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74节
“我家老祖宗可真不争气,但凡能保留下来,我现在怎么着也得是个格格吧?”
刘华摇摇头:“你知道吗,到了末年,很多旗人活的还不如平民呢。”
“所以说他们不争气啊。”
关之琳是跟设计师一起飞回去的,回去以后就忙着注册自己的公司,圈里面还有很多剧本递给她,都让她统统给拒绝了,什么破烂电影,不要耽误老娘发财。
过完年之后,刘华一直都没怎么正经的参加工作,现在家里又清静了,于是刘华来到了新能源公司,带着学生们一起做实验。
刘华看了一下学生们的实验进度,没想到还挺快的,这帮孩子都不白给,不愧是大学扩招以前的大学生,含金量十足。
在他的带领下,仅仅一个月左右的功夫,真的拿出了合格的太阳能面板。
可把这帮孩子们高兴坏了,在厂里面走路的时候都得昂首挺胸的,没事还会去新能电池研究项目组那边得瑟一下,自己后来者居上,这么快就出成绩了。
电池项目那边也是酸酸的说:“老板带着你们做科研,老板那是什么人啊,那是基本上相当于学部委员的人,我奶奶跟着老板都能出成果,你有什么好得瑟的,一点儿都不露脸。”
经过实验,太阳能面板的转化率基本达到了商业运营需求,那刘华可就不客气了。
他直接找到国网的负责人:“我公司里面现在新发明了一种太阳能面板,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我想进行实验。”
国网负责人皱着眉头:“刘教授,不是我不支持你,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建,为了解决全国缺电的问题,我们在全国上下建立火力、水力发电站,实在凑不出一笔钱,再来做您的太阳能发电实验。”
“这笔钱我自己掏。”刘华很严肃的说:“我准备在库布其沙漠建立发电实验场,你给我派一点发技术人员,一旦我这边成功了,我想试试看能不能并网运行。”
“没问题。”负责人当即排版决定:“这是好事儿啊,现在全国上下都缺电,虽说修建三峡大坝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三峡大坝最起码要十年之功,您这边能够多发一点电,就能多缓解一下国内缺电的情况。”
国负责人想了想说道:“要是真成了,我们国网就成了吃现成儿的了,我再帮你联系一下沙漠用地的情况吧。”
国网负责人就是牛叉,当年有句话叫做铁老大,电老二,油老三,一番接洽之后,直接在沙漠里面给刘华搞了五千亩。
鄂尔多斯地区的领导都懵了,沙漠这玩意儿在当地那是一文不值,突然间国网找他批一块沙漠中的地皮,这个面子他们当然要给。
但是国网批下来的地,国网又不要,而是另一个公司接手,鄂尔多斯的领导打听了一下,这个公司在国内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他们的业务跟沙漠丝毫不沾边儿。
因此,鄂尔多斯的领导,那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刘华这边公司里面在加紧生产太阳面板,刘华则亲自带队,带着学生们赶赴库布其沙漠。
为了方便行动,刘华特地购买了十辆丰田陆地巡洋舰,丰田陆地巡洋舰80系列被称为沙漠王子。
不是刘华不想支持国产,实在是有差距,咱得正视,现在这个情况,在沙漠里面搞太阳能发电是第一位的,其余的暂时往后稍一稍。
刘华把自己要建太阳能发电厂的事情跟鄂尔多斯的市领导汇报了一下,鄂尔多斯的市领导敏锐的就感觉到了机会。
现在正是他们鄂尔多斯发展的好时机,羊绒、伊化、伊利和伊煤四大集团,再加上一批民企蓬勃向上。
但是工业需要电,现在全国电力都不足,他们鄂尔多斯也不能免俗。
如果刘华这个太阳能发电厂能够解决他们鄂尔多斯的缺电问题,哪怕仅仅只是一部分,那对于他们的经济发展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太阳能发电厂的用地不要钱了,哪怕沙漠的土地本来就三文不值二文,那也不要了。
鄂尔多斯市政府还承诺为刘华他们提供后勤,甚至需要基建的话,他们市政府也可以组织人手帮忙。
一下子后顾之忧解决了,工厂那边生产的太阳能面板,直接通过列车包车往这边运
当太阳能面板运到鄂尔多斯的时候,市政府还组织了一个欢迎仪式。
市领导看着这黑乎乎的太阳能板,笑着问:“就这种黑玻璃就能发电?”
