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358节

  外臣们看到了,各个都会腹诽。

  太子殿下表面节俭,实际上也是个浪费无度的败家子,居然用昂贵的西洋玻璃去搭建这么一个棚子,实在太奢侈了。

  其实用玻璃搭建这个棚子,比用木头搭建还要便宜。

  西洋岛只是一个名字,它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京城很近的滦州。

  但皇家修建宫宇的木头,是有要求的,最近的也要从东北砍伐后运过来,这运费就不知几凡。

  要是再骚包一点,非要金丝楠木之类上档次的木头,必须在南海地区或云贵缅甸砍伐,再千山万水地运出大山深处,那就更耗费不知几凡了。

  朱翊钧走过游泳池,走到玉河桥,往东边才走了三分之一,听到有丝竹声和清丽的唱腔从东边飘过来。

  隆庆帝过完大寿后,后宫嫔妃们对昆曲,以及后续引入的徽调、南音等清婉戏曲十分着迷,欲罢不能。

  于是陈氏与朱翊钧商议好,每隔三天在西苑梨园坊和琼华宫排戏一天,后宫嫔妃们聚集在这两处看戏。

  今天又是看戏的日子了?

  朱翊钧摇了摇头,往回走,走到玉河桥西段,下了引桥,沿着湖西林荫路继续向北走。

  路过玉熙宫,朱翊钧驻足看了一会。

  明朝建筑沿袭宋朝风格,喜用木料。

  朱翊钧觉得很不好。

  中原、湖广、东南的大木料被砍伐一空,再想获得合格的木料,就只能往偏远地方走了,耗费太大了。

  现在东北和南海被收入大明版图,两处地方木材丰富,但是大明要大兴航海,广造船舶,需要大量的木材,必须改变建筑习惯,弃用或少用木材。

  木制建筑还有其它几个问题,一是不能修高,修到四到六层楼,就达到了极限。

  二是木料风吹雨淋,又容易被虫噬鼠咬,腐败朽烂,保质期不长。

  三是容易起火,劈个雷,点个蜡烛,生个火炉,一不小心很容易就着火,一起火就是火烧连营,非常难救。

  现在自己研制出水泥。

  石块奠基,钢筋混泥土做框架,周围堆砌青砖,简单快捷,造价还相对低。

  玉熙宫,还有北边的清馥殿,要改造成砖石木混合结构的宫宇建筑。

  经过这两个试点,西苑的内乐安堂、司礼监经厂、西酒房、西花房、洗帛厂和赃罚库全面推平,重建为砖石钢筋混泥土的建筑。

  朱翊钧站在林荫道上,眺望西边改建的玉熙宫和清馥殿时,与他隔湖的琼华宫东侧门,悄悄钻出三个身影。

  借着花草树木的掩护,躲过巡视的净军,往来的内侍和宫女,很快就从东边广寒桥来到了湖东的林荫路上。

  三人悄悄躲在一处隐蔽的假山后面,窃窃私语,商议着事情。

  “.你真得确定在北面的内校场?”

  “肯定在的,我消息灵通!”

  “可我听说内校场很大,里面除了有一个很大的跑马场和演练场,还有马厩、兵甲库和草料房,不好找。”

  “怕什么,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找就是了。”

  沉默了一会,其余两人似乎相信了,达成了一致,正要开口,突然那边转过来一队巡逻的净军。

  净军在一位御马监典簿的带领下,身穿软甲,佩刀持枪,列队走过来。

  三人连忙闭嘴,背部紧紧贴着假山,屏住呼吸。

  以前禁内净军是苦役,由获罪内侍充任,专门做苦力杂役。

  朱翊钧成为世子,入西苑陪伴皇爷爷。请得嘉靖帝同意,改制净军,由御马监管理,选用健壮勇武内侍充任,提高待遇,每日操练,宿卫西苑。

  隆庆帝即位后,又接管紫禁城诸门关防,日夜宿卫帝后安全。

  等到这队净军离开,三人弯着腰、蹑手蹑脚,快速离开,继续借着树木花草的掩护,向北潜行。

  在雅园,三人差点被从园子里出来的一队洒扫内侍撞破。

  幸好带头人机警,听到脚步声,马上带着两人转到一口大水缸后面。然后贴着水缸打转,堪堪避过了这队小黄门。

  有惊无险地过了雅园,一路顺畅,来到普祥桥头就傻眼了,桥上站着四个宫女,吹着凉风叽里呱啦在聊着八卦。

  看架势一时半会聊不完。

  这是转去西边内校场的捷径,不从这里走,就必须绕道北房口,那里人来人往,露头就会被发现。

  怎么办?

  带头人透过树叶瞄了一会,转头对第二人说道:“你不是甩石子很厉害吗?”

  第二人眼睛一亮问道:“甩石子打走她们?”

