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53节
领导笑着说:“你以为他不知道这里面中的弯弯绕呢?他心里边儿一清二楚,他是在表功呢,那时候他可是一心想着进步。”
“我能不知道吗。”刘华呵呵一笑:“那辆车是我造出来的,我能不知道有什么用途吗,李怀德的那点儿小心思,我早就拿捏了。”
领导摇摇头:“行了,动力系统事儿基本上告一段落了,你回京城吗?”
刘华摇摇头:“暂时先不回了吧,忙了一年了,我得休息休息啊,每一次到南方来,我都是来工作的,这回我游山玩水一番。”
领导点点头:“我陪着你啊。”
“开什么玩笑,你是领导,日理万机,你陪着我游山玩水?”
领导点点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正好想考察一下南方工业发展情况,以往上来调研,我看到的都是底下人想让我看到的,这回咱俩来个明察暗访啊,跟江南造船厂要辆车,咱们一路走,一路考察。”
我去,这哪是明察暗访啊,这分明就是微服私访,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的都知道,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霉了。
江南造船厂这边真的给他派了一辆小巴车,就是领导视察专用的那种,然后还派了几个保卫处的干事。
你想想江南造船厂这种重点工业单位,他们保卫部门的人那都是从退伍兵当中精挑细选的。
杨先生先回去了,于是领导带着刘华坐着车一路向北,就进了苏省境内。
路上刘华问领导:“为什么您要考察苏省,为什么不是南边的浙省?”
“去年的时候做过统计了,浙省那边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以轻工业为主,而且那边的人似乎更偏爱做贸易,而不是生产。”
领导笑着说:“我要是负责商务部门我就往那边去了,谁让我是负责工业的嘛,我现在就想看一看民企工业的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
刘华摇摇头:“我不知道你能看到什么,但是我知道你会很失望。”
“为什么?”
“我们头上还有紧箍咒呢。”
领导摇摇头:“除了民企,我还想看看集体企业,据说这边发展的不错,有个全国闻名的华西村啊。”
“华西村只是个例,如果它是普遍存在的,就不会全国闻名了。”
“有道理啊。”领导点点头:“不过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考察一番,我就不相信这边的集体企业和民企就没有出头冒尖儿的。”
老实说,此时此刻苏省发展还是可以的,刚刚经历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河流整治,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
再加上虽然地处沿海,但是台风又很少侵袭,这个地方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发展工业。
一路上倒是看到农业景象欣欣向荣,工业景象也有,都是村办厂、镇办厂,暂时还真不上,还上不了台面,撑不起大局。
“刘工,你好像很看不起这些小厂?”
刘华摇摇头:“那倒没有,我还是比较欣慰的,这些厂虽然我在我看来,都撑不了多长时间,但是他们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将来是可以燎原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领导点点头:“这个理解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你要说他们撑不了多长时间呢,我觉得有市场,而且发展还是不错的。”
第346章 太看得起我了
刘华反问道:“在这一路上咱们也走了十几个村办厂,您有什么感受?”
领导想了想:“生机勃勃,没错,就是这个词可以形容,生机勃勃,他们充满了热情,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有大干一场的决心和热血,对于工作也充满了热情,发誓要闯出一片天地。”
“没错。”刘华笑着说:“这个阶段可以进阶为资本的野蛮生长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热血莽撞的创业阶段。”
领导来兴趣了,好奇的说:“你详细说一说。”
“刚开始创业嘛,一无所有,向后退,就是万丈风云。反正也是过不了好日子,那就只能冒着头的往前冲,这段时间热血沸腾,往前冲的越狠,能抓到手的财富就越多。”
领导点点头:“没错,是这个意思,那以后了?”
“您不要忘了,这是春饭茶。代表着全村人的集体利益,而这个领头人带领着大家一起往前冲,他的功劳应该是最大的,但是将来分配利益的时候,他跟其他没有参与的人一样,心里会平衡吗?这是其一,分配不均。”
“那有其一必有其二了。”
“第二,他们是昨天刚刚放下锄头的,也就是说,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管理常识,创业之初。只要一根筋的往前冲就行了,等后来生意做大了,牵扯到方方面面,他是不是有这个管理的能力和素质?”
