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169节

这边一群小女孩子们被公孙大娘招呼过来,一群人聚在一起吃饭也算是其乐融融。

吃完了饭,李毅在边上剔着牙,陡然一想,不对啊,我怎么在这里吃起饭来了啊!武媚娘那边怎么办啊!都没跟武媚娘说中午不回去吃饭呢!

边上付二就笑着说了:

殿下放心,我已经安排人去通知娘娘了,殿下中午在公孙大家这边吃饭了!

第五百一十三章 公函剿匪

作为一名有妇之夫,和两位美丽的未婚女性一同吃饭,不回家吃饭这种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事实上武媚娘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高兴的情绪来,在李毅回去的时候,甚至还非常贴心的帮着李毅收拾好衣服,然后询问了一番公孙大娘得知了找到公孙二娘的蛛丝马迹之后如何反应的,听到李毅说了李雪雁也在忆盈楼的时候倒是稍稍有些惊讶,不过这些也没有什么值得去特意提的事情了。

小夫妻两又聊了一阵关于长安城的局势,对于那边正再发生的龙争虎斗,也只是唏嘘不已,不过在得知了关于公孙二娘的线索之后,李毅此时此刻对于长安城中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两个人的之间的矛盾反倒是不太关心了,反正有李二在,两个人也不可能会斗个你死我活的,起码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还没有危及到那种程度的。

不过称心失踪了这一点倒是和李毅所知道的历史稍有区别,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称心被李二发现之后,二话不说就砍了头,没想到这次竟然逃过一劫了,只不过称心去了哪里,李毅也不是很清楚,只希望他走得越远越好,可千万别是给李承乾藏起来了,不然要是被李二发现了,事情绝对就爆炸了。

将长安城的事情放到一边去,李毅开始咨询武媚娘了,怎么才能在不被御史台怼的情况下去江南和裴良俊一起找的公孙二娘呢?

武媚娘对此也颇为伤脑筋,两个人一起想了不少的办法,但是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太保险的方法,最靠谱竟然还是李毅爆更一百章,然后去找李二求情放个长假什么的。

不过这一招平时或许有用,但是李二这会子估计因为李承乾喜欢走男人旱道的事情气的神志不清呢,这个时间点去拿小说找李二请假,李毅怕不是想挨训了。结果这个办法用不了了,再想其他的方法,思来想去,竟然也只有在李二心情好的时候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了。

李毅也只能感慨自己运气不佳,就正好是这个时候发生了称心的事情,搞得自己也没有办法去江南去帮着裴良俊寻找公孙二娘去了。

不过要说有些事情,你不去想他了,他反而就成了,很多时候就是如此巧合的。

李毅原本都已经放弃了自己亲自下江南的打算了,毕竟公侯王爷擅自离开封地,被发现的话,可是很严重的罪的。哪想到在洛阳城待了没几天,李毅就收到了从长安城发过来的公函了。

李毅一看,当时就觉得有点意思。

公函里说的不是别的事情,是着令任东都府尹的李毅,调配粮草,押运至巢县用于剿匪的军粮,顺便让周王李毅督促剿匪事宜。

巢县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巢湖了,唐朝时候属于淮南道,而李毅恰巧又身具寿州都督一职,这巢县就规划在寿州的管辖范围之内,原本李毅作为都督,剿匪这种事情是应该亲自到场的,但是他是皇子,这都督由别人来领或许是调动兵马的职务,但是他皇子来领就是纯粹打酱油的,不过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下面人解决不了了,比如说巢湖出了匪患,地方政府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多半都会上报上来,一般情况下处置方法就是调集当地的府兵集结起来剿匪,对付湖匪,自然不需要淮南道一道的府兵的,而中央上下达的命令就是调集寿州府兵来剿匪,恰好就是李毅领着都督的地方。

集结府兵,作为最高军事统帅,认领都督的李毅自然没有理由不到场的,贞观这年头不要觉得皇子多金贵不能领兵作战什么的,大唐随便拉个文官都能上马冲锋陷阵的,不是说笑。更何况这湖匪而已,也不是突厥人数十万大军啊对不对?

