沐朝弼交法司查办审理。此议呈到御前,被皇上批红。

  而后沐朝弼一直被锦衣卫拘押候审至今,已有三年了。”

  什么候审三年,是被软禁了三年!

  张居正、刘大实、潘应龙默默地交换着眼神。

  沐朝弼是第六任黔国公沐朝辅的弟弟。

  沐朝辅于嘉靖二十六年去世,留下两个幼子沐融、沐巩。

  长子沐融袭黔国公位,因为年幼,叔叔沐朝弼被任命都督佥事,署理黔国公府事。

  沐融五岁身故,其弟沐巩袭爵,当年就没了。

  世宗皇帝多精明的人,当然知道里面的猫腻。

  当时弹劾沐朝弼的奏章有如雪片,罪名有骄纵不法、事母李氏不孝、奸污嫂嫂陈氏、夺兄田宅、藏匿罪犯、私用调兵火符.

  但世宗皇帝最后还是忍了,捏着鼻子下诏让沐朝弼袭黔国公,镇守云南。

  为什么?

  沐府跟云南诸多土司关系密切,错综复杂。

  动了沐朝弼,云南会动荡不安。

  当时东吁莽瑞体、莽应龙肆虐,威胁云南南疆。

  内忧外患,世宗皇帝和朝廷不敢轻动沐朝弼,还要哄着他,让他继续镇守云南。

  到了万历二年,湖广总督王一鹗平定播州,水西安氏、叙永奢氏畏威服伏,贵州以及川南的改土归流大获成功。

  下一步就是云南。

  朝廷诏沐朝弼进京,随即以私贿朝臣的名义将沐朝弼夺爵,诏其子沐昌祚嗣黔国公位,暂时稳住沐府和云南诸位土司。

  没多久,王一鹗改任云贵总督,带着三个步兵团、三个山地团从川南和贵州入滇,入驻昆明。

  王一鹗有兵在手,当即以对云南都司诸卫兵马进行编练的名义,毫不客气地夺了黔国公沐昌祚的兵权。

  然后派遣小股精兵,以偷袭、游击、破寨、斩首等形式,对心怀不轨的云南土司进行打击。再加以经济封锁、离间、收买等各种手段,没两年云南形势逆转。

  许多百年都不服王化的土司们纷纷上疏,主动请求改土归流。

  再不改一家老小都保不住了。

  朝廷居然不兴堂正王师,行卑鄙无耻之举,这谁受得了!

  现在王一鹗进京,新任云贵总督凌云翼已经到任,到了该解决沐府的时候。

  因为张居正他们知道,解决了沐府,消除云南最大的隐患,皇上要从云南出兵,对这几年被折腾得很惨的东吁莽应龙,从北边进行合剿。

  皇上会用什么罪名,治罪沐朝弼和沐府?

  张居正、刘大实、潘应龙都在心里揣测着,悄悄转头看向宋公亮。

  宋公亮目光一闪,三位看我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

  朱翊钧指着御案上一叠文卷,对冯保说道。

  “冯保,把这四份资料,分给四位。”

  “是。”

  冯保拿起文卷,都是分叠好了,一共四份,依次递给张居正、刘大实、潘应龙和宋公亮。

  张居正先把玳瑁老花镜戴上,然后再展开文卷,仔细看了起来。

  看了一页,他心里有数了。

  上面的内容他非常熟悉。

  刘大实看完后,发指眦裂,怒不可遏地说道:“皇上,黔国公府已经烂透了,它已经不是西南柱石,它是西南蛀虫,他们对云南地方虎饱鸱咽,是国蠹!”

  潘应龙和宋公亮对视一眼。

  果真如此,皇上不仅仅要收拾沐朝弼父子,还要把传袭两百年的黔国公府一并铲除了。

  为什么?

  黔国公又没得罪过皇上!

  可沐朝弼得罪了皇上的皇爷爷,世宗皇帝。

  为了稳住云南边疆,世宗皇帝忍气吞声,不仅不治沐朝弼,还让他袭位黔国公。

  这是他少有在臣子身上吃大亏的事情,吃了大亏还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睚眦必报的世宗皇帝能咽得下这口气吗?

  肯定咽不下,当年应该没少在皇上耳边嘀咕。

  皇上可是世宗皇帝的好圣孙,逮到机会一定会替皇爷爷报仇。

  再说了,黔国公府这些年的所做所为,踩到了皇上的底线了,新仇旧恨一起算,不仅沐朝弼必须完蛋,传袭两百年的沐府也要除爵!

  皇上就是有这么心狠。

  朱翊钧对张居正说道:“张师傅,云南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内阁整理的,汇总到你手里,再报到朕这里。

  情况你很熟悉,你给大家说说。”

  张居正也不推辞,抖了抖手里的文卷,“皇上说的没错,这文卷里大部分资料,都是内阁在清丈普查过程中整理的。

  内阁在总结清丈普查工作时,发现全大明的清丈普查工作,进展最艰难,遇到阻碍最大的不是江南。

  江南被收拾一顿很快就消停了。

  最难的是四川和云南,尤其是云南。山高林密不说,当地土司、官府、豪强,还有这个沐府,不支持不说,还使出各种卑鄙下作手段,阻拦清丈普查。

  最后朝廷把沐朝弼召进京,其子沐昌祚为了顺利袭位,暂时转变态度,支持云南的清丈普查,这才告以完成。

  清丈普查出来的结果,最后分析评估,可信度为七到八成,但是依然触目惊心。”

  张居正发了几句牢骚,说到了正题上。

  “根据万历元年和二年的普查清丈数据,万历三年户部最后统计出,云南共有田地四百五十二万二千四百亩。

  布政司在册的民田一百七十九万九千三百亩,占全省田地百分之四十。

  卫所屯田一百一十一万七千一百亩,占全省田地百分之二十五。

  黔国公府田地一百四十八万六千亩,占全省田地百分之三十三。

  土司名下田地十二万亩,占比微乎其微。而且这些土司,大部分都不愿意让工作组清丈田地。这十二万亩,都是官府有册可查的,其余被隐匿的田地不计其数。

  根据这几年云南改土归流中,十几位土司投献的田地推测,云南土司隐匿的田地预计在两百万亩左右*。

  必须等云南改土归流工作全部结束后,户部再会同云南布政司重新清丈.”

  等张居正把云南的田地、人口、赋税的情况说完后,朱翊钧扫了一眼四人,开口问道:“诸位,听出玄机来了?”

  稍等了几秒钟,朱翊钧自己答道,“云南归于朝廷的田地四百五二万二千四百亩,黔国公府占了一百四十八万六千亩,足足三成多。

  这还不算!

  黔国公一直兼领云南都司,说白了,云南卫所屯田实际就是黔国公府的。卫所屯田的粮,朝廷收不到一粒,全进了黔国公府的粮仓!

  剩下的布政司在册民田,一百七十九万九千三百亩,黔国公府还要通过代征赋税,抽取百分之十五的经手费。

首节 上一节 817/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