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346节

  “弹劾你今春形势大好之时,为何不主力尽出,挥师北上,乘胜追击,以求全功?非要困守滦河,防备什么黑石炭。

  六万察哈尔部主力都被打败了,三四万杂牌骑兵还有什么好怕的?就算他们想兴兵南下寇边,千里之境,也是有迹可循的。”

  戚继光与朱翊钧相熟,早就了解他的脾性,连忙说道:“殿下,臣知罪。臣没有开天眼,能在方圆数千里的地方,一眼就把敌踪发现出来。”

  “哈哈,你知罪就好了。还有御史连谍报侦查局也弹劾了。说侦查局耗费人力物力,在北虏埋下那么多暗桩坐探,竟然连北虏这么大的行动一无所知。

  废物,浪费钱粮,不如撤掉算了。”

  谭纶和戚继光对视一眼,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萧如薰反倒吃得更加爽利,吃得满头是汗,连鼻子尖都冒出汗来。

  朱翊钧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些御史啊,各个自诩饱读兵书,智谋无双,料敌如神啊!数千里的地方有多大,他们心里就没个数吗?

  偏偏在他们心里,就跟自家院子一样大,一眼看去,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戚继光无奈地说道:“从滦河最上游的兴化城到开原城,东西有一千五百里。京师到济南,也不过一千里。

  从图们汗王帐兀鲁胥河畔到背靠蓟州镇的承德城,南北有一千里。东南西北方圆五千里的地方,足有山东加上京畿这么大,不要说十万兵马踪迹,就是二十万,三十万大军也很难察觉。

  何况漠南地广人稀,北虏骑兵飘忽不定,难寻踪迹。他们这样上疏弹劾,过于苛刻了。”

  谭纶捋着胡须补充道:“此前大明对边关以外,两眼一抹黑。就算是北虏酋首的名字,也是口口相传,从商旅口里打听出来的。

  谍报侦查局在诸边镇和商队的支持下,费尽心思在北虏权贵身边埋了暗桩细作,他们居然要求我们对北虏一切动向了如指掌。

  亲近之人,如果处心积虑,也能把你蒙在鼓里,何况千里之外的敌人。”

  朱翊钧点头称道:“谭公和戚将军说得对。大明边事糜烂,孤看啊,全坏在这些不通军事却自以为是的文官身上。

  或怯敌畏战,贻误战机;或轻敌浪战,冒进求成,最后的结果是边关将士们的鲜血白流了。”

  萧如薰突然在一旁说道:“‘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殿下和谭公重兵囤积滦河,戚将军不敢轻离滦河,就在于先为不可胜。

  我东北软肋就在滦河一线,一旦破边,就可直入京畿,天下震惊。”

  朱翊钧赞许地说道:“对!战争肯定是互有伤亡,以命博命而已。己方伤亡小,对手伤亡大,就是我胜;反之就是我败。

  东北战事的部署,孤反复思考过,是最优选择。只要护住京畿不失,大不了孤以辽东换察哈尔部王帐。辽东可失而复得,但察哈尔部王帐一失,图们汗就会威严扫地,再无翻身之力。”

  “殿下英明!”谭纶、戚继光和萧如薰齐声说道。

  “哈哈,能得三位赞许,孤心里满是自豪,以此水代酒,敬三位,敬东北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敬大明!”

  “敬大明,煌煌如日月!”

  四人痛饮一杯后,开怀大笑。

  又吃了几口菜,朱翊钧继续往下聊。

  “元敬,你弹劾李成梁的上疏,孤看了。”

  “殿下,此事臣派人再三核实,人证物证皆在。”

  “你的弹劾督理处转给中军都督府,中军府会有公正裁定下来。严肃军纪,孤一再强调。要不是曹公和文长先生再三劝解,广宁伯这个爵位,孤都不想封给李成梁。

  谭公。”

  “臣在!”

  “你去跟李成梁好好说一说,他要是还如以前那样胡作非为,纵容部下,军法国律不容他!

  孤的凌烟阁里,不会给一个不遵军纪的人留位置!”

  见朱翊钧说得如此严厉,谭纶马上应道:“臣遵令旨!”

  朱翊钧又说道:“提起李成梁纵容部下抢掠一事,孤还想起一件事。这次孤能容下李成梁,就是他没有杀良冒功,要不然什么广宁伯,孤直接封他做广宁城的城隍!”

  谭纶、戚继光和萧如薰听了后,喉结忍不住抖动了两下。

  死人才能被封城隍。

  “癸亥之变,蓟辽总督杨选为了逃避罪责,居然指使前线将领杀归附蒙古人,以其首级充功,结果酿成大变,造成蓟州镇兵马失陷。

  丧心病狂!

  孤也觉得这是关外蒙古部落降而又叛,无法归心大明的原因之一。杀一北虏首级,可换取不菲的赏银。

  在某些穷凶极恶的边军官兵眼里,蒙古六翼的牧民不是大明子民,而是行走的赏银。少数边军官兵,为了一己私利,杀良冒功,结果把朝廷费尽心思笼络的蒙古左六翼逼反,好好的局面悉数败坏。

  孤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谭公、戚将军,你们尽快拟废除北虏首级领赏的旧例,好好杜绝这一恶行发生!”

  “遵令旨!”

  火锅吃得差不多,酸梅汁和啤酒也喝得肚饱,朱翊钧打了个饱嗝站起来,有内侍走过来。

  朱翊钧端起水杯漱了漱口,把水吐在盆里。又有内侍捧上盛满温水的铜盆。

  朱翊钧洗了几把脸,用干毛巾搽拭了一遍。

  谭纶三人也起身,漱口洗脸,跟着到旁边的阁间里用茶。

  清风先是吹过杨柳的树荫丛中,又沿着微波荡漾的湖面,带着柳叶的清香,湖水的滋润,凉爽地吹进来,让人心旷神怡。

  朱翊钧四人一边喝着茶,一边任由凉风轻拂,拂去身上的热气。

  “元敬,承德城夏天凉快吗?”

