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170节

李毅也不是随便问的,他是真的有点奇怪,按说土匪看到官军应该都是比较害怕的,特别是像现在这个时候重兵围剿,最好的打算就是安排人来跟官军接洽,选择接受招安,李毅都想好了,你土匪来请求招安,自己绝对不答应,给你赶尽杀绝标明自己对匪徒们的态度的。

哪想到这些土匪们不仅没有想着招安,竟然还对着大唐官军主动出击啊!这胆子也太肥了吧!李毅就觉得不对劲了。

要么这土匪头子脑袋烧坏了,一腔热血中二病,要么就是他们有什么仰仗!不然胆子不可能这么肥的!

第五百一十七章 给老乡送温暖

寿州别驾那边听到李毅问了,自然不敢怠慢,就赶紧把这伙水匪的情况给介绍了一下。

有山的地方有山匪,有路的地方就有路匪,有水的地方自然就少不了水匪的。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时间,除了新中国给匪患彻底解决了之外,其他的时间段,不管你是盛世还是乱世,匪患都根本就没断过的。

至于原因的话之前就已经论述过了,就不再多说,话说这寿州别驾跟着李毅说了一通以后,关于这伙水匪的情况李毅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这巢湖水患一直没断过,隋末唐初,天下大乱,巢湖作为中华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匪情况自然也是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最鼎盛时期,水寨连环十八路,号称十八连环坞,上下匪兵数万之众,不过唐初特别是贞观年间,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围剿基本上都给清理的差不多了,当然了,几十人,百来号人规模的水匪,这种就真的断绝不了了,真的不是地方官员不作为,而是因为政权根本就下不了乡下,没办法接触到每个平民百姓的身上,自然不可能借助人民的力量来剿匪的,老百姓虽然对于匪患深恶痛绝,但是本身他们也就是想着别来祸害我,祸害其他人我都不管的这种态度,又如何能够自发的剿灭匪患呢?李毅曾经在松州弄的农会组织,等同于就是一次权利下乡,组织民兵自发剿匪的一次尝试,具体的情况如何,因为也才刚过一年,还得等待时间的考验,况且松州距离长安那么远,反馈回来肯定是要时间的,不过就李毅在松州的情况来看,农会组织这种事情大有可为啊。

回归正题,原本被肃清了一次的巢湖,大的匪患是没有了,但是小的匪患却还是接连不断的,逐渐的到了去年,渐渐的竟然又抬头的趋势。

巢县的地方官员就按照原本的处置方法来剿匪了,不过这一次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竟然发现有点打不过,巢湖上的水匪,不仅船只装备精良,而且人员训练有素,最主要的是他们就好像开了外挂一样,官军走哪里他们都知道,每次组织剿匪都被提前洞察,要么就绕路偷袭,要么就是人去楼空,从去年到现在,大小剿匪数十次,就没成功过一次。

这一来二去的,巢湖上的水匪就积攒了相当了不得的威望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来巢湖上投奔这伙水匪了,人也多了,船也多了,家底子自然也就大了。

大家一看,不怕你规模大,就怕你像之前一样泥鳅样的到处跑啊,这下子你家大业大,拖家带口的总跑不掉了吧?巢县又集结了一次,结果又给他跑掉了!不仅跑掉了,还来了一个声东击西,诱敌深入,把府兵牵着鼻子走。

这会县令也不托大了,前前后后搞了一年了,都没把这伙水匪给拿下,他赶紧请求援军,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巢湖上的水匪规模已经发展到了数百人之众了,而且全都是年轻力壮的土匪,这伙水匪根本就不收有家室的,或者年纪大的,堪称一个个全都是亡命之徒啊,不过到底有几百,还是说上千了,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听到这里,李毅也是惊呆了,这伙水匪没想到这么有能耐,不过除了知道他们很有能耐之外,其他的情况李毅还是一概不知的,不过没关系,这伙水匪既然这么嚣张,还吸纳了周围大大小小的数个土匪团队,李毅倒也觉得正好,省的再去一个个的把土匪找出来了,正好就在巢湖上面一网打尽得了。

不过剿匪这种事情,李毅不是没啥天赋,更加不是他的强项,他的强项是高舆论,搞民心,也就是发动人民的力量来剿匪!

