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572节
殷正茂上疏,陆续把他在两广平乱重用的将领,纷纷调往四川,陈璘、曹希彬、吴广、李应祥
这些将领自己也统领过,打起仗不要太猛。
湖广这边,除了都使汤克宽、猛将邓子龙外,王一鹗正在陆续调来吴惟忠、杨文、朱珏等将,都是东南剿倭脱颖而出,又陆续在东北克复建州海西、出击察哈尔部、经略安南中立下军功的猛将良将。
这么多猛将良将摆在贵州的东边和北边,不把杨、奢、安这三只鸡宰了,怎么对得起这么大的阵势?
现在有情报关乎到永宁奢氏,刘显自然听得非常用心。
“杨应龙解决西边赤水通路后,便想着解决东边的通路。东边乌江,扼守要津思南城是我们水德江长官司和蛮夷长官司。
我们张家、杨家,安家以及蛮夷长官司张家,跟杨应龙都不对付,多有宿怨。所以他把心思放在了沿河祐溪司上,笼络张世臣,帮他压制冉家后,再挑起他与我们之间的争斗,好趁乱下手。”
王一鹗忍不住抚掌赞叹道:“好,分析得鞭辟入里。思南府地处要津,被各方势力虎视,却能安稳至今,张土司功不可没。
本督也向四位透露一个信息。杨应龙之弟杨兆龙要来辰州府,与本督会谈召回三千播州狼兵之事。
杨兆龙不走铜仁,却走了镇远府这条路。”
张瑢和安岳脸色一变,杨偏刀和张承祖却不明就里。
接到张瑢的眼色,安岳开口道:“这次东来,我们走了腊尔山,没有走铜仁、麻阳这条路,为的就是避开杨氏可能在铜仁、麻阳安插的眼线。
现在杨兆龙没有走铜仁麻阳一线,却走了镇远府,看来他对我们思南是势在必得了。”
王一鹗和吴承恩露出赞许之色。
张瑢和安岳这两位土司,都是聪明人,尤其是安岳,还是庠生,可造之材啊。
杨偏刀和张承祖却是蒙查查的,老五,你说的什么啊?每个字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看到了两人询问的眼神,安岳向他们解释道:“杨兆龙这次走镇远府、晃州、沅州一线,肯定是在实地勘察路线,说不定还暗地里收买各寨头人,为以后打通这条商路做准备。”
张承祖有些明白了,低头不语。
杨偏刀还不明就里,继续追问。
“打通这条商路,为什么要打通这条商路?”
“因为杨应龙在挑动张世臣跟我们开战,引发思南府三司混战,而后他好浑水摸鱼,控制思南城。
控制思南城,杨氏在东边的乌江通路就安枕无忧了。但是谁也不知道,我们三司混战会打多久。
为了以防万一,杨应龙需要把镇远府、晃州这条商路打通。等到我们三司混战,思南和铜仁通路受波及阻塞,他就好走镇远府,不耽误赚钱敛财。”
杨偏刀愤然道:“这个狗杂种!老子非要剁了他的脑壳不可!”
王一鹗挥了挥手,对张瑢四人道:“现在杨应龙对你们虎视眈眈,暗中作祟。这也是你们愿意东来,与本督会谈的原因。
但是本督给你一句忠告,求人不如求己。想要消除杨应龙这个祸害,你们必须自己出全力。
当然了,朝廷会鼎力相助,但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
张瑢四人面面相觑,心里狐疑地猜测着。
过了一会,张瑢脸色凝重地问道:“王督宪,不知朝廷希望我们做什么?”
“本督布下计策,需要你们思南府两土司,如此这般.事成之后,本督为四位向皇上表功,册封世袭勋位,赐良田宅院,还有一笔丰厚的钱财犒赏。
长沙、武昌、南京、上海、苏州,又或者京师,你们想住哪里都行。”
张瑢脸色大变。
计策狠毒之极,而且王一鹗的话里意思很清楚,功成后四家不能再世居思南府,需要迁居他地。
虽然给的报酬和犒赏十分丰厚,但是计策十分危险,是生是死不可而知。功成后还要离开世居之地。
这着实让张瑢、安岳、杨偏刀和张承祖踌躇难决。
王一鹗还步步紧逼,“四位,还请尽早定夺。朝廷的战车已经启动,轰隆向前,不会因为四位的迟疑或拒绝而停下。”
这是最后通牒吗?
张瑢四人面面相觑,脸色十分难看。
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一鹗看着张瑢四人,眼神里满是不容置疑。
没错了!
这就是最后通牒!