领导依然点点头:“还有没有其三?”
“自然是有的,现在他们做的产品都非常非常的初级,但他不可能一直做这个初级的工作,因为随着开放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掺和到这场利益的分配当中去,做着同样初级的工作,利润会被挤薄,而大企业凭着这微薄的利润是不足以支撑下去的,怎么转型?这是需要大智慧和大眼光、大格局的,他们是不是具?”
领导皱着眉头:“照你这么说,村办厂就没有未来了?那华西村怎么做的那么好?”
“历史上不是没有圣人,只是圣人很少而已。”刘华摇摇头:“而且华西村说白了相当于一个宗族企业,他的管理核心非常的稳固,就是宗族里的这些人,咱们古代的皇室,那么的培养,都会培养出昏君,你认为华西村随着发展以后,他的继任者也会一如既往的这么有本事吗?”
“那你认为华西村未来会怎么样?”
“在种花家制造这一段期间他会发展的很顺利,但是下一步往高科技转型的话,他应该会经历阵痛,至于能不能走出去,我无法预料。”
“种花家制造,这又是什么意思?”
“咱们目前属于开放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外资还是我们自己的厂,绝大部分所投资从事的行业都是初加工或者说劳动密集型产业,说白了就是利润率低薄,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到最顶峰也不过就是个世界工厂,为全世界提供产品。”
“那下一阶段是什么?”
“种花加创造,我们将引领高科技,生产别人生产不出来的。”
领导一拍巴掌:“好,我就喜欢这个。”
“喜欢没有用啊。想要从世界工厂。变成高科技圣地。这其中所要经历的千难万险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可能不单单要理顺自身,还要遭受外界的打压。”
“外界的打压?”
“现在别人是高科技的代表,有时候一日我们站在同样的一个位置,就势必要把它挤开,毕竟金字塔尖儿就那么点儿地方,大老美会甘心情愿吗?”
这番谈话以后,领领导一路上开始沉默寡言,虽然也照样接触当地的集体企业和民办企业,是少了当初的兴奋而多了一丝审慎。
他跟几个村办厂的带头人聊了很多,每聊一次,他都会忧心忡忡。
原定一个星期的调研,领导走了五天,就决定回京城,他心中有太多的事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刘华没有跟他回去,而是转头去了梁溪,不知道他们在有源相控阵方面研究的怎么样了,刘华决定去给他们加把火。
60*所自然是热情的接待刘华,上一次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海基版和空中版本,刘华直接让给他们了,让他们在几年之内不愁经费,这个人情他们不敢忘啊。
热情的接待了刘华以后,第二天就在会议室里面摆开阵仗,刘老师小课堂又要开课了。
刘华打趣的说:“昨晚上那顿饭,你们所真是不白请啊,不把我肚子里这点货掏干净,恐怕你们是不会罢休的。”
“遇良师益友,怎么能不请益一番呢?”所里的总师玩笑的说:“面对着我们这些孜孜求学的学子,您怎么能不指点一番呢?”
“可不敢当啊,我可不敢当你们的老师,大家互相探讨一下而已。”
对于有缘相公镇,刘华讲的不是很多,但是他着重讲了氮化镓、氮化锗之类的作用,要知道这可是后来我们出奇制胜的法宝,也是卡住西方脖子的法宝。
60*所的负责人皱着眉头说:“既然稀土元素如此重要,在未来的应用如此广泛,离了稀土元素,未来的高科技武器无法正常运转,那我一定要向上面建议,加强稀土的出口管制。”
“除了要加强出口管制以外,还要加强我们国内对于稀土产业的扶持。”刘华笑着说:“如果我们掌握了全世界最先进、最便宜的稀土加工和精炼方法,并且把世界上其他稀土行业相关的从业企业给挤死,那未来西方集团的先进武器怎么制造,就由我们说了算。”
刘华走了,挥一挥衣袖,带走了很多梁溪特产。
他还没到京城,60*的建议和立项报告就已经报上来了。
当刘华到了京城,就被空军的马山给请过去了。
“你在梁溪给人上课了?”
