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40节

是1949年12月,时间不算太远。美国火箭协会年会在纽约举行。在这次年会上,一个火箭及太空技术的新锐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天才的构想:

可洲际飞行的运载火箭。

作为和平用途的火箭,它的名字是“洲际运输火箭”,长80英尺、直径9英尺,形状酷似削尖了的铅笔。火箭点火后即垂直起飞,进入太空后沿着最高点离地200英里的椭圆形轨道,以每小时10000英里的速度飞行。当接近目的地后,在距目的地1200英里的地方火箭重新进入大气层,在大气层中滑行,然后启动火箭减速,抵达目的地。

这种火箭的设计草图也公布在了火箭协会年会上,并附带了极具可行性的椭圆形亚轨道航线计算。

(空叉的Starship知道吧,当它在亚轨道飞行宰客,啊不,载客模式时,飞行轨迹就和这个几乎一样)

设计者还敏锐地想象了人坐在火箭里,当火箭在太空中飞行时会发生的有意思的现象:失重。

“冲上太空的体验就像坐高速电梯一样,只不过要惊险100倍。当火箭发动机暂时关机,人就会感觉自己已经挣脱地球引力。如果没有固定好,所有的东西都会四处飘飞,人也一样。我们需要给火箭整个舱室加压灌注空气,或舱室是真空但人穿上加压的太空服……”

“洲际运输火箭”是1949年年会发布的最重要构想,也是最轰动的新闻。在年会做出报告之后,美国的科学杂志竞相转载和报道这种(可能是第一种具备工程可行性的)载人航天器的细节。《大众科学》和《飞行》杂志的编辑把草图细化成绘画作品并上色,放在杂志的跨页中插。

《纽约时报》和《时代》则用了篇幅很长的文章介绍“洲际运输火箭”方案的提出者:

钱学森。

聂荣臻:“我还以为现在世界宇航技术的雏形阶段,没中国人什么事呢,原来有中国人呀!而且还是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

总理:“钱学森是1934年从交通大学毕业的,1936年留学麻省理工,冯·卡门的学生。像他这样的新生代顶级火箭技术专家,在美国不超过10个。”

聂荣臻再继续看下去,钱学森的活动经历介绍。二战结束时美军让他负责讯问冯·布劳恩,那时钱学森被授予美军临时上校军衔,1949年的时候也在为美国国防部工作。对了,在四十年代,钱学森还做过一个更加大胆的预测,说飞往月球的目标不出30年即可实现,且从地球飞往月球只需一个星期。

但是——1950年,钱学森决定归国。当他抵达港口准备上船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声称他带了涉及机密的资料试图处境,将其关进特米那岛上的监狱,14天之后离开监狱,但一直被软禁。

聂荣臻:“啊呀!我刚想这个科学家能不能请他回国呢,结果就——”

总理:“放心,荣臻。我这里有一个刚刚确定的好消息。中美在朝鲜问题上达成协议之后,作为一揽子协议中的一个,美国不得再扣留归国的中国旅美科学家、留学生。钱学森在5月底6月初已经恢复了自由,过段时间他就可以登船回国了。”

聂荣臻:“那就太好了,在宇航技术这一块,我们中国人不算完全的空白。我看李强对计算机技术70年中间的大片空白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但宇航技术不一样,这一块我们现在差不多就能理解,就是造个大火箭飞啊飞啊……如果钱学森能回国,我觉得在这个领域我们就‘打通’了。”

李强:“主席,总理,你们会议开始的时候提到的,我们这个二人小组叫做‘中央未来科技研究小组’,我想,我们的工作就是从这些未来文件中,找出前沿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引导国内的工业科技、军事科技发展。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科研制度,使其具备高效性、敏锐性和前瞻性,尽最大可能发挥科研工作者的头脑潜力。”

总理:“不仅是引导科技发展,你们小组还要担负起把科技发展与工业建设、工业生产结合起来的职责,不仅要组建研究院和管理研究院,还要下到工厂车间,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落到实处。”

李刻农:“未来科技研究小组还会配备协助你们工作的人员,但是,这个公文包的存在,里面的文件的内容,仍然是不能对他们透露的。”

李强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聂荣臻:“主席,我看这些个文件里面,除了自然科学方面,经济、财政、社会发展等等方面的描述,也有很多要搞明白的地方呀。”

主席:“在你们小组组建之前,陈沄就组建了‘财政经济研究小组’,现在已经开始运行喽。”

第四章,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莫斯科。

李富春、高山率领的中国工业发展代表团从北京出发,飞机经停三次之后终于抵达莫斯科机场。

自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以来,中苏之间的各种高层访问就很频繁。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苏代表团互访的频率又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光是苏联总参谋部,从1950年8月到1950年12月就先后派出过3批参谋和军事顾问前往北京,然后再从北京转至东北(训练、配合志愿军)或华东(帮助建立东南地区防空体系)。

