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73节

会议公告前半段主要是说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尤其是今年夏粮收购提价导致合作社集体收入大增,如何公平分配余钱以及合作社的财务管理问题;后半段则在说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内国外大事的决议。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美国造成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缓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问题,但任何谈判都丝毫不影响中国人民行使自己的主权——解决台湾的行动。”

“……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

“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

……

这几句话并非突兀。在三个月前的万隆会议上,出席会议的总理在各新兴国家元首问及中国将会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总理说的是:“常凯申‘反攻大陆’的美梦,现在就连他自己也知道已经是彻底破灭了。我国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解放台湾、统一全中国而奋斗到底。但是,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两种方式都值得尝试。”

人大常会议的会议公告则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直接确认了这一信息:“在可能的条件下”,“和平方式解决统一问题”是可以的。

在国外政要和媒体纷纷议论此事的时候,1955年8月3日,程思远来到大陆。

程思先后担任过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秘书,后升至三青团组织处副处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执行委员,属于差一点能算是国民党核心领导层的中层顶流官员。1949年果断跳船移居香港,身上只保留了中华民国桂林海外同学会会长这一个很虚的头衔,平时担任《正午报》专栏作家。

程思远从香港跨过罗湖桥进入大陆,一路绿灯直达北京,在北京先与总理见面,见面之后的第三天,他见到了主席。

“程先生此次从香港来,除了代表李宗仁先生传话和联络,之前还有没有同在台湾的旧友同僚说几句呀?”

见面之后,主席问程思远。

“在台湾的故旧也断断续续有一些联系,但都是一些家务俗事。桂系在台湾已是彻底的被压制和边缘化,健生公(白崇禧)已被排除出民国军政权力中心,其他的桂系大员更加潦倒,有的军长师长现在啥都没得做,在小街巷里当个里长的。说起来,还是德邻公看得开,知道台湾不可去。”

主席:“程先生也是聪明人,49年也辞去国民党的一切职务,移居香港了。”

程思远:“中华海内统一是大势所趋,现在老常在台湾靠着美援吊命,可又能吊多长时间呢。我若是还跟他们沆瀣一气,等有一天台岛易帜,我人身遭一轮战火倒是小事,关键我这个人可就成民族的罪人了。”

主席:“前不久,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决议,其中就有涉及台湾问题。台湾海峡最终我们是要过去的,但不排除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可以万船齐发打过去,也可以敲锣打鼓开过去嘛。”

程思远:“哦,哦,可是……常凯申大概不会同意的。”

主席:“在台湾的不只有常凯申一个人,还有一个国民党。当然,国民党当中赞同革命的已经在我们这边了,在台湾的国民党主要是反动派。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动派也可以转化。台湾那里的一堆人,他们如果是站在爱国主义立场,如果愿意来,不管个别的也好,集体的也好,我们都要欢迎他们。”

程思远:“如果贵党在做这样的工作,对于海峡两岸现在的局势倒是能产生不少正面作用。”

主席:“国民党现在霸占着台湾,我们又提出合作,国共合作了两次,为什么不可合作第三次!但是最终的工作还是要做到国民党的头子上,做到常凯申父子上面。”

程思远:“……”

主席:“台湾一切可以照旧,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是不要派特务来破坏了,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签个协定公布。台湾可以派人来大陆看看,公开不好来就秘密来。台湾只要与美国断绝关系,可派代表团回来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主席对程思远说这些话,就是让他把话带出去的。程思远很快回到香港,找记者把自己密访北京的会谈主要内容透漏了出去,不到一周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这个内容程思远本来是通过桂系故旧渠道先传往台湾,可常凯申是和白宫同时收到消息的。在美国高层传开后,一些参议员(其实严格来说不是反华那一派)的第一反应是“嘿,看来中共也怕美国!”