你这近千人的水匪团伙,总的吃饭吧?就算你成天打渔吃,做饭总的放点调味吧?总的穿衣服吧?晚上总的取暖吧?那就得了,这些东西你在巢湖上面都没办法弄到的,只要你还在湖上,就肯定要安排人去外面买东西的吧?那就成了,只要给人民的力量发动起来了,也不需要老百姓跟你们正面怼,只要看到你们在哪里买东西,在哪里交易了,怀疑是水匪立马来上报,官府这边知晓之后,谁跟你们交易就论贼处置就完事了。

想给你困在巢湖上困死了,之后剿匪的事情我们再慢慢说就是了。

套路当然还都是一样的,官府牵头,搞农会!不过这次不一样了,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渔民也要参与,毕竟巢湖这里厉害的水匪,受害最深的肯定就是那些渔民了啊。

这倒不是李毅要故意拖延在寿州的时间,就算要拖延时间,李毅也不可能拿剿匪这种事情开玩笑的。

农会这事情李毅在松州就已经办过一次了,这会自然是轻车熟路的,就让寿州别驾去召集百姓去了,特意叮嘱了要召集渔民。

那边寿州别驾一听,周王殿下要召集渔民,脸色就稍微有点为难了起来,随后就说道:

“殿下,若是要征集渔船的话,下官建议还是不要了,渔船第一太小,装不了几个人,第二呢,那些渔民都要靠着渔船为生,剿匪难免会有些损失,先前我们征用的民船就已经被匪徒给烧了一次了,若是他们的渔船又被烧了,下官担心,百姓恐会心有不满啊。”

李毅那边一听,没想到这寿州别驾倒是挺有气节的,挺为老百姓考虑的啊,不过转念一想,自己遇到的别驾,好像一个个的都挺有气节的,总是在一些事情上喜欢跟自己抬杠,当然不是批评他们抬杠不好,毕竟这些别驾跟自己抬杠,也是出于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的。

一时间李毅也很是欣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大唐上下官员都是可用的能吏,李二知人善用,用人唯贤的历史评价毕竟不是吹出来的嘛,贞观盛世也是靠着这些清廉能干的官员们打拼出来的。

李毅笑着说了:

“放心吧别驾,本王可不是要他们的渔船,本王是给他们送温暖呢!”

第五百一十八章 寿州农会

寿州最近有个大新闻,那就是周王殿下亲自来寿州了,原本这事情是不应该大张旗鼓的宣扬的,但是怎么就成了大新闻了呢?这要说起官署门口还有城楼菜市上贴的告示了。

七月初十于寿州城校场正式举办“寿州第一次农民协会全体大会”,主办方自然是寿州官署,主办人则是周王殿下,到会人员一人一份周王殿下给准备的小礼品。

为什么拉出李毅的名头?那当然是为了明星效应了啊。

既然要办农会,那肯定要先把大家伙给聚集起来才行嘛,这年头又没有电视机,大家都呆在家里肯定没办法来办农会的啊,虽然说到会送礼品,但还是搬出周王殿下的名头来才更让人放心点的吗。

皇子这个身份先撇开不提,这两年,风头出的最多的就是李毅了,走到哪里都是围观无数,把自己的名字亮出来,一来是吸引百姓,而来也算是散出消息,让裴良俊知道自己在寿州,方便联系嘛,毕竟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自己在寿州可能还要多待一会了。

事实也确实如同李毅所想的那样,寿州的老百姓们对于周王殿下和周王殿下举办的这个“寿州第一次农民协会全体大会”很感兴趣,这几日来坊间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了,不仅老百姓们感兴趣,城中的那些文人才子们也很感兴趣,一个个的诗会开个不停,并且还都相约六月十五一起参加“寿州第一次农民协会全体大会”,你说这个农民协会大会跟他们这些文人才子有什么关系?那是没关系啊,但是一想到周王殿下会出席并且主持,就有很大的关系了啊!

