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68节
于是互相打听起来,有人就开始给他们讲解。
“人家可是位真神,以前是轧钢厂的工程师,后来去了华清大学教书,他研究的都是国家重点工程,八五年的时候人家下海,现在人家做的比我们所有人加起来都要大,他的买卖可是能出口赚外汇的,真正的高科技。”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相信这种说法的,轧钢厂的总工程师,华清大学的教授,那可是真正的铁饭碗儿,说是人上人都不为过。
这里有很大一部分私企老板,当初下海,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出此下策。
一个工作稳定的人上人下海,这不是开玩笑吗?
第378章 提意见
领导点点头:“言之有理,现在大伙儿都讲完了,我就聆听刘教授的高论。”
刘华喝了口水,茶叶一般。
“那我就反映几个问题。”刘华笑了笑:“首先,第一个就是不能独立运营,要不然没办法招募那么多工人,运气好的人挂靠的单位不过多干涉经营,运气不好,有人挂的单位那就不是给你设障碍了,简直就是拖后腿,所以民营企业独立运营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领导点点头:“这个事情上面现在也正在考虑着,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我明白,顾虑很多。但总要拿出个定论的,没办法独立运营,民营企业就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领导笑着说:“还有吗?这个问题是我们收到最多的问题,我们还想听到更多不一样的声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吗。”
“还有个问题,事儿难办,话难听。”刘华皱着眉头说道:“现在咱们民营企业去办事儿,需要经过的手续实在太多了,最好能够简化结构,少一点手续。”
刘华顿了顿:“其实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是我们民营企业遇到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想要办点儿什么事儿,也要办很多道手续,我感觉这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因为还有一些办事人员态度还很恶劣。”
“要是不能简化这些手续的话,对于未来的招商引资也是一个阻碍,人家外商来投资办厂,左一个手续右一个章,如此麻烦,说不定会直接打消人家投资的念头。”
领导顿时点点头:“确实很重要,你不提,我们还想不到这一点,简化程序势在必行。”
“如果把简化后的所有部门都集中在一起。”刘华笑着说:“搞个一站式服务,人家来办事儿的,直接在一个大厅里,就能把所有的手续都办了,我感觉那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这么多部门儿分属不同的机构,怎么把他们集中到一起啊?”
另一位领导笑着说:“这还不简单,到时候做个调研,上上下下各个机构里面专门儿审批的部门,都派出一两个办事员放到一起不就行了吗。”
能在体制内工作的人,智慧都不差,有些事情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一旦能想到了,他们可能很快的就给出了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还有一个问题,市场必须要公平,有很多生产资料我们根本无法公平的获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刘华的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小老板的认同,很多时候,他们为了一点原材料,你求爷爷告奶奶,才能获得一些批文,有的时候能把自己喝的抽过去,个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就这三点,还有别的吗?”