“这可不仅仅是玻璃这么简单。”刘华笑着说:“这里面含有的技术含量目前是世界领先的。”
“不愧是高科技,说了我们也不懂,我们就等着用你们发的电。”
市政府特地从各大工厂借调了专业的搬运人员,把太阳能面板往沙漠里面运。
各大企业知道这些太阳能面板八成能解决他们用电问题,对于前来帮忙的人,那都是直接发奖金啊。
甚至市里面答应的后勤的问题,都用不着市政府操心,这些企业就帮忙解决了,他们就盼着早一天能够解决用电问题,他们企业能够早一天得到发展。
各种技术工人根本不用刘华操心,只要他们需要,第二天各大企业就能把人组织起来送过来。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一百块太阳能面板就树立起来,刘华带着技术人员开始进行各种测试,只要确定了没有问题就直接可以并网了。
为了能够早一日用不上太阳能电,鄂尔多斯的市领导又亲自去了一趟国网,好说歹说,总算是把太阳能电给留在了鄂尔多斯。
国网也开心啊,太阳能发电是新事物,需要经过缜密的实验,现在有鄂尔多斯作为试点,大家皆大欢喜。
第391章 变废为宝
不过在并网过程当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太阳能发电电压并不稳定,需要稳压装置,而且有的时候光照不好,发电量就差。
但是既然看到太阳发电能够立竿见影的起效果,国网就下定了决心要攻克这些难题。
实际上,当时对于鄂尔多斯来说,并不需要储能装置,因为太阳能发电厂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本身国网就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
但是国网敏锐的发现一旦太阳能发电厂供电量增大,那对电网的调节能力要求太高了,所以就需要用到储能装置。
刘华在那边加大力度建设太阳能发电厂,国网在这边闷头研究储能装置。
刘华浑然不知的一件事情就是电网投了一篇稿子,大书特书国内第一个商业运营的太阳能发电厂已经投入使用。
相关方面的领导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件事情,经过仔细一打听,这个太阳能发电厂从提议到投入运营,前后不超过三个月。
领导大为震撼,并且十分欣喜,当即提出了要进行参观。
刘华刚回到京城,又被拽回了鄂尔多斯,一起去的还包括国网的领导。
“刘工,恭喜你啊,又一次获得领导的青睐。”
“同喜,同喜,你们国网不也是如此吗?”
领导顶着烈日进入库布其沙漠,参观了已经有十几亩地的太阳能发电厂。
“怎么才这么点啊?”领导皱着眉头问道:“既然能够发电,就应该加紧建设进展。”
“这其中还是有不少难度的。”刘华解释道:“这本来在沙漠里面搞建设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鄂尔多斯市政府已经帮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麻烦。”
“这一点是要提出表扬的。”领导满意的点点头:“既然在沙漠里面搞建设有难度,我帮你们找个老师,咱们建设沙漠可是有的非常好的先例的。”
刘华知道这个先例是什么,邱小姐当年就是在沙漠当中上的梳妆台。
“还有我们生产太阳能发电面板也是个麻烦,目前我们只有一条产线正在积极的扩建,但是速度跟不上。”
领导笑着说:“你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你回去看看,有什么组织上能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
国网都领导接过话茬说道:“我们国网这边也有难处,现在发太阳能发电量还小,国网能够凭着本身的规模能够自动调节过来,一旦发电量增大而太阳能发电又不是很稳定,到时候对于国网来说就无法纠错了,就需要储能装置,这个暂时我们还没有解决。”
领导点点头:“看样子你们考虑的很全面,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既然你们不能解决,那我们就放到全行业来解决,这个事情我来办。”
看着十几亩地的太阳能板,领导叉着腰说道:“蔚为壮观呐,变废为宝,你们干了一件大好事,沙漠本来对我们的环境是有极大危害,现在好了,终于有价值了。”
刘华笑了笑:“我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这对于沙漠治理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领导和鄂尔多斯的市领导两个人同时看向刘华,领导追问道:“什么意思?”