这年头,你要是想要当官,要么就是投胎投的好,生在那些贵族豪门家里,要么就是努力读书去参加科举考试,当然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被达官贵人看重,推举你当官,比如被皇子看重。

这三条路之中,第一个天注定的投胎没办法,第二个路子太窄,全天下的文人士子,一年也就取不到十个人,第三条路对于普通人来说才是最靠谱的,科举从出现实施以来,到贞观年间也就五十年的时间都没到,再加上实施了好几百年的举荐制度还有发展壮大的世家门阀,又没有武则天这样大刀阔斧杀杀杀的方式来推举科举,在贞观年间,科举考试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包括统治者李二陛下在内的所有人的瞩目,大家想当官的第一反应也绝对不会是去考科举的,当然了,科举还是会去考的,第一是证明自己,第二就跟买彩票一样,万一我中了呢?不过大家也都没抱太大希望就是了。

无论如何,不管是凑热闹的平民百姓,还是文人才子想要出任为官的,寿州城从上到下对于这次的农会都是颇为关注。

李毅是六月底到的寿州城,七月初十也就是几天的功夫眨眼就过去了,期间为了安排农会的事情,李毅就一直忙着在官署给那些官员们进行培训了,毕竟农会这东西肯定是要官署介入的,不介入办这个农会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本身就是为了让政权下乡,让每一个老百姓成为大唐官府的眼睛,让大家知道官府和他们站在一起,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之下,从各个方面去压迫土匪水匪们的生存空间,而且还断绝了他们的兵员,只要老百姓们穿保持暖,有官署当作后盾,有啥问题还能从农会去反应,只要当地官署别自己作死,干出逼良为娼逼良为匪这种事情来,哪个老百姓会想着去当土匪啊?那些以杀戮抢劫为乐的心里有问题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吗!

正因为如此,李毅对于官署的培训一定要到位,之前在松州的时候就干过一次了,这会也算是轻车熟路了,显得娴熟无比。

落在官署的大小官员们的眼里,那则是周王殿下行政能力爆表的表现了,你看看,你看看,谁说皇子王爷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废物的啊?我们的周王殿下对于政务和官署部门的运作可是相当的娴熟啊,说的一条条的一道道的头头是道,而且弄的这个农会,原本还有点迷糊,周王殿下这么一说之后,大家一听,嗨,有点意思的啊!别的先不谈,这农会弄起来之后,收税就方便多了啊!以前还要挨家挨户的去收税,麻烦不说还没效率,要是遇到有困难的农户,你说我收还是不收呢?但是现在有了农会就不一样了,照着周王殿下的说法,只要给大家互帮互助的习惯给培养起来了,哪家哪户有麻烦了,就上去帮个忙,困难户渐渐的不就不困难了吗!官署方面也不要怕吃亏,反正喂给老百姓的,老百姓日后都会反哺回来的!

最主要的是,这个东西很收民心啊!对于政绩考核来说,那是相当的有利的啊!

李毅这边弄的热火朝天的,武媚娘自然是知道李毅的农会的,所以看着也不是很稀奇,但是跟着李毅一起来的公孙大娘和李雪雁就很稀奇了,这两个人没见过农会啊,在松州的时候,虽然跟着战报一起回去长安的也有松州农会的汇报,但是这份汇报也就李二看了,看完之后就放一边去了,农会这东西短时间内是看不到太让人惊喜的成效的,李二又哪里能有李毅那样超越时空的见识呢,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毅在松州弄农会的事情,反倒是被李毅打败吐蕃的光芒所掩盖,压根就没有人注意到的,也就李毅还在关注松州农会的情况而已。

公孙大娘倒是还稍微知道点,毕竟公孙二娘那段日子一直跟着李毅的,但是公孙二娘自己都对农会不是很上心,还是大大咧咧的性子,跟着公孙大娘说的最多的也是李毅如何帮助老百姓,运筹帷幄剿灭土匪的事迹而已,对于农会的作用反倒是没怎么说,更多的还是吹李毅去了。

两个女孩子既然不知道,那边武媚娘也不吝啬,就拉着公孙大娘和李雪雁把农会的好处还有李毅所说的权利下乡的事情还有发动人民来剿匪,给她们说了一下,这种事情没什么忌讳的地方,倒也无须特别的在意了。

公孙大娘和李雪雁听到武媚娘这么一说,也是颇为惊讶,这农会能这么好用?真的能发动老百姓来剿匪?

