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34节

  老工程师笑着说:“我去送,我知道我们公司有一个实验室就是研究碳纤维的,他们的设备可以说是国内最先进的,比国际上也只是略差一畴而已。”

  刘华把记得车钥匙扔给给车间主任:“让厂里的司机开我的车送马工去他们的实验室,然后就在那边等着,有结果赶紧送回来。”

  车间主任点点头:“还是我去吧,我原来就是汽车兵,也有驾照,这么重要的结果,我怕司机他马虎大意。”

  “可以,记你一功,成功了给你们发奖金。”

  这位姓马的工程师把碳纤维原丝送到实验室,实验室里的人都要疯了,现在咱们国内对于碳纤维的科研探索投入太少,导致他们实验室现在压根儿没有什么进展。

  实验室里面科研人员那都是心急如焚,但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急也没有用。

  可是没有想到,一转眼,有人把碳纤维原丝送过来了,还告诉他们是纯国产,就连生产的设备都是国内自己制造的。

  负责实验室的科学家感觉天旋地转,这怎么可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马工催促道:“赶紧测试吧,人家那边儿还在等结果呢,早一点结果出来,早一点向上汇报。”

  马工停顿了一下:“还是不要由我们上报,由人家再上报吧,到底是人家的产品,我们不能喧宾夺主啊。”

  经过最细致的检测,研究员崩溃了,拿着检测报告,踉踉跄跄的走出实验室,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马工关切的问道:“怎么了?产品不合格吗?不应该呀,我们之前已经做了粗略检测,感觉强度还挺高的。”

  “这个实验室组建了七八年了,虽然投入不多,但我们一直在持续的进行研究。”研究员流着泪说道:“但是我们现在连门儿都没打开,突然有个人告诉我,他能量产啊,那我七八年的努力算什么?”

  “不能嫉妒,强中自有强中手。”

  研究员挥舞着报告:“已经超过东丽化工T700的强度了,无限接近T800,这显得我们很无能,不是显的,我就是无能,浪费了七八年的时间,浪费了这么多资金,我们连东丽化工最早的T300型号都开发不出来。”

  “时也命也。”马工安慰道:“有的时候科学就是这么儿戏,你们费尽心思开发不出来,别人稍微尝试就开发出来了,就像一场游戏一样,往好处想一想。你开发的最终目的还不是为了咱们这个国家不被卡脖子,现在开发出来了,最终目的还是达到了。”

  马工把资料拿在手上看了一遍,然后问道:“还有备份吗?”

  “还有一份。”

  马工把资料递给车间主任:“交给你们老板吧,告诉他,赶紧上报,我们就不越俎代庖了。”

  车间主任点点头,他虽然不能说是一个纯粹的大老粗,但是他不明白碳纤维的意义。

  今天他也高兴,因为生产出新产品了,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研究员会哭成那个样子。

  他边走还边挠头:“究竟为啥呀?好好儿的一个科学家,哭成那个样子,骂自己是废物,搞不明白,回去还是问厂长吧。”

  其实他们厂长也不明白,张厂长的文化也有限啊。

  小心翼翼的把桑塔纳开回厂,把报告交给厂长,一个工程师抢过去,大声的朗读着报告上的所有数据,每读出一个数据,都会引起一阵欢呼。

  车间主任就更纳闷儿了,他站在年华身边,小声儿的问另一边的厂长:“厂长啊,他们究竟因为啥高兴啊?”

  “你小子怎么东北话都出来了?”厂长笑着说:“咱试验出新产品了,还不值得高兴啊?”

  “可是刚刚在实验室,那研究员是哭急尿嚎的,这不是一般的高兴啊。”

  张厂长也愣了,他也想不通为什么会哭急尿嚎的,只能摇摇头:“这科学家的事情,你问我,我哪儿知道,我就是个被你们抬上来的厂长,我又不是科学家。”

  刘华则摇摇头:“工艺还是要调整,我可是奔着T800的强度去设计的工艺。”

  全场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有个工程师一挥拳:“调整,刘工,牛,直接奔到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去,咱们也不能落后于人。”

  刘华闭着眼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脱口而出一连串的指令,让工程师们调整工艺,接受指令的工程师也是火急火燎的奔向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是打了鸡血了。”张厂长纳闷的说:“都忙了一个星期了,怎么还这么兴奋?”

