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51节
“经过我们的审讯,他们是南棒四星集团的,他们想要收购你的公司,但是一直见不到你,所以才出此下策。”
“收购这事儿我知道。”刘华不耐烦的说:“不过我已经明确拒绝他们了,这帮人怎么还不依不饶的,跟牛皮糖似的,再帮我警告他们吧,明确告诉他们,我不会卖自己的公司。”
“好的,我们会帮你转达。”
刘华挠挠头:“他们这么暗地里跟踪我,是不是已经触犯法律了?”
“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研判,看看要不要对他们进行法律的审判。”
挂断电话之后,刘华挠挠头,自言自语的说:“不对呀,有人跟踪我,有关部门怎么会知道的,他们也在暗中跟踪我,或者说暗地里保护我。”
于是,刘华给总后挂了个电话:“你们安排了相关部门的人暗中保护我吗?”
“因为你的战略重要性,所以你上下班的时候,都会有人暗中保护。”
刘华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地位的体现,于是他笑着说:“还真是要多谢了啊,然后帮我跟保护我的同志说一声辛苦了。”
“我们会转达你的意思。”
本以为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过了不到十天,大学方面通知,南棒的四星集团要来考察的学校的半导体专业,甚至可能会捐款研究。
刘华摸着下巴对黄主任说:“这些南棒子来者不善呢。”
“不至于的,我听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把公司给学校捐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刘华摇摇头:“你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我们之前已经交过两次手了,他妈连我的面儿都没见着,现在他们都属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341章 气度不大
黄主任也很为难,最后不得不说:“咱们学校现在科研经费非常紧张,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能够拉到经费的,你多少给学校点儿面子,见一见这帮南棒,哪怕你不给他们笑脸儿都没事儿。”
刘华点点头:“行吧,三番五次的跟我这边找事,不明确的拍他一板砖,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消停。”
这一次是从南棒本土来的,领头人还姓李,据说是他们家族的核心成员,穿着小棒子特有的西服,略有一些倨傲。
“刘先生,想要见你还真是不容易呀,我们公司两拨人被带进了警察局。”
刘华皱着眉头:“是我的问题吗?你们财阀在南棒嚣张惯了,跑我们这儿来,还要颐指气使,忘了全小将是怎么招待你们的了,身子骨不舒服,还想我们再招待你一顿?”
王主任不大理解全小将这个梗,但是他听出了刘华的语气不善,赶紧在中间打圆场。
“李先生,你说要给我们学校捐款的前提是见到刘先生,现在人也见到了,不知道你们说话还算不算话?”
刘华冷笑着说:“食言而肥,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毕竟他们只是一个国家史区区不足五十年的国家,没有任何文化底蕴。”
黄主任小声对刘华说:“刘教授说话客气的,别这么咄咄逼人,不管怎么说,来者都是客,咱们不能失了气度。”
刘华点点头:“说吧,你们四星集团,你家到底有什么图谋,三番五次的跟我找事儿?”
“我们四星集团要收购你们太一集团。”
刘华摇摇头:“别抬举我了,我这个公司目前还不是集团,并且我也明确的告诉你,想收购我们门儿都没有,动过这个念头的不止你们,小东洋人也动过,汉斯人也动过,都让我拒绝了。”
“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我希望你能看到我们南方人传递过来的善意。”
刘华乐不可支的说:“善意,对不起,我没看见,凭什么认为你们一定能成功?凭什么你们认为你跟其他人不同?就凭你们把国家建在大老美的军事基地上?”
刘华顿了顿:“你们的胆子和脸皮,我确实比较佩服,但是我看不出来有什么理由要卖给你呢?”
“黄先生,你们学校的教授说话实在是太没有礼貌了,你难道不管一管吗?”
