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178节

  对于熊廷弼这个人,不止在大明内部有恨得牙痒痒者,同样在建虏八旗也有恨得牙痒痒的,甚至怒骂熊廷弼是蛮子,其做事风格太激进了,惹恼了熊廷弼,其真敢把天给捅了,从熊廷弼经略辽东以来,建虏就没有在他身上占过便宜。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范文程猛然抬起头来,迎着黄台吉的注视,语气铿锵道:“熊廷弼做事大开大合,为人直爽,脾性火爆,暴躁起来连自己都敢骂,像遭遇到什么战事冲突,别看其是文官出身,却敢披甲上阵,这点不止在辽左广为流传,整个辽东都广为流传。”

  黄台吉点点头表示认可。

  在熊廷弼经略辽东之初,一路从关内急赴辽前,那时候的辽左局势,可要比眼前危急的多,熊廷弼不仅敢砍怯战的地方文武,甚至谴派一些人赴辽左安抚军心,稳定秩序,那些家伙没人敢去,熊廷弼二话没说直奔辽左前线

  而来,也恰恰是这样,使得岌岌可危的辽左局势逐步安稳下来。

  “过去大金与明廷在辽左爆发的战事,真要论起来的话,更像是一场豪赌啊。”得到黄台吉的认可,范文程讲出一个惊人观点。

  “熊廷弼即便再怎样孤注一掷,做事不考虑后果,可他终究是明廷的臣子啊,不知四贝勒想过没有,倘若奇袭赫图阿拉城的那支明军,没有攻陷赫图阿拉的话,那么盘踞在辽左各处的明军,会是我八旗劲旅的对手吗?”

  “过去爆发的诸多战事,尽管学生多数都没有参与,不过在沈阳城外的浑河畔,那场与出战明军展开的鏖战,四贝勒应该也瞧出来了,出战的明军各部,有不少是先前没上过战场的新卒啊。”

  黄台吉眉头紧蹙起来。

  其实范文程所说的这些,先前黄台吉就在心里想过,甚至不止一次的向,事实本就这样简单明了,对于久经沙场的武将来说,不管是己部将士,亦或是敌方将士,到底有没有上过战场,一眼就可以瞧出来。

  人上过战场,跟没上过战场,完全是两个模样。

  “伱不会是想对本贝勒说,过去在辽左发生的这场仗,实则是明廷中枢制定的吧?”黄台吉皱眉道。

  “不错。”

  范文程重重点头道:“甚至学生很是怀疑,这场仗极有可能是大明天子所为。”

  “就那个小皇帝?”

  黄台吉难以置信道:“其御极登基才多久,有一年吗?”

  “四贝勒,学生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范文寀,抬头说道:“不过学生现在却信了,因为这场豪赌一旦失败,明廷恐怕将全面放弃辽东,毕竟在辽左一旦形成溃败,那辽南诸卫必然保不住,如此在大军压境下,辽左和辽南皆生乱象,携大胜之威进逼辽左诸卫,想要攻破广宁重镇绝非难事。”

  “只不过问题的关键,是你说的种种没能实现。”

  黄台吉垂着的双手紧攥,眸中掠过一道寒芒。

  范文寀言明的这些,本该是他们八旗劲旅要实现的战略意图,一旦能从明军手里夺走上述之地,那大金的势力将迅速膨胀,甚至能趁此机会逐步征服更多草原各部,继而实现在辽东等地的割据。

  “所以接下来对我大金而言,要尽量避免跟明军继续交战。”

  范文程此刻急道:“甚至可能的话,将宽甸诸堡舍弃掉,让明军设法占领,这样宽甸诸堡孤悬在辽地外,明军想要扼守住此地,就必须要谴派大批军队,如此就要耗费大量钱粮……”

  “够了。”

  范文程话还没讲完,就被黄台吉打断了。

  “去,到一旁戒严。”

  讲到这里,黄台吉看向准塔,眉头紧皱道:“没有本贝勒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处。”

  “嗻!”