第303章 散养

  趁着调整工艺的档口,刘华来到厂长办公室,拨通了上级的电话。

  “刘工,今天怎么想起给部里打电话啊。”电话那头领导哈哈大笑:“我听说你下海发财了,我还以为你把我们这些穷酸朋友都忘了呢。”

  刘华玩笑的说:“确实,差一点就忘干净了,但是现在有点成绩了,我得跟你们汇报啊,再有钱,对你们来说不也屁都不是吗?”

  “出成绩了?我听说了,还等你汇报,早就过了三秋了。”领导调侃的说:“听说你设计的发动机?把小东洋的企业都给干趴下了,有关部门还委托你设计动力更强劲、更省油的柴油发动机。”

  领导停顿了一下:“你不会这么快就已经完成设计了吧,刘工,我劝你要审慎啊,想必你也知道这款发动机的重要性,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设计柴油发动机的工作我还没有开始,我是要跟你们汇报另一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领导来兴趣了,好奇的问:“天大的好消息?你这是又搞出什么了不得的好东西了?你总不会是设计出飞机发动机吧?”

  “不是飞机发动机啊,但是却是未来飞机必不可少的材料。”刘华故作平淡都说道:“我又承包了一家化工厂,目前已经开始量产碳纤维了,初步测试已经达到T700的强度。”

  “哦!”

  领导也很平淡的答应了一句,稍等片刻之后,突然电话里传来非常急迫的追问:“等会儿,你刚才说什么?你量产什么东西?碳纤维?”

  “刘工,这个玩笑可开不得啊。”领导不敢置信的说:“这要是真的,那可就石破天惊了,碳纤维,我们有太多太多行业需要这种高科技的原材料,你要是就这么贸然报上来,最后让大家空欢喜一场,这罪过可就大了。”

  领导说这么一大堆,其实就是希望听到刘华给他一个肯定的回答。

  “我什么时候在科研上面开过玩笑?”刘华反问道:“我今年也四十多岁了,我知道好歹。”

  “你承包的化工厂在哪里?你就在那里不要动。”领导赶忙叮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内,我们肯定到现场。”

  “FS区,原来去区里面的小化肥厂。”

  说完这句话,刘华就听见电话里面响起了挂断的盲声。

  “也太着急了吧?”刘华自言自语的说:“厂还在这儿呢,又跑不掉。”

  不到半个小时,领导的车就已经到了厂门口,但是让门口看门的大爷给拦住了,说啥都不让进。

  这光天化日的,也不能明火执仗都闯空门啊,领导只能让看门大爷请示,看门大爷拿起抽屉里的对讲机:“喂、喂,谁看见厂长跟他说一声,门口来了几个人,说是啥学部的领导,来视察工作的,问问厂长能不能进。”

  刘华情不自禁的笑了,带着厂长赶紧往门口奔。

  这就是人情世故,有这么大的成绩在,你不迎接,摆个谱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你奔到门口去迎接,还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这下领导对你的感官就好不知道多少倍。

  其实到门口也没多远,毕竟只是个小厂,也跑不到上气不接下气。

  刘华微笑着跟领导握握手:“不好意思啊,领导没有交代清楚,挡了您的驾,回头我一定批评他。”

  “批评就不必啦,人家还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的。”

  领导并没有往里走,而是站在门口伸出手:“有检测报告吗?”

  刘华把口袋里的检测报告递给领导,,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咱们进去看吧,门口的风沙不小。”

  “就在门口等一会儿吧,马上还有其他部门的人也要来。”

  领导戴上眼镜一边看着报告一边说道:“你这次可是捅破了天了,我把碳纤维的事情跟科工委汇报了,听反应就知道那边炸了锅,最少得有四五个部门的人都在往这边赶。”

  领导抬起头笑了笑:“我有点为你捏一把汗呐。”

  “我可不怕,真金不怕火来炼。”

  领导点点头:“看这个报告纸的抬头,是石化部门的实验室给你做的?”