李富春此次前往苏联,主要是商议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第二版修改事宜。

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时间1952年1月至1956年12月,在1952年1月之前,国内要完成所有的现存工业设施的修复恢复工作。不过还好,修复恢复工作的进度没问题,从1949年到1951年,国家一直在努力把内战中毁损的工厂、电站、铁路公路、码头、船舶等等设施恢复过来,现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已经恢复生产。

五年计划的执行离不开苏联,根据1950年和1951年中苏两国高层之间的协议,苏联将在1952~1956年援建91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加上1950年的12个、1951年的21个,到1956年苏联总计援建124个重点工业项目,以及200多项不是重点工程但也有苏联的资金、技术帮助的工业项目。

由于苏联深深介入了一五的建设,因此一五计划的制定也离不开苏联。那么多援建项目都要与苏联协调:按照苏联的生产计划,供应中国项目的机器设备什么时候能交付;前往中国传授技术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能否按期出发;中国新工厂需要的一部分进口工业原料、半成品,苏联国家计委能按期调拨物资、供应和发货吗,等等。

“一五计划你们的建设目标是:具备大口径火炮及炮弹的生产能力;可生产卡车的汽车厂,坦克厂一五暂还不能考虑,这是二五才做的事;可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飞机厂,但发动机尚需进口;可生产鱼雷艇和炮艇,但可利用苏联零件组装数艘护卫舰。”

苏联国家计委主席马克西姆·萨布罗夫是用“倒推”的方式确定一五计划中国应该能够生产什么终端产品,再往产业链的基础层推。

从这些建设目标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就是军事工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抗美援朝而让苏联以及斯大林改变了印象:

中国人,能打。只用缴获和接收的武器就能大量歼灭美军,把战线从中朝边境推回三八线,斯大林现在认为中国的价值很高,值得进一步加强。

是直接向中国出售武器还是援建中国一套军事工业系统?当然选择后者。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得不成样子,就算中国军队的武器是照价从苏联购买的,苏联的军事工业可能也供应不起中国军队的装备。不但中国买不起这么多进口武器,这时候苏联也不会“军火利润定点反补军事工业从而加速扩大军工产能”的玩法,一切工业利润都交由国家计委统筹规划。

李富春:“过去一年,我们一边恢复生产一边进行统计,现在已经把国内遗留的工业设备的产能摸清楚了,这是总表。”

萨布罗夫:“这个速度很快。……那么我们是这样决定的:首先是能源生产,根据你们现在的产能和计划中的缺口,你们需要新建11个现代化的煤矿,其生产的煤炭供应4个新建的炼焦厂和8个热电站。4个炼焦厂对应的是2个新建的钢铁企业和1个旧钢铁企业的焦炭保障;8个热电厂是为工业城市提供电力保障的……”

“当然,煤炭只是能源的一部分。还有石油,它既是能源也是工业原料。一五在茂名建设一个页岩油炼化厂、扩充玉门油田的产能和玉门油矿的炼化能力……”

李富春:“萨布罗夫主席,页岩矿炼油的成本很高,能耗也很高,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苏联增加石油钻探设备和勘探设备的提供量,在中国各地区广泛地开始油田探寻工作。”

萨布罗夫:“油田?你们有吗?”

李富春:“我们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不应该一点油都没有的。”

萨布罗夫摇摇头。他是听说过中国的“贫油国”体质的,只是他不是石油地质专家,从别处听来的这单单一句话就不要作为论据去和中国同志争了。

“达瓦里希·李,我们可以试着找找石油。不过,在工业建设全面启动之后,你们对石油的需求量会上涨得非常快。现有的小油田和页岩油炼化能力还是要提高的。”

李富春同意了这个双方妥协后的方案。

李富春说出上面的话,是因为代表团离京前往莫斯科之前,陈沄非常郑重地而且用很肯定的语气告诉他:国内的地质学家认为中国并不是一个贫油国,所以应该请求苏联额外增加一个援助项目,在国内建设一支较强的石油勘探队伍,寻找大油田。

陈沄这么说,当然是看到了《2021统计公报》上面的数据:2021年的中国自己生产了1.9亿吨石油。

当然2021年的中国除了自产1.9亿吨,还进口了5亿吨石油……

可现在是50年代。1950年中国只生产了5万吨原油、进口了80多万吨石油或成品油。就这么点消耗量,如果能勘探发现一个像样的油田,石油这方面应该很长一段时间不用从外国进口了吧。

能源决定下来,钢铁产能决定下来,然后就是特钢,然后就进入军事装备/分系统的生产厂了:

合成氨厂,年产5万吨,这个厂不是做肥料的,生产的氨水全部做成硝酸,然后做成TNT。

光学仪器厂,炮弹体生产厂,铜壳生产厂,引信生产厂,防毒器材厂,仪表厂,绝缘材料厂,轴承厂、电刷厂、电力电容厂,然后是电机厂……

到1956年,中国应该能生产152毫米榴弹炮和130毫米加农炮(不完全自主生产),100毫米舰炮,85毫米坦克炮和85毫米高射炮,57毫米高射炮,57毫米无后坐力炮,37毫米高射机炮,各种迫击炮。

同时准备100毫米高膛压坦克炮的生产,以为二五计划自制坦克做准备。

和火炮的生产相比,枪械的生产就只能算是个小项目了,从步枪手枪到14.5毫米高射机枪,在重炮面前都不算个事。

“一五计划总计引进设备的金额,是15亿卢布或者说3亿美元,无息贷款或者低息贷款,除此之外你们还可以使用实物货物的方式偿付,”萨布罗夫说,“比如橡胶和钨精矿。”

李富春:“在这些引进设备已确定可以交付之后,我们国资委将会与你方签订详细的一揽子引进合同,并进行归类和对口接洽。”

萨布罗夫:“国资委?什么国资委?”

李富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我们刚刚成立的一个国务院下属机构,它也参与一五计划的执行,主要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萨布罗夫听翻译说的一长串的国资委名字直译,似乎搞明白了这是个什么机构,但似乎又没明白。

李富春:“今年3、4月份,我们的陈副总理在沈阳、鞍山做了国有资产管理的试点,证明这一套是可行的,它可以有效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提高国家计划和工业部门的执行效率,所以就在上个月,6月10日挂牌成立了。不过这个新机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也是在不断改进的。”

萨布罗夫:“国有资产流失,这不是很简单就可以制止的事情吗。”

李富春:“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我们国家底子薄,国有企业少,资产更少,我们更浪费不起一丝一毫的财产。国资委可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我们现在给国资委赋予的任务,是监督所监管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以制止流失只是国资委的工作职责的一个小部分,如何让国有资产增值,才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萨布罗夫:“那么,你们的国资委与国家计委、国家的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你们的工业部门职责和我们是基本统一的,统管下属的该门类国有企业,这个统管,当然也包括了管理它的资产。”

李富春:“这就是设立国资委的另一个方面的考虑。我们将把现在的工业部门当中的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集中到国资委,这样各工业部的编制就可以做很大程度上的精简,按照我们的计划,国资委完全进入运行状态后,各工业部的精简幅度是很大的,我们设这样的一个机构,实际上是瘦身了而不是让机构更臃肿了。”

高山这时候插话:“现在我们拟采用的国有资产监督办法有统计、核查、跟踪,这是监督企业的国有资产现值的。还有就是国资委有义务完善国有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当发现原先的结构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时候,国资委有权做出整改措施,其中包括调整企业相关岗位的领导人,以及限制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援助,或者反过来,催促银行发放贷款援助。”

萨布罗夫费力地摇了摇头,他现在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新设立一个在国务院(类比苏联的部长会议)之下的机构,会使得国务院的其他机构瘦身。而且为什么要瘦身呢?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机构,难道不是人员越多、对下属业务的掌控就越精确吗?

“那好吧,”萨布罗夫说,“我们会改变一些业务交流时与你们的接口方式。”

李富春:“嗯,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按照我们现行的国资委运行条例,是暂行的,但已经运行了,国资委对进口设备类国有资产的监控和管理,是从该设备在国外订购、生产时就开始跟进的,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国资委的同志可能就会到苏联出差,我们请求你方进行相应的协调,他们可能要进厂和车间。”

第五章,不,我们现在的工业反哺不了农业

(1951年版)国资委的成立,是1%受未来文件启发、99%由书记处调查实证做出的决定。

公文包里涉及2021年经济的文件有好几份,其中只有一处出现了“国资委”的字样,而且也没有“国资委的机构职责”这样的基本概念解释。

根据这一点点信息,1951年3~4月,财政经济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重工业部和轻工业部抽调干部,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前往东北,先是进行了一轮国有资产摸底,在这个基础上跟踪企业的运营。

摸底结束后三部门就联合组成了委员会,第一个成立的是鞍山市国有资产督查管理委员会,第二个成立的是沈阳市国有资产督查管理委员会。

6月份国资委才在北京挂牌成立,所以鞍山和沈阳的这两个市国资委是先于国家级的国资委成立的。

鞍山市国资委成立后,工作人员开动督查和管理工作,可没想到工人群众比国资委工作人员还积极,很多老工人主动向国资委汇报工厂里哪些地方存在着国有资产的浪费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比如某台日本时期留下来的很昂贵的机器被闲置了,比如某个生产用了不合适的原料造成了资产的浪费等等。