他们的证据的是在之前的4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方每次都表示美国的态度是中国应该排除武力进攻台湾的选项,否则美国不可能跟你谈拢,当然中方每一次都顶回去。但是说的次数多了,在这些参议员看来,中国是打算转变态度了。嘴硬是嘴硬,但不可能永远硬下去。

中国不嘴硬也挺好的,这样美国顺水推舟,中美可以慢慢解冻一些关系,要不现在叫做什么事,你按照巴统的列表禁运高科技和军事装备也就罢了,汽车不让卖,小麦玉米不让卖,连去中国开个店卖炸鸡都不让,这像话么。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参议院中本来的死硬反共派议员却对中国的声明一时没有有效的反应。

当中立派议员议论纷纷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出来说话了,这时候美国官方要先表一个态堵嘴,以免议员当中有口无遮拦舌头大的人说了些适得其反的话。

艾森豪威尔对此的表态是:

1、美国谋求的是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既不支持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袭扰,也反对中国大陆武力进攻台湾。

2、西太平洋和平尤其是台湾海峡的和平,最重要的是维持力量均衡现状,美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军事经济援助是为了维持海峡两岸的均衡,短时间内是不会终止的。

3、中国如在官方层面正式承诺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那么是有助于西太平洋地区和平的,美国将会做出正面的回应。

艾森豪威尔的这三点声明传到台湾的时候,台湾所有媒体好像是被突然袭击了一样。因为主席让程思远带出去的话,在台湾被实施了严密的消息封锁,只有最高层的一个小圈子里知道,除此之外从底层到中高层人士都一无所知。

现在美国总统发话了,你报纸总不能不登吧。登了之后大家就先是迷糊,再然后回想回想,嗯?

是不是中共放了什么话出来了?

——看样子好像是和统战有关的话!

……

“鸿钧,你对中共近日的和平宣传有何看法?”

常凯申对于最近中方的放话和艾森豪威尔的声明,从不在官方场合说一个字,但在私下,常凯申是特地把行政院长俞鸿钧请过来游园散步,走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常凯申问了俞鸿钧这个问题。

俞鸿钧:“总统,这应该是中共的一种宣传诡计。宣扬什么和平统一,应是中共现在对打过台湾海峡毫无办法,美国也在后面支持我们,他们战场上做不到这些事情,就想用统战的方式达到。”

常凯申:“有消息显示,中共的外交人员与美方外交人员在日内瓦,在华沙进行过多次会谈,中国让了一步, 是为了响应美方在谈判中提出的条件,你怎么看?”

俞鸿钧头疼。虽然现在两人在园子深处,没有第三个人在场,可他是在跟常凯申说话,说错了什么可能下个月自己就不是行政院长了。

“总统,美国……应该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艾森豪威尔的声明态度很明显,保卫台湾不变,因此我们所安身立命之处在军事上应当还是安全的。中共已被美国和我们严密封锁了五年有余,他们国内现在必定产业凋敝,沿海省份大批城市市民生机无着,今年大陆又粮价飞涨,恐有民变发生,因此向美国示好服软也是必然的。”

粮价飞涨……

说的也对,统购粮食和国营粮店的粮价是“飞涨”了,但是俞鸿钧把这跟民不聊生捆绑在一块,就有点哄堂大笑了。

常凯申没有笑,而是很严肃地听完了俞鸿钧的话,然后更加严肃地呵斥了一声:“胡说。”

“……总统训斥得对。”

“保卫台湾就够了吗?这是我们的目标吗?不,我们的目标是光复大陆,恢复中华血脉呀。”

“是,卧薪尝胆、勿忘在莒,反共复国,万不可忘记。”

常凯申叹了口气:“美国是不会帮我们打回大陆的了,只能靠我们自己。宣传诡计,宣传诡计,用诡计对付我们的不只有中共,还有美国人,他们也想逼迫我们放弃,让我安心当一个岛主!但不管怎样,我是绝不会妥协的。”

