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18节
“姑,我现在自己开店当老板,就不用担心迟不迟到的事了吧?不然我这老板当得得多憋屈?”曹子建苦声道。
“即便自己开店,守时也很重要。”曹蒹葭正色道:“快去。”
曹子建无奈叹了口气。
果然,不管自己如何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但在自己姑姑眼里,依然还是个孩子。
随着洗漱完毕,曹子建来到了楼下的餐厅。
当看到餐桌上只有一碗白粥后,眨巴眨眼睛,看向曹蒹葭,道:“姑,这就是你给我买的早饭?”
“是啊。”曹蒹葭点头:“白粥清淡好消化,有助于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减轻负...”
不等曹蒹葭将话说完,曹子建打断道:“你侄儿我堂堂七尺男儿,就一碗白粥你礼貌吗?”
“确切的说不是一碗,是半碗,因为我还要吃半碗。”曹蒹葭开口道。
曹子建闻言,嘴角不自觉的开始抽动起来。
这尼玛绝对不是亲姑。
就在曹子建刚想吐槽两句的时候,曹蒹葭突然笑了起来:“跟你开玩笑呢。”
“我怎么忍心看你吃不饱饭呢?已经给你点了外卖,马上就送到了。”
“这还差不多。”曹子建嘀咕了一句。
不多时,外卖到了。
胡辣汤、麻花油茶,牛肉饼、甑糕...
全是秦省的特色早餐。
这才是亲姑嘛。
等到曹子建吃完,将垃圾收拾好后,便朝曹蒹葭开口道:“姑,我吃饱了,上班去了。”
说着,曹子建就去穿鞋。
只是,才刚套进去一只鞋,曹蒹葭的声音就从身后响起:“一起吧。”
“一起?”曹子建疑惑的看向曹蒹葭。
“对啊,去看看你古玩店的情况。”曹蒹葭点头道。
此话一出,曹子建突然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道:“姑,你说的有事,该不会就是在秦省考察我的工作情况吧?”
“不可以吗?”曹蒹葭反问道。
“你还真是闲的蛋疼。”
曹子建这话,也就心里想想。
由于随缘居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曹子建也没拒绝。
当即,两人出门。
。。。。。。
随缘居。
随着店铺开门,预示着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
然而,说是工作,其实就是曹子建跟曹蒹葭在店里喝茶聊天。
毕竟古玩店的生意,一天都不见得能来一位客人。
随着一杯接着一杯茶水下肚,曹蒹葭实在有些受不了这种无所事事的时间。
哪怕不懂瓷器的她,这会也在店里看了起来,以此来打发这无聊的时间。
就在快到中午饭点的时候,店里终于来了一位客人。
这是一个看着四十左右,梳着大背头,腰间挎着一个皮包的中年男子。
“你好,有什么需要?”曹子建礼貌性的朝对方打了个招呼。
中年男子没有回答曹子建的这个问题,而是将曹子建在某音的账号给报了出来:“子建免费鉴宝。”
“你是?”曹子建眉头一挑。
“前几天我在你直播间跟你连麦过,这店铺地址就是你发给我的。”中年男子答道。
此话一出,曹子建已经知道对方是谁了。
随便玩玩。
那个让自己鉴定十几件瓷器,愣是没有几件真品的水友。
最后问自己秦省有没有古玩店推荐的那位。
“想起来了。”曹子建点头:“怎么称呼?”
“王大宝。”中年男子开口道。
“王老板今天过来准备入手哪些瓷器?”曹子建问道。
“我先自己看一下,有需要喊你。”王大宝说着,便是自顾自的看了起来。
不多时,王大宝的声音响起。
“你帮我将这对杯子拿下来给我看看。”
曹子建闻言,顺着对方手指方向看去,发现对方指的一对咸丰年制的五彩花神杯。
这对杯子造型精致,胎骨坚实,通体施白釉,釉面滋润匀净。
杯壁以青花五彩装饰,青花绘洞石,五彩绘水仙,花繁叶茂。
红色月季自后方洞石处斜逸而出,另面仅两丛水仙相依而生,布局繁简搭配。
画面亦脱胎自康熙花神杯一月水仙花的纹饰,极富康窑神韵。
随着曹子建将其取下,王大宝拿在手上打量了一番后,朝曹子建问道:“这对杯子什么价格?”
“三十万。”曹子建开口道。
听到这价格,王大宝眉头一皱:“咸丰年制的一对杯子要三十万?”
第226章 广积粮,高筑墙
曹子建闻言,解释道。
“王老板,花神杯乃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品种。”
“以十二月令花卉为纹饰,所见康熙花神杯有五彩和青花、诗画合璧和有画无诗共计四种,均精巧可爱。”
“但雍正以后不再成套制作,尔后各朝多仅烧造水仙月季一种,其中尤以咸丰朝制品最为少见。”
“所以三十万的价格,不贵。”
“还不贵呢?”王大宝嗤之以鼻道:“我前些天刷某音,看到某场拍卖会,一对乾隆五彩花神杯,也才三十万的价格而已。”
“乾隆和咸丰中间差了一百多年,你跟我说两个价格一样?”
“古董,古董,那肯定越古老越值钱才是。”
听着对方这番话,曹子建已经有些明白,为什么对方能买到了那么多赝品了。
纯纯外行阿。
原本曹子建是懒得跟对方废话,但谁叫顾客就是上帝呢。
只能耐着性子道:“王老板,你的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一件古玩的价值,从来就不是靠年限来界定的。”
“就拿陶瓷来说吧。”
“唐代离咱们久不久?”
“一千多年。”王大宝答道。
“可是,你要知道,一些唐代的陶器,大多卖不上价。”曹子建接口道:“除了存世量多是一方面,当时的制造工艺不足,艺术价值不高又是另一方面。”
“还有,民国距今才一百多年,可是如珠山八友的瓷板画,王步的青花瓷等等,其价值却是超过了很多清三代的官窑。”
王大宝闻言,没有说话。
曹子建见状,正准备继续说点什么。
只是这一次,还没等他开口,一旁的曹蒹葭却是率先道。
“王老板,你对瓷器是不是了解的不多?”
见问话的是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人,王大宝自然不肯承认,反驳道:“谁说的?”
“既然你了解瓷器,那我问你,咸丰一朝虽然存在了11年,但烧制瓷器的时间,为什么只有五年?”曹蒹葭问道。
“这....”王大宝被问懵了,因为他真的不知道。
见王大宝不说话,曹蒹葭自问自答道:“因为当时,农民起义,加上海外联军的入侵,使得南方各省均被战火袭扰,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最终,在咸丰五年被迫停烧。”
“此次停烧影响深远,一些制瓷工艺因此失传。”
“虽然说,御窑厂在同治年间又开始重新复烧,但其水平已不可与之前同日而语。”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因此像这对花神杯样式的咸丰精品官窑,极为难得。”
“属于是清代瓷器最后的荣光,其价值不仅不逊色乾隆时期的花神杯,在不久将来,甚至升值速度还要远超乾隆花神杯。”
即便曹蒹葭将话说到这份上,王大宝还是没有选择入手,而是留下一句,我在考虑一下后,便是离开了。
原本,曹子建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没曾想,下午的时候,王大宝又过来了。
进店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那咸丰年制花神杯还在不在。
曹子建说了在之后,这一次王大宝没有犹豫,直接买下了。
付完钱后的王大宝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朝曹子建开口道:“曹老板,确实是我对瓷器的了解不够,才说你报的价格高。”
“刚刚我回去后,问了一些人,他们都说这价格可以接受。”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