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279节

抵制日货支持国产,确实是爱国行为,但不应以暴力来达成目的。

慈母尚且无法抵挡流言蜚语而对自己亲生的儿子产生怀疑,洛阳城里的百姓们,不知案件详情,又如何能够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

当李毅在埋头处理案情的时候,在洛阳城中讨论案情的声音了出现了让李毅稍感意外的声音。

“听说了吗?城郊的一个老农当街杀人了!”

“有听说过一点,咋回事啊?”

“我跟你说啊!是有两人发生了口角,然后打起来了,冲突之中那老农就拿刀子杀了人了!啧啧,人惨死街头啊!”

“哎呀,这可怎么办啊,杀人偿命啊这要,不过我听说不是那个死者先拿刀子砍人的吗?”

“哎呀,你懂什么,那老农跟那死者本就有仇怨的,刀子虽然是死者的,但是那死者根本没想那刀子砍人的,拿刀背威胁恐吓老农而已,但是老农这根就是在仇杀啊!”

“竟然如此?那要杀人偿命啊!”

当洛阳的街头开始出现这样子的声音,并且伴随着人言逐渐传播开来的时候,洛阳城关于此事的舆论风向竟然就此开始转向了。

李毅是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并且安排人作了周密的调查了,死者与老农此前没有任何一丝瓜葛,老农也是在洛阳活了一辈子的农民,年年也都有按时履行劳役交税的记录,早前甚至有参加过府兵的经验,只是后来受了伤病,再加上年纪大了,也就解除了军役回家种田了,而死者从死前的行径来看,多半属于装逼惯犯,后来去他家乡一查,也确实是劣迹累累,有不少的案底呢,而关于此案之中,撞人的是他,没理不饶人的是他,打人的是他,拔刀砍人的是他,就连最后杀了他的刀子都是他自己的,是他是他全是他。

就这样还有人敢在我治下的洛阳城公然为这死者洗地?断章取义传播流言,妄图以民意来影响律法裁决?

别的地方我就不说了,我李毅好歹是红旗下长大的新青年,社会主义的炽热内心在胸腔跳动不已,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与封建主义糟粕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是非对错公道人心,这死者从头至尾都完全没什么地好洗的。

虽说人命大于天,不该拿死者来消遣,但说句良心话,就李毅看来,这死者从头至尾只一个字就能对他概括——该!

当然,这是李毅在已经详尽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做出的评论,若是不了解详尽情况,李毅是绝对不会对一件事情或是一个人下定论的,因为,人言可畏啊。

不管如何,这事情没人去刻意引导李毅是不相信的,老百姓们或许喜欢传播谣言没事碎碎念,但是没有哪个老百姓们平白无故的来造谣生事的,老百姓们听到的也都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的,而若是看到现场的,都会说那老农可怜,平白无故的摊上这种事情,从情理方面都会向着那老农,与别人说道的时候,自然也多多少少有点倾向性的。

但是现在城中出现了疑似洗地的流言,那十有八九是有人故意操控了,李毅没想到有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玩舆论,这不是班门弄斧吗?当年自己在长安城,借着舆论惩治杀了人,却因证据不足而受到《唐律》保护的贵族子弟窦师仁,半个月就给窦师仁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虽说最后脑袋瓜子被剑圣裴良俊摘走了。

很明显有人跟着自己对着干,妄图利用舆论民意,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那就不好意思了,本王说什么要给你们都安排上。

李毅在观察了几日之后,就把程处亮和李晦还有付二几人给喊了过来了……

第八百八十四章 中途换地方而已

洛阳城北市,因为靠近大运河的码头,又是和洛阳城最为繁华的里坊相近的街市,往来行人,商客自然是最多的地方。

而在北市里,随处可见的最多的则是沿街搭起来的茶馆酒肆了,毕竟大运河就在边上,不少工人都要在休息的时候来此处喝些茶水,往来行人也多,久而久之自然就多起来了。

一个穿着圆领袍的儒生,看上去斯斯文文的,负手就走到了一间茶馆里坐了下来,此时正是中午,人多的时候,那儒生坐下来后点了酒糟,在等了一会就对着左右正在喝茶或是吃饭休息的人说了:

“唉,你们知不知道前几天在……”

只不过这圆领袍的儒生话还没说完呢,边上就有人一个穿着官服的人上来给他摁在桌子上了,那穿着官服的不是别人,正是目前在李毅的官府衙门里上班的程处亮。

“别前几天了,今天就跟我们去官署走一遭吧,盯你三天了,天天都来,逢人就说,还都说一个话术,都不带换的,你要是没问题,我程处亮给你磕头赔礼道歉,这是逮捕公文,走一趟吧。”

程处亮一边说着,一边给他死死拽着,边上李晦手段熟练的就跟这人五花大绑起来了,两人一提一拉,就给他拽起来了,程处亮和李晦两人身后虽然也有官差衙役,但是现在抓人的时候,倒是两人一起上了。

那人自然还在大喊着冤枉啥的,但是这么多官差盯了三天了,大家难道都是瞎子不成?你一个儒生不在家里看圣贤书,没事骑马射箭,练练剑法这些干干读书人该做的事情,成天没事泡茶馆还造谣同一件事情,关键是练话术都一样,三天没见换过一个字的,你敢说自己没问题?

程处亮和李晦两人自然是没跟他废话,就给带回衙门去了,这几天这已经是抓到的第十个人了。

李毅将调查流言的任务交给了程处亮和李晦两人,付二作为曾经跟着剑圣学习过的学生,对于刑侦审讯方面自然是有一点心得的,李毅也就安排去付二去负责辅佐程处亮和李晦了。

三个人倒也没让李毅失望,没几天就抓了不少人回来了,原本魏征还担心是不是乱抓人顶包啥的,若是真的这样,那少不了要在官署喷死几个人。

那边程处亮和李晦赶紧就说了,魏征大佬您放心,我们可绝对不管随便抓无辜的人来定保罪行的哦,我们这都是暗中走访,掌握了一定证据以后,才开始盯梢的,最短的都三天,他们全天无所事事,就到处往人多的地方钻,一去就开始散播谣言,每天都说一样的话,绝对有问题的啊!

李毅一听,原来一个个的都是复读机啊,那不可能有冤枉的了,赶紧开始审问吧!

对方操纵舆论的说法非常的稚嫩,不仅不会模棱两可的误导,而且还是如此简单粗暴的找人来进行直接宣传,也难怪他们一抓一个准了。

这事情本就没有难度,前后不过花了七八天时间,就把事情差的水落石出的了,在洛阳城散步谣言的还能是谁?当然是死者的家族里的人啊,毕竟洛阳一开始的舆论可都是向着那老农民的,任谁遇到老农民那个情况,都会很绝望很无助,你说大家好好的你拔什么刀子啊?就算是武林人士拔刀互拼,那也讲究一个点到为止,礼让三分的,你这可好,气冲冲的打了人人家老农都没还手了,拔刀就砍,死了怪谁?也亏得是大唐律法要审一番,周王殿下没办法要走一个流程,所以把老农暂时抓起来了,不过也是衙门里优待着的呢,未曾上刑等等,要是直接民众们来裁决的话,当场无罪释放的!

那死者家里人一看这情况,就不乐意了,在他们看来,死者为大,不管死者生前如何作,杀了人就要赔命,至于其他的什么他们一概不顾!于是就花钱雇人散播流言了,妄图将舆论转到对死者有利的地方去。

这年头又没有什么监控,也没有什么微信朋友圈,QQ群啥的方便的网络交流平台,当时在现场的也不过就那么多号人看到了而已,就算是口口相传那传起来也不快的,而且讯息的准确性很那保证,现在死者那边开始花钱雇人,短时间内自然是成效明显啊!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李毅就安排人抓人去了。散布流言的话,在大唐也是有罪名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是束发成年了,那便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按律,当施以笞刑五十下!

什么是笞刑?那就是打屁股,在刑法之中已经算是相当轻的处罚了,而且笞刑是可以用铜来恕罪的,也就是交钱免刑。

但这事情毕竟比较恶劣,李毅现在主导洛阳,那自然是需要树立起典范来,若是人人都学着用流言来操纵民意,影响刑律判罚的话,那这洛阳城还怎么治理?