  带头人摇了摇头:“不,吓走她们。”

  第二人马上取下一根腰带,动手打结,改造起来。

  第三人在地上找到一块不大不小正合适的石块。

  第二人把石块套在改造好的绸带一端,右手举起来,在空中转了两圈,对着桥上的一位宫女甩了过去。

  啪的一声,正好打在一位宫女的后背,她连忙转头一看,惊悚地发现方圆几十米空无一人。

  有鬼吗?

  她吓得浑身打了个寒战,连忙催着同伴们离开普祥桥。

  三人连忙趁着空档,飞快走过普祥桥,又沿着北海湖北边岸边走了一段路,终于钻进了内校场里。

  朱翊钧骑着火龙驹,小跑着往这边而来。

  火龙驹马身火红色,但马鬃和马尾是金黄色。

  骨架高大,神俊无比。

  刚才朱翊钧走到这边,发现好几天没有骑马奔走,猛地身子发痒,便叫人套好火龙驹,自己换上一身蓝箭衣朱罩甲,拉着辔头,扳着鞍桥,翻身上马。

  方良、祁言等十几位内侍净军骑着马跟在后面,相隔不到十米。

  纵马奔驰,速度较快,为了避免相撞,都会相隔一段距离。

  朱翊钧拉着缰绳,让火龙驹小跑。

  此时,刚才还黑压压的一大团乌云被大风不知吹去了哪里。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慵懒地落在紫禁城和西苑上,宁静得像一幅画。

  一行大雁,呈人字形,向南飞去,成了这幅画里会动的精灵。

  心情舒畅的朱翊钧自言自语道:“如此良景,必须要做首诗。”

  他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然后朗声念道:“秋风飒飒起秋凉,我劝大家把身养。季节更替要润肺,晚吃萝卜早吃姜。”

  “好诗,绝妙好诗啊!不愧是西苑第一诗人!要是我生在前唐,李白都要喊,既生瑜何生亮啊!”

  突然,旁边传来嗤嗤的笑声,把朱翊钧吓了一跳。

第457章 朱紫少年

  朱翊钧拉住辔头,喝问道,“谁!”

  祁言连忙上前,一人一马挡在了朱翊钧前面。方良带着几人向旁边的草丛围了过去。

  三人在众人注目下站了起来。

  原来是三位女子,都不过十五六岁。

  前面一女,身穿紫烟梅花罗袖彩花边窄袖短褙,下配青色百褶裙。金钗横云鬓乱,垂下几缕青丝上沾着枯草细叶。

  肌肤白皙如玉、细腻如丝,气喘吁吁,前胸起伏,粉嫩细滑的脸腮透着红晕,犹如一抹朝霞。黛眉如远山,双眸盈盈如春水,弯弯如明月。

  小瑶鼻娇俏玲珑,嘴唇红润晶莹如宝石,嘴角各有一窝浅浅的梨涡。

  说不出的婀娜多姿、艳丽无双。

  后面两女,一位肌肤略黑,五官分明,英姿飒爽,双目流光溢彩,身形挺拔,玲珑妙曼,触目惊心。

  另一位肌肤泛红,俏脸自带一点婴儿肥,身姿丰满,虽然没有第二位妙曼,却足有一番丰韵。

  方良大喝一声:“你们三人是何人,胆敢惊扰殿下?”

  第一位女子盯着朱翊钧问道:“你就是太子?”

  朱翊钧在三女身上扫过,目光聚在第一女脸上,心中猜出是谁。

  “在下正是大明太子,姑娘怎么称呼。”

  “薛宝琴。”女子落落大方地答道。

  “阳武侯薛翰之女,薛宝琴?”

  “第七女。”薛宝琴纠正了一句。

  “这两位是?”

  后面两女连忙跪下,“蒙古左六翼朵颜侯董忽力之女董玲珑/泰宁侯葛知文之女葛秀云拜见太子殿下。”

  朱翊钧伸手道:“免礼,起身!”

  他转头看着薛宝琴,饶有兴趣地问道:“你为何不参拜本太子?”

  “见过太子殿下!”薛宝琴敷衍地行了个万福,走上前来,抚摸着火龙驹的脖子,美眸闪着光,透着痴迷。

  “这真是一匹世间少见的神驹。”

  朱翊钧摸着火龙驹脖子上油光滑亮的毛发:“这是俺答汗西征瓦剌时,从吉利吉思汗手里抢到的,说是有大宛汗血宝马的血统。议和时,俺答汗以此马进贡。”

  “我能骑骑它吗?”薛宝琴仰着头,双眼闪着光,十分期盼地问道。

  “你这身衣装可不行,容易弄伤自己。”朱翊钧摇着头。

  薛宝琴一把抱住火龙驹的脖子,脸蛋贴在上面,无比遗憾地说道:“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最神俊的马,好想骑骑它。”

  火龙驹猛地被人抱住了脖子,有点不安,鼻子噗嗤了几下,前蹄在地上刨了几下。

  朱翊钧翻身下了马,站在薛宝琴身边,伸出右手。

  薛宝琴的脸还贴在马脖子上,朱翊钧的动作没有看到。

  董玲珑悄悄上前两步,悄悄地戳了戳薛宝琴的后背。

首节 上一节 358/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