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87节

  “禀陛下…都已验查,皆是足色银。”

  王升忙作揖禀道,然想到天子适才所言,王升犹豫刹那,继续道:“如若陛下觉得价格低了,臣可再找那些人,向他们……”

  “国舅,你可知华汇银号的立世根本,是什么吗?”

  朱由校眉头微挑,放下所持奏疏,看向王升反问道。

  “臣…愚钝。”

  王升心下一紧,忙低首回道:“还请陛下明示。”

  “信誉!!”

  朱由校伸手道:“想让华汇银号实现汇通天下,就必须要明确信誉,这是底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规矩既然立下了,哪怕是朕也不能去破坏,不然谁会相信华汇银号?谁会拿着真金白银来华汇银号?

  没了信誉,就等同于没了一切。

  这也是为何大明宝钞,现在就和废纸一样,不被民间所接受。

  太祖高皇帝高瞻远瞩,创设宝钞这一制度,是为舒缓财政压力,是为加快民间流通,不过…超发滥发,以宝钞来缩水民间财富,宝钞损毁不置换等问题,导致宝钞贬值严重,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

  朕让国舅执掌华汇银号,不让外朝有司具体负责,就是要最大程度避免上述问题。

  所以国舅要牢记一点,华汇银号的信誉,无论是谁都不能破坏,谁敢破坏,那下场就是一个,死!”

  “臣定铭记于心,请陛下放心。”

  王升当即跪倒在地上,行跪拜之礼道。

  但凡大明宝钞不是形同虚设,大明官场吏治腐败严重的话,朱由校断不会将这一暴利行业,让民间资本参与进来的。

  资本是会吃人的!

  大明在金融这一领域,尚处于懵懂摸索的阶段,想要规范金融领域的规则和框架,掌握绝对主导权,就需要有一批先行者,来探索和明确相应的规矩和主导,华汇银号终究要成为国有独掌。

  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

  或许五年,或许十载,先让天下都接受这一产物,那么后续改革才能有效推进,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垮掉了。

  “华汇银号的内部监管,人才培养,票据迭

  代等事,国舅必须要紧抓在手里。”

  朱由校继续说道:“而像银号业务这一块,可分开交由他们负责,这世上没有一项制度是完美无瑕的,要学会抓大放小,分清主次,此事国舅若是能给朕办好,那将来敕封爵位,就是必然的。”

  “臣领旨。”

  王升再拜道。

  “另外华汇银号开设一事,你们商榷的结果有问题。”

  朱由校想了想,皱眉对王升道:“步子迈的太大了,不要想着一开始,就在北直隶的各府城筹建分号,以此来打响华汇银号的名声,先把精力放在京城及北直隶境运河沿岸,京城内外诸坊都要开设分号,通州、天津两地开设分号,把脚跟先给朕站稳再说其他。”

  这帮家伙是在试探我啊。

  王升听到这里,心里立时警觉起来。

  同时也暗暗庆幸,还好最初商讨此事时,自己没有明确表态,不然他们之中,必有人选择退出华汇银号啊。

  还是要找些帮手啊。

  看着王升的反应,朱由校暗暗感慨道。

  固然通过筛查的那批人,平日里都做积德行善之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蠢材,涉及到自身利益,彼此试探是避免不了的。

  华汇银号无论如何,都不能陷进所谓的内耗。

  在朱由校的眼里,仅是一座京城蕴藏的财富和商机,就足够让华汇银号站稳脚跟,拿利钱去吸引民间存储,用存储进行合理放贷,这一进一出能赚得的利润不低。

  华汇银号的信誉和口碑立起来,那京城的勋贵、官绅、富商等群体,一个个会不心动吗?

  大明真缺银子吗?

  缺!

  只是这种现象,仅限于国朝层面和底层群体,至于那帮特权群体,一个个可都富得流油啊。

  财富集中在少数派手里,迟早要出大问题!

  让王升负责执掌华汇银号,是因为王升足够忠诚和听话,不过华汇银号的初期发展,如果王升不能迅速适应和提升自己,那朱由校就要考虑换人了。

  亲自下场这种蠢事,朱由校不会去做,想要让人人都敬畏你,就必须要保持足够的神秘感,人就是这样,对于心中猜测到的,但是却没有得到验证的,总是会带有畏惧,这就是心理博弈。

  “皇爷,内厂急报。”

  王体乾低首走进东暖阁,手里捧着一封奏疏。

  内厂?