刘华点点头:“难道不可以上课吗?”
“我就是找你确认一下,你要是确实上课了,给了他们启发,那这个立项报告我们就批了。”
刘华笑着说:“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这么给我面子啊。”
“你恐怕还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大的名声吧?”
第347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工业部的领导已经把你的伟大壮举给宣传了一遍。”马山笑着说:“极为快速的研究能力,基本上一遍成型,没有什么错误,极度的节省资金。”
刘华摇摇头:“人怕聪明猪怕壮啊,我感觉这不是什么好事儿。”
“没错,现在据说二炮也想邀请你过去帮忙研究一下,毕竟那种镇国神器都是大家伙,可是极度的耗费资金,如果有了你天赋的帮忙,那能省却很多的烦恼。”
刘华摇摇头:“术业有专攻啊,那种大家伙我可从来没有接触过,最近距离的接触就是我在电视上看见,中央七或者中央一。”
马山笑着说:“如果二炮知道你没有接触过的话,他们很乐意把你拉到他们部队去,让你近距离接触一下。”
“见识一下我还是很乐意的,可是设计什么的,那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这辈子唯一碰过的以火药作为喷射的东西就是鞭炮了,你要是让我设计个窜天猴,我还是有把握的,但是要我设计镇国神器,那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说不定就有灵感吗,你以前还是设计机械的,现在不一样是半导体方面的专家吗?”
“所以今天你是来给二炮当说客的?”
马山摇摇头:“我就是来问你一下,你跟60*所之间的关系,既然你给他们提供了科研思路,那这个立项我就批准了,估摸的应该是十拿九稳吧。”
“多谢信任,要批就赶紧批了,无源相控阵雷达也就那么回事,未来肯定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天下,我看了最多三五年无源相控阵雷达就会被淘汰。咱们在这方面不能落后太多。”
“不能够吧,才发展了多长时间就被淘汰了。”
“现在是什么时代啊,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未来一段时间里,先进技术将会将井喷一样,技术到了,很多东西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马山点点头,急匆匆的走了,他从刘华这里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有源相控阵很快就会服役,这和他们接触的信息基本相符。
他们从某些渠道打听到的消息,大老美正在研究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他们不知道进度怎么样,只是从只言片语当中知道似乎很顺利,加上刘华的分析,既然大老美快要服役了,那咱们就不再落后,需要尽快立项研究。
首钢那边也在紧锣密鼓的实验着各种船用材料,轧钢厂换了个新厂长,跟刘华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正在进行船板材料的轧制实验。
所有人都在忙,唯独刘华好像突然间就不忙了。
既然没什么事,那他干脆去华清大学,去看看自己的好学生,每个星期都要上一次课,虽然没有告诉他们超级计算机的架构路线,但是刘华敢肯定,他们肯定是有方向的。
为什么,因为肚子里有货,没点真材实料,刘华可不会收他们当学生。
“怎么样,对于超级计算机你们有什么构想?”
三个学生愁眉苦脸:“老师,太难了,小半年的时间,我们想了一些点子,但是总感觉不实用。”
“拿过来我看看。”
仨人把自己的构思都写成文章了,刘华拿过来仔仔细细都看了一遍,心里很是惊讶,这仨小子有点儿意思啊。
他们三个人构思了七八个点子,在刘华看来都是可行的,虽然并不能作为超级计算机的主要架构,但是绝对能够对超级计算机起到优化作用。
“虽然有一点异想天开,但是我感觉还是有可行性的。”刘华点点头:“我会和李教授讲一声,你们加入到新的团队当中去,到时候可别丢了我的脸。”
“真的?”
喜出望外,绝对是喜出望外,这几年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虽然也是计算机硬件,但是他们的主攻方向其实是微型计算机,跟超级计算机那是南辕北辙。
所以自从刘华把任务布置给他们以后,他们心里就惴惴不安,生怕拿不出一点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样老师会不高兴的。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