“因为有太阳能电池板在上面挡着,所以这边没有太阳直射,温度也相对较低。”
鄂尔多斯领导立刻接着说:“所以这里的水分蒸发相对于沙漠当中比较缓慢,可以用来种草,一旦草扎根以后,沙漠就有变绿的可能。”
领导赶紧吩咐:“你们鄂尔多斯要立即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我会给你们找几个专家来协助你们,如果成功了,这将是我们国家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创举。”
刘华笑着说:“来种草的那些农民,我们可以给他们工资。”
“不用不用,这个事情我们鄂尔多斯全权负责。”
刘华摇摇头:“我想聘用他们,没事儿帮我们打扫打扫太阳能面板,刮刮浮尘,有什么损坏的,跟我们讲一声,我们来更换。”
“一举两得。”领导拍着巴掌说道:“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还能给当地的牧民增加就业。”
刘华经营的太阳能发电厂最终只止步于五千亩,国网加大了投资,在此地建设了大的多的太阳能发电厂。
刘华,这个太阳能发电厂最终在运营满十年以后,由鄂尔多斯市政府接手,鄂尔多斯市政府对这个老旧的发电厂进行了拆除,因为场地已经郁郁葱葱,不再是沙漠了。
现在不会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国内刚刚开始的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国外就已经得到消息了。
刘华很快收到了来自大老美、汉斯国、高卢国的申请,他们希望能够实地考察一下我们国内的太阳能发电。
没办法,谁让这些国家叫着喊着要搞环保,搞环保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得跟什么人提,咱们提,那绝对是利国利民。
欧美的某些环保先锋体也是出于对地球的热爱,但是换成某些个政治团体来提,那就走了味道了。
这些来参观的新能源大亨,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一盘账。现在在欧美使用新能源技术进行发电,哪怕电不卖钱,收到的补贴都能够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正因为有利所图,所以这些人现在追求新技术,更新的技术能够让他们用更低的成本去赚更多的钱。
面对着他们的要求,刘华自然应允,他肯定希望把太阳能面板出口,赚国内的钱算什么本事,赚外国佬人的钱那才叫本事呢。
资本家们很挑剔,但是面对着刘华公司的太阳的面板,如此的高转化率,以及如此低廉的成本,再挑剔,资本家立马也会露出笑脸。
“非常棒,刘先生,如果我们订购,需要多久可以拿到货。”
“不会太久的,我们已经在扩建生产线了。”
刘华的回答让他们非常高兴,大老美的资本家甚至不惜动用国家影响力,就为了能让欧洲那边早一天拿到太阳能面板。
面对可怜兮兮的欧洲人,刘华也只能爱莫能助,没办法,谁让你们唯他马首是瞻。
第392章 阵线
现在的大老美富得流油,口袋里有的是钱,二话不说就下了定金,用大老美留下的定金,刘华一口气扩张了四条生产线,两条满足国内需求,两条满足国外需求。
今年应该是大老美最开心的一年,因为今年他们以为自己将大毛熊给将死了,他们将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霸主。
他们认为,刘华卖给他们如此高科技的产品,还得用极低的价格,还要陪着他们笑,这就是他们力量的体现。
刘华心里也高兴,买吧买吧,让你大老美国内的企业吃大便去吧,等把你们的工业化搞死了,我看你还笑不笑。
咱们有句老话叫做从南京到BJ,买的不如卖的精,在这里就有了极其具象的表现,你图谋我的现在,我图谋你的未来。
这两年正是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市场的时候,一大批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祖国安家落户,本土的企业遭受着严重的威胁。
甚至就连刘华的企业也遭受到了威胁,当然了人家不是明目张胆的威胁他。
就比如说刘华的太一重工,众所周知,他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技术工人,外资建厂,他也需要工人啊。
他们就挥舞着金钱的大棒,开始全社会的挖角,是个人都知道外企的工资高,那些年纪大一点的工人可能还不相信外国人,但是年轻人无所谓啊,他们就想出去闯荡一下,见一见不一样的社会。
刘华厂里就走了好一批的年轻工人,这可是他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培养出来的。
鞠伟愤恨的说:“这些白眼儿狼,我们好不容易把他们培养起来,他们给外国人卖命去了。”
“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个人有个人的选择。”刘华不气不恼的说:“我们没有办法去指责别人。”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