“开放到现在也不过才十来年,我下海做生意一共也才五六年,哪有那么多问题呀,怎么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那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刘华讲完了以后,其他几位大老板也说了一些问题,座谈会大概开了三个多小时,刘华除了讨论以外,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好些小老板听了刘华的意见以后,简直是茅塞顿开,到底不会是刘教授,到底不愧是大老板,看问题的角度就是高啊。
座谈会结束以后,其余人都回去了,但是刘华却被领导给留了下来。
“刚刚座谈会上,你还有所保留啊。”领导笑着说:“怎么着,跟我们还藏着掖着的?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我哪有说保留啊,都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啊。”刘华不禁叫屈:“你们这个座谈会举办的太突然了,你要是提前三个月通知的话,我可以好好儿的做一篇文章。”
“我不要听那些官话套话,我想听你这个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话。”
另一个领导严肃的问道:“其实我很想听一听你关于国企的看法。”
“怎么还谈这个?今天不是你要民营企业吗?”刘华反问道:“国企的事情,我恐怕不方便过多插嘴呀。”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呗,咱这都是自己人,你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了你这也不是插嘴,你这是提意见,中肯的意见。”
“我认为国企也必须要变。”刘华摇摇头:“必须要适应市场竞争,没有竞争就会是死水一潭。”
“这些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并且正在研究,说一点我们不知道的吧。”
刘华把手一摊:“那我得知道你们知道什么呀?别我说出什么来你们都知道。”
领导挥挥手:“你就直说吧,不管说什么,我们都听着。”
“我觉得必须要放弃一部分企业,转而投资重点企业。”刘华清清嗓子:“国企要做大做强,像有些区县级别的什么纺织厂、修理厂就完全可以放弃,转而把有限的资源和经验投向更重点、更有力的企业。”
“衣食住行,这都是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领导摇摇头:“全部交给私营会不会导致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
“第一,这些行当我不是让你们全面退出,保留一两家,做大做强,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作为调控手段。”
“第二,这些行当的企业准入门槛也比较低,未来竞争会非常激烈,它价格做高了,老百姓不买账,还可有其他的选择。”
领导点点头:“有道理,经营这么多国企,确实压力很大,是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到重点行业上面去。”
刘华笑着说:“你们觉得有道理就行,我再提一个要求,最好体制内不要轻易干涉民营企业的经营。”
“为什么?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们为什么会去干涉你们的经营?”
刘华摇摇头:“我遇到过,之前那个区里面的领导不是带着李超人过来要投资我的企业吗,我的背景深厚能顶回去,不是每一个民营企业都能顶回去的,人家经营者有自己的思路,不管是好是坏他来承所,飞黄腾达也好,破产也罢,这都是市场的自然规律。”
第379章D
领导们面面相觑,刘华这是有多不相信我们啊,我们什么时候干涉他企业的正常经营了。
“我不是说你们,你们是大领导,你们站得高,看得远,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这样。”刘华解释道:“但是你们不能否认,总有一小撮人有这种控制心态,认为在自己底下就要受自己控制。”
领导也只能点点头,确实有一些人有这样的毛病,但是人家也没犯错误啊,只是对下面的工作人员不大放心,担心工作做不好。
刘华这属于打预防针了,后面他们就会知道,有些事情发展到最后就会这么离谱。
大概两个月以后,相关部门就出台了新的政策,民营企业不需要再挂靠集体单位就可以招人。
不过招到人以后,所有人员资料需要在劳动部下辖的社保局进行备案。
前几年,国家开始了养老保险的探索,才逐步建立的社保局,这时候的社保局还不叫这个名字,只是有这个功能而已。
虽然后面的报备让很多老板感觉麻烦,但是不用挂号就可以无限制的招人,让很多民企老板敲锣打鼓,直呼未来大有希望。
这两个月,刘华可没有闲着,他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开始研究3D打印机半导体部分包括系统软件。
虽然现在3D金属打印机的研究还没有提上日程,但是不妨碍半导体这边的工作。
要想让3D打印机踏上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要有产品,源源不断的产出,通过产品的利润再进行再研究。
所以刘华果断的暂时先抛弃SLA光固化技术,因为这玩意儿的专利现在在大老美手上,他可不想给大老美交专利费。
如果选定了三个技术路线,数字光处理、粘合剂喷射和薄材叠层。
耗时两个多月,刘华把数字光处理3D打印机给做出来了,哪怕是用现在的电脑也能跑的嗷嗷叫。
拿着这台3D打印机,刘华跟学校谈合作,准备在同创下面再建立一个合资子公司,刘华占股百分之四十,同创占比百分之六十。
刚开始校领导是不同意的,但是看到刘华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了学生设计的一件珠宝产品的模型,立刻就敏锐的意识到,别的不说,至少这个东西在学校里面教学是有很大用处的,所以将来的市场小不了。
但是同创公司又不同意了,他们现在抱着两个金娃娃,复印机和打印机,有点儿不思进取了。
他们有点看不上这个3D印机,因为现在市场很小。
“刘教授,之前我们调查过这个所谓的3D打印机,因为我们认为是跟我们竞争的,后来才发现原来不是一个行业。”
同创的负责人言之凿凿的说:“当时我们觉得既然叫打印机,我们就不能放过,特意调查了这一块市场太小了,没有什么利润。”
刘华的学生在一旁支支吾吾,他现在是同创的总工程师。
刘华盯着他问道:“你也是这么看的?”