  准塔当即抱拳道。

  不过准塔看向范文程哥俩时,

  眼神里的怒丝毫不加掩饰,诸如这等言论,好在是没有外传出去,不然自家主子必然遭到严惩。

  成了!!

  然而跪地的范文程,心里却很是激动,他知道,自己讲的这些话,眼前这位大金四贝勒听进去了。

  先前他与兄范文寀,的确是想投奔努尔哈赤的,并且也这样做了,但是努尔哈赤却没有重用他们。

  努尔哈赤对待汉人的态度很不好。

  或许对武将还好些,诸如李永芳、佟养性、佟养真、刘爱塔他们,尤其是刘爱塔,表现得很偏爱。

  唯独对待文士,即便上就是爱答不理,即便有投效到他麾下的,根本就没有得到重用。

  何况在这一时期下的八旗,内部对立很尖锐,矛盾也很多,尤其是女真和汉人之间,不管是身居何职,哪怕就是一小兵,都没有把汉人放在眼里,觉得汉人就是奴才,就是他们八旗的狗罢了。

  “宽甸诸堡不是你说舍弃,就能真的舍弃的。”

  黄台吉俯瞰着范文程,双眼微眯道:“你们都是聪明人,也算引起本贝勒的注意了,说点本贝勒感兴趣的吧。”

  “主子!!”

  范文程闻言,抬头看向黄台吉道:“萨尔浒城您不能久待,必须要设法离开此地,最好能去参与到征伐草原各部的战事中。”

  “奴才可以断言,在今后数载间,戍守辽地的明军会持续不断地进犯我大金,以达到消耗我大金的目的。”

  “一处是在铁岭、开原等地,一处就是宽甸诸堡,只要我八旗劲旅不舍弃这两处要地,那这种消耗就不会避免。”

  “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要设法征服草原各部,至少要在表面打服他们,待到实现这一构想,再转战明廷藩属国朝鲜,尽可能快的征服朝鲜,继而征伐大批奴从,同时将朝鲜变成我大金的养兵地。”

  “唯有实现上述的整体构想,大金才能扛住明廷的围剿,一旦明廷出错,或者内部出乱的话,则是我大金猛攻辽东之绝佳战机!”

  范文程就是在赌黄台吉有野心。

  努尔哈赤是很强,但他终究老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其脾性太暴虐了,想要在其麾下出头,断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叛明投金已成事实,没有任何退路可言,那范文程就必须谋条活路,而他的活路,就是选择值得投效的人,争夺大金那尊汗王位。

  “那你觉得明廷会给八旗这等机会吗?”

  黄台吉眉头微挑,看向范文程道。

  “机会是争取的,不是靠别人给的。”

  范文程硬着头皮道:“只要主子能掌权,那奴才就坚信,明廷想灭我八旗,那无疑是痴心妄想罢了。”

  “哈哈~”

  黄台吉仰天大笑起来,他怎样都没有想到,自己暗藏想要争夺汗王继承的野望,居然会被此人给瞧出来。

  随着努尔哈赤的年龄不断增加,或许其在八旗内部威望依旧很高,但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便是几位贝勒,甚至他的那些子嗣,都想争夺那个汗王位,毕竟能拿下此位,则代表是八旗共主,这远比在一旗做主子要强。

  “从今日起,你二人就在本贝勒麾下做事吧。”

  黄台吉收敛笑意,看向范文程二人道:“不过有些话,能在私底下对本贝勒讲,就在私底下讲,现在大金的内部,不像你们所想的那样简单。”

  “嗻!”

  范文程、范文寀当即叩首应道。

第269章 展望

  聪明人在任何时期都不缺,只不过有些生不逢时,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这也便有了这样那样的选择。

  背叛似乎是代价最小,回报最大的选择。

  归根到底啊,就是一个争字闹的。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争。

  不争,权力怎样到手?

  不争,地位怎样到手?