黄主任笑了笑:“严格来说,在大学里面,我们这种行政人员是为他们这种科研人员进行服务的,而不是管理,我们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如果非要分个上下级关系的话,我的级别没有刘教授高。”
黄主任的话直接给姓李的气的七窍冒烟,他以为现在的种花家跟他们一样,拿钱的才是管事的。
可惜他不知道,有一些普遍真理在咱们国家是失效的,刘华的级别实在太高了,黄主任既不敢管,也不想管,甚至还有点巴结。
“刘先生,如果你拒绝我们四星集团的好意,那么我们对你发起最严厉的制裁。”姓李的皮笑肉不笑的说:“你挺了解我们南棒的,你应该知道,我们有这个能力让我们的政府出台制裁你的文件。”
黄主任都有点紧张了,这个年代的人还没有接触过那么多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的制裁,黄主任确实比较挺为刘华担心的。
刘华耸耸肩膀:“想制裁就去制裁了,我现在就两个产品,一个是发动机。我国以外的市场,我已经授权给小东洋了,他们怎么卖我不管,我只要我的分红就行,另一个是碳纤维,本来也没想卖给你嘛,再说我们产量目前也不够,供应欧洲都力有不逮,你们南棒那么屁大点儿的市场,对不起,我不想理会。”
黄主任释然了,他有点想笑,但是他觉得这个场合笑出来的话有点不大合适,于是拼命的忍着。
咱们有句古话,叫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放在这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压根儿不在乎你南棒市场,你还拿着不让我进入南棒市场来威胁我,啥意思,是你自觉得自己不要脸的还不够吗,准备在世界上转着圈儿的丢人。
李家人气呼呼的走了,答应的捐赠也没有到位,刘华略带抱歉的对黄主任说:“不好意思啊,因为我害的学校拿不到这笔钱。”
黄主任摇摇头:“我觉得吧,以他们的人性,可能就算你答应了,我也拿不到这笔钱,他们是一点儿面子都不要啊,没有气度没有格局,就算有,也小的很。”
黄主任还有两个手指头比划了一个日后在南棒绝对禁止的手势,并且强调的说道:“顶多就这么一点点。”
刘华笑了笑:“我现在也赚到钱了,这样我可以给学校捐两百万,作为助学金吧,补贴贫困学生。”
“真的?”黄主任激动的说:“这事儿可开不了玩笑,我当真了,两百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刘华点点头:“我现在也赚到钱了,拿出两百万,对我来说问题不大,这样吧,除了两百万助学金,我五年内再掏一共一千万的研究经费。”
黄主任直接两腿一软,刘华扶着他,玩笑的说:“不至于吧,黄主任,这经你手部分配的科研经费每年都不止十个亿,一千万就把你吓软了。”
“那是国家的拨款,你这是私人捐款,一千两百万。”黄主任羡慕的说:“之前你说要下海经商,为自己的科研挣经费,我还有些不以为然,我想着你赚钱能赚多少,你现在应该是首富吧?”
刘华摇摇头:“那我哪儿知道啊?国内说不定还有其他人比我更有钱呢。”
黄主任站直了身子,想了想说道:“我要跟校长好好汇报一下,这种捐资助学的精神,一定要大肆宣扬一番。”
刘华抓住想要转身离开的黄主任,摇摇头:“算我求求你,跟上面你可以汇报,但是千万不要大肆宣扬。”
“为什么,这种好事儿就应该宣扬啊,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有钱人效仿。”
“财不露白啊。”刘华摇摇头:“我不想惹上什么麻烦?”
第342章 制裁
黄主任立刻明白了刘华点点头心思,但还是劝说道:“你这全是合法所得,而且是高科技,国家不但允许,而且很推崇你赚了这么多钱,你怕啥?”
