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246节

  此间响起朱由校爽朗的笑声,看着曹变蛟、李鸿基充满朝气的面庞,特别是李鸿基,那双眼睛闪烁着精芒,这是上过战场才有的。

  “勇卫、勇士两营,朕的确寄予厚望。”

  朱由校保持笑意,看着二人说道:“所以标准比别的营校都高,勇卫郎也好,勇士郎也罢,除了要接受操练以外,读书认字也是必须要会的,甚至还要进

  行深造,该你们上战场的时候,朕绝不会强留,但眼下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本事给朕练好,吃的饱饱的,将身体给朕练壮实!”

  跟三大营、四卫营这些军队不同,勇卫营与勇士营的所募主体,皆是没有及冠的战争遗孤。

  其中勇士营的整体年龄,要比勇卫营的大上五岁徘徊,能够被选进上述两营的,无不是通过严苛筛选才能进的。

  恩养战争遗孤一事,在朱由校的关注与推动下,围绕少府所辖北直隶诸多皇庄,被安置了众多遗孤遗孀,这不仅仅局限于辽左一战,像萨尔浒之战等战死沙场的遗孀遗孤,皆被分批安置进来。

  一支军队想要保持极强的战力,不仅要确保各级待遇与福利,更要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哪怕是战死沙场,也无需担心亲人生活,这才能让将士们拼死去战!

  而针对战争遗孤的培养,朱由校更是进行严格细化,像皇庄学舍,像少府诸院,像勇卫、勇士两营,像旗校镇抚司,只要他们自己肯努力,认准一条想涉足的路,那朱由校便会不留余力的培养。

  只要大明可以持续变强,那他们就不会因父辈战死沙场,只能浑浑噩噩的度过余生,这是朱由校断然不能接受的。

  甚至在朱由校的整体构想中,待到大明维新变法推行到一定阶段,针对遗孤遗孀安置这一块,将会特设专门的衙署统管,谁要是敢苛待这些群体,那他们必将遭到最严厉的惩罚!!!

  “陛下,末将有个不情之请。”

  而在朱由校沉思之际,曹变蛟却显得有些局促,露出一抹讪笑道。

  “说吧。”

  朱由校见状,忍不住笑道:“能叫天不怕地不怕的曹变蛟,露出这样的表情,那看来此事不小啊。”

  曹变蛟忙抱拳喝道:“末将恳请陛下能给有司颁旨,给勇卫营拨一批火枪火炮,操练火器诸科,勇士营全都设有,但勇卫营却没有设,不少勇卫郎都想……。”

  “这事儿没商量,不行。”

  朱由校却摆手打断道。

  听闻此言,曹变蛟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而一旁站着的李鸿基,心里却暗道伱是真敢想啊。

  在勇卫营的那些郎卫,一个个才多大啊,最大的才十几岁,天子不让有司拨火枪火炮,那也是为了勇卫营好啊。

  “不过。”

  朱由校却话锋一转,“勇卫营每月操练考核,表现最优异的前百者,可至勇士营接受火器特训。”

  “真的?!”

  曹变蛟表情激动,一时竟让了规矩。

  “朕何时说话不算话过?”

  朱由校却没在意这些,笑着看向曹变蛟反问道。

  “末将领旨!”

  此刻的曹变蛟,才知自己君前失仪了,忙抬手行礼道:“末将适才君前失……”

  “行了,规矩是在心里的,心里记得,远比嘴上说说要好。”

  朱由校却摆手打断道:“行了,你们都先退下吧,朕还要处理政务,直拨给勇卫、勇士两营的粮饷,最迟明日便到,你们都给朕紧绷一根弦,好好操练,好好当差,莫要叫朕失望。”

  “诺!”