武媚娘那边一笑,就说了,知道很难让人相信,你们就看周王殿下的表演就好了!

第五百一十九章 牛头村的大牛

大牛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家住寿州城外十里地的牛头村,村的名字是不太好听,不过没办法,那是老一辈人取得,想改也改不了的,依大牛的审美,村子该叫牛人村才对嘛,听名字就很霸气,说出去也有面子,没准娶媳妇也好娶一点对吧。

大牛的小伙伴们听了就说了,你这名字也不好听的,综合一下就叫——牛头人村好了!

大牛听了直摇头,什么审美啊,竟然叫牛头人村……嗨,听着好像有点意思的。大牛日子过的说不上太好,但是也不差,勉勉强强在脱贫线吧。

按说大牛这个条件,娶媳妇应该是不难的,毕竟贞观年间经历了隋末大乱,战争连连的日子之后,男少女多是常态,就算是在乡村,一个男人娶两个老婆也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事情,但是大牛到现在二十有八了,却还没有娶亲呢,倒不是说他长得太丑,这年头讲究男子无丑相,长得再丑都无所谓的,也不是他家太穷,比他家穷的多得是,不也照娶亲吗!更不是大牛不会说话不会泡妞,这年头谁都不会泡妞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间都没见过就结婚,第一次见面就是洞房花烛夜的那是比比皆是的。

大牛的问题,按照旁人的说法,就是他有点孬,简而言之脑袋瓜子有点问题,倒不是说他笨,大牛种田比人家收成都多,起早贪黑的,种田还很有一套,笨蛋能这么干的?肯定是不能的啊!大牛孬就孬太实诚了,但凡谁家要是有点问题难题什么的,大牛都要去帮一下,今天这个帮一点,那个帮一点的,原本都可以奔小康的大牛,到现在都还是温饱徘徊,脱贫线上挣扎呢,其他人家里家家户户都架起铁锅了,时不时的学着最近在寿州很风靡的炒菜来一盘尝尝鲜,就大牛家里孩子啊瓦罐烧汤呢。

人家都说大牛有毛病,远近的姑娘家自然不愿意嫁过来的,别人家穷好歹还有致富的希望,瞧瞧大牛这个样子,别说致富了,哪天把家底全都送给别人家了都不稀奇啊!

旁人也跟大牛说过,大牛也就笑笑,媳妇吗,总会有的,却还是一如往常的该帮忙还帮忙,不过日子一天天的过,转眼大牛都二十有八了,他开始着急了,马上都要三十了,还没娶上媳妇,能不着急吗!不过这事情急也急不来,人家姑娘家不愿意嫁给他啊,他之前帮过忙的家里人倒是有些小姑娘家的想嫁给他来着的,但是给父母拦下来了,帮忙是一回事,以后我们还你人情,但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一般父母都做不出来的啊,像什么知恩图报,以身相许,那都是童话里的故事的。

就在大牛也急得不行的时候,一个消息穿出来了,寿州要办农会了。

啥叫农会啊?没听说过啊?村口来人给大伙宣传了,是寿州官府来的人,大牛跟其他的村民一样,就过去听讲座了,一听就明白了,这农会啊,就是给大家聚齐起来,有什么难题大家就说,官府能帮忙的就帮,大家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忙,平日里还要搞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之类的,而且参加的还有小礼品等着呢,对了,大名鼎鼎的周王殿下会出席并且主持这次的农会,你问周王是谁?

我可一耳刮子给你打成孬比东西,周王都不知道,活在大唐也是浪费资源了,你天天手里拿的那个曲辕犁看到了没,你家里架起来的铁锅,做的炒菜,还有城里如火如荼的说书,什么《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还有前段时间传来的大唐吊打吐蕃的虎头山之战,那都是出自周王殿下之手!