  “没错。”刘华点点头:“之前为了改造这个厂,跟石化部门求援了,让他们派了一队工程师团队帮忙,他们领头的工程师说,他们也有一个碳纤维研究实验室,里面有专业的检验器材。”

  “那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信的。我看你这个数,强度已经基本上接近T800了。”

  “生产失误,工艺还需要调整。”刘华笑着说:“我就是奔着T800的设计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结果还是有些偏差,正在调整呢。问题不大,是最多两三个月,肯定能实现T800的量产。”

  领导很满意,但是有些纳闷的问道:“这个我看你生产的是24K单丝,光是制备原丝就是一大难题啊,我们国内没有相关的设备,你是怎么进口的?”

  “纯国产,整个生产线上全部是我自己设计的。”

  领导有些惊讶,但是胸有激雷,面若平湖者,才能为上将军,所以领导脸上并没有过多的诧异。

  “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碳纤维不成功你也是立了一大功了。”领导夸奖道:“这个技术能用在很多方面啊。”

  “怎么能叫做即使不成功呢,已经成功了。”

  领导收起检测报告:“我这次来还有个事情想通知你,其实今天你即使不打电话,过两天我也会找你谈话的。”

  “听起来有点严肃啊。”

  “我们科学部的使命要到头了,马上会一分为二,一部分进入并入科工委,一部分并入科学院。”

  刘华指指自己:“所以我估摸着我应该是一大难题吧。其他的科学家都在编制内,唯有我现在是个野生状态,以后我是不是就散养了?”

  “你当自己是野猪啊?”

  “差不多吧,跳出来以后,我可能更具有攻击性。”

  “哈哈哈哈。”领导哈哈大笑:“你这个自嘲是有一定水平的,可惜呀,并不能如你所愿,你依然是个香饽饽,抢手的很呐。”

第304章 非人哉

  “主要是我这个人长得比较帅气。”刘华玩笑的说:“所以比较讨人喜欢。”

  领导指着刘华笑了笑:“你也说了,都四十多了,还是没个正形啊,人家可不是馋你的外貌,人家馋你的手艺,馋你的学问。”

  领导竖起一根大拇指:“往上顶级的科学家咱就不说了,像你这个层次的都挺好分的,要么进科学院,要么进科工委,到了你这儿,两个方面都在抢,那是打出真火了。”

  正说着呢,从远处来了一溜的小车,领导笑着说:“来了,你的归属已经定好了,既属科学院,又属科工委,能有你这个待遇的可不多。”

  刘华可知道有这个待遇的人都是谁,比如咱们的钱学森钱老,孙家栋孙老还有程开甲程老,由此可见含金量有多高。

  “那可真是受宠若惊了。”刘华一脸荣幸的说道:“我估摸着,能有这种待遇的,应该都是国家最顶尖的科学家,比如两弹一星的元勋。”

  “还真叫你说着了。”领导点点头:“不过你也有你的特点,你的特点也让别人望尘莫及。”

  刘华好奇的问道:“是吗?我还有让人望尘莫及的特点,我怎么都不知道?”

  “你小子科研能力实在太强了。”领导解释道:“我跟你打交道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我发现只要是你接手的科研项目,从来就没有超过一年的,一年之内你肯定能拿出解决方案来,我们有顶级的科学家分析过你的研究思路,总结下来就三个字儿。”

  “哪三个字?”

  “非人哉!”

  “你这是骂人啊,还是当着面儿骂。”

  “夸你了。”领导摇摇头:“别的不说,就说当年首钢扩建的那些工程,虽然你召集了一个工程师团队,但是一年时间之内,就拿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并且开始施工建造,而且你当年的设计方案现在宝钢也在用,比之小东洋的方案也丝毫不过时,说句唯心的话,你简直就是妖孽啊。”

  说话的功夫,汽车也都到了眼前了。车上面陆陆续续下来好几位领导,互相打着招呼。

  刘华跟着科学部领导给他介绍,有航天部门的,有航空部门的,有造船工业还有总后部门,六七个要害部门,今天聚齐了。

  “老于,你今天威风啊,一个电话,把我们全给调动了,但是今天你们要是拿不出真枪实弹的,我们可跟你没完。”

  “我是那放空炮的人吗,今天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高科技,见识一下我们科学部的实力。”

  “哎,这话不对吧,刘工归我们科工委啊。”

首节 上一节 134/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