  二人当即抱拳喝道。

  在不远处站着的刘若愚、韩赞周等内廷太监,在瞧见眼前这一幕幕时,心底无不是生出唏嘘。

  自家皇爷对于勇卫、勇士两营是真重视啊,特别是对曹变蛟,适才有君前失仪之举,天子竟然没有丝毫的不悦。

  单单是这份殊荣,恐其他人都很难得到啊。

  只是他们哪里会知道,勇卫与勇士两营,朱由校是寄予多大的厚望,按着职业军人进行培养,若是等到他们上了战场,经历了战争的洗礼,那这些群体前途将不可限量,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对大明绝对忠诚!

  因为没有大明,他们还不知会过怎样的日子。

  “皇爷,内阁呈递奏疏。”而就在曹变蛟他们离开没多久,一名宦官匆匆赶至御前,递交关于商榷山东赈灾的奏疏。

  “朕设立责任内阁,不是叫他们遇到事,便想着找朕解决问题的。”

  而朱由校拿起那份奏疏御览,不多时却冷哼一声,“国库的银子动不得,难道内帑的银子就动得了?朕没钱,去,派人召内阁诸臣进宫,朕要召开御前廷议!!”

第388章 辽东榷关

  乾清宫。

  东暖阁。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看着御前所站内阁诸臣,不过却不急着说什么,这场御前廷议为何召开,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朱国祚、钱谦益、孙如游等内阁大臣,别看一个个表面都没有太大变化,然而心底却生出各异想法。

  解决山东赈灾银的缺额,天子到底愿不愿动用内帑。

  这是很关键的事情。

  倘若天子态度异常坚决,不愿动用内帑银补齐缺额,那么山东有司筹措的钱粮,一旦出现短缺的话,恐山东治下将会死大批灾民。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东暖阁的气氛很微妙。

  在御前服侍的刘若愚、韩赞周等人,一个个脑袋低垂着,别说是抬头观察了,就连轻微声音都不敢发出。

  “内阁呈递御前的奏疏,便是最终决议了?”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校向前探探身,端起御案上的茶盏,看了眼所站内阁诸臣,“国库除了挤出30万两银子,连一斤粮食都挤不出吗?”

  来了!

  聚在此间的诸臣,在听到天子所问后,一个个精神都高度集中起来,甚至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向一处。

  “启奏陛下。”

  毕自严心里暗叹一声,上前作揖拜道:“这是内阁的最终决议,户部最多能挪用30万两,再多就会影响到别的事宜。”

  “此次山东治下的灾情,有水患,有蝗灾,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按着山东巡抚袁可立所奏,想要解决山东境灾情,除了要加强赈灾以外,还要整饬水利,甚至兖州、东昌两府境多段漕运河段,也必须要加紧整修才行。”

  “考虑到此前河南、两淮等地河政巡察,造成的一些地方动荡,即便山东有司向湖广等地购粮,臣粗略折算下来,此次山东赈灾拨银需百万两之多,如此方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山东所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朱由校眉头微蹙,将手中所端茶盏放下,过去留下的烂摊子太多,特别是到了万历朝后期,更多时候秉承的治政理念,就是得过且过的想法,可以糊弄一天算一天。

  就像毕自严提及的漕运,这条贯通大明南北的大运河,其实有不少河段需要整修,特别是在黄淮交汇的区域,大量泥沙被裹进淮河,尽管多数泥沙被冲进大海,但是依旧有残留的泥沙,在经年累月的堆积下抬高河床。

  好在有治河能臣潘季驯,总结并且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浑(黄河)”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发明“束水冲沙法”。

  不然啊,不止漕运会中断掉,甚至大明水患将会加剧,一条黄河,在小农经济下为主导的神州,不知带来了多少危害。

  “内帑没有银子。”

  想到这些的朱由校,在沉吟刹那后,看向毕自严说道:“不过山东赈灾一事,也

  断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须要尽快解决才行。”

  一言激起千层浪。

  谁都没有想到毕自严讲明这些情况,天子居然是这样的态度,关键是山东赈灾一事,还必须要解决,可是拿什么解决啊!