正因如此,抓住了这死者的家里人之后,交钱免刑这种事情就不要想了,我不禁要打屁股,我还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打!当然了,这里打屁股指的是男人,女人受刑在唐朝是不打屁股,而打腿或者背部的。

程处亮和李晦两人干劲十足,有了进展以后就带头抓捕了幕后主使,其实也就是死者的堂兄,正好在洛阳城,听到了舆论好像有点不利的感觉,所以就暗中如此作为了。

抓到以后,这堂兄也很爽快,当庭认罪,并且表示愿意出钱免刑。

不好意思,寻常官府衙门你或许就真的交钱结束了,但你现在面对的是周王殿下,交钱免罪?周王殿下说了,不要想了,不仅不免罪,而且周王殿下说了,拉到北市去打二十板子,再去东市打三十板子。

打之前打之后,都要宣读一下罪状,告知百姓。

那人当时就懵了,大喊了:唐律不是这样写的啊!打板子难能中途换人啊?!

不能中途换人?我们是没中途换人啊!我们中途换地方而已吗!

第八百八十五章 检查行刑

洛阳城的两市今天很热闹,因为周王殿下要在两市亲自执行笞刑!不仅周王殿下在,就连鼎鼎有名的魏征大佬也在呢!

这消息一传开,顿时整个洛阳城就万人空巷了,先来了北市了。

当然了,这里说的周王殿下亲自执行笞刑,可不是说的咱们周王殿下亲自上场拿板子打,周王殿下可是皇子,王爷,现在还在洛阳城开府建牙了,那身份能亲自动手吗?周王殿下只是到场监督行刑罢了。

不过光是到场监督行刑便已经让这个受刑人很有排面了,大家除了对于周王殿下和魏征大佬很好奇之外,还好奇这个受刑人是什么来头,为何只是笞刑,却能够引来两个大佬的围观呢?

李毅是自己要来的,魏征身为李毅的老师,自然也就跟着来了,当然了这是老百姓们不知道的,老百姓们就想着有热闹看了,纷纷过来围观而已。

行刑之前自然有告示牌贴出受刑人的身份,还有为何要笞刑,前因后果都写的清清楚楚,大家一看,哦,原来是跟前几天发生的那个当街砍人案有关啊!

一提到砍人案,大家顿时就又议论起来了,有些人还不知道的也就跟着听一听,有在现场的目击者就开始说起了详细的案发现场的情况了。

原本不知道案情的人这下子也就都知道了,而关于这件事情,你问一般人怎么看?那当然是同情老农民,觉得这种情况下杀人乃是迫不得已的自保,更何况他是无心之举呢。说个不是很贴切的形容,这就跟特么在路上遇到强盗要杀你越货一样,这种情况下你反杀了强盗,能说你犯了杀人罪?可赶紧拉倒吧,不仅没罪还是英雄,官服没准好招你当官呢!

当然了,两者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一个是蓄意谋杀大奸大恶的土匪强盗,杀他们是法律所支持的,另外一个是偶尔冲突下,严格意义上归属于斗殴。但相似之处,也都是有的,那就是单方面的加害。

老百姓们对于那个老农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于死者被砍死自然是拍手称快,我们虽说以死者为大,不应对死者不敬什么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死了,全社会的老百姓们都会拍手称快的话,甚至当做笑料谈资的话,那这个人或许在老百姓眼中,真的不是一个好人了。

或许有人说了,那些杀人如麻的刺客高手死了,怎么没见到有人拍手称快,这不过是街道上斗殴死了一个偶来洛阳经商的路人甲,怎么就惹来大家如此激烈的反应呢?

这其实很好理解了,老虎会吃人,但只要你别去老虎的地盘别去招惹老虎,老虎不可能跑到洛阳街头来吃人。但是蚊子就不一样了,他会无时无刻的就在你身边,指不定那一天吸你一口血,弄不死你让你难受,你也对他无可奈何。

这此事件中的死者,差不多就是比喻中的蚊子了。

而且大部分的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也都是老农民的角色而已,只不过这次老农民运气好,夺刀反杀了,要是轮到自己,有没有这个好运气就不好说了,也先不提好运气了吧,自己敢不敢反抗都是另外一回事,不反抗是死,反抗也是死,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净欺负老实人?

