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农业狂魔

农业狂魔 第28节

  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非一般的虎头奔,纷纷驻足观看。

  就连前后左右,甚至反方向的车,都放缓了速度。

  “小余啊,豪车就是豪车,我感觉……这辈子值了!”

  “那您别哭,好好开车,我还没活够呢。”

  “……”

  众人来到此次招商引资的目的地,三鑫玻璃厂。

  厂区十分老旧,许多铁质窗户已经生锈,并在墙上留下一道道红褐色痕迹。

  远远看去,犹如废弃。

  不过,车间方向隐隐传来切割打磨声,更远处还有炼炉向外喷吐烟雾,证明这里在营业。

  当AMG虎头奔来到大门口。

  这时,两个中年男子来到车前。

  看到虎头奔的标志,尤其比虎头奔还要宽大的车身,有些不敢开口。

  余阳落下车窗,“怎么了?”

  “大老板,来这有事?”

  “采购。”

  “采购啥?”

  “玻璃原片,我上次进了65万的货,用着还不错,想着再订购一批,但看你们这样,似乎有啥事儿……算了,我们换另一家厂子。”

  余阳示意开车的乡长掉头。

  拦车的中年男子慌忙招手,毕竟厂子有订单,下岗人员才有机会拿到补偿,“哎,大老板,这里没啥事,就是员工之间闹矛盾,快进去吧。”

  与此同时,另一名中年男子跑到门卫室,交流几句,一起拉开铁栅栏。

  乡长一边开车前行,一边感叹:“还是豪车有面,我们第一次来,各种盘问,各种质疑,次数一多,他们很快就知道我们是招商引资的,直接不让我们进去了,被迫翻墙。”

  “人家也是无辜受害者,毕竟在这工作大半辈子,忽然失业了,买不起煤球,买不起粮油,上有老,下有小,谁能受得了?”

  “没办法的事。”

  交谈中。

  正前方贴着瓷砖的二层小楼中,冲出三名中老年人,并在路边招手。

  很快,车子停稳,后车门大开。

  “贵客临门,蓬荜生辉,这位大老板,欢迎欢迎!”

  乡长钻出驾驶室,隔着车顶打招呼,“是我!”

  “黄乡长?”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互相介绍之后。

  众人迈入会议室。

  闲聊许久,余阳开始琢磨。

  玻璃厂的现状,跟之前了解的差不多。

  “当初我们盘下玻璃厂,跟市里谈得很清楚,我们只做生意,过往的一些问题,不归我们管。

  但玻璃厂实现盈利后,那些原本去市里讨说法的下岗职工,忽然就堵住了厂区,要求我们支付赔偿,或解决安置。

  这个安置,是因为玻璃厂以前有职工房,后来被单独卖了,我们盘下玻璃厂,下岗职工认为这事应该我们解决。”

  余阳明白了,“无非是一厂多卖。”

  说完,瞥了乡长一眼。

  后者摇摇头,“当初把砖窑盘给老余,我们可没搞这么多小动作。”

  余阳:“那我问一句,你们到底想不想搬去十里营?”

  “肯定,我们在这根本做不成生意。”

  “那好,按我说的办,咱们先签一份100万订单的合同,我拿外面的虎头奔做质押,然后你们拿着合同,以需要资金采购原材料的名义,找当地银行办理贷款,要50万,记住,是当地银行,也就是聊市银行,或者聊市商业银行,不能找大银行,不然咱打不过。”

  “然后呢?”

  “然后跑路啊,还能怎么着?”

  “那厂子里的设备?”

  “没事,等你们拿到贷款,我就喊人过来,连夜搬走。”

  乡长忍不住插嘴道:“小余,咱这是招商引资吗?”

  “不是吗?把企业招过去,还自带资金,这事办的不漂亮?”

  “漂亮,但总感觉哪里不对。”

第23章 贷款、收购

  这是一个以招商引资作为成绩评判的年代。

  招的好了,上级给补助,给拨款,给津贴,甚至奖励小轿车,今年全乡吃喝不愁。

  招的差了,啥都没有,还要换人,今年全乡愁眉苦脸。

  至于为啥要招商……

  因为穷。

  就像十里营。

  人们种地养活不了自己,更供不起家里孩子上高中,只能选择打工。

  但乡里只有一座煤球厂,一座面粉厂,一座熄火的砖窑,再加临街店铺若干,人们唯有出门谋生路。

  有的只是劳力出去,年底带回工资。

  有的托儿带口出去,再也没回来。

  也有的因为种种,死在了外面,留下一屋子妇孺老弱。

  人口越来越少,乡里负担越来越大,经济越来越差。

  若想改变现状,唯有招企业进乡,在乡里直接解决就业问题。

  十里营如此,韩垓乡如此,佛陀庙如此,东方大地的乡镇,均是如此。

  招商进行的好,自身又有底子的地方,比如南边的拳铺,每年财政收入上千万。

  招商进行的一般,自身还算不错的地方,比如佛陀庙,每年财政收入上百万。

  招商进行的稀烂,自身又啥都不行,比如十里营,每年财政收入负十万。

  “这就是差距啊!”

  “你要好好想想,人家为啥行,咱为啥不行。”

  “是咱能力不够吗?不是。”

  “是咱诚意不足吗?不是。”

  “那是啥?”

  “是因为咱没去抢。”

  “抢企业,抢资金,抢人口。”

  “你看看但凡提前动手的,哪个不是直辖?哪个不是经济特区?”

  玻璃厂内。

  余阳跟乡长,蹲在路灯下,一边抽烟,一边闲聊。

  远处。

  拿到三元农业公司百万订单的玻璃厂,派出厂长、财务、销售经理,跑大门口招呼下岗职工们。

  “来活了,农业公司要建阳光房,需要大量钢化超白玻璃、钢化中空玻璃!”

  “熔炉来6个老师傅!”

  “淬火来8個老师傅!”

  “搬运来15个劳力!”

  “切割3个!”

  “磨边2个!”

  “打孔两个!”

  “设备点检……”

  傍晚看到7.0排量虎头奔进厂的两个中年男子,早就将富豪老板来玻璃厂的消息,传递到亲朋好友耳中。

  以至于短短不到半小时,门口就汇聚了五十多号人。

  而这些下岗职工远比玻璃厂更在意这个订单,如今听到百万数额,瞬间爆发出震天欢呼。

  “大伙先听我说,之前搞不定的安置问题,现在也有了解决方案。”

  “那就是大伙先住在闲置厂房,等我摸清各家各户情况,再做安排!”

  厂长为了带走经验丰富的下岗职工,红着脸,做出承诺。

  人群再一次发出震天欢呼。

  厂区内。

  余阳丢掉烟头,“乡里腾出房子了吗?”

  “跟你那些技术员一样,全都住在粮所,我已经联系人,连夜焊接床铺……就怕城里人不愿去咱那。”

首节 上一节 28/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