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359节

  朱道桦闻言,脸色是越来越严肃了。

  集体农庄,生产资料集体共有,统购统销。

  啧啧啧。

  这陈仲良难道也是个穿越者?

  这妥妥的大明特色社会主义啊!

  这要是搞成功了。

  用这个办法去开拓北美。

  那些北美的殖民者能和集体农庄相抗衡?

  这是降维打击了属于是。

  不过自己这大明朝是帝国啊。

  封建帝国能搞这种近似于社会主义的实验?

  朱道桦安静的思索着。

  从兰芳的经验来看。

  陈仲良搞得很成功。

  在思索了片刻之后。

  朱道桦说道:“子器,你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不过像是统购统销,以及向农庄出售生活必需品和各种生产资料的任务不能交给官府来做。”

  “不给官府做?”陈仲良楞了一下,“那给谁做?”

  要知道,日后若是这千千万万的集体农庄在东北搞起来。

  那控制着这些农庄的农产品销量,收购价,乃至于这些农庄的农户的销售市场的机构,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力。

  “给谁做...”

  朱道桦确实是有些头痛了。

  给私人来做这事?

  这怎么可能。

  如果集体农庄搞起来,那这些集体农庄就是大明王朝最有战斗力的基层组织。

  这些组织肯定不能被控制在他人之手的!

  但是如果让官府的官僚们去干这事....

  把事情干坏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毕竟朱老板经验丰富,见得多了。

  那就...

  国企?!

  朱老板脑海中冒出了一个脱离了这个时代一百多年的词汇。

  现在有国家在搞国企么?

  嗯....

  理论上来说。

  像是这种类似于统销社的组织,确实一方面要实行公司化管理,要以利润为导向,避免官僚化。

  另外一方面。

  和也是国之重器,不可操之于人。

  似乎又呼唤着国有企业的到来.....

  朱老板在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些在不合适的时代采用了过于先进的生产关系的失败案例。

  终究没敢跨出这一步。

  “子器,不如你暂时不做官了。”

  朱道桦笑道。

  “朕会成立一个东北开发总公司,朕私人出资一部分,朝廷出资一部分,再从民间募集一部分资本,算是一个股份混合制的企业,控制权就暂时归于皇家财团....”

  “你来做这个总经理!就专管从建立集体农庄的事情!朕会给大明开发总公司专营权,和各集体农庄签统购统销的合同,在东北建立集体农庄的资金就走大明开发总公司的账,另外.....东北的土地暂时全部收归国有,可长租给集体农庄,所有权归朝廷,使用权归农户,农产品统销权归东北开发总公司.....”

  按照朱道桦的设想。

  这大明开发总公司是一个类国企性质的农业托拉斯。

  主要目的就是在兼顾利润的同时,给在东北的集体农庄提供农产品收购、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销售的基本的市场功能。

  而集体农庄,也不能搞成大锅饭。

  而是一个股份归全体庄户的经营性实体!

  日后庄户的股权是可以放到市场上销售的。

  唯一让朱皇帝觉得心里十分忐忑的是。

  这事...是不是有些过于超前于时代了。

  步子太大了。

  容易扯到蛋啊.....

第259章 太进步了!

  “皇帝陛下,您的这个农业集体化的方案......”

  康德眉头紧锁,又若有所思。

  “似乎和那些社会主义者的方案略有些相似,但是却也有很大的不同。”

  “集体劳动,集体管理,土地公有,部分生产资料公有,这确实是有些社会主义的影子了。但是本质上,这些集体农庄还应该是属于私有制的改良...”

  在北都城。

  历史著名宅男康德先生,现在已经走了不少中国的城市、农村。

  考察了和西方社会迥然不同的东方社会形态。

  同时在回到北都城之后。

  朱皇帝居然拿出了一份“集体化农庄试点方案”的东西。

  这玩意儿康德先生一看就惊为天人。

  太先进,太进步了。

  这个时候的康德在经过了长达三年的东方考察之后,他对于社会学、政治学的理解已经和历史上的那位康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尤其是在政治上。

  人是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

  和欧洲那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不同。

  这显然是一份有实际操作空间的方案。

  大明现在是一个农业国,在这样一个人口多达四万万的庞大国家,农业关乎着国家的存亡。

  而在康德的考察之中。

  大明的农村几乎是一片破败,人口极多,而人均土地极少!

  再加上土地集中的程度很高,这个军事力量很可能是全世界第一的大明帝国,实际上是一个饥肠辘辘的国度。

  除了珠江口、长江口、兰芳、海峡自由市这几个少数的地方。

  其他的区域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佃农。

  而且这些佃农聊以果腹的失误,是番薯叶和番薯块茎这种产量极大的高产作物。

  所以在大明北方。

  到处充斥着营养不良的百姓。

  这个饥肠辘辘的帝国如果继续这样“内卷”下去。

  等朱道桦这位开国大帝一旦逝去。

  那他的帝国很可能会陷入到混乱,分裂,甚至是消亡....

  不过这位光复大帝看起来也意识到了他的帝国存在的问题。

  他选择的办法是转移矛盾: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国外,用国外的土地来养活他庞大的臣民。

  这在这个时代其实是各国的普遍做法,而凭借着大明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也能做到这一点。

  而这个集体农庄方案的出现,让康德也不由得大受震撼。

  毫无疑问。

  集体劳动,利润共享,投票自治,统购统销等方案,实在是太天才了。

  这几乎把地主这样的食利阶层直接砍掉,国家直接和农户对接。

  “食利阶层还是会有的,比如说东北开发总公司的各级“官僚”。”朱道桦叹了一口气说道。

  消灭剥削只是一个美好的畅想。

  但在现在的生产条件下,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乌托邦。

  砍掉了地主。

  压在农户头上的就是东北开发总公司这样的机构了。

  不管这个机构是叫做统销社还是什么公司....

  “不过很显然,您统治下的集体农庄的农户,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是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其实就是极大的进步了。而且一个国家存在着各种阶级也是必然的,您不是曾经说过,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么?”康德笑道。

  朱道桦神色一动,说道:“而我的臣民们生活条件上升的代价,很有可能是一些土著、大明的敌国的百姓们生活条件的恶化,这似乎是无解的....除非有一天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所有的食利阶级和剥削阶级都被消灭了....”

  康德看了看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帝。

首节 上一节 359/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下一篇: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