  跪地的王升心下一紧,内廷何时又多了一个内厂?然而王升不知道的是…华汇银号和便民社的参股群体,身边皆安插有内厂的眼线,监察,独靠内部负责还不够,外部势力参与监察也很有必要。

  “这人啊,总是抱有侥幸心理,想掀起些事情来。”

  朱由校看罢内厂呈递的奏疏,笑着摇起头来,“都算计到朕的头上来了,好,好,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了,不折腾点事情,他们就是难受啊。”

  王升,王体乾,韩赞周几人,一个个低垂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别看天子在笑,可他们都能感受到气氛变了。

  “韩赞周。”

  “奴婢在。”

  韩赞周立时跪倒在地上。

  “去丰台大营,传朕口谕。”

  朱由校眼神冷厉,语气淡漠道:“着秦邦屏奉诏率白杆兵进京,将那批妄议朝政,妄想搅乱舆情的书生,全都给朕逮捕起来,该做的事情不做,给别人当枪使,一个个都上赶着,大明的读书人,竟连是非都不明辨了。”

  “奴婢遵旨。”

  韩赞周忙低首应道。

  这是出大事了啊。

  王升心下一惊,能让天子调白杆兵进京,那事情绝对不小,可究竟是怎样的事情,竟让天子这般动怒?逮捕读书人,这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啊,朝中那帮文官肯定不会冷眼旁观的。

第136章 午门叩阙

  “陛下,不能再抓了啊!!”

  东暖阁内,徐光启跪倒在地上,情绪激动道:“这两日,驻扎丰台大营的白杆兵奉诏进京,在内外诸坊逮捕近千余众的人,其中过半都是读书人,经此一事,京城上下是人心惶惶啊,说什么的都有……”

  伏案忙碌的朱由校,抬头见徐光启跪在地上,眼神示意身旁的王体乾。

  “徐祭酒,有什么话起来说。”

  王体乾忙快步上前,弯腰去搀徐光启。

  “臣知道陛下气恼此事。”

  徐光启不为所动,依旧跪在地上,“妄议红丸一案,妄议福王进京,有些人的确是暗藏祸心,想将这股舆情引到朝堂,可多数人是无辜的啊,他们就是被蒙蔽了,被利用了,不能一概而论啊。”

  真是够倔的。

  朱由校轻叹一声,将所持御笔放下,从宝座起身朝徐光启走去,“卿家起来说吧,似卿家所讲之言,朕都清楚,不过这些人必须要抓。

  朕当初创皇明时报,就曾让卿家明确过,对于国朝某些政策或人事,存有任何想法或看法,可逐一书写下来递交至国子监,倘若说的真有道理,是可以进行刊印,叫民间广泛讨论的。

  可是这件事呢?

  明显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人云亦云的在民间掀起舆情,往朕身上泼脏水,如若不逮捕他们,王法何在?天理何在?”

  “可是陛下…今岁要召开乡试啊。”

  被搀扶起的徐光启,神情有些动容道:“一次逮捕这么多的读书人,真要传出京去,天下的读书人要怎样看朝廷啊?又有多少读书人,将拒绝参加今岁的乡试啊,科考,这可是大事啊。”

  是啊,天启元年了,乡试要开始了。

  明岁要在京召开会试和殿试了。

  朱由校双眼微眯,作为新朝首次召开的乡试,倘若参加的读书人不多,那明岁的会试和殿试,或多或少都将受到影响。

  科举在大明的份量太重了,重到不能有丝毫的纰漏,不然在各地就会产生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地方安定。

  “公道自在人心。”

  朱由校收敛心神,眼神坚毅道:“倘若因子虚乌有之事,就令我大明的读书人,对朝廷产生误解,那这些人还是别参加今岁的乡试了,朝堂尊儒兴科,是为遴选人才,以治理天下所需,连明是非都做不到,听些谣言就做这等幼稚之事,那绝非朕想要的!”

  有些事情可以暂时让步,但有些事情一步都不能让!

  泼脏水都泼到自己身上,朱由校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酵。

  徐光启露出复杂的神情,他最怕出现的就是这种情况,若继续这样下去,朝中有司必然是有反应的。

  眼下朝局看似平和许多,与天子初登大宝时好不少,可徐光启比谁都清楚,那不过是表现罢了。

  “咚咚~”

  隐约间,徐光启

  似听到殿外传来的微弱鼓声,旋即徐光启脸色微变,一个可怕的想法在心头生出。

  该来的终究要来。

  朱由校负手而立,嘴角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从他下诏命白杆兵进京,逮捕那批散布谣言,妄议红丸和福王进京之辈,朱由校就料想到会有今日之事。

  尽管不知是谁在暗中操控这一切,不过逮捕的那批人中,有个叫汪文言的家伙,朱由校就知此事和东林党密不可分!

  “快去看看午门出了何事!”

  殿外响起王体乾的声音,一些太监宦官急匆匆离去。

  纵使是内廷的年轻宦官,都知这代表着什么。

  午门叩阙!!

  王体乾、韩赞周他们有些心慌,就是逮捕一批妖言惑众之辈,何止让外朝的一些人,在午门叩阙啊。

  事情闹大了。

  东暖阁内。

  “卿家,眼瞅着春耕在即。”

  朱由校丝毫没有受影响,转身朝御案走去,对愣神的徐光启说道:“朕先前看了卿家所呈《再论甘薯疏》,便命内廷有司派人前去东南诸省,购置了一批甘薯进京,除了甘薯外,他们还找到几类新作物,玉蜀黍,土豆,花生,烟草等物。

  朕知卿家精通农事,在京一带的那些皇庄,朕都交由卿家暂管。

首节 上一节 87/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