行了,这么一说,大家都很感兴趣了,纷纷表态当天一定到会参加,大牛在人群里听着也是眼神发亮,对于周王殿下虽然大牛也很感兴趣,但是真正让他感兴趣的却还是官府帮忙解决问题这一点。

大牛是真的没法子,想着让官府帮忙解决下终生大事了,早就听闻周王殿下神通广大,自己没办法娶老婆这个千古难题,没准周王殿下弄出来的这个农会就能给自己解决了呢?这么想着,大牛就挤出人群了,看到那官差就问了:

“官人啊,这农会,真的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不成?”

那官差一见到大牛,显然是认识的,就笑着说道:

“那当然,周王殿下说了,啥问题都给你解决了,大牛你是不是要娶亲啊?哈哈,记得当天早点到,排前面点,等着解决问题去吧!”

官差都这么说了,那大牛就放下心下来了,旁人也是跟着笑笑,也有人说大牛实诚过头了,有时候也要考虑下自己什么的嘛。

不过大牛听了也就腼腆的笑一笑,却也没有说什么了,心里却默数着日子等着农会开始的那一天了。

辛辛苦苦的等了许多天,终于到了六月十五这一天,天才刚蒙蒙亮,大牛那边就收拾好东西,主要是带上干粮,水什么的就跟着村子里组织的人一起朝着寿州城去了。

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有的人说了想去见识下传说中的周王殿下,有些人说了去城里凑凑热闹,当然有些人也是真的有需要官府帮忙的事情,至于大牛,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是去找官府帮忙找老婆的啊!

官府还能帮你找老婆?要是能找得到,媒官早就帮你大牛找到了哦,还不是你家里有点东西就往外面送,乐于助人到这程度,谁愿意进你家门啊!

大家对于这次农会能不能帮大牛找到老婆这一点很不看好。

牛头村一行人到了寿州城,很快就在校场周围见到了正在接引的官差了,先去登记,牛头村分在第二生产大队,其下又有各个小组,村民们不是很懂搞这个干什么,但是官差既然要求了,他们还是很快分好队伍了,登记完毕,那边就去校场上,一人领一个小板凳坐着了。

接下来干什么?等着呗,等着农会开始啊!

第五百二十章 娱乐节目

寿州城的这次农会规模搞的有点大,除了寿州之外,方圆十里范围内的八个乡村,也都被召集到了寿州来开第一次农民协会大会来了,当然了,也就是这第一次会把大家都集体召集过来,等之后的开会就是各村各县自己开了,之所以第一次都召集到寿州,那当然是为了给农会造声势用的,人一多,大家就会觉得很牛逼啊。

加上寿州城本身,这次来参加农会的除了农民之外,还有渔民,手工业者,甚至于还有凑热闹的商人,手工业者,贵族以及那些希望飞黄腾达的文人才子们,总人数达到了将近三千人。

好家伙,势头是足了,但是让寿州别驾的脑袋瓜子可是痛到不得了了,这么多人的集会,万一要是中途出了什么茬子,搞个骚乱踩踏事件,或者引起民变,那他寿州别驾脑袋瓜子就不保了,周王殿下跟他比起来那真的就承担的风险要小得多了,顶多不就削减封地吗,还能给你贬为平民不成?

这次的农会除了官署要出行政人员组织安排之外,剩下最主要的就是安保的力量了,若是平常三千人的机会,也就头痛点,大家多加加班就搞定了,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寿州的府兵可都是去了巢湖剿匪去了,虽说巢湖离寿州不是很远,但是总不能为了你这个农民机会就把府兵调回来吧?于情于理也不合适,寿州别驾要真是对前线的将领如此要求的话,那也别等出民变踩踏事件自己倒霉了,直接将领就直接举报到长安区了,你寿州别驾这个不是延误军机吗!

没办法,府兵肯定是调不动的,只靠着城内的不良人和官署里少量的官差也是肯定不行的,寿州别驾当时就为难的跟着周王殿下提了一下了,周王殿下听完一笑,就说了:

“这点小事情也用得着担心吗?找那些大户人家要人不就是了,家家户户谁没有个二三十个家丁护卫的啊,都拉过来搭把手就完事了。”

周王殿下这么一说,那边寿州别驾一听是这么个道理啊,打出周王殿下的旗帜不用担心那些大户人家不给面子的啊!