当然了,这是老百姓们的看法了,而从专业的司法角度考虑的话,法律学可是这么简单的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其中所涉及到的需要探讨的问题也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

不论如何,大家看到周王殿下主持惩治了眼前这个散播谣言的男子,企图为死者洗地,将舆论引导向对老农民不利方向的死者堂兄的时候,还是拍手称快的,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是官方的放风会了,原本这种舆论上的小事情,周王殿下完全没有必要去管的嘛,周王殿下日你万基,是要干大事情的人,怎么能够在这种小事情上浪费时间呢?

但是周王殿下不在乎,不仅浪费时间查案了,而且还亲自到场监督行刑,甚至还发表了演讲,让大家放心,关于这次民众们关注的案件,本王一定会好好的审理,无论如何都会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唐律》的指导下来审理的!

周王殿下这么说,大家自然是拍手叫好,一时间民心+10086,纷纷吹爆。

李毅倒不是说想要让人民群众吹爆自己,所以才干这种事情的,毕竟对于李毅来说,他的本职愿望乃是摸鱼皇子而已,收拢民心这种事情想都没有想过的,但是这件事情的重点已经不是民心,而是公平,公道。

正如魏征大佬对李世民曾经说过的那样:这世间若是没了公平公道,便离乱世不远了。

啥意思?通俗点,你李二不好好当皇帝,不为百姓申冤,不为百姓做主的话,老百姓迟早推翻你!李二也因此说了一句名言:君为主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闲话不多说,北市打完了再拉到东市去打,洛阳城最繁华热闹的两市打了一个遍,顺带着还把案情简介给说了一遍,李毅这把算是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了。

魏征大佬倒是也没说什么,毕竟李毅的做法完全符合规定,并存在酷刑逼供,严刑拷打的情况,更加没有依据自己的喜好加重或者减轻罪行,一切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的,能说什么呢?

再说了,魏征大佬也是嫉恶如仇之人,别看他审案断案的时候,公正无私,但是在朝堂上,因为一点不公正之事,怼着李二骂的最凶的人就是他了,又如何能容忍的了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之人呢?

一番惩处之后,老百姓们都很高兴,临走前还唾了一口吐沫,李毅见到自己所想要的目的也已经到达了,便也不再此事上多做纠缠,在行刑之后就将那人释放了,那人出了这事,哪里还敢在洛阳城久留啊,灰溜溜的就出城走人了。

也就在此事过去的第二天,官署衙门前,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第八百八十六章 求情

来的人是一个农妇,年纪约摸着四十来岁了,脸上皱巴巴的皱纹,穿着一身厚衣裳,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握在一起的两只手也能看出来是常年做活的样子。

李毅看着眼前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妇人,都忍不住藏了藏自己白嫩嫩的小手了,哎呀,在劳动人民面前,我这种披着封建主义走狗外皮的家伙有点自惭形秽啊!

来的人乃是老农民的老妻,来官署自然不是来坐着喝茶的,是来感谢周王殿下的。

距离之前案件发生依然过去有十余天了,原本好好的正月大过年的,结果出了这件事情,老农一家人也不好过,那死者家里有些权势,最主要的是有钱,再加上后来在洛阳城里传出了一些颠倒黑白的谣言,老农的老妻已然觉得天都塌了,一切都完蛋了。

哪想到峰回路转,青天老爷一样的周王殿下竟然把那造谣的幕后主使给逮了出来,不仅如此还当着全洛阳百姓的面,在北市和东市上,亲自监督把那人打了一顿,这还不算完,还当场宣读了罪状,还原了之前案件的真实情况,让原本在洛阳城流传起来的流言再也没有了能够立柱脚的地方了。

现在谁要还敢造这个谣,那不用说的,先挨一巴掌再说。咱们周王殿下都出来辟谣了,造谣的幕后主使都拉出来打一顿了,你还造谣,不是皮痒是什么?我们周王殿下公务繁忙没时间处理你们,那我们洛阳城老百姓来打你们好了!