……

国外、大陆之外,被这几次和平统一的宣言震得沸沸扬扬。至于国内……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刚逃到台湾时,常凯申喊的空号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现在渐渐开始引用越王勾践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概是要攒比较长时间才反攻大陆的意思。其实常凯申有没有在苦练内功积聚力量不知道,大陆这边,中央书记处真的打算先练内功了。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美国看样子是决心把均衡战略玩到底。他真的不支持常凯申反攻大陆,但同时也要死保台湾岛不丢。大陆的海空实力每增强一点,美国给台湾海空军的援助就增强一点,这在51~54年表现得很明显。

英国巡洋舰舰体抵达广州书记处也知道了,还是特别关注过问的,但现在看来,这艘“利物浦”号改造完毕试航之时,恐怕也是台湾收到美援巡洋舰之时。

这个时候在海峡两岸暗中开始“军备竞赛”,台湾吃亏大陆也吃亏。大陆因为资金、工业能力薄弱而又定下了长远的国力发展计划,亏得可能更多一些。

投向购买现役海空装备的每一分钱,如果不是用来向苏联买飞机军舰而是投在工业方面,10年后必定能收到大得多的回报。

1955年7月的北戴河会议上,陈沄、李富春也总结得很清楚了:1954年和1955年上半年,国内工商业的活跃度、经济增长率以越来越高的数字增长,重工业的发展按照一五的规划走,维持在年均增长15%的水准,但是,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在1955年上半年竟然达到了20%。

高速发展的轻工业带来了对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基本工业原料的巨大需求,以至于国家计委得从宏观进行调控了,在这些基本工业建设方面又增加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有的项目是放在了二五期间,有的项目在1956年也就是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就不得不“加塞”开工了。

也不要说资金有什么困难,195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0亿,全年保守估计150亿以上,净出超。意思就是扣除中国的对外贷款逐年该偿还的部分,中国的外贸也是出超的。这在建国近6年的时间里可是第一次。

找到了正确的经营之道,那么10年之后,或者说中国执行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国力、科技实力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候还怕军备竞赛吗?

(本章的对台表态源自55~56年人大常委会会议以及总理、主席在会见程思远、法共代表、伏罗希洛夫等人时的谈话)

第六十四章,战斗的三个月

“看来咱们俩都是说到做到的人,很好。那么,你交付给我们计算机,我们射一枚导弹,现在都在这儿了。同志们,把窗帘关上——”

在空气动力实验室,闵乃大、王传英、夏培肃、弗兰兹·丢勒……“神威-积水潭之光”的研发小组到齐了。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专门为这台世界最快计算机腾出的教室那么大的机房。

神威-积水潭之光已于上周安装完毕进入调试,先跑了几个计算机所自编的程序,再跑了空气动力实验室要做的计算程序,证明一切都没问题。今天上午计算机进行了第一次大工程量计算,单次全精度运算历时1小时10分,计算机先做了一次低精度运算,然后高精度跑了两次,三次运算的结果都没有问题。

于是,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台计算机通过交付验收。

神威-积水潭之光并不是若干个柜子组成阵列,闵乃大居然还是把所有的核心器件都做进了一个柜子里面,只是比“浑金”的机柜宽。浑金机柜高1.8米宽1.1米,神威-积水潭之光是“单标准机柜”,每个标准机柜高2米宽2米,外加一个办公桌一样的控制台。

于是在中午,钱学森提着一个手提箱进了计算机房,这就是闵乃大要看的东西。钱学森让大家把窗帘关上,这一声命令下去,空气动力实验室的同志七手八脚动起来,有人关窗帘,有人很熟练地从角落抬出了一部电影放映机,另有人把一面墙上的小型电影幕布放了下来。

钱学森手提箱里是一部电影胶片,这是从大西北的导弹试验场运回北京的导弹试射纪录片。

“弹道导弹?我再确认一下,是像V-2那样的弹道导弹?”弗兰兹·丢勒之前不知道钱学森和闵乃大打赌的事,现在知道之后,比知道中国要研发世界NO.1的计算机还要吃惊。

钱学森:“是的,使用火箭发动机,以惯性陀螺制导系统感知本身的航迹、修正偏差,使其尽量准确地命中目标,符合弹道导弹的一切特征。”

