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469节

  徐阶心里咯噔一下。

  巡按御史虽然只是正七品,却是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官阶虽低,权力却大的惊人,三司都不敢正面硬扛他,也只有巡抚才能压制他。

  这么一位人物,放出告牌说要惩治乡官,怎么可能!

  那等于是拿着三十六斤舰炮去打蚊子。

  他的目标在后面的缙绅,乡官只是引子而已。

  “戴志曾?”徐阶念着这个名字。

  “戴凤翔,海盐人,曾经拜在徐叔明门下。嘉靖三十四年(1555)举人,三十八年中己未科三甲进士。隆庆元年授吏部给事中。”

  徐叔明就是徐学漠,松江府嘉定人,也是东南名士,王世贞的至交好友。

  看来戴凤翔的动向,是徐学漠告知王世贞,王世贞连忙跑来警示自己。

  这个戴凤翔!

  徐阶目光锐利,“老夫记得此人。隆庆年间,海瑞巡按南直隶,来过松江华亭”

  徐府被迫吐出三十万亩良田的事,就不用说得那么清楚了。

  “.戴凤翔上疏弹劾海瑞‘庇护刁民,鱼肉乡绅,沽名乱政。’那时,老夫是首辅。

  只是现在,老夫致仕归乡,海瑞却高升为右都御史,巡抚江苏,成了他戴凤翔的顶头上司。”

  王世贞说道:“此等小人,少湖公要小心。学生还听说,松江、苏州等地,有人在蠢蠢欲动。”

  攀高踩低是人之常情。

  江苏右参议蔡国熙自缢,东南震惊。

  朝廷派出海瑞为江苏巡抚,其用意不言而喻。现在海瑞又早早就神秘失踪,江南官绅士林惶惶不安。

  肯定有人趁机踩徐府以搏进身机会,也有人卖徐府以求私利,人心浮动,让徐阶心神不定。

  “凤洲,谢谢你告知这个消息。”徐阶诚恳地说道。

  “少湖公客气了。”

  事聊完了,王世贞起身告辞。

  徐阶叫徐瑛代送王世贞,自己坐在后院冥思苦想。

  “老爷,儿子送凤洲先生回来了。”

  “嗯,”徐阶心不在焉地应道。

  “老爷,儿子看凤洲先生气色不错。刚才送他时攀谈了几句,见他有大展手脚的意思。”

  徐阶顺口答道:“皇上放他回乡,就是要让他大展手脚。”

  徐瑛一听,十分不解:“老爷,儿子怎么听说凤洲先生差点被收入诏狱,多亏了好友丰宁侯戚继光和辽宁巡抚汪道昆向皇上求情,然后张元辅念及同科之情,也说了好话,这才被安然放还回乡。”

  “呵呵,以讹传讹啊。”

  “老爷,请问什么意思?”

  “皇上的驭下手段,比世庙有章法多了。戚继光、汪道昆、张叔大,还有徐文长,与其是向皇上求情,还不如说奉皇上之命劝说王凤洲。

  王凤洲文采斐然,名孚东南,却不是心志坚毅之人。”

  徐瑛还是不懂,“老爷,凤洲先生不是心志坚毅之人,此间有什么玄机?”

  “心志不坚毅,所以同在嘉靖二十六年中了进士,李石麓和张叔大相继做了首辅,王凤洲踌蹰二三十年,一直未得高位。

  心志不坚毅,遇到大事就会惊恐彷徨,被夺心志。”

  徐阶随意解释了两句,但心思不在这里,开口问道:“你二哥去苏州有多久了?”

  “二兄去苏州办事,去了有四天。”

  “四天了,足以让戚元敬击杀辛爱,灭了喀喇沁,这个孽子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徐阶愤然说道,胡子一翘一翘的。

  徐瑛看到老父亲气愤得失了常态,不知所措,喏喏地说道:“老爷,要不要儿子派人去苏州,催一催二兄。”

  “催什么?你以为他去苏州干什么?去办见不得人的事。结果他倒好。恐怕这会他忙着呼朋唤友,狎妓游乐,早就把要紧的事抛到脑后。

  老夫做了什么孽,生下这么两个孽子!”

  徐瑛听得心惊胆战,老爹,两个孽子,我是不是算一个?

  徐阶背抄着手,在书房里来回地打转,就像拉磨的驴。

  他头一次感觉到束手无措。

  经验老道的徐阶感觉到,一张大网向江南撒来,现在正在慢慢收网。

  自己是这网里最大的一条鱼,而自己的两个贪婪又无能的儿子,却是两条鱼钩,把自己死死地钩住,怎么都挣扎不脱。

  徐阶气馁地坐回到座椅上,黯然地对徐瑛说道:“老三啊,你知道吗?严嵩死了。”

  徐瑛一愣,父亲怎么突然跳到这个话题上,不过他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严嵩终于死了?”