学生摇摇头:“老师我是工程师,我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经营上面我插不了嘴啊。”
刘华怒骂道:“个完蛋玩意,你一个公司的技术总工程师,你竟然支楞不起来,要不你干脆还是回实验室吧。”
不等学生辩解什么,刘华直接回了学校,找到黄主任:“同创公司的负责人有点儿不思进取了,既然他看不上我的产品,那我也就不讨人嫌了,咱学校能不能再拿出一笔钱,咱们合资搞个新公司。”
学校自然很乐意,但是要想掏这笔钱却挺难的,不过好在华清大学人脉多,找了一个以前的毕业生,如今身价不菲,愿意掏钱来做这公司。
而且这位很有诚意,自己拿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华清大学占百分之四十,刘华占百分之四十。
三方一拍即合,华清逸动空间正式成立。
后来逸动空间的3D打印机,一度在全球市场上占到百分之四十向上,把同创老板的肠子都悔青了。
逸动空间为了造大盛势,选择在香江开了一场产品发布会,除了邀请全世界各地的媒体以外,他邀请了大量著名的珠宝设计师和牙科权威。
当逸动空间的技术人员使用电脑和3D打印机,打印出了珠宝的概念图模型以及牙齿的模型,媒体人已经躁动了,更躁动的是,那些珠宝设计师和牙医。
他们明白,一个行业又到了真正技术革新的时候,很多的时候,当你不跟上这种技术革新,你就会被整个行业所淘汰。
有一些技术先驱,他们早就已经知道国外也有这种3D打印机,他们也试用过,但是绝对没有逸动空间的3D打印机如此好用。
结果果然如刘华和逸动空间老板所料,当场就有一千多台的订购量。
要知道这东西卖的可不便宜,市场上已有的打印机动辄十万,少的也有几万,而且单位是美元。
逸动空间的打印机,四万美元一台,明码标价,公司里面存储了两个月的产量,一晚上就被订购一空,还倒欠三百台。
同创的老板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当时就已经很后悔了,但还是嘴硬的说:“这些人就是图个新鲜,那什么3D打印机应用范围还能有我们广,不出3个月,保准门庭冷落车马稀。”
他没有预料的是,三个月以后,刘华又推出了粘合剂喷射型3D打印机,又迎来了一波订购潮。
就在刘华在实验室里面忙着三d打印机的研究,他那个徒孙又来了。
自从上一次被刘华忽悠了去开发数据库以后,这家伙一直在老家那边负责军方的数据库维护,假期也没有个空闲时间,所以就没有再来过。
没想到刚一毕业,他又过来了。
“怎么着,准备考我的研究生啊?”刘华笑着问道:“没有问题啊,我可以给你免试。”
雷俊摇摇头:“师爷,我不准备考研究生了,我想直接参加工作。”
“也行。”刘华点点头:“在社会当中摸爬滚打,多学一点,不比在学校里学的差。”
“本来部队想让我入伍的,但是我不想这么干。”雷俊为难的说:“南方有个杀毒软件公司跟我接触过,我想去试一试。”
第380章 火力不足
“杀毒软件公司?”
雷俊点点头:“咱们国家连入国际互联网了,未来互联网上病毒肯定猖獗,我觉得杀毒软件大有可为。”
“等会儿,咱们什么时候连入国际互联网了?”
雷俊目瞪口呆的说道:“就一个多月前,师爷不知道吗?”
刘华摇摇头,一个多月之前,他还在实验室里面昏天黑地呢,两耳不闻窗外事,以至于这么半导体行业这么大的一件喜事儿都错过了。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