王希季:“我们这个导弹,射程大约是V-2的两倍。”

弗兰兹·丢勒:“哦!我听说现在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拥有弹道导弹,并且都是得到了德国V-2的图纸资料或者实物才研制成功的。”

钱学森:“严格来说,我们也是先知道了有V-2这个东西,知道了远程投射武器可以这样做,然后就去做了。V-2确实开创了一些东西,值得后来者借鉴效仿。”

……

小电影开始。纪录片先是拍摄了DD-1导弹(自控原型弹)从火车卸货的场面,尖头长长的弹体,导弹尾部的四片大尾翼,丢勒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导弹了。而且丢勒还看出来,虽然这导弹的模样和V-2是差不多的,但尾翼、弹头形状还有发动机喷口的形状,和V-2都不太一样。

卸下来的DD-1导弹装在平板拖车上,由载重卡车牵引开向试验场。在试验场,DD-1起竖、几辆卡车上来给导弹接上管子,这是在加注推进剂。推进剂加注完毕,电影画面先是短暂的安静,然后导弹尾部“轰隆”喷出闪亮的火焰,腾空而起。

纪录片又切换到朝空中拍摄的镜头,DD-1导弹在天上越飞越高、越飞越快,最后只剩一个小光点,纪录片结束。

临时当做放映厅的计算机房响起一片掌声。

闵乃大:“不错,不错,真的很厉害。这应当是我们国家国防科技的重大突破。”

钱学森说了句很谦虚的话:“但是和闵主任比起来,我们还有不足,你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而我们……”

闵乃大:“啊?你们也要在这领域抢世界第一?!”

……

在1955年,弹道导弹的世界第一,大概是美苏已诞生了中导(射程1500~2000公里)、同时美苏的洲际导弹都已立项。

所以,现在这枚射程600公里、弹头重量500公斤的DD-1,确实不是世界第一。

而闵乃大做的神威-积水潭之光,真的是当前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虽然可能几个月后(1956年初)美国就会有一台百万次的计算机了,神威-积水潭之光的记录只能保持几个月,但保持几个月的世界记录也是世界记录。

因此,弹道导弹和火箭还处在“追赶”阶段,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中程导弹、洲际导弹,这些钱学森脑子里已经有规划了,但在现在,眼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DD-1导弹的制导系统。

自控原型弹其实只是为了验证导弹的两级发动机是否工作正常、一二级脱离是否正常,不带惯导系统。在试验场导弹发射出去之后朝西飞行了522千米掉在地上,偏离预设目标点30多公里,这基本就是一枚大口径火箭。

DD-1的制导系统……在DD-1试射的同一个月,测试制导系统的T1探空火箭又发射了一次,这次T1发射出去之后倒是没有布朗运动,正常飞行然后掉在了220公里之外。但导弹试验场的雷达测量的数据显示这枚T1没有做出任何姿态控制动作,也就是说,惯导系统在上升段没有向控制系统发送任何修正偏差的指令。

还是失败。

“同志们,我来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中苏上个月签署了一份国防技术援助的补充协议。”

钱学森走进制导系统攻关小组的办公室,传达他也是刚刚收到的消息。

“根据这个补充协议,苏联将向我们提供一枚V-2导弹或者说P1导弹的样弹供我们研究。其实都一样,我们都知道P1导弹甚至用了不少德国原厂的V-2零件。这枚导弹带有惯性制导系统。现在是8月底快9月,苏联提供的导弹会在明年3~4月份送到。”

钱学森话说完,办公室里一片安静。小组长屠守锷也只是用眼神表示自己“知道了”,没说半个字。

钱学森:“我来分析一下房间里为何这么安静。一道难题,试了好几种方法都解不出来,这时候听说有一份标准答案马上就要来了,有作业可抄了。可大家又觉得抄作业太没面子了,自己再钻一下,或许能把这道题解出来,对不对?”

屠守锷:“丢人那。”

钱学森:“从现在到苏联导弹抵达北京,大约有半年时间。半年时间,够吗?”

首节 上一节 73/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