  朱国祚、钱谦益、孙如游等一众内阁大臣,脸上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这种情况是最难办的。

  说起来,从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是大明历任君王中拨内帑银最少的,即便是拨吧,也是十几万两,或者二十几万两的拨,关键是拨的内帑银子,国库还必须要偿还,不然后续就没有了。

  远的就不提了,单说泰昌帝御极登基之初,前前后后便从内帑拨了几百万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让中枢的不少文官们,最不理解的是天子内帑,对待国事表现得很抠唆,可是到了军政上,那是相当的大方,甚至让不少人不理解的,天子守着内帑银,不是享乐,最喜欢兴建大工,这玩的到底是哪处啊!

  你要是安于享乐的话,那还能找到由头上疏规谏,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摘,可偏偏不是这样。

  “陛下,臣愚钝。”

  在此等形势下,毕自严表情严肃,面朝御前作揖拜道:“臣实在是想不出,在此等赈灾缺额下,如何妥善解决山东赈灾,倘若内帑真的无银所拨,那恐只有叫停部分既定事宜,先行解决山东困局了。”

  毕自严这位大明财相比谁都要清楚,天子内帑肯定还有储备金银,而且数额还必然不少,但是天子这样说,必然是藏有解决山东赈灾的想法。

  跟天子相处这般久了,毕自严太清楚今上的脾性了。

  别看年纪小,但却很具想法与魄力!

  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要么干脆就别触及,一旦触及的话,那必然会掀起大风浪!

  就像廉政院彻查北直隶仓场亏空,这期间被抓多少人啊,多数不是剥皮填草,就是处于极刑,那震慑力度之强,让毕自严想到了太祖高皇帝。

  “为何要叫停部分事宜呢?”

  朱由校倚着软垫,脸上露出淡淡笑意,“既然国库跟内帑,都拿不出足额的赈灾银,以缓解山东困局,那为何不想着开源呢?”

  嗯?

  听到此言的诸臣,有一个算一个皆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不知天子这样讲,究竟是暗藏着何意。

  “眼下辽东的局势,算是基本上安稳下来了,尽管建虏叛乱尚未镇压,但朕觉得先前被关停的榷关,可以再度开起嘛。”

  朱由校继续说道:“堵不如疏,从厂卫侦破口外走私一案,逮捕大批魑魅魍魉,朕就知晓一点,想靠关停榷关锁死建虏,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何况关停榷关,也使毗邻边疆的草原各部,频频进犯我大明边陲之地,对边地造成极大的损失。”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那榷关还不如重开,不过对待铁料、火药、军械等违禁品,朝廷要加大严查力度,谁要是敢向边地私运上述诸物,那就不是罚没那般简单了,当按通敌叛国罪论处,一经查明便抄家灭族!!”

第389章 国税清吏司

  东暖阁是死一般的寂静,谁都没想到天子要重开榷关,这出乎很多人预料,毕竟此事已叫停很久了。

  “陛下,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次辅钱谦益强压惊意,上前作揖规劝道:“纵使朝廷真要重开榷关,可摆在眼前的难题也难解啊,毕竟山东赈灾一事,等不了太久的时间。”

  “何况重开榷关,牵扯到的事宜众多,即便按陛下所言,朝廷是能定下违禁品,禁止在榷关贩卖,然天下熙熙皆因利来,谁能确保不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背地里不去私运铁料、火药等物?”

  “臣附议!”

  几乎是在同时,何宗彦紧随其后道:“即便是榷关在边地开启时,且不提背叛大明的建虏,单说毗邻大明边疆的草原各部,虽与大明有贸易往来,可袭扰边陲之事依旧不少。”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臣以为重开榷关是不合时宜的,就眼下而言,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内部上,倘若……”

  经过短暂的沉寂后,东暖阁内变得热闹起来。

  守旧思维,是大明的第一弊政啊!

  看着站出来规谏与反对的几人,朱由校心底生出感慨,不过朱由校也很清楚,这不止是简单的守旧,背后掺杂的利益众多。

首节 上一节 246/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