  不争,名利怎样到手?

  人活一世,不过悠悠数十载,别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多数都摆脱不了这些,毕竟圣人,是几千年才可能出一位的。

  争斗这种现状,不止在大明内部存在,诸如建虏、蒙鞑、朝鲜等与大明息息相关的区域势力,同样也都存在着,一切的一切都要看这种争斗,是否会影响到整体性平稳。

  其实真要说起来,朱由校这位大明天子,自始至终,就没将建虏八旗排在很靠前的位置,不把建虏彻底解决,大明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这绝非是朱由校刚愎自用。

  实则是努尔哈赤统辖时期的建虏,尽管在军事层面表现的很抢眼,真要是在相同的兵力下,双方拉起来真刀真枪干一仗,大明除非集结全国精锐之师,才有可能战胜建虏八旗,否则想要完胜很难。

  可是真没必要这样做。

  除了在军事这一层面,论起其他层面的话,大明绝对是碾压之势,政治、文化、经济、武备、赋税等等,双方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故而对待建虏平叛一事,朱由校的态度很清晰明确,别让中枢过分倾斜和关注,不与建虏争一时之胜,要争就争长久,看谁能熬过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磨刀石的角色,建虏是跑不了了。

  这不止会体现于军队层面,诸如隐秘战线、经济制裁、外交博弈等层次,朱由校都要扶持起来。

  多好的机会啊。

  多好的对手啊。

  朱由校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将过去大明欠下的账,通过这场对内平叛战,逐步的找补回来一些。

  烈日炎炎下的紫禁城,仿佛置身在蒸屉中,这才是五月,燥热已席卷人世间,一缕微风吹来,难得带来些许凉意。

  乾清宫。

  东暖阁。

  “看来外朝有司最近是要一直消停下来了。”

  穿着团龙袍的朱由校,坐在宝座上,扫视御案上所摆奏疏,似笑非笑道:“就连朕要在大明门外营建忠烈碑,在天寿山和西山两地营建忠烈庙,科道的那帮言官御史,上疏规谏的都寥寥无几。”

  “此乃皇爷恩赐我大明忠烈之殊荣。”

  司礼太监王体乾作揖拜道:“倘若连这等事情,他们都要上疏规谏的话,不说皇爷如何申斥,只怕连我大明忠烈这一关,他们都过不去。”

  营建大明忠烈碑和忠烈庙,编撰大明忠烈录,包括敕爵厚赏,这前前后后所做诸事,皆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政治地位。

  文贵武贱的政治风气,必须在

  天启一朝彻底解决,朱由校要实现文武兼济的构想,这不止是为了政治平衡,更是为了今后开海谋势。

  “牵扯到上述诸事的拨银,司礼监与少府对接好没有?”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看向王体乾说道:“别的事情慢点就慢点,唯独营建忠烈碑、忠烈庙,编撰忠烈录等事,谁敢不尽心办差,那就休怪朕翻脸无情!”

  “禀皇爷,皆已对接好了。”

  王体乾忙开口禀道:“牵扯到所需各式石料、各式木料等拨银,少府已经足额接收入库,此外少府新筹设的营建清吏司,已向司礼监转呈奏疏,涉及到采买诸事,该疏已呈递到御前。”

  “那就好。”

  朱由校应了一声,就在一摞奏疏里看到该疏便签,随手抽了出来,在不知不觉间,少府下辖的衙署不断增多,相应涉足的领域也在增多,或许这会造成部分职权重叠,不过有少府干预的示意,可以相对高效的办成,起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所以朱由校并不介意,少府所辖职官规模增多。

  “皇爷,少府近期要组织一场考试。”

  见天子在御览奏疏,王体乾犹豫刹那,硬着头皮作揖道:“据少府转呈的奏疏,该批员额有千余众之多,奴婢斗胆想问问皇爷,在少府要试行的养廉银新制,是否涵盖这批新增职官?”

首节 上一节 178/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