作为都督的李毅自然免不了要从洛阳押送粮草,通过大运河运往寿县,并且坐镇监督剿匪事宜了,这时候中央的公函下来了,就责令李毅收拾妥当,三日之内立即出发了。

当然了,集结粮草这种事情是不需要李毅亲自来做的,他先是去了官署,那边洛阳别驾也早就收到消息了,见到周王殿下来了,自然是拍胸脯保证,不用三日,两日之内就备齐粮草,周王殿下回去收拾收拾,后天就可以出发了。

对于洛阳别驾的办事效率李毅还是很放心的,勉励了两句之后,就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武媚娘去了,武媚娘一听也是眼前一亮,这么一来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下江南了吗!当即也开始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来了,李毅一看迷糊了,我这是去押送粮草,监督剿匪,顺便打听打听公孙二娘的消息的,你收拾自己的东西干什么啊?虽然只是剿匪,但是你一个女孩子家的跟着一起去,多危险啊,刀剑无眼,万一伤了身子怎么办啊?若是担心我的话也大不必要啊,我只是押送粮草的,去走个过场而已,没准我走到匪患都没了呢。

那边武媚娘一听李毅这么说,当即就是一副凄苦的表情来了,抽泣着就说到了,上次夫君去松洲,也是这么说的,结果一个人带着不足千人就去夜袭了吐蕃去了,这次要是还不跟着,夫君怕不是要一个人就去剿灭整个匪窝了,好吧,既然夫君都这么说了,那媚娘就不跟着去了,只好日日夜夜在洛阳城不吃不喝,为夫君祈福,等着夫君回来好了。

李毅一听,当时脑袋瓜子就大了起来了,这事情闹得,你不吃不喝那还得了,媚娘你正是长身子的关键时候啊,能不能从C突破到D,全看这两年的营养跟不跟得上了啊,要是因此有个什么意外,只能保住C,甚至C都保不住,那不是抱憾终生吗!

李毅一寻思反正也没啥危险,一路上也都是走大运河,带上武媚娘也没什么不可以的,随后就点头了,那收拾东西,一起去吧。

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发

既然已经决定把武媚娘给一起带上,李毅干脆就去把这个事情跟公孙大娘也说了一下,想着干脆把公孙大娘也带上,带着一起去寿州去找找公孙二娘,毕竟李毅是周王,有官职任务在身,到了寿州身边肯定也是围满了当地的大小官员的,想要自由行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武媚娘身为王妃,李毅也担心她的安危,所以还是带在身边比较好,反倒是公孙二娘的身份可以自由的活动。

再说了,借着这次的机会卖公孙大娘一个人情,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至于公孙大娘收养的那些孤女们,在这段时间暂时接到王府来,让王府的高宝看管代为照顾,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之所以之前的不让公孙大娘独自去找公孙二娘,主要是因为答应了裴良俊照顾好他的女儿公孙大娘,所以才不乐意放走公孙大娘,谁知道让她去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回来了?这次李毅自己去寿州,自然可以带上大娘一起了,他虽然是这样子想的,但是公孙大娘却不知道这层意思啊。

李毅这边想到,随后就去找公孙大娘了,表明了来意之后,却没有李毅预想到那样看到公孙大娘感动的模样,反倒是公孙大娘楞了一下,李毅看到公孙大娘发愣,这时候激动的心情也略微平复,脑袋一个激灵想到了一点,公孙大娘又不知道自己是为了帮裴良俊一开始才留住他的,这会子自己又来要求公孙大娘跟着自己一起去下江南去找公孙二娘,这就有点容易让人误会了对不对。

之前公孙大娘想去找公孙二娘,自己给拦着,这回李毅要去寿州了,反倒是来想着带着公孙大娘一起下江南找公孙二娘,也难怪公孙大娘会为之一愣了。

李毅想到自己可能做了什么让公孙大娘容易误会的事情了,这会子紧跟着就说道:

“这次收到情报,二娘很可能就在江南,大娘你和我一起去,若是真的遇到了,你也好劝劝二娘,我是这么想的,当然了,若是大娘你担心有人误会什么的吧,留在长安城等着我的好消息也是可以的。”

李毅这边说完,那边公孙大娘就摇了摇头,说道:

“周王殿下为人光明磊落,小女子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其实,我知道妹妹可能就在江南的时候,也早就想去找找看了,若是能够跟着殿下一起去,倒也好,二娘若是知道殿下去了,没准就会出来的。”

公孙大娘这么一说,反倒是李毅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大娘这么说,根本就是默认了李毅和公孙二娘的关系了啊。

实际上李毅也很明白,自己和二娘的关系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公孙二娘以为自己和她姐姐是一对,这才两次离家出走了,李毅虽然猜到了,但是却没机会跟二娘解释,这次找到二娘之后,说什么也要跟二娘说清楚,我跟你姐姐,那真的是没有半条腿的关系的,我们只是纯粹的男女关系吗!

