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农业狂魔

农业狂魔 第82节

  总的来说,真塑料大棚起到带头增产的作用,虚假塑料大棚既能做样子,又有产出。

  余阳根据建厂速度,写写画画许久。

  回过头来再瞧瞧自己写的,感觉有点绕,字也看不懂……

  本打算修改修改,转念一想,自己都看不懂,更何况员工和外界?

  再说,三元农业的规模在这放着,很少有人知晓到底投产了多少塑料大棚。

  只要自家产量高,效益好,自有泰市的专家学者来帮咱圆上。

  哪怕没有,老董为了显摆,也会让它有。

  余阳搞定蔬菜后。

  联系种子站技术员,让那边加快采购。

  不曾想,对方却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大当家,目前市场上有一款转基因土豆,产自北美,名叫新叶,切片催芽后的产量,比常规土豆高了三倍,只是由于属于进口,用于催芽的土豆价格,比常规土豆贵了十倍。”

  种子本身就贵,这没什么好奇怪。

  犹如西瓜种子,200g大概需要300元,比吃的西瓜子昂贵了几十倍。

  但200g西瓜种子,约有5000粒,可培育1000~1500株西瓜苗,能够种植5亩地。

  所以种子跟食物不能相提并论。

  余阳奇怪的是,他知道转基因大豆,并且知道已经进入东方。

  但转基因土豆的出现,却比印象中早了十几年。

  依稀记得,应该是2013年,工地采购了一批土豆,做饭师傅吐槽采购经理,说这些土豆看上去圆滑光润,卖相好看,实际上除了脆,一点都没有土豆味,做出来也很不好吃,以至于被工人说三道四。

  负责采购的经理,找来采购员问了问,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转基因土豆。

  现在看来,西方的农业公司,或者种子公司,早就搞出了一系列转基因农作物。

  自家主营农业,若想混出头……

  那就只能把挂拉满了。

  也就是,拿下平东湖,获得三级村镇中心,开启实验田。

  “大当家,要不要采购转基因土豆?”

  “不需要,咱们只采购口感好,土豆味十足的种子,产量无所谓,咱自己培育,包括其它种子,也是这样。”

  “我明白了,也就说,咱要原滋原味。”

  “理解到位。”

  余阳挂了大哥大,来到育种大棚瞧一瞧。

  大半个月前种植的大豆,叶子已经掉光,挂在枝干上的一串串豆角,也已经变成青灰色。

  虽然冬季的阳光不是那么强烈,但基于初级改良型农田生长的大豆,依旧临近收获期。

  余阳默念收获。

  [距离完全成熟仅剩4天,现在收获,减产20%,是否收获?]

  “否!”

  ……

  第二天。

  余阳来到乡大院,打算用铁匠铺制作火锅、手推车、金属盘。

  来到后院一瞧,好家伙,锈迹斑斑的钢轨,堆积如山。

  并且还在源源不断的运过来。

  余阳掐着手指算了算,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单节长25米,每米重38kg的钢轨,只要380元。

  自家砸进去500+561.6万,相当于买回来两万根。

  什么概念?

  把这些钢轨连接起来,足足长达500公里!

  “东北大哥,真豪气。”

  其实钢轨并不是稀罕玩意,尤其在东北重工业区,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更换一批。

  尤其机车性能越来越好,列车速度越来越快,牵引的重量越来越高,苗条的38kg级轨道,已经扛不住,必须升级。

  于是有了43kg、50kg、60kg,甚至75kg。

  而钢轨被一批一批的淘汰,正常来讲,这全是钢铁,应该回炉重铸。

  但钢轨里面掺入了碳、锰等稀有元素,对电冶炼炉要求比较高。

  加上钢轨在使用期间,遭受了不同液体的腐蚀,以及长期生锈产生了各类杂质,导致重铸成本,远超生产一条新的。

  如果拿去生产其它,那就更亏了。

  因此,被淘汰的钢轨,大多被丢弃在仓库,或者挖坑掩埋。

  现在东北大哥们听闻有个冤大头要买,生怕卖不掉,直接给了废铁价,两毛一斤。

  其实两毛一斤,也挺贵。

  因为当前产能过剩,引发下岗潮。

  如果给炼钢厂丢个订单,对方敢几分钱一斤的往外卖,只为把炉子点起来。

  点燃了炉子,就能拿订单换贷款。

  有了贷款,全厂就可以发钱……

  当然,钢轨的材质,远超普通钢铁,自家并不亏。

  余阳思索着,来到铁匠铺。

  先让壮汉们丢进去一根钢轨,然后根据页面提示,设定需要打造的东西。

  一尊散发着铁轨光泽的薄皮火锅,就这么出来了。

  不同于京城老火锅,它有点像两個手巴掌大的海碗。

  上部是圆锅,下部是镂空小灶。

  灶里可以放置蜡烛、酒精盒、洋油盒、木炭等等。

  至于导热系数比不上铜……

  买菜送的锅而已,别要求太高。

  然后实验实验。

  还别说,大冬天的,一个人坐在冷冽的屋檐下,烧着木炭,烤着火锅,吃着鲁西小尾寒羊羊肉片,以及鲁西黄牛牛肉片,再品一品景阳冈白酒……

  “哈哈哈,洒家余三元,敢问好汉哪里来,又到何处去?”

  这大概就叫意境。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调调。

  余阳想了想,拿起纸笔,又绘制了几个场景。

  大雪天小夫妻秀恩爱,“三元火锅,他好,我也好!”

  以及,小屁孩哭着闹着要吃火锅,年轻父母正在头疼,奶奶端着火锅走出来,然后慈祥的对着镜头来一句:“三元火锅,温暖开胃,家中常备!”

  试问,咱这火锅蔬菜大礼包,谁能扛得住?

第69章 新业务运营团队

  铁匠铺。

  简易火锅出炉后,壮汉们又制作了简易手推车,以及带底座的椭圆形金属托盘。

  这没什么难度,包括手推车的轮子,也是用钢铁打造的空心轱辘。

  唯一缺点是,钢轨属于锰钢,硬度高,却又格外脆。

  换句话形容,用它制作菜刀,快且锋利,但不能拿来拍蒜。

  并且受特性影响,保养不当,还会生锈。

  于是,余阳又调整原料,比如加点硅,增强氧化能力。

  比如加点铝,提高金属稳定性。

  终于,火锅更轻更耐用,手推车也不容易折断了。

  随后算算产量。

  如果单独制作,火锅每小时20个,手推车每小时10个,金属托盘每小时200个。

  但初级铁匠铺最多容纳100人,也就是产量翻5倍。

  并且农夫主要负责种植,不可能抽调三分之一过来打铁。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铁匠铺供应半成品和制作金属模具。

  然后采购几台压铸设备,再招一批人,专门制作火锅、手推车、金属托盘。

  如此,产品也有了来路。

  余阳把这些事儿,包括制作广告,一股脑丢给六叔。

  后者本就忙的头发稀疏,接到电话,当场不干了。

  “三元,不是叔不努力,实在是叔能力有限,忙不过来。”

  “招人了没有?”

  “招了,但没几个愿意来咱们十里营,尤其那些大学生,哪個不愿意留在城里?”

  “去别的公司挖,只要钱到位,我就不信没人来。”

首节 上一节 82/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