  徐阶喃喃地说道:“是啊,他终于死了。年寿九十岁,在家中床榻上无疾而终。”

  徐瑛愤然说道:“真是便宜他了!”

  徐阶摇了摇头,黯然道:“老夫却是羡慕他。无疾而终,老夫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福气啊!”

  徐瑛一时愕然。

  老爷是不是老糊涂了,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严嵩是惶然回乡,被褫夺了一切官阶,成为一介庶民,还要靠着祠堂义田过活。

  老爷却是荣归故里,荣耀冠绝一时,你怎么去跟他比!

  真是老糊涂了!

  南京城正阳门左大街,南京有数的繁华街道,商铺一间接着一间。

  门口挑起的幡旗,密密麻麻,如同树林一般。

  任博安按照海瑞的吩咐,进到一家繁华却不起眼的商铺里,扫眼一看,是家卖西洋货的店铺。

  “客官,要买点什么?”伙计热情地上前接待。

  “我想找你们三掌柜。”

  “三掌柜,我们这里好几位三掌柜。”

  “北边来的,姓苏的三掌柜。”

  伙计左右看了看,笑着说道:“请跟我来。

  任博安跟着伙计进了后院,拐进一间房子,里面坐着三人,目光刷刷地转过来,锐利得让任博安心里一突!

  刷地转过来,锐利得让任博安心里一突!

第554章 树未倒猢狲就要散

  为首的人不到三十岁,国字脸,不笑的时候一脸冷然剽悍,让任博安心里发寒。

  突然间,为首的人笑了,带着几分和气和友善,刚才的冷然剽悍马上变成了憨态可掬。

  看到他脸色变化迅速,任博安心里不由地嘀咕了一声,这位也是一位江湖老手。

  “你是海公推荐来的任博安?”

  “是的,正是在下。”

  “我叫苏峰,锦衣卫镇抚司南京局都事。”

  任博安心里咯噔乱响。

  我是万万没有想到啊,海青天举荐自己来的地方,居然是锦衣卫衙门。

  普通人分不清锦衣卫里奉宸司、翊卫司和镇抚司有什么区别,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就已经心肝尖尖在发颤。

  苏峰挥挥手,示意其他人都离开,室内只剩下他和任博安两人,嘴里还在继续夸赞着。

  “你真是个人才,搞得这支佛门喇唬会,几十号江湖好手被你管得井井有条,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这份本事,一般的翰林府尊老爷都不见得有。天界院跟着你发了一笔财。”

  任博安谨慎地答道:“回都事老爷的话,都是养家糊口的小伎俩,上不得台面。”

  “在那些翰林御史老爷眼里,是上不得台面。但是在我们锦衣卫眼里,却是大本事。

  还有你那个外甥,嗯,应该叫外甥女婿,皇甫檀,也是有大本事的人。学什么像什么。在天界院里待了三四个月,居然摇身一变成了高僧。”

  任博安心里暗暗叫苦,自己一家子的底细被人摸得一清二楚,还是被锦衣卫摸得清清楚楚,换做谁都头皮发麻。

  “都事老爷,”任博安决定开门见山,再这么兜下去,小心脏受不了,“来时海公对学生说,给学生谋了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苏峰笑了笑,问道:“你是逸夫出身?”

  逸夫就是明朝游手好闲之人的雅称。

  最初的逸夫分两类,一是靠衙门吃饭,阿谀奉承役吏皂隶,然后狐假虎威,欺压百姓。

  二是市井游荡,不务正业,遇到什么就捞什么,后世的叫法之一就是街溜子。

  发展到后来,逸夫还包括喇唬、光棍、讼棍等捞偏门的,多靠脑子和嘴巴吃饭,与靠拳头吃饭的打行青手有所区别。

  苏峰问了后又解释了一句,“不用紧张,我也是逸夫出身,后来还去当过盐枭,做过水贼。

  我们锦衣卫里的人,十个有五个不是正经人出身。”

  任博安感受到苏峰的善意,稳了稳神说道:“回都事老爷的话,小的中过秀才,得罪了大宗师,科试无望了才去当得逸夫。”

  “中过秀才?”苏峰听出任博安话里的意思。

  我是中过秀才的人,是读书人,跟你们不一样。

  “我也中过秀才,十五岁时中的,后来考了六年都没考上举人。有同窗笑话我,说我不是考举人进士的料。

  我一气之下就跑去应武举,考中了武进士,刚到军中历练一年,机缘巧合被锦衣卫招揽进去。

首节 上一节 469/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