“国家理解,老百姓不理解啊。”刘华摇摇头:“现在大部分人一个月就拿个百十来块钱,我一下子就能捐一千多万,你猜猜老百姓会怎么说。”
刘华拍拍黄主任的肩膀:“人言可畏啊。”
黄主任点点头:“行吧,我会跟领导提的,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现在还是有一些坏人的,确实不适合大肆宣扬。”
华清大学内部的教职工都知道刘华捐了科研经费和助学金的事,有人称赞,有人则不屑。
没办法,人都是形形色色的,看法不一也是情有可原。
至于四星集团的事,刘华很快抛之脑后了,这压根着真算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插曲,完全没有泛起什么水花。
但是让刘华意想不到的是,四星集团还真的臭不要脸的给他搞了一纸制裁文件。
刚开始咱们还不太注重南棒的事情,毕竟在咱们看来,他们就是手下败将,虽然这几年他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依然不在咱们眼中。
但是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亚洲有四个显眼包,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号称亚洲四小龙。
就这称号就够引人注目的了,而南棒,是唯一一个并不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地区,那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香江有个媒体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就发了一篇报道,说南棒政府制裁了一家内地的企业。
当然,这个媒体并不知道这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只是捕风捉影的大肆宣扬了一番。
作为咱们开放的中转地、桥头堡,香江的事情自然也是引起内地瞩目的,于是内地南方的一些新闻媒体转载了这篇文章。
渐渐的又传到了北方,人们开始查了,这个太一集团究竟是哪个公司,听起来不像是国企。
于是经过有心之人的探查,太一新材料和太一重工的背景被人揪出来了。
创始人竟然是华清大学的教授,隶属于科工委和科学院,是我国超级计算机的总工程师,同时还是炼钢、轧钢行业的大拿。
这个背景绝对显赫,绝对的令人瞩目。
社会上对于刘华下海做买卖,那是众说纷纭,有一些人的思想比较开明,接触过西方社会,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现象,能够促进我国工业的进步。
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们认为既然你是一个科学家,那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实验室里面搞科研,而不是浪费生命的去做生意,这是对自己、对国家的不负责任。
由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些报纸上甚至开辟了专栏,接受读者的来信来讨论这件事。
这还是大家不知道刘华有多少钱,如果知道了,恐怕讨论的声音会更大。
底下声音的太大,就传到上面人的耳朵里,咱们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主国家,而不是所谓挂着民主的牌子,实际上是民粹的国家。
所以就要搞清楚缘由,向大众有个交代。
商务部门、外事部门还有工业部都纷纷询问刘华,究竟是为什么南棒要对他的公司进行制裁。
刘华当然如实回答,但是没人相信啊,刘华只能请出证人黄主任,黄主任也是这般说辞,并且最后加了一句:“那人气度有限,答应我们的捐资都没有兑现。”
领导们也是相当无语,这让确实气度不大,但是对于一个商人可以操作出一个国家第一个制裁,他们也是惊讶不已。
任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一个商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恐怕就是资本主义中心的大老美想要这么操作也不容易吧。
外事部门的人都想笑了,因为黄主任回答的那叫一个干净利索,当天刘华是怎么说的,今天他就是怎么汇报的。
当听到南棒人胆子大,在大老美军事基地上建国那句话,他真的有些憋不住了,太形象了。
几个部门的领导商量了一下,外事部门领导说:“既然不是你的责任,那咱们就开个记者招待会,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讲清楚,不能让老百姓随便猜测,再这么乱猜,指不定猜出什么笑话来。”
于是几个部门联合组织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当时到场的媒体,国内外加起来一百多家,毕竟这是破天荒的第一回,南棒政府制裁种花家的一个企业,全世界都在看笑话。
外事部门的人把事情说了个清楚,用最准确、最严谨的词汇向媒体做了说明。
记者们都无语了,四星集团仅仅是因为只拒绝你的收购,你就让政府出台制裁,南棒没救了,公器私用到这种程度,国家公信力何在?
外事部门的人做了总结说明以后,表示了国家对于刘华支持,然后又请刘华上来讲话。
刘华站在话筒前,笑着说:“首先我要感谢四星集团,这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4A广告公司,他们设计了一例全世界最经典的广告。”
记者们还都挺纳闷儿的,四星集团明明是个综合性的集团,怎么成广告公司了?
刘华接着说:“如果没有四星集团联合他们政府做对我进行制裁,我相信全世界没几个人知道我,然而,当他们做出这个广告以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对我进行采访,在没有任何广告费的情况下,他们联合了南棒政府献上了全世界最经典的广告,估计是空前绝后。”
记者们哄堂大笑,大部分记者都把目光投向一个角落,那边是南棒的记者扎堆的地方,包括KBS和东亚日报。
饶是他们厚脸皮,没道德,此时也觉得极有多的难为情,但是该怎么反驳,他们一时间又是没有想好,谁让他们国家语言的词汇量是如此的贫乏。
这时候有一家南方报纸的记者站起来问道:“请问刘教授,南棒政府为什么要制裁你们公司?”
刘华趁机给自己打广告:“自然是因为我们公司的技术比较先进。”
“因为先进有制裁吗?”
刘华点点头:“当然,他们肯定不会制裁咱们鲁东省某一个种大白菜的生产队。”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