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334节
“收成再好,也只是富了孔家这样的世家大地主,多收了几石,又能多开一席酒宴。
百姓们该挨饿还得挨饿。风调雨顺,好收成,对于百姓们来说,仅仅是保证他们不会饿死。
要是少雨干旱,天灾之后必是人祸。人祸比天灾更凶猛。天灾只是饿死人,人祸却是要吃人。”
聂青转头看着王小富,听着他嘴里的叨叨,没有出声。
雨停了,王小富带着本队护送聂青和测绘队回到了前敌指挥所。
潘应龙接过测绘数字,趴在桌面上,在舆图上来回比画了许久,最后狠狠一拍桌子。
“吴总兵,此计比较冒险,但打仗嘛,哪有不冒险的!干不干,你最后拍板!”
吴惟忠再确认一遍,“潘参军,此计可行吗?”
“可行。总比你这么一炮一炮的轰,轰到猴年马月要强!”
吴惟忠咬咬牙说道:“那就干!本将在胡督宪那里立下的军令状,南海水陆两军向太子殿下许下的军令状,三月已经过去两月,拼了!人死卵朝天!跟他狗日的老天爷拼了!”
潘应龙哈哈一笑:“没错,拼了!这次灭莫氏之战,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升龙城里的莫氏军民,而是老天爷!
我们要想按期完成军令状,就得跟老天爷拼一回!”
说完,他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吴惟忠:“吴总兵,你帮忙准备好目录上的这些东西,再调一队骁勇给我,要敢玩命的!”
吴惟忠接过纸条,边看边说道:“我老吴麾下的,都是骁勇敢玩命的。潘参军要人,就把护卫测绘队的那一队调给你。”
“他们会操船吗?”
“陆战营都是从水师转过来的,操船弄帆是吃饭的基本功。”
“那好,那我们赶紧干,加油准备!”
三天后,升龙城南门外明军前敌指挥所大帐里,聚集着数十将领和上百校尉,潘应龙开始布置任务。
“经过三天苦干,各项准备都好了。刚才我出去转了一圈,检查了一遍,都妥当了。现在我部署如下”
潘应龙把任务一一布置下去,最后说道:“今天是个黄道吉日,灭国功成,就在今日!吴总兵,请下令吧!”
吴惟忠拿起令旗,对着众人喝道:“灭国功成,就在今日,众将校听令!”
“在!”
“遵令而行,开始!”
“是!”
第431章 固如金汤的升龙城
雨又开始下,哗哗声就像全世界只剩下这个声音,
潘应龙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一处山丘上,身后站着同样穿蓑衣戴斗笠的吴惟忠、王小富等人。
“洮江入海,分十余条河道,悉数在升龙府以北分路。主河道分南北两路,北路过海阳以北直入下龙湾。南路过兴安直下太平岛。
其余河道大小不一,升龙城以西十五里,有一条分支,宽不过三百米,深不过十余米,叫春梅河,蜿蜒不到百里,又汇入南路主道。
我们破城之计,就在这条河道上。”
王小富出自军户百户世家,兵书是自小熟读的,听到潘应龙这么一说,顿然开悟。
“参军要行水计,以大水倒灌升龙城。”
潘应龙哈哈一笑,对吴惟忠说道:“吴总兵,你麾下兄弟有勇有谋啊!”
吴惟忠嘿嘿一笑,“那是自然,都随我。”
潘应龙继续说道:“我叫测绘队围着升龙城测绘周边的地形。升龙城一带地势平坦。现在是雨季,江面高涨,现在升龙城周围陆地,比江面只高个一两米。
西边略高,只比洮江江面高了三四米,北面最低,只比江面高不到半米。
我军围城,在升龙城外掘了两道壕沟,垒了一道高二十米的土坝。这几日,我们动员安南二十万民夫,冒着大雨,把土坝加固,悄悄改了壕沟,从西直通北门。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完,潘应龙眼睛盯着王小富,吴惟忠及其身后将领们也随即看着王小富。
王小富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道:“参军,请下令,让属下干什么?”
“让你玩命!”潘应龙大声说道,“不管最后能不能活下来,王小富,你和你的兄弟,都是破升龙城,灭安南莫氏的首功!”
王小富默然十几息,拱手对吴惟忠和潘应龙说道:“愿为大明誓死效命!”
