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69节
刘华转头看看自己的学生:“你们知道吗?”
“知道啊。”
“那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我们以为您已经知道了,好歹您也是咱们国家半导体行业的奠基人,国内整个局域网的设计师,您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事儿?”
刘华摇摇头:“还真不知道这个事儿,有报纸吗?拿过来给我看一下。”
有个学生跑到刘华办公桌前找了找,拿出一沓文件:“老师这是邮政部给您发来的互联网备忘录,我以为您看过了。”
刘华拿着备忘录看起来,粗略的看了一遍,刘华非常欣慰,咱们国家组建国内局域网也有好多年了,积累了不少专利和技术。这次通过与国际共享,换来了一个国际互联网的根服务器。
刘华记得上一辈子咱们在IPV4阶段是没有主根服务器,只有辅根服务器,这辈子有了,这绝对是对他穿越而来的最大肯定。
“既然已经联网了,那肯定什么牛鬼蛇神都会往外蹦哒,你去杀毒软件公司也好,虽然我不看好这些杀毒软件的前景,但是总能积累一些经验。”
“您不看好这些杀毒工软件公司?”雷俊纳闷的问:“为什么,我有点不大明白。”
“互联网的本质是共享,是不花钱的,然而不花钱又是最能赚钱的。”
雷俊没明白,刘华也没有继续说,看师爷好像高深莫测,于是雷俊打定主意,未来几年要参悟透这句话。
事后刘华打听了一下这互联网介入以后对咱们国家有什么影响,据刘华所打听到的小道消息,当天光京城就有数十家互联网公司被注册,真的是一片欣欣向荣。
不过刘华也知道,这些互联网企业都只是个名头而已,真正那些有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大部分都是九五年左右建立的。
咱们现在刚刚接入世界互联网,还处在摸索阶段,现在建立的企业完全就是出个风头而已。
如果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互联网作家开大会,有人问一个美女作家,你是怎么成为互联网作家的,美女作家说,我在我的言情小说里把所有的写信改成发email,然后我就成了互联网作家了。
这就是人们在互联网初期懵懂无知而落下的笑话。
八月一号,刘华受邀去军营参加大联欢,聚餐的时候,刘华被一个扛着四颗豆豆军官给拦住了。
“刘工,我知道你,我要敬你一杯。”
人家这么客气,刘华自然是提杯跟他干了一杯。
谁知道这杯酒下肚以后,这位军官笑着说:“刘工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老步?”
“这话从何说起啊,三军你们是老大哥,谁敢瞧不起你们啊?”
“那为什么你给海军、空军都设计了装备,唯独唯有我们老步的份儿?”
刘华叫屈的说:“我二十多年前就给你们设计的全地形车了,比谁都早啊。”
“您也说了,都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了,这说明这二十多年,你没想着我们呀,我们老步苦啊。”
刘华摇摇头:“谁说我不想你们的?我不还帮忙设计了……”
“设计了什么?”
刘华摇摇头:“不能说啊,你们还没有装备,应该还处在保密阶段。”
“稍微漏点风都不可以吗?”
刘华想了想,小声说道:“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比现在所有柴油发动机的马力都要大,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是吗?”
这家伙秒懂,但是转眼就惋惜的说:“可惜了,远水难解近渴啊,这种大家伙光测试就是五六年、七八年,说不定我都退役了,也等不到大家伙。”
刘华无奈的说:“我也没有办法啊,除非我设计个新的步战靴,明年你就能换上新鞋了。”
这位军官垂头丧气的走了,刘华也只能替他惋惜,可是帮不上忙就是帮不上,但是刘华很是想为他做点什么,哪怕只是表表心意。
从军营回来以后,公司里倒是有好消息,两位销售总监各自从小东洋以及南棒带回来大笔的电池订单,尤其是小东洋,他们的电子产品在欧美很火,所以需求量大。
欧洲那边,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也要签订合同,他们刚刚搭建GSM网络,正式推广2G,业务量正在增长,对于电池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公司有了业务,刘华大笔一挥,给工人们发奖金,个个脸上都有个笑模样。
刘华把厂里面招的科研人员集中起来:“看见工人们开心的样子了吗?”
“看见了。”
“那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有竞争力,所以工人们能拿到奖金,但是怎么保持咱们的产品一直有竞争力,这个重担就落到了你们的肩上。”
刘华把研究人员分成两组,一组研究锂电池,一组研究钠电池。
这次他没有兑换资料,而是让研究人员自由发挥,拔苗助长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刘华只身来到了昌平,这里有个北方国际射击场,他想为陆军做点什么,但是一时没有头绪,所以爱来楼两梭子,找找灵感。
刘华拿着一只SVD,他已经打了几十发了,却一直不能命中靶心,看样子做狙击手是需要天赋的,有人不用瞄准镜都能枪枪毙命,有人开着八倍镜都瞄不到靶心。
一旁的教练笑着说:“这位先生,打狙击枪,您是需要计算的,风力、温度、湿度都会影响不断的飞行。”
“所以咱们才会有火力不足恐惧症。”刘华笑着说:“我这要是一炮干过去,我管他什么偏差呢?只要边上不超过十米,炮火之下,众生平等。”
第381章 犯天条了吗
刘华突然就想到了狙击榴,这是一款精致而又残暴的玩意,无论对手是谁,看见了都得发怵。
刘华上辈子也是玩过枪的,不过是在射击馆还有电脑游戏上,但是没有碰过狙击榴,一直很向往。
现在他一拍脑袋,既然没有狙击榴,那我自己造一把不就行了吗?