跟着公孙大娘约定好了,李毅就回去把事情跟武媚娘说一下了,武媚娘那边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李毅就去了官署去找李道宗商量关于拨人的事情了,毕竟从洛阳去寿州虽说不远,大部分都是走大运河走的水路,安全的很,但是毕竟押运的是粮草,所以三百人天策军护卫还是很有必要的,理由没有权利指挥天策军,那是李道宗的指责,所以这事情得跟李道宗说一下。

去了官署,见到了李道宗,李道宗那边自然早就从收到了官府衙门相关的文书了,安排人跟着李毅一起押运粮草的事情自然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只不过李道宗那边倒是多说了一句:

“哎呀,其实寿州那边,有一位老先生是我的旧相识了,许久未见,没想这次贤侄你竟然要去寿州了啊。”

“既然是叔伯的好友,那自然就是侄儿的前辈,叔伯不妨告诉侄儿,侄儿去了寿州,自然要去拜会的嘛。”

李毅那边有点迷糊,不是很明白李道宗这个时候说这事情干什么,认识的老熟人什么的自己写个信去不就是了,难道是很牛叉的人物,想要我这个皇子亲自去问好不成?

李毅这边正奇怪着呢,李道宗那边就说了:

“哎呀,这事情就不麻烦贤侄你了,这样吧,我安排我家里人,跟着贤侄你一起去寿州好了,此去一路上,贤侄还是多照顾点啊。”

“叔伯有命,侄儿必定听从的。”李毅那边拱手恭恭敬敬的如此说道,他倒也没有多想,李道宗的家人,一般点的大概就是亲近的仆从管家吧,排场点的没准会喊李道宗的小儿子去也说不定,起码李毅是这么想的。

但是李毅万万没想到的是,李道宗喊得,却是他的女儿,李雪雁。

※※※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洛阳别驾能力还是有的,说两天备好粮草,就是两天。

李毅那边带着天策军,结果了粮草辎重,随后就带去码头装船了,武媚娘和公孙大娘自然是早早在码头等着了,至于忆盈楼的小女孩子们,也都已经接到王府去照顾了。不过让李毅没想到的是,到了码头,却看到了李雪雁跟着武媚娘还有公孙大娘站在一起,三个女人说说笑笑的,看上去关系很融洽。

不过李毅就奇了怪了,李雪雁怎么来了啊?思索了两秒钟,一巴掌拍自己脑门上,哇,着李道宗推销自己女儿也是下了血本了啊,我这领军下江南送粮草呢,你把你女儿送我这边跟着一起走,也不怕人家参你一本哦!

其实李道宗怕个啥啊,先不说这押运粮草,本来就是从洛阳押到寿州,走的还是南北大运河,根本就没危险,况且,天策军都是自己人,李毅自己还带着武媚娘和公孙大娘呢,而且人家李雪雁是代表父亲看望故人的,合情合理嘛!

李毅那边也不多说了,既然来了就一起吧,连带着李雪雁给一起装船了。

众人上船之后,李毅大手一挥,出发!

第五百一十五章 有点东西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例如从现在的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即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再进入泒河,经过平虏渠,入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再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汉水,入杨口渠,入长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这四通八达的水道隋炀帝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当然了,隋唐大运河也并非是隋炀帝一人开的,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在开凿这条运河了。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军事运输十分频繁。夫差一心想北上伐齐,争霸中原,当时,江、淮之间没有水路可通,只有由江入海,这样走,不但航程长,而且海上风狂浪急,易失战机。为了安全和便利进军,缩短军需路线,夫差决定在蜀冈之上筑邗城,在蜀冈脚下凿邗沟,开通江淮之间的水道。对于筑邗城、凿邗沟的劳动场面,史书上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即“举锸如云”,可见其声势浩大,这可以算作是隋唐大运河有记录的第一凿了。

吴开邗沟之后,还在更北的地方开凿了商(宋)鲁之间的黄沟运河,沟通了泗水与济水。黄沟开凿之后,吴王夫差可沿邗沟北到淮水,入泗水,入济水,西上黄池,与齐晋争夺盟主地位。秦始皇在湘桂之间开凿灵渠,以通漕运。在四川有李冰开凿离队,关中郑国作郑国渠,既可以灌溉农田,又可以供漕运,“皆可行舟”。汉朝,魏晋南北朝等,都有开凿这一段的水利人工运河。

说实话,他们开运河都没出事,但是就隋炀帝开运河,就开启了隋亡的开端,不仅如此,隋炀帝还因此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从古至今但凡是和这条大运河扯上关系的诗词,基本上都有拉上隋朝来鞭笞一番,很少有能见到例外的。

