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266节

  徐阶终于睁开眼睛,透出的目光里带着戏谑。

  太子殿下的言语可比先帝犀利多了,直刺人心,刺得你无地自容,场面相当精彩。老夫在朝堂上的时日不多了,能看一回是一回。

  朱翊钧看到人都到齐了,双手笼在袖子里,微斜着头。

  看到这熟悉的神态,徐阶忍不住闭了闭眼睛,长叹了一口气。

  朱翊钧先问了一句:“你们说要把辽东战事详情通报于众,好让你们出谋划策?”

  “臣等食君之禄,忧君之事。身为朝臣,自然要为朝廷分忧解难!”

  “辽东战事,关乎社稷安危,我等华翰清贵,身为国家栋梁,出谋划策,义不容辞!”

  等沈鲤五人说完。

  朱翊钧点点头:“出谋划策?分忧解难。隆庆二年九月,图们汗袭扰辽西,剑指辽东。朝廷做出了应对,要行北伐之事。

  北伐之事最重要的就是修葺城堡,固边安民。那时朝廷下诏,征集官员志愿前往辽东辽西,督造城堡要塞,转运辎重,安抚百姓。

  你们这些栋梁之才,怎么不见你出来为朝廷分忧解难啊!”

  一番话堵得沈鲤六人哑口无言,沉寂了一会,一位御史直着脖子争辩道:“这等俗杂剧繁之事,不是我等所长,故而就让贤他人。”

  “需要做实事就让贤于他人?俗杂剧繁之事,九边安宁,辽东战事,就是靠这些俗杂剧繁之事支撑起来的。

  你们连辽东都不肯亲自去走一趟,就敢大言不惭要为辽东战事出谋划策?

  辽东有多广,察哈尔部有多少人,能动员多少兵马?

  我们有多少兵马,战力如何?

  当地地形如何,有几座城堡,位于哪里?

  辽东军民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这些实情你们一概不知,居然敢说要出谋划策!你们懂什么?舆图开疆,文字杀敌吗?”

  朱翊钧毫不客气呵斥着沈鲤等人,“要你们出力出策的时候,你们让贤。别人在前面打生打死,在后方呕心沥血。你们却跳出来,打着出谋划策的旗号要指手画脚!

  想干什么!军国大事是你们家鸡零狗碎的烂事?想管就管,想扔就扔?

  孤告诉你们,军国大事,是给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背负的!不是给你们这些欺世盗名的人当刷名望的儿戏!

  你们不想承担责任,就没有参与的权力!

  哪凉快上那待着去!”

  朱翊钧劈头盖脸把五人痛骂一顿,转身拱手对隆庆帝道:“儿臣原本想把辽东大捷,作为父皇的祝寿贺礼,不想被几个不知好歹的人给搅合了。

  既然他们要问,儿臣也就公布于众,先给父皇贺寿!”

  隆庆帝脸上笑眯眯,心里乐滋滋。

  老大骂臣工们的样子,那叫一个气势如虹,那叫一个痛快淋漓。

  以前朕在裕王潜邸,严党当势,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文臣嘴脸,老子看饱了,看透了!

  现在看老大骂这些道貌岸然的文臣,心里就是痛快,舒畅!

  “太子直言无妨!朕一直等着你的这份贺礼。”

  “遵旨!”

  朱翊钧转身,面对着群臣,大声宣布:“察哈尔汗图们汗,纠集十五万兵马,以偏师五万袭扰辽西,牵制我军主力,以主力十万北下辽东,意欲破边抄掠。

  我辽东军在开原城浴血奋战,坚守二十七天,伺机反击,大败图们汗主力,斩首三万五千级,俘获四万一千,战马牛羊无数!”

  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大捷啊!

  又是一场堪比二祖的大捷!

  朱翊钧继续宣布:“我军缴获图们汗北元金印一枚。此印自元顺帝北逃漠北时而铸,以为漠北漠南共主之印。

  缴获九斿白纛一杆。相传此白纛乃成吉思汗时所制,在孛儿只斤黄金家族中流传,谁拿有它,谁就是草原上的共主!

  俘获图们汗家眷妻妾、儿女、叔伯、兄弟、岳父等亲族一百九十五人.不日押解进京,与太庙献俘!

  儿臣以此两物一事,以为父皇贺寿之礼!”

  朱翊钧转过身来,对着隆庆帝跪倒在地,高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纷纷跪下,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脸上笑开了花,心里美得冒泡,真是人在宫中睡,神功天上落。

  自己睡倒躺平,结果堪比二祖、远超列宗的武功啪啪地就落下来。

  先皇,我的亲爹,儿子一不小心就超过你了,谁叫你没个好儿子呢!

  等到朱翊钧和群臣三呼万岁后,隆庆帝大声:“平身,众卿平身!”

  群臣站起身来,戎政督理处协理、阁老、尚书和寺卿没有那么激动,因为战事结果早就通报了他们,只是朱翊钧再三强调,暂时不准走漏风声。

  因为还在搜捕图们汗,有许多战果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加上要给隆庆帝一个惊喜,作为贺寿之礼。

  大家都知道朱翊钧对戎政军机保密的要求,是底线铁律,谁也不敢越线,于是谁也不敢大嘴巴说出来。

  其余的文武官员却是激动万分,有大臣问道:“殿下,图们汗抓到了吗?”

  “没有抓到。”

  “那他是不是遁入老巢?”

  “不可能!因为他在兀鲁胥河畔的王帐,连同十余万部众,被李成梁和徐渭领着兵马给端了!