很快有凑了三四百号人出来了,总算是勉勉强强的达到了寿州别驾心目中的最低安保人数了。

其实李毅对于这个安保人数也没有太大的要求,这次的农会,自己又弄了一些小礼物,又请了戏班子,还有说书先生,唱小曲的都有,到时候小村为单位,几个戏台子一搭就完事了,有娱乐节目在,大家也不会无聊,都安安心心的坐下来看节目,谁会闹事啊!

不过寿州别驾会担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能够理解。

这边李毅见着大会人数到了已经黑压压的一片了,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卷了一个大喇叭一样的东西就上台去发言了,其实人数这么多,除了前面的人能够听到李毅说啥之外,其他人是真的听的不清楚啊,不过李毅也就是说一些没营养的话,大家没听清楚也无所谓的,他上去也就是勉励一下大家,好好种田好好生娃,为大唐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云云,随后就是娱乐节目,先来两个曲子之后,活络开了气氛,就让大家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种田心得,有啥问题及时上报,农具坏了大家抱团团购等等之类的操作,那都是常规操作来一套的。

当然了,这些讨论是肯定要有官员参与进去的,而且要最少两个,分别执行记和答疑都要有。

老百姓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子这样尊贵的人物,一个个的伸长脖子瞅着台子上的李毅,大牛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大牛站的比较近,听着周王殿下说话贼鸡儿好听,也不文邹邹的,他一个庄稼汉都能听得懂的,说的很有气势,听完周王殿下的话,仿佛就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一时间情绪难以平静,仿佛下一秒就有无限的力量涌现出来支撑着大牛去种田生娃,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情绪一激动,连他自己没老婆这件事情都忘记了。

大牛站在台下面看着周王殿下说完话了,给忽悠的眼泪直飙,拼了命的鼓掌,嘴巴里忍不住的叫好,周围自然也是和大牛一样的人,一个个很激动,场面和热烈。

好了,热烈完了之后,大牛所在的牛头村就被领到了一个戏台子前了,大家伙一看,这个是干嘛啊?边上就有官员说了:

“这是周王殿下给大家的福利,而且周王殿下说了,以后要搞个循环的戏班子,每十天就到大家的村里去场戏说书去,前三次都免费,寿州官署出去,之后再去,大家想听的就付门票钱就行了,也不贵,一人两文钱。”

大家一听,嗨,这个好啊!以前想要看戏听书什么的,那都要去寿州城里去的,一走来回都十几里路,这会子好了,这戏班子给直接搬到家门口去了,不用自己跑腿了,这多省事啊。

至于官差说的官署出钱,大家潜意识里就是觉得是周王殿下出的钱,平常也没见官署这么好,你看周王殿下一来,这福利好处就多的不得了啊,一个个心里面对周王殿下那是感恩戴德啊。

不说了,看戏看戏!

台上唱的自然是传统的参军戏,原本李毅是想找长安和洛阳自己的大剧院里的那种话剧的,哪想到话剧传播的速度有点慢,都两年了,还没传到寿州呢,想想倒也不奇怪,自己把福利弄的那么好,会唱话剧的在自己这里都跟大明星似的,而且长安城洛阳城两个城市本就是大唐最繁华的两个城市,那些会唱话剧的,没道理不在繁华的地方,反倒跑去落后的地方啊,这人员流动不起来,文化自然也就没办法传播了。

李毅深刻反思检讨了一下自己,决定这次回去之后着手弄个全国巡回演出团队,将话剧发扬一下,也丰富下大唐老百姓的娱乐生活嘛!

第五百二十一章 周王殿下要干嘛?

这边两出戏唱罢,边上有人推着小车就来了,大牛伸长脖子望出去,却见到竟然是一盆盆的冰渣啊,上面还涂着一层蜜糖。

大牛当时就惊了,现在可是六月天啊,上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冰块啊!他倒是听人家说过有些达官贵人会挖很深的冰窖来专门储藏冰块,但是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能见到这么多的冰块啊!

炎热的天气里,那冰块推上来之后,顿时就一片清凉,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呢,推冰块上来的人就说了,这是周王殿下给大家准备的小礼品,一人一份碎冰块吃,上面还是抹了蜜糖的呢!

首节 上一节 170/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