正因如此,也有不少的好心人去农夫家里探望,老农的老妻自然是感动万分,深感这天底下还是有道义在的,还有周王殿下这样子的青天庇佑我们老百姓啊!

老百姓们都是朴实无华,老实巴交的人,老农的老妻自家里受到了周王殿下天大的恩惠,纵然大家身份悬殊,但是周王殿下是恩人,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报答才是。

于是这就来了官署衙门前了,见到周王殿下之后,这老农的老妻当时就要跪下来了,也幸亏是李毅反应速度快,赶紧给她拦下来了,李毅赶紧就说了:

老人家,您这是为何啊,若是为了您丈夫的案子,您放心好了,我们官署衙门在审理了,不会让好人难做,不会让坏人痛快的。

那老人家就感激涕零的说了:周王殿下为我等平民百姓做主伸冤了,农妇我原本听了洛阳城里传起来的流言,本已是万念俱灰,若没有周王殿下,农妇此时已然没有颜面活在这个世上了,我家老汉虽杀了人,但若不是情况危急万分话,他也不会与那人抢刀,若不抢刀也不会失手捅死,老妇虽然没什么学问,但也知道斗殴至死乃是死罪,只盼望着周王殿下能够体恤体恤我家老汉,念在他迫不得已,饶他一条性命吧!哪怕是流放三千里,也比死罪要好啊!若周王殿下能够开恩,老身愿为周王殿下打扫门庭,永世为奴。

那老妇越说心情越是激动,眼泪已经长串的往下掉了,与旁人来看此事只是饭后谈资,众人纵然同情老农,又如何能够了解到他家中之人急迫的心情呢。

李毅自然不需要这个农夫来王府当什么奴隶打扫门庭,看着比自己大两拳岁数的人哀求着自己,心里也是难受,忍不住就安慰说了:

唉,本来这话不该本王来说的,但老人家你放心吧,此事你的丈夫并未有什么过错,面对别人砍过来的刀子,我们总不能强求别人伸着脖子等死吧?拼死求活之心,乃人之常情,更是天理也,我大唐律法虽然确实有斗殴至死者死罪的规定,但法理不外乎人情,死咬一条一例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在本王治下发生的,此事案情我已查明真相,案件详情也送往长安,九卿会审之后,由天子定夺,本王的父皇爱民如子,此案中的详细情形,是非曲直,相信本王的父皇能够看的清清楚楚,老人家,你且放下心来,回去好好的打理田地,等着你家老汉回来敢在开春播种就完事了!

那农妇听到李毅这么说,整个人都懵了,原本自己是见到了周王殿下竟然如此体恤民情的青天大老爷,所以就鼓足了勇气,来央求周王殿下,希望能够禀明冤屈,为自己家里的老汉争取一个流放之行,总比死罪要来的强啊,哪想到周王殿下竟然直接就暗示了:

流放什么啊?回家等着老汉回来播种吧!

啥意思啊?无罪释放啊!古代刑法之中,虽然没有规定在斗殴之中的无限自卫权,但是为了补充漏洞,不枉害无辜,可是有着九卿会审的制度的,更加有死罪之前,一定要三奏天子,请天子顶多是否应该死罪,能否赦免,到了李世民这边,李世民直接改成了五奏了,也就是从定案到最后行刑,前后一定要五次奏请,每次奏请都要获得李世民的应允,到了最后才能执行死刑,可想而知在贞观年间,律法方面对于死刑的慎重。

古代人权或许确实不如现代这样完善,但是大家也不要觉得古代就是一个草菅人命的地方,一个帝国想要维持稳定,那就必须要保障国民的生命安全,若是帝国子民们都随时生活在朝夕不保,随时暴毙的边缘,谁愿意给你交税啊?谁愿意为你添砖加瓦啊?老老实实的等死啊?

所以说啊,像某些传言中在古代,动不动就被人弄死了啊,半点伸冤的地方都没有啊,那毕竟是少数,能够拥有随便把人弄死而不用受到刑法的权利的人,那已经不是寻常人了,这类人都忙着朝堂攻讦,争权夺利呢,哪有功夫来跟小老百姓们过不去啊,自找麻烦?送把柄给政敌?

首节 上一节 279/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