你们四个要是不听话,那就一并收拾了。对于朝廷来说,贵州川南要宰的这群羊,多两三头或少两三头,区别不大。
张瑢四人读懂了王一鹗眼神里的含义。
虽然心里有些气愤却无可奈何。
他们离湖南太近,这两年朝廷在湘西整饬土司,他们有所耳闻。
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还有施州卫,大大小小的二三十个土司,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根据传到思南的说法,这些土司屈服的理由各色各样。
保靖州宣慰司是凤凰山下的镇筸营被降服,没了主心骨,立马就跪了。
邓子龙只身入凤凰山,降服镇筸营的影响非常大。
镇筸营成分很复杂,有当地的苗民,有洪武年移居的军屯子弟,但它一直是湘西最能打的军队,尤其是正德年后,吏治腐败、军备荒废,各边地土司蠢蠢欲动。
镇筸营多次替朝廷出征,湖广的施州卫、永顺宣慰司,四川的酉阳宣抚司,贵州的黎平府、里古州,大大小小土司被他们打了个遍,各个都是心服口服加身服。
去年镇筸营自己乱了,各地土司感觉跟过年一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
可是没多久,朝廷派来一员猛将邓子龙,只身入镇筸营,在诸位土司的老熟人,辰州卫指挥使佥事姚丙周和常德通判全慎勇的帮助下,很快就降服这群湘西最凶狠的恶狼。
镇筸营被降服后,湘黔边地的大小土司彻底躺平了。
加上鱼鹰总督赴任湖广后,各种手段频出。
桑植安抚司、永顺宣慰司、施南宣抚司、东乡五路安抚司、五峰石宝司等十余家土司,汉化得较深,子弟渴望过上汉人的生活,不少人应科试和武举,博得功名。
鱼鹰总督以地换地,以财换民。
以武昌、长沙等腹地的田地置换各土司名下的土地,再按土司名下的军民人头折合钱粮,一次买断。
还给土司在他们心仪的城池安排宅院,给他们有功名的子弟,在当地官府里谋份官职。没有功名的子弟,保送他们去公学和南京国子监读书。
这十余家土司开开心心交出祖上传下的土地和百姓,搬到心仪的地方,过上他们梦寐以求的汉人富翁生活。
有散毛宣抚司、大旺安抚司、东流司、白崖洞司等七八家土司,自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鱼鹰总督的钧令置之不理,继续我行我素,占地为王。
据说鱼鹰总督呵呵一笑,你地势险要是不是?他派兵扼守各关卡,严禁一粒米一颗盐一寸布流入这些土司境内。
不到半年,这些桀骜不逊的土司们陆续都跪伏,老老实实出境投降。
有两个土司死扛着不投降的,结果被下面鼓噪的军民给杀了,捧着他们一家老小的首级,开开心心地向朝廷投降。
正反例子摆在那里,湖广境内剩下的大小土司,思前想后一番纷纷接受改土归流的条件。
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万丈悬崖,只要脑子没有坏掉的都知道怎么选了。
湖广边地大小土司集体缴械,影响深远。
尤其是靠着湖广的贵州思南、铜仁、镇远和黎平府,以及四川重庆府的大小土司们,都在心里暗自盘算着。
张瑢身为诸多土司中的佼佼者,已经看清楚天时大势。
湖广边地的土司改土归流后,朝廷必定要继续向前推进。
很明显,朝廷盯上了川南最大、对贵州也颇有影响的播州宣慰司杨氏,还有水西的安氏。这两家一除,贵州的大小土司就是秋后的蚂蚱,想蹦跶也蹦跶不起来。
何去何从?
张瑢心里飞速地盘算着,思绪就像弯弯曲曲的乌江,不知绕了多少个弯。
“王督宪,事关四家的前途,我们想好好合计合计。”
王一鹗一挥手,“没问题。广宁,给张长官他们准备一间静室,让他们关上门好好商量。”
“是。”
张瑢四人自去商议,王一鹗、汤克宽、刘显、吴承恩、姚丙周坐在一起,商议起来。
“本督辞陛时,皇上有提起过我朝对西南土司羁置手段,以蛮治蛮,不想百年后却成了以盗治盗。”
吴承恩附和说道:“皇上圣明,一语道破西南土司制的弊端。”
王一鹗笑着对他说道:“汝观先生,汤都使和刘都使此前忙于戎政军务,不谙民政,这西南土司制度,更是生疏,值此机会,你给两位说说。”
汤克宽和刘显对视一眼,笑着说道:“对,还请汝观先生帮忙解说一二。”
“吴某就班门弄斧了。”
吴承恩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
“西南土司制度源自前元。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更多的心思在中原花花世界上,西南等偏远边陲地方,山高路远,又贫瘠困顿,实在看不上眼。
于是就对这里的土人头目们实行土司制,‘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边地头人首领的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进而将西南边陲名义上纳入前元版图。
说白了,土司制就是前元中枢无力顾及西南偏远地区,对土人头目采取的一种笼络手段,以求稳住边陲。
此制从目前看,极其短视。
土司辖下,土地和百姓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司法、财政、民政、兵事都可以自己说了算,对于当地百姓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杀大权,除了不能登基称帝,其他一切甚至比照皇帝,只需要向朝廷缴纳微薄的赋税,再定期遣使献书表示恭顺即可。
久而久之,土司各自形成自己的地盘,朝廷水泼不进,针插不进。除了还用朝廷年号,其余的跟外藩无异。”
吴承恩说得很详细,汤克宽和刘显也听得很认真。
两人知道自己此后用兵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西南大大小小的土司。
“太祖皇帝立国朝后,意识到土司的危害性,只部分延续土司制。按照土司世袭的辖地大小,设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以求把土司纳入到朝廷官员管制中来。
可惜收效甚微。西南偏远之地,还是由大小土司治理。
自弘治年间,国朝西南土司动乱频发。
一是朝廷对土司采取’必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的举措,以名爵厚禄笼络,恭顺的土司攻伐不服王化的土司。
以蛮治蛮。
可是一旦朝廷调遣繁多,则‘急而生变,恃功怙过,侵扰益深’,不胜其乱。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