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狂魔 第81节
“真假?”
“那我问你,水利机构的领导,会管交通事故吗?”
“他闲的。”
“这不就对了。”
乡长懂了,“怪不得那天路政的领导来买豆苗,瞅了眼上下坡,什么都没说。”
“废话,他又不是高速管理机构的。”
“高速管理机构的巡逻车,当初来十里营看到咱们垫坡后,掉头逆行跑路,再也没回来……这么说,还真没人管?”
“只要你不上高速拦路,也别用高炮打高速,确实不会有人管。”
余阳耸耸肩,走楼梯来到小洋楼屋顶。
然后打开AMG虎头奔的后备箱,拿出在聊市购买的长筒望远镜,遥望平东湖。
老董确实领着十几個中老年男子,站在湖边交流着什么。
一会指指湖面。
一会指指船坞四周的预制无砟轨道长方体。
一会指指远处砖窑附近的塑料大棚。
偶尔还会回望破破烂烂的十里营。
……
“泰市本就不大,可以利用的资源就那么多,一座山,一片湖,既然东岳可以成为泰市第三产业的支柱,我相信,高达700平方公里的平东湖,也可以成为第一产业的母亲湖,孕育出一系列农产品、水产品、农副产品,令泰市低迷的经济脱胎换骨。”
“老董,不是我们不帮你,而是平东湖太重要了,关系到下游的多个城镇,就像今年,没有平东湖,东山府的泺口,雨水能漫到三楼,你说,我们敢把它交给个人吗?”
“今年的洪水百年难遇,咱不能拿个例说事。更何况黄河里的水连年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平东湖的作用已经大不如以前。最重要的是,令平东湖实现商业化,对东山经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经济不是唯一。”
“那我可就绕过你们,进京了?”
……
余阳听不到老董他们在聊什么,拿望远镜观察片刻后,回到客厅,打算继续品茶。
乡长已经离开,市一建董事长不知什么时候来了。
“大当家,我战友的女儿,怎么样?”
“合着伱当了媒婆啊?”
“这不是一桩好事嘛!”
“没联系,也不感兴趣。”
“那好,您看看我女儿怎么样?”
“???”
“真的,参军三年,今年22,您瞧这照片,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虽然比您大点,但女大三,抱金砖。”
“我当你老板,你却想当我岳父,咱哥俩以后也各论各的?”
“可以,我不介意。”
“忙你的去吧。”
余阳说着,拿起滴滴作响的大哥大,按下通话键。
“歪?我余阳。”
“是我。”
老董的声音从听筒传来,继续道:“今天我找省里聊了聊平东湖,那边不愿意对外开放,但我有办法搞定,只是咱们的份量不够重。”
“哪方面的份量?”
“不止经济。”
“懂了,影响力。”
“好,我知道了。”
“???”
余阳拿着被挂断的大哥大,满头问号。
旋即反应过来。
合着找我解谜来了?
果然,上过高中就是不一样。
市一建董事长也听到了大哥大的声音,“平东湖?”
“嗯,我打算承包下来。”
“很难,哪怕老董出面,也不一定说服上面。”
“听他意思,好像是咱们影响力不够。”
“那你打算怎么做?”
“之前我还在考虑应该增加哪些蔬菜,现在看来,势必要取消原计划。”
“哦?”
“我打算搞一个菜篮子计划,至少要让东山的老乡们,今年年夜饭,增添两样绿色菜。”
为了拿下平东湖,榜一大哥都开始努力,咱总不能拖后腿。
否则人家看咱偷懒,没了干劲,咱今后还怎么让对方交出市大院。
余阳拿出A4纸,罗列一系列蔬菜。
韭菜、生菜、茼蒿、空心菜、豌豆尖……
油菜、大头菜、小白菜、奶白菜、娃娃菜、西兰花……
土豆、洋葱、山药、紫薯、西红柿……
圆椒、尖椒、菜椒、大红椒、小米椒……
黄瓜、青瓜、苦瓜、蒲瓜、木瓜、冬瓜、丝瓜……
扁豆、甜豆、四季豆、荷兰豆、长豆角……
另有几样瓜果,比如草莓、荔枝、葡萄、西瓜……
“这些菜,不一定全种,主要追求量大。”
“此外还要打造三元品牌。”
“比如重新推出火锅蔬菜大礼包。”
“凑巧DIY铁匠铺不缺钢材,大不了制作几种烧酒精,或烧无烟碳的简易火锅,买了礼包,加5块钱就送。”
“再就是半成品菜,可以推出年夜饭……不,是把过年七天的菜,全都帮客户准备好,今天应该做什么,明天应该做什么,来客人了用哪几个。”
“同样道理,DIY铁匠铺不缺钢铁,咱还可以帮客户打造一辆买菜用的简易手拉车,买够一定额度的半成品,免费送。”
“最后是瓜果。”
“祭祖果盘、年夜饭果盘、新春果盘、回娘家果盘。”
“到时候用DIY铁匠铺,制作一种扁形圆润的盘子,按照果盘种类,装上半斤草莓,半斤甜瓜,半斤葡萄,一串荔枝,另外再种点花生炒一炒,种点大豆煮毛豆,种点玉米爆一爆……”
“哪怕客户吃完了,也能留着三元标志的金属盘,传宗接代。”
“四项业务,足够让自家在这个春节大赚一笔,顺带做大做强,提高影响。”
“麻烦的是,如何安排种植任务。”
第68章 产业调整、三元火锅
小洋楼客厅内。
余阳仰望墙上的三元农业规划图,琢磨种植计划。
首先。
和尚吃腻了豆苗,周围地市的老百姓,也对豆苗失去了兴趣。
加上南方豆苗涌入北方,拉低了售价,降低了利润。
自家豆苗,势必要减产。
还好,这年头的运输成本极高。
尤其豆苗的种植周期长,南方豆苗并未构成跨区域倾销。
自家豆苗依旧有得卖。
余阳唤出半透明面板,数了数壮汉人头。
得益于之前制定的持续爆兵计划,原本225位农夫,现在已经增加到327名。
每人持有一分地,自家约有32.7亩农田。
一座塑料大棚2.25亩,等铺设完火炕,自家就能拥有14.5座真·塑料大棚。
豆苗保留5座,搭配25座虚假塑料大棚,继续搞批发。
剩下的9.5座真塑料大棚,搭配50座虚假塑料大棚,全部种韭菜。
然后错峰收割,持续一周。
同时,加快塑料大棚建设,再投入50座,等9.5座真塑料大棚收割完最后一轮韭苔,改种生菜。
而之前种韭菜的50座塑料大棚,则一直保留,偶尔收割。
接着,9.5座真塑料大棚收割数次生菜,改种青椒、黄瓜、西红柿。
只是第一次种植是育苗、育秧,等秧子临近收获,移植到新一批投产的50座塑料大棚,再种一轮,用于收割。
随后9.5座真塑料大棚,改种草莓、葡萄、西瓜,同样是先育秧,再移植,然后重新种植用于收割……
上一篇: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