群众报告,国资委调查,在工厂开现场会。厂领导、技工、工程师、国资委督察员以及地方干部多方参与,同堂开会研究,问题解决。

鞍山和沈阳的国资委初期工作如此顺利,以至于派往沈阳的工作组产生了“国资委的督察管理工作还是很轻松的嘛”的错觉。在鞍山和沈阳呆了半个月的陈沄5月份回到北京,没多久就收到了这两处地方国资委写上来的充满乐观主义的汇报。

陈沄和中央书记处都很无奈,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回信,让他们不要“轻敌”,你们现在是在浅水区,要准备好向深水区前进的准备。

东北是老解放区,老工业区,而且工厂、企业建立运转的时间比解放日期更长,老东北的干部素质高、工人群众素质也高。向全国各地推广和扩展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那就不一定了。不说别的,1949年和1950年,上海地区的工商企业颇有一批人不信共产党的干部和果党干部有什么区别,小黄鱼他们一级一级地送,敢一直送到陈市长的办公室。

……

1951年7~8月的国家计委、国资委领导访苏,基本确定下了几个事情:

1、一五计划的起始从1952年1月开始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完全版计划的编制在1951年1月可能还没收尾,但鉴于现有工业企业的核查已经完成,建设可以先期开始,只是在一些计划不确定的地方预留调整空间。

2、苏联援助的工业设施以按期投产后工业产值年递增20%为目标,但一五计划的总目标只写工业产值年增长率15%,即一五计划结束后工业产值翻倍。

3、中国国家计委和国资委这种机构设置方式,苏联国家计委表示——就这样吧。毕竟中国同志也说了,他们穷嘛,每个卢布都不想浪费。

4、苏联提供的援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偿援助,其余以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还款期限,在1950年2月第一次援助草案的谈判时,苏联方面中主动说原则上10年,如果有困难你们放宽到15年也可以。中方直接选择10年还款,1951年7月的细化谈判,中方改变主意,改成部分项目10年还清、部分15年还清。

由于放宽了还款时间,中方重新计算了还款能力,又增加了一点点贷款额度。国家重点工程是不再增加了,但增加了21个稍小一点的苏联援助项目。

这就意味着最晚发放的一五贷款(1956年初到位)如果选择最长还款期限(15年),最后一笔还款是在1971年付清的。苏联同志:行吧,也随便你们……

大毛就是这样,在钱的方面一向不修边幅。如果你给他挑《联共(布)简明历史》的毛病,哪怕是一个小bug他都跟你急,但在对外援助方面,如果双方关系没问题,又会变得很慷慨。印度还不上贷款成为老赖不是到俄罗斯时代,而是在60年代就出现过的。

但这些钱毕竟是贷款,最终还是要还的。

拿什么还?一五计划生产出来的榴弹炮再卖回苏联去?不行。

……

“我们为了偿付贷款,也就是苏联向我们提供的设备和技术援助,首先要向苏联出口的是矿业产品。一五期间的计划是提供钨精矿16万吨、钼精矿3.5万吨,锡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我们国内现在还冶炼不了钨,所以只能直接卖矿。橡胶是我们从南洋购买再转售给苏联的,这个还好,我们转手的这个过程还能赚上10%的利润。”

陈沄又回到了钱的事情,“但是矿和金属的出口,远远不够一五计划当中我们引进设备、技术的钱。”

叶继壮:“所以又回到农业上头来了。我这个外贸部,看来还是农业出口部,或者农矿出口部。”

陈沄:“是啊,中国是个农业国,工业化的投资不能不从农业上打主意,不得已的办法。”

1951年的中国是农业国,但既不是农业大国也不是农业强国。其实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农业是越来越拉垮:人口照常增加而耕地不再增加,甚至由于清末和民国的战乱,反而有不少耕地抛荒、水利设施损毁废弃。到最后吃饭都成了常态化的问题。

建国之后,随着土改、全国进入和平时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但离吃饱饭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想方设法出口农产品:水果、茶叶和各种小土产当然是出口的上佳选择,除此之外猪肉、花生也得适当节减国内消费,以满足出口需要,国内少吃一点。

出口茶叶等土特产看起来不抢群众的饭碗,可既然它们好卖、利润高,国家理所当然就会组织地形土壤合适的区域多种植经济作物,少种或者不种粮食——这其实还是抢饭吃了。在前30年,一些全区域普种经济作物的地方,农民其实是领粮票吃商品粮的,因为整村、整镇的土地都不种粮食。

首节 上一节 40/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