刘华问旁边的安全员:“能不能把这个枪拆开来给我看看?”
安全员诧异的看着刘华:“你看枪的构造干嘛?”
刘华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什么,而是老实的说:“我就想看看详细构造,我想自己造一把。”
这个安全员挺贼,他既没有直接回绝刘华,又没有直接答应刘华。
“这事儿我做不了主,我跟主管请示一下好不好?”
刘华点点头:“行吧。”
这请示了一下,请示了大概十来分钟,刘华还纳闷儿,请示一下要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十来分钟以后,这个安全员带着他的顶头上司还有俩警察过来。
“就是他,他想看狙击枪的构造,完了还说想造一把。”
俩警察一手按着腰间的手枪,一手指着刘华:“你老实交代,你想干啥?还想造把枪?”
“误会,都是误会。”
“误会不了。”警察严厉的说:“你给我双手抱头蹲下。”
看到人家都要掏枪了,刘华赶紧蹲下,但还没有双手抱头:“那什么,我能打个电话吗?”
“还有同伙。”
“我都说了是误会,我联系一下领导。”
这个靶场其实是隶属于兵器工业集团的,听到他要联系领导,俩警察估摸着可能真是个误会。
于是,刘华用自己的小灵通联系了总后的负责人孙光明,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把孙光明逗得哈哈大笑。
“刘工啊,你要想玩儿枪,你跟我说呀?你跑靶场去干嘛?这造成了误会,多狼狈呀,你稍等一下,我给你联系一下兵器工业集团的人。”
不到十分钟靶场的负责人就跑了过来,一眼就看见被警察保卫着的刘华,赶紧窝着刘华点点头手:“刘教授是吧,你看这事闹的,误会闹大了,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
他回过头跟两个警察说道:“没事,没事,这是咱们的科学家,就是个误会,麻烦二位了,具体情况我会跟你们领导反映的。”
两位警察于是收队离开,靶场把刘华请到了接待室,然后安全员把SVD一点点都拆散,讲解给刘华听。
这边讲解的差不多了,那边兵器集团派来的人也正好到了。
“刘教授,您要想玩枪的话,跟我们打声招呼,我们研究所里面靶场随便你搂个够。”来人笑着说:“总后那边跟我打招呼了,全力配合您。”
刘华留下这位的小灵通号码,自己就回家琢磨琢磨,顺便画图纸。
当这位听说刘华要在家画图纸,赶紧劝阻:“刘教授,这事最好还是去咱们研究所画吧,这图纸要是流落出去,那干系可就大了。”
“你怕啥呀,我们家的安保系统也是杠杠的。”
“那也不行,这是规矩。”
好说歹说,好歹是劝住了刘华在家画图纸的念头,研究所会给刘华准备一个办公室,还有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配合,还特别拨了一笔经费,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刘华这样一个外行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总后一直对于刘华有一种很特殊的想法,想把他搞到兵器设计这个行当上来,但是刘华一直没有上当,所以这一次拨经费也是想勾起他的兴趣。
刘华也不明白,为什么总后会觉得他能够设计武器。
但是刘华不得不说,总后的感觉真对,回家直接从系统里兑换图纸。
在脑海里面过了一遍详细的图纸,人王不得不称赞,这玩意儿简直就是艺术品,爆炸的艺术品。
第二天,刘华拿着昨天那位交给自己的临时通行证就开进了研究所,还是昨天那位同志带着自己去了新的办公室,各种作图工具一应俱全。
“刘教授,我把你管理的那几个技术员喊进来,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在兵器设计方面他们应该比你有经验。”
刘华点点头,但是等他进来的时候,刘华已经画了一个草图了。
“刘教授,您这是枪吗?”技术员疑惑的问:“枪管口径这么粗?”
因为刘华在口径上面粗略的标了一个三十五毫米,在他们印象当中还没碰到过这么粗的枪管,就连一般霰弹枪的口径最大也不过才十九毫米。
“我自然有我的特色呀,如果都让你们想到了,我这个外行也就不会献丑了。”
如果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设计出了图纸,出图速度让人瞠目结舌,那两个负责辅助他的技术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玩意儿真能用吗?”
“这个东西是用来打谁的,犯了天条了吗?”
刘华可不管敌人是不是犯了天条,了反正这玩意儿一炮之下,众生平等,最重要的是,误差个两三米也没问题。
在实物没有造出来之前,没有人能相信这玩意儿是个普通战士可以使用的单人兵器。
尤其是负责审核的那位技术员,他在研究所工作很多年了,审核过若干单兵图纸。
“刘教授,不是我挑你的理,你的设计应该有很大的问题,你的弹药有很大的威力,那你配这个狙击镜是什么意思?”
刘华笑着说:“万一弹药不爆炸的话,我还可以凭着巨大的动能砸死他。”
“委实有点儿丧心病狂。”审核员摇摇头:“首先咱们的军工生产是非常严格的,弹药不可能不爆,其实我觉得就这个爆炸范围的话,有没有狙击镜没什么两样。”
“配一个吧,这玩意儿又不需要多高的精度,我的目标是既要打的准,又要打的狠。”
“那对面的敌人得遭老罪了。”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