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57节

  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

  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

  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

  面前这幅墨鸭图里的墨鸭,昂首挺胸,白眼向天,旁若无人。

  眼啄以细笔劲勾,陡显力量。

  毛羽以半浓湿墨点染,寥寥数笔,丰满充实。

  腹下一笔迅扫,稍露飞白,犹如将墨鸭在水中游动的速度感于着意不着意间轻松写出。

  “意到神来,大处与细节,在在兼及,错不了。”曹子建暗道。

  确认了是八大山人的作品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跟对方谈价格了。

  “这画多少钱?”曹子建将目光从画上收回,看向消瘦青年,问道。

  “一百大洋。”消瘦青年不假思索道,仿佛这价格早就定好的一般。

  听到这个报价,曹子建心头一喜。

  不贵,一点都不贵。

  决定一幅书画的价值有很多因素。

  如作者的艺术造诣、尺幅的大小、是否精品、作品的存世量、时代的早晚、品象如何等等。

  朱耷,被誉为华国画的一代宗师。

  大写意画,在他笔下,已登峰造极,后无来者。

  其作品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哪怕这幅《墨鸭图》的尺幅不算特别大。

  但根据曹子建的估计,在自己世界,怎么也值700w以上。

  不贵是不贵,但讨价还价的流程依然不能省。

  一来是确认价格。

  二来则是万一便宜的话,那就最好了。

  当即开口道:“贵了点。”

  “看好了,这可是名家之作。”消瘦青年开口道。

  “哪个名家?”曹子建明知故问道。

  为的就是探探面前这消瘦青年的底,顺便为接下来那几幅画做铺垫。

  “我哪知道,你自己看阿。”消瘦青年不耐烦道。

  一句话,让曹子建明白,这些画,青年不懂,拿出来卖为的就是换钱之用。

  “真的不能少吗?”曹子建再次确认了一遍。

  “一百大洋,一分都不少。”青年坚持道。

  “八十?”

  “说了不少,就是不少。”

  “得,成交。”曹子建这就从身上掏出钱,递给了对方。

  随着双方交易完毕。

  曹子建准备去看下一幅画的时候。

  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消瘦青年将地上的画开始一幅一幅的往包袱里重新收。

  “这刚开业就收摊了?”曹子建有些懵了。

  “不收摊干嘛?这一百大洋已经够我几天烟钱了,等什么时候缺钱的时候再说。”消瘦青年开口道。

  原本,曹子建也不准备强求了。

  只是看到青年在收一幅画卷时,他发现那画卷的纸张颜色十分蜡黄。

  在表面还能看到星星斑点。

  单单从外观来看,这幅画纸就有一定的年头了。

  所以没有任何犹豫,曹子建伸出手,在对方将这幅画卷收入包袱前,给拿了过来。

  见手中的画卷被抢走,消瘦青年有些恼怒的看着曹子建,“你干嘛?”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曹子建也知道自己唐突了,立马挤出一个笑脸,道:“你先收其他的,我看看这幅画。”

  “说了,我钱已经够用,接下来的这些不卖了。”消瘦青年开口道。

  “未雨绸缪,知道吗?”曹子建解释道:“这几天是够用了,那花完之后了?”

  “要知道,书画这种东西,在鬼市并不是那么好卖。”

  “兴许哪天你等钱用,画一下子又卖不出去,那不是干着急吗?”

  消瘦青年一听这话,觉得好像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当即也就没说什么,任曹子建看了起来。

  曹子建这就将画卷给小心翼翼的打开。

  其内容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三行字。

  一共二十三个字。

  每个字给曹子建都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如山泉出谷,奔腾倾泻不可遏止。

  越看,曹子建越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第63章 王献之的破体一笔书能力

  曹子建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尽量趋于平静。

  而后将画卷小心翼翼的卷好。

  看向正在收最后一幅画的消瘦男子,问道:“这画也是一百大洋嘛?”

  消瘦青年闻言,没有急着回答曹子建的问题。

  因为这会的他,并不急着等钱用。

  况且这些书画都是从祖上传来的。

  他自然想将价格卖的好一点。

  一番思量过后,消瘦青年才开口道:“这起码得两百大洋。”

  “刚刚那幅都才一百,这个怎么就要两百?”曹子建顿露不满之色道:“怎么?逮着我一个人往死里薅是吧?”

  “那你要不要嘛?”消瘦青年开口道。

  “一百大洋,我就要了。”曹子建道。

  “就两百大洋。“

  “你确定?”曹子建做着最后的确定。

  “确定,两百,一分都不少。”消瘦青年点头。

  “行。”曹子建没在跟对方磨嘴皮子,这就付了钱。

  随着交易完成,曹子建感觉如释重负,再次询问道:“剩下的画我也可以收的。”

  “你收我也不卖了。”消瘦青年语气坚定。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身上有太多钱的话,会忍不住想去赌。

  只是祖上能卖的他都卖的差不多了。

  如今就剩下几幅画外加一个宅子了。

  说白了,他现在的情况跟以前的那个曹子建差不多。

  这也是当下很多纨绔的现状。

  “行吧。”曹子建没在勉强,这就带着两幅书画离开了鬼市。

  四合院,中堂。

  哪怕盯着面前这幅字已经足足一个小时了,曹子建还是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因为这幅字很有可能就是自己世界已经失佚的王献之《适奉帖》。

  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诗人。

  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他父亲王羲之被称为‘书圣’,而他则被称为‘小圣’。

  两父子可以说是书法史上天花板的存在。

  故后人将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二王一出,谁与争锋。

  这幅法帖上有着六枚收藏印。

  分别是“贾似道印”、“似道”、“秋壑”、“秋壑珍玩”、“悦生”葫芦印及“长”字朱文大印。

  全部出自一人之手。

  宋代大臣贾似道。

  贾似道收藏过的珍品众多。

  包括晋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欧阳询的《梦奠帖》、颜真卿的《告帖》、展子虔的《游春图》等等。

首节 上一节 57/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