潘应龙和吴惟忠打头,其余将领们一起,弯腰拱手,对着王小富作长揖。
大雨更大,打着众人身上,雨水冰冷,但大家的心,却逐渐发烫。
春梅河面上,升龙城西南二十多里,正好有一处拐弯,河面变窄。
河面上有蜈蚣船来回地行驶,河岸两边各聚集着数百上千人,在大雨中奔走忙碌着。
河岸两面泥地里,密密麻麻打下了两三百根木桩,粗绳在木桩上绕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全部系在六条铁链上。
铁链横穿江面,直通到对岸,也被如此这般紧紧系在两三百根木桩上。
“铁链锁江啊!这么长的铁链,费了多少铁啊。”有人一边忙碌一边议论着。
“反正把辎重营的铁都收刮干净了,甚至还熔了二十几门大炮。幸好下龙湾那边多煤,多修直炉,紧赶慢赶才铸好这六条铁链。”
“对面摇旗了,叫我们合力把铁链拉紧。”有人大声招呼。
有节奏的号子声在两边河岸上响起,穿透雨声,回荡在河面上。
铁链被慢慢拉起来,悬在河面上两条,半隐在河面上的一条,还有三条沉在水里。此时可以看到,六条铁链上,互相之间还横挂着略细一点的铁链,交织成一张张铁网。
现在河面上的两条铁链上系满了红色布条,在雨水河水浑然一色中格外显眼。
两边摇旗通讯,确认无误后,一人打出一发信号弹。红色的信号弹在大雨中飞行,刺破灰蒙蒙的雨幕,显得格外刺眼。
等了半个小时,河上游漂下来一艘大船,看船型,应该是缴获的安南官船。
它的甲板比河面高不了多少,满载了货物。船头船尾,三四十位船工赤膊着上身,紧张操控着大船。
河岸两边的人看着大船漂下来,纷纷涌到河边,举目眺望,努力在灰蒙的雨幕中寻找船只的身影。
船头的船工看到前面星星点点的红布,知道要靠近铁链,一阵高呼后,大船缓缓打横,用右侧船身狠狠地撞在铁链上。
轰隆声响,紧接着又是嘎吱让人牙酸的挤压木头的声音,在灰蒙的雨幕中,那艘大船稳稳的横在铁链前。
成功了!
春梅河两边数千人爆发出欢呼声。
接着一艘又一艘满载着的安南大船横在铁链上,不到半个小时,十艘大船首尾相连地横在河面上,正好贯穿整个河面。
船上的船工纷纷离开,只留下四五人在船上。
留下的人开始凿船,放水入船舱里。
里面原本堆满了草袋装满的泥沙石砾,一放水进来,船体缓缓下沉,那四五位船工也及时跳上小船,离开回到岸上。
第一批十艘大船沉到河底,把汹涌的河水挡了一半,紧接着又陆续漂下来十余艘大船,被铁链拉住,自沉在第一批沉船的船体上。
大部分河水被猛地挡住,铁链加二十艘装满泥土石砾的大船,形成一道堤坝,以下的春梅河河床逐渐变干,无数的鱼在卵石和砂砾上乱跳。
此时的雨突然停了下来,随着两岸的十几面红旗招展,从河堤上涌出数万人。
冲在前面的是明军水师的工程营,身后是分队的安南民夫,他们扛着木头和木板,推着装满砖石的独轮车,向潮水一般,从两岸涌下被截流的河床里。
在工程营工匠指挥下,安南工匠们迅速用木头和木板搭建支撑铁链和沉船的堤坝框架。
搭建出一段堤坝框架,上万安南民夫用独轮车源源不断地往里面填泥土石砾,还有许多砖瓦。想必是附近被拆毁的安南官衙和大户人家的庄园府邸。
数万民夫像蚂蚁一样,蜿蜒成十几条长龙,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南海宣慰使司宣赞局宣赞使杨凤鸣,带着几十个文宣队,分在各处,冒着小雨,大声说话唱曲。
文宣队大部分是安南艺人,或打着快板,或唱着安南俚语俗腔,用安南话说着同一个意思。
大家加油干!打下升龙城!灭了莫氏!
灭了莫氏,大明分给大家的田地宅院就永远是大家的,不用再担心被人夺走!
泥水横飞,铁链拦住的沉船间隙时不时喷出一股河水来。随着河水越涨越高,六根胳膊粗的铁链被沉船冲得吱吱乱抖,仿佛下一秒就会断掉,然后河水骤然决口。
可是上千大明工程营工匠和数万安南民夫视而不见,他们手脚飞快,或搭建框架,或倾倒泥石。
到傍晚时分,一道长三百多米,高二十米,横跨春梅河河床的堤坝,骤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数万人在河岸边欢呼雀跃,这些人高举着双手,流着泪高声嘶吼着,这些安南民夫,第一次意识到,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可以驯服一条上千年一直都桀骜不逊的汹涌河水。
早在中午时分,被截断的春梅河河面就上涨了四五米。
潘应龙一声令下,明军炸开春梅河东面的堤坝,河水呼啸着冲向陆地,先是向北冲去,结果被明军修筑的堤坝拦住,只好调头向东。
刚冲过去不到五六里,被明军在升龙府北面和东面修筑二十多里长,高二十多米的土坝拦住,只好又调头,向南边的升龙城冲去。
浑浊泛红的河水汹涌而来,冲到升龙城北门,被高耸坚固的城墙挡住,顿于城下。城墙上的莫氏守军刚才被突然而至的洪水吓得心惊胆战,这时终于放下心来。
哈哈,我们升龙城墙高城固,你们明军用火炮轰不垮,用洪水也冲不开!
我们固如金汤!
第432章 克升龙城
此时雨停了,太阳从层层乌云里钻了出来,天地间变得澄清,随着温度上升,蒸发的水气加重,变得更加湿热。
升龙城以北五六里的一处山丘,是明军修筑的围城,现在成了拦洪的堤坝的重要支点。
这里停着一艘中型沙船,船尾还系着两艘小船。
山丘上,潘应龙盯着王小富,再一次问道:“王队正,你的任务记住了吗?”
“潘参军,属下记住了!”
王小富毅然答道。
旁边的吴惟忠说道:“升龙城能不能攻克,就看你们的了!”
“吴总兵放心,就是拼死,我们也要打开升龙城!”
“好,拿酒来!给王小富和全队弟兄们壮行!”
一碗碗米酒被端了上来,王小富和挑出来的四十名弟兄,一人一碗米酒。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