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102节
上行:景德镇制。
下行:微波炉适用。
“大爷,这不看底兴许还能卖个百八十,这一看底,十五,不能再多了。”曹子建开口道。
“十五万,我可不卖,最少也得八十万。”中年男子说着,还比划了一个八的手势。
“大爷,你可能误会了,我说的十五不是十五万,而是十五块。”曹子建纠正道。
“多少?”中年男子瞪大了眼睛。
曹子建见状,发现大爷好像并不是跟自己开玩笑的样子。
为了不过度刺激对方,曹子建问道:“大爷,您识字吗?”
“废话。”中年男子没好气道。
“既然识字,那你跟我说说,这适用微波炉五个字,为什么会让你觉得它是一件明青花?”曹子建开口道。
“你这掌柜,看来对于历史是一点都不懂阿。”中年男子摇头道。
“明,陈汝言诗中有云,‘美酒生微波,残梅杂芳树’。”
“由此可见,微波炉就是热酒炉的雅称。”
“所以,这适用微波炉,就是说这盖罐可以用来放炉子上热酒的意思。”
听到这解释,曹子建立马用大拇指朝自己人中掐去。
这已经不是抽象了,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不用问,当初中年男子入手这盖罐的时候,商家肯定就是这么忽悠他的。
“大爷,确实是我才疏学浅了。”曹子建没选择跟对方犟:“您回去将这盖罐拿给你的子女看看吧。”
“兴许他们能给你答案。”
“我子女对古玩又不懂,给他们也看不出来。”中年男子道。
“万一能看出点什么也说不定。”曹子建开口道。
“你的意思是你这不收?”中年男子道。
“实在没有那个能力。”曹子建点点头。
“啥也不懂,还学人家开古玩店,迟早要赔本。”中年男子临走前,不忘嘀咕道。
“我尼玛...”曹子建欲言又止,想想实在没必要跟对方计较。
这就关上店铺,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第113章 黄者,君之服也
翌日。
曹子建叫了辆车,来到了张林民提供的地址。
这是一栋完全现代的二层楼房。
外墙的装修风格颇具艺术感。
曹子建抬腿,走进了店里。
大片留白的墙。
聚光灯下,一件件商品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与传统的古玩店不同,店内放弃了传统上满满当当的柜台陈列。
而是将店面升级成一个个独立的艺术空间,将件件精品物件场景化展示。
四五十平方米的店铺装修得清爽华丽,却只摆放着不足10样物件。
“这是一间古玩店?”看着其内的装修风格,曹子建有些大跌眼镜。
“曹兄弟,来了阿。”早就在店里等着的张林民看到曹子建后,立马迎了上来。
“张哥。”曹子建朝对方打了个招呼。
“曹兄弟,这盒子里装的是?”张林民发现曹子建并不是空手来的,不由好奇问道。
“一件品相不是特别完美的雍正官窑杯子,想着问你有没有兴趣收。”曹子建答道。
“雍正官窑?”张林民顿时来了兴致。
只要东西对,即便品相不是特别完美,雍正官窑瓷的价格也是不菲的。
毕竟这都是不可再生的艺术品。
“走,咱们去茶室聊。”张林民这就领着曹子建往自己茶室方向走去。
路上,张林民见曹子建还在打量着自己的店铺,不由开口询问道。
“曹兄弟,怎么?这样的古玩店铺装修风格没见过?”
“第一次见。”曹子建如实道:“你要不说是古玩店,我都以为是艺术博物馆。”
“没办法,与时俱进嘛。”张林民笑道:“随着市场的专业化不断提升,如今收藏圈的年龄偏向年轻化。”
“面对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古玩传统店铺有时候也需要转型。”
对此,曹子建却不是那么赞同。
在他看来,古玩店不同于珠宝店,并不需要打造得富丽堂皇,而是走专业路线。
更好的展现古玩的魅力,进而烘托出独特的、古朴的、有艺术气息的氛围感。
所以在曹子建心中,他还是喜欢那种古香古色的装修风格。
这种充满现代艺术感气息的店铺,曹子建还真有些欣赏不来。
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喜好,所以曹子建也没说什么,点点头道:“说的也有道理。”
闲聊的功夫,两人来到了茶室。
曹子建第一时间并不是看茶室的装修风格,而是朝天花板以及各处角落看去。
他想知道,这茶室内有没有安装摄像头。
发现并没有之后,这就朝着张林民确认道:“张哥,这茶室内怎么不安装一个摄像头?”
“茶室嘛,跟客户交心的地方,有个摄像头盯着,难免说话没那么坦诚布公。”张林民笑道。
“说的太对了。”曹子建笑着点了点头。
张林民并没有急着看曹子建带来的瓷器,而是先给曹子建沏上一壶茶后,才开口道:“曹兄弟,你说要参观一下我店里清三代的官窑瓷?”
“对。”曹子建应道。
“那你等会,我去给你取。”张林民说着,就准备起身。
而就在这时,茶室外响起了一道敲门声。
“进来。”张林民喊了一句。
随着房门打开,曹子建看到敲门之人是一个年纪跟张林民差不多的男子。
“范阳,你小子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
“张哥,有客户阿。”范阳没有回答张林民的问题,而是很是识趣的道:“那你们先聊,我去楼下等会。”
“不是客户,是朋友。”张林民开口道:“你也进来一起吧。”
“反正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有共同话题。”
“哦?”范阳闻言,这就打量了曹子建一眼,随即进入茶室,坐到了曹子建的边上。
张林民发现范阳也不是空手来的。
同曹子建一样,手里也捧着一个盒子。
“范阳,这盒子里装的是?”张林民问道。
“前些天从拍卖场上拍回来的一对雍正杯子。”范阳答道:“想着让张哥帮我掌掌眼。”
“你还需要我掌眼?我看你就是想来炫耀自己的藏品吧。”张林民淡笑道。
“张哥,没想到我那么点小心思都被看出来了。”范阳哈哈一笑,也不避讳。
毕竟都是老相识了。
“来,先给你介绍一下。”张林民这就介绍了起来。
“这位是曹子建曹兄弟,随缘居古玩店的老板。”
“曹兄弟,这位是范阳,平时喜欢收藏清三代的瓷器。”
曹子建和范阳两人点头示意了一番,算是打过招呼了。
“范阳,今儿你来的不赶巧,因为曹兄弟也带了一件雍正时期的杯子,根据曹兄弟说的,品相虽然不是特别完美,但我隐隐感觉要比你这对杯子好。”张林民笑道。
他跟范阳比较熟络,知道对方是开得起玩笑的人。
“同是杯子?”范阳顿时起了比拼一下的想法。
因为在他看来,他这个杯子,那可是雍正时期的名品。
这就开口朝曹子建询问道:“曹兄弟,不知道你带来的是?”
“我这杯子有瑕疵,上不得台面。”曹子建摆手道。
“行,那就先看我的。”范阳说着,直接将自己带来的盒子打开。
曹子建和张林民都是将目光投了过去。
只见盒内是一对施柠檬黄釉的杯子。
此对杯撇口,弧腹,圈足。
内壁及底足施白釉。
造型秀巧,胎质坚洁,轻盈灵透,釉色莹润淡雅,釉面光洁亮丽,神韵雅致俱存。
“雍正黄釉杯,大开门阿。”曹子建一眼便是有了结果。
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