  戚继光马上答道:“殿下,承德城夏天比京师凉快多了!”

  “好,元敬,尽快把滦河经营成大明腹地,以后孤每年去那里避暑,再召集漠南漠北的蒙古诸侯伯,在承德城聚会。

  汉蒙一家,常来常往,才显得亲近。”

  蒙古人,多好的打手啊,必须好好笼络一番,以后打通欧亚大陆桥,嗯,现在叫震洲大陆桥,他们是主力军。

  水陆并进,一带一路!

  不尽快打通西边的水陆通路,自己即将发动的工业革命,哪里来的倾销市场,不盘剥你们,我怎么让大明子民过上富足生活?

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门生了!

  朱翊钧对谭纶说道:“谭公,孤想请你出任兵部尚书,筹谋大明军略。”

  “臣愿效微薄之力。”

  “元敬,你还是出任左军都督同知,继续在滦河练兵,一边练兵,一边镇抚蒙古左六翼,指挥萧文奎、周国泰他们继续征讨喀尔喀和兀良哈各部,假以时日,等俺答汗回过神来,我大明从南、东、北三面包围蒙古右翼三万户。”

  戚继光目光一闪,连忙问道:“遵令旨。殿下,李成梁呢?”

  “孤请曹公坐镇兰州,展开对青海和吐蕃旧地的攻略,剪除俺答汗的一侧羽翼。准备调文长先生过去为甘肃巡抚兼总参军,再调李成梁、麻贵、牛禀忠等将过去。

  等到漠北攻略告一段落,还会继续调将领和兵马过去。”

  戚继光和谭纶对视一眼,没有说什么。

  谭纶想到一事,问道:“殿下,臣在《皇明朝报》上看到,正式册封朝鲜国王,也就是说我大明要出兵朝鲜,臣斗胆问一句,调何处的兵马?”

  “魏公(魏学曾)接任平辽总督,一边镇抚两辽、吉林等地,一边布兵大同江一线,守住大明边境。

  然后调用肃慎军东进,再调北海水师北上,水陆并进,徐徐图之。孤准备调北山公(卢镗)主持此事,环洲先生(吴兑)为副,傅应嘉、胡守仁、周国泰、高策、叶梦熊分理此事。”

  “殿下英明!卢公戎马娴熟,持重坚毅,定可胜任此事。”

  “殿下,臣呢?臣去哪里打仗?”

  萧如薰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啊,留在京师里好好读书。”

  “读书?”萧如薰傻眼了。

  “仗,以后有的是。你现在要都熟悉新式武器和新式战术,以后是枪炮为主、骑兵为辅的时代,你跟孤一样,才十五岁,容易接受新事物。先好好学习。”

  萧如薰想了想,“殿下,臣去哪里学习?”

  朱翊钧说道,“洪武军事学院,你还暂时不能去。清河店的清河士官学堂,对你来说又太低级了。先去西山武备学堂,跟着薛易好好学习。学好后实战一番,再进洪武军事学院进修。”

  萧如薰马上应道:“臣遵令!”

  送走谭纶三人,朱翊钧休息了一会,转去室内游泳池游泳。

  海瑞带着王逢猛坐在西苑南华门值房里。

  海瑞施施然,闭目养神,王逢猛却忐忑不安,左顾右盼,不敢想象这是真的。

  “虎臣,你慌什么!这里又不是龙潭虎穴。”

  “恩师,这里是西苑,太子殿下居住的西苑啊。”王逢猛小心翼翼地说道。

  “正是西苑,为师才敢带你来,要是紫禁城,想带都不能带你去。”

  “恩师,门生只是一介粗鄙武夫,怎么敢入殿下法眼呢?”

  “虎臣,你就满足为师的一点点好胜之心。太子殿下信赖的近臣,李子实、赵孟静、张叔大、胡汝贞、谭子理,麾下哪个不是人才济济,一一举荐给殿下,获得重用,为国效力,屡立军功。

  就连徐文长和李卓吾,都识拔举荐了不少人才,为之一盛。偏偏老夫这里,孑然一人,外加一个不通文墨,老是胡言乱语的狗才。

  唉,老夫五十有六,快要花甲了,不知还能蹦跶多久。老夫这一辈,似乎除了骂人之外,没留下什么政绩,惭愧,实在惭愧。

  机缘巧合,一时兴起,收得你这样一位拿得出手的门生,当然要尽早举荐出去。你早日成才,为师也就安心了。”

  王逢猛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一位十七八岁的内侍走进来,笑眯眯地对着海瑞拱手作揖:“海公!”

  “祁言啊,太子殿下得闲了?”

  “海公,殿下还在游泳,不过殿下知道海公来了,叫奴婢前来,请海公先去勤政堂坐会。”

  “好,那里比这里凉爽多了。”海瑞一甩袖子起身,指着王逢猛说道:“老夫新收的门生,王逢猛,报备过,要一起见殿下。”

  “知道,殿下嘱咐,一并请进去。海公请。”

  “走了虎臣!”

  海瑞招呼一声,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面,祁言微笑着紧走几步,在前面带路。

  王逢猛愣了一下,连忙跟上。

  “祁言,西苑里有进贡来的新茶吗?”

  “有,苏州最近流行的。”

  “哦,苏意茶,不会是那个碧螺春吧。听说那个茶原本叫吓煞人茶,殿下给取了个新名,然后还反传到苏州去了。”

首节 上一节 346/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