  图们汗现在主力尽失,老巢被端,是丧家之犬!”

  众臣更加哗然!

  大明立朝以来,能把北虏大汗打得这么狼狈的,好像只有太祖和成祖两位。想不到两百年后的隆庆朝,也能打出这样旷古烁今的战功来!

  想不到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

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

  大同城。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从天空落下,坚固的城墙、城里的房屋、城外的山野,都被铺上了一层白又厚的白绒毯子。

  总督衙门后院的一间宽敞屋子里,靠窗位置有个铁皮炉子,里面的煤烧得正旺,四射的热气让整个房间都有暖意。

  炉子上面坐着一个水壶,壶嘴冒着缕缕白气。

  一根铁皮做的圆管先是直上屋顶,再一折,横着从窗户上方伸到室外。

  兵部侍郎、山西宣大总督王崇古拎起水壶,往茶壶里倒水,再从茶壶里倒了两大杯茶水,端起一杯递给旁边的人。

  礼部侍郎、大明贺寿使汪道昆伸出双手接住。

  “太函兄,我们入乡随俗,这里冬天喜欢这样泡茶,跟北边的煮茶差不多。”

  “鉴川公,这里是边镇,路途遥远,转运不便,吃喝肯定跟别处不同。”

  “太函兄习惯就好。”

  “鉴川公,辽东战事,还没分出胜负来吗?”

  王崇古哈哈大笑:“太函兄,不要试探老夫,老夫知道的,都告诉你了,只知道图们汗举兵犯辽东。督理处叫山西宣大、陕西宁夏暗中加强防备。

  具体战况如何,打成什么样子,老夫也不知道!”

  汪道昆摇了摇头:“确实意想不到,辽东战况,这么大的事,居然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是啊,要是以前,这些军情早就满天飞了。不过也好,你我都不知道,北边的俺答汗更不知道。”

  “俺答汗应该不知道。漠南更冷,雪更大,我离开王帐时,听说东边的路全部被大雪封住了,消息绝塞。”

  “草原上传消息没那么快。以前俺答汗很多消息,都是从我们这边传过去的。”

  汪道昆知道王崇古所指,就是以前那些晋商,为了多做生意多赚钱,把朝廷的军国机密当成礼品,赠送给俺答汗他们。

  这波人,在嘉靖四十三年被斩杀殆尽,南边的消息传不过去,加上朝廷加强边关检查,以及对互市商家的监督,一旦发现向北走私违禁品和走漏消息的,抓到一批杀一批,毫无情面可讲。

  汪道昆在漠南待了两三个月,明显地发现,俺答汗等土默特部贵族们,对现在大明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知道的讯息,全是愿意让他们知道的。

  王崇古端着茶杯,小口小口喝着热茶:“稳住俺答汗,太函兄劳苦功高!”

  汪道昆谦虚道:“学生也是有鉴川公在后面做靠山。鉴川公的威德,远播漠南,连俺答汗都敬佩不已。”

  “老夫的威德?应该是是九边三十万百战精锐之师的威德,老夫只是沾了点光!太函兄,你摸清楚了俺答汗的真实心思了吗?”

  按照朱翊钧的交代,汪道昆出使土默特部的真实目的,并没有完全告诉王崇古,只是拿着令旨请王崇古全力配合。

  其余的就靠王崇古自己脑补。

  汪道昆在心里略微斟酌了一下,“他现在年迈多疑,表面上对我使节团客客气气的,但暗地里看管得非常严密,生怕我们私下跟他的兄弟子侄,以及心腹部属们暗通款曲。

  土默特部的权贵们,也知道俺答汗的疑心病,根本不敢靠近使节团。幸好我们早有准备,做了几套预案。”

  预案!

  王崇古想起当年太子还是世子时,辛爱寇边,质问内阁有没有预案。

  他点点头,继续听着。

  “在土默特部王帐,我们几番努力,摸到了俺答汗的一些想法,如我们此前判断的一样,他其实还在摇摆不定。”

  “还在摇摆不定?”

  “对,学生估计,俺答汗对与察哈尔部和图们汗的实力还是有信心,觉得我大明一时半会难以击败察哈尔部,甚至还可能轻兵冒进,被图们汗重创。”

  是啊,察哈尔部及其附属部众有数十万之多,兵马近十万,地域北至黑水,东至辽东黑山,南至蓟州,方圆上万里,完全不是当年辛爱和喀喇沁部所能比的。

  兵强马壮,回旋余地大,可以充分发挥骑兵飘忽不定的优势。明朝自立朝以来,深入草原而能打胜仗的,少之又少,全在立朝初年二祖时期。

  所以俺答汗对图们汗有信心。

  王崇古捋着胡须盘思着,“如此说来,俺答汗心存侥幸。如果大明在察哈尔部受到重创,他就会出面斡旋,压一压察哈尔部,不要让图们汗冒起来威胁到自己;扶一扶我大明,趁机敲诈勒索一番。

  要是我大明与察哈尔部相持不下,俺答汗再择机而待,那边弱就帮一帮他。平衡周旋,坐收渔翁之利。”

  汪道昆抚掌叹道:“鉴川公神算!没错,我们一番打探后,发现俺答汗就是这样的心思!目前他鼠首两端,坐等我们大明与察哈尔部两败俱伤。”

  王崇古站起身来,在屋里背着手来回地转了两圈,“现在大雪封路,俺答汗无法及时得知辽东战事。

首节 上一节 266/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