只不过隋炀帝给骂惨了,却也给后人们留下了大运河这个宝贵的遗产,起码李毅现在就在享受着这个血迹斑斑,堆满骸骨的遗产。

大唐这年头的货船没有发动机,在大运河上逆风逆流行驶时,就需要纤夫拉船了。为了方便纤夫拉船行走,人们在大运河上修建了很长的纤道,纤道由青石板、青石条垒砌而成,纤道为双面临水,它们架水而出,远望如同一条白练漂于水上。

拉船的时候,一队人站在岸边,一队人站在纤道上,就这么靠着绳子和人力,将一条条的大船或逆风或逆流的拉了上去。

当然了,李毅这会是顺风而行,倒不需要民夫来拉船,而且整个隋唐大运河也不是每一段都需要拉船的,这个还是要看实际情况来的。

飘飘荡荡的在大运河上待了两天,船队就到了丹阳到了丹阳就不用继续走运河了,再走要去苏杭了。

下了船,李毅感觉腿都有点飘了,没办法,这船实在是太过于晃了,不仅晃,味道还大,最主要的是压根不能睡觉啊。

大唐这年头的船只,根本就没有拉在两柱子之间的吊床,所有人都是打地铺,身份尊贵些的,比如李毅这样的,自然是有床铺的,不过是钉死在船上的那种床铺,晃起来,直接给你摔床下去都有可能。

当然在大运河上,倒不至于晃的给李毅扔床下去,但是一旦起风了,也是颇为不好受的,好在也不是第一次坐船了,倒也能够勉强忍受。

从大运河上下来以后,李毅带着人马继续朝着西边寿州的方向去了,沿途沿着官道一直走,到了傍晚就进城,只消走了两天,就到了寿州了。

从洛阳到寿州,直线距离八百公里的路程,在大运河的帮助下,竟然前后四天就赶到了,说老实话,这速度就算是李毅也感觉到相当的惊讶了,虽然还是没有开车或者铁路来得快,但是这种行进速度,在交通水平落后的封建时代,已经是了不起的速度了。

李毅一路上自然也不是闷头赶路的,沿途也都有让城镇的官员们帮忙找下人,怎么找?简单,让公孙大娘往那一站,看一眼看清楚了,就找和这姑娘一样的人,要是找到了,就个带一句话:就说姐姐在家等她回来吃饭,快些回来吧。

这种找人方法固然是简单粗暴,但是这年头又没有闭路电视,李毅能想到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也就只有如此了。

就这样一直赶路到了寿州,寿州别驾早就在三十里长亭外恭候着李毅了,李毅没想到这寿州别驾这么热情,人家都是顶多十里长亭相迎,这寿州别驾直接三十里相迎,也是没谁了。

李毅的任务只是押运粮草,至于粮草运到之后该干什么,那就是人家别驾的事情了,和李毅关系不大了。

李毅对于剿匪的事情并不是很担心,寿州府兵都集结过来了,粮草也到了,剩下的不就是地毯式的搜索巢湖不就完事了,巢湖虽然大,但是也不至于像海一样,摸不到边的,只要这些湖匪还在巢湖上,那基本上就跑不掉的,上岸也不怕,这么大伙人上岸肯定有动静,只要一有动静,府兵这边骑兵出动,直接就杀过去了,湖上面你还能依靠着船舸反抗下,但是到了岸上,你就一伙土匪,跟打听那个正规军有什么反抗的可能吗?

李毅没多在意前线的事情,到了寿州,被别驾安排到官署休息,就开始将带来的人手都撒出去了,主要是寻找裴良俊的消息的,只要找到裴良俊,那找到公孙二娘就十拿九稳了。

只不过李毅这边正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呢,没过几天,前面巢县传来了消息了——那伙巢湖的匪兵,竟然趁着天黑,给府兵们的船给烧了!

李毅一听汇报,愣住了,乖乖,有点东西的啊。

第五百一十六章 胆子有点肥

原本李毅想着自己就是到寿州走一趟,等着巢湖匪患消除,自己这个寿州都督也就算是尽到责任了。当然了,李毅一方面是希望府兵能够早日干掉湖匪,给老百姓们一个太平安稳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又希望能找个由头在寿州多待一会,最好就是还能够到江南到处走走,一边走一边找裴良俊和公孙二娘,正好也看看大唐年间的江南美景,李毅到大唐有四个年头了,虽说去过川蜀,上过战场,但是大部分时间其实也就是在长安城蹲着而已,也就最近大半年去了洛阳上任,这大半年间还都有奖金四五个月是在长安城度过的呢。

正因为如此,李毅到了寿州之后,也没有着急在寿州四处走走看看,反倒是一头扎进了官署之中,开始挑刺了,在李毅的设想里,寿州府兵剿灭匪患也就是半个月内的事情而已,巢湖虽然大,但是它有就那么大,李毅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可言,所以想着多拖一会,肯定要翻一点冤案出来啊,挖一点贪官污吏啊对吧,这个寿州别驾看上去就很有发挥的空间吗!

只不过这寿州别驾竟然比李毅想的还老实,别会所冤案,贪官污吏什么的了,就来你任人唯亲给亲属走点后门这种洛阳别驾都会犯的错误都没犯过!

倒也不是说寿州别驾的思想觉悟有多高,而是大唐这年头的检查制度相当的完善,每年御史台都会巡守各道,而且还都是中央特派下来的御史,但凡发现有半点贪官污吏的痕迹或者滥用职权,鱼肉乡里,那你也不用混了,这年头的御史台那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皇帝都逮着爆喷,还会担忧顾虑你一个小小地方官不成吗?

况且大唐官员年年考核,三到四年就大考一次,考核不过不仅官职不保,还要问罪的,可不存在什么留职察看这种事情,考核优秀的,才有机会到长安城去当京官的。

李毅这边没抓到寿州别驾什么把柄,一时间有点可惜,那边寿州别驾在边上看的那真的是脑阔有点疼,寿州别驾当然听说过周王殿下的大名啊,虽然不过是十五岁不到的少年郎,还显得颇为稚嫩,但是寿州别驾对于周王殿下,那可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啊,这周王殿下身上荣誉太多,上过战场,下过农场,养鸡杀人印书写书,那都是信手拈来,啥也不说,就光是去年跟吐蕃一战打下来的威名,周王殿下这就绝对不是旁人能够轻蔑小视的。

再有传言都说周王殿下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这会子一见,寿州别驾很信服,你看我长得老实巴交的,兢兢业业的管理治理寿州,这周王殿下来了,二话不说的就在官署把各种账本记录从头到尾的检查了一遍,不知道的还以为周王殿下不是来送粮草的,是派下来的御史呢!你瞧瞧,那么厚的账本,熬夜通宵的看,看的寿州别驾眼眶都湿润了,你能说这是周王殿下针对我洛阳别驾吗?肯定不是啊!周王殿下如此尽职尽责,虽然审查监管不是他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是身为皇子,为了皇帝陛下牧守一方的王爷,竟然因为担心寿州百姓是否有受到委屈,顾不上旅途劳顿,到了寿州之后就如此辛劳,实在是可歌可泣啊!

不仅仅是寿州别驾眼眶湿润了,就连官署里那些官员们也都眼眶湿润了,一个个默默擦拭泪水,妈的,可千万别查到什么啊!

只不过李毅还没把寿州的官署文件给看完呢,从巢县那边就来人通报了消息了,匪军把我们的船烧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大概两天之前的夜里,大家正忙着接收粮草,将军们制定着计划打算明天一早就去剿匪,船只都集结起来准备好了,哪想到那些匪徒们水性了得,趁着天黑钻水里一路摸过来,竟然给放在岸边船只都给一把火烧了!

要知道大唐虽然有水军,但那都在东北方向主要用来对付高句丽的呢,巢湖这边的战船不是很多,更多的也是征用来的民船,毕竟在这年头打水仗,更多的还是跳帮作战,顶多也就站在船上射射箭之类的,没啥特别的作战手法了。

只不过现在船被烧了,游泳去跟人家打那肯定不现实的,没有船,那还剿个屁的匪啊!这一下子耽搁下来了,万一要是巢湖那帮子匪徒跑了,那真是从上到下都要担责任的。就算李毅只是来打个酱油的,那也要背负一个治匪不力的罪名的!

当然了,前线的军士就更不用说了,听说看管船只的官吏当场就给抓起来治罪了,少说也是砍头,这没啥好可怜的,军队之中要是可怜这个可怜那个,那干脆别打仗了,大家一起投降得了,不管哪个朝代都是如此,特别是两军对垒的时候,关键地方除了差错,当场杀了你都不算过分的。

这事情虽说和寿州别驾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寿州别驾听说了以后,也是有点为难了起来,这边就帮着李毅出谋划策了起来,就说了:

“周王殿下也不用着急,下官现在就去召集工匠,征调民夫,再赶造船只出来,那些匪徒跑不掉的。”

李毅那边听了也没说话,就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寿州别驾一看周王殿下这个样子,还以为是周王殿下不高兴了呢,这会正打算继续安慰呢,那边就听了李毅问了:

“这巢湖水匪,胆子这么大的?有什么来头嘛?”

首节 上一节 169/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