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31节

  碳纤维这个概念早就提出来了,咱们国家老早也做了研究,可惜有一段时间咱们的科研停滞了,导致很多东西,我们本来已经是全世界一流的水平,结果就这十年,咱们远远的落伍了。

  结果现在碳纤维哪家最好,那就是小东阳的东丽化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东西,小东洋就是能做到最好。

  有人说是因为工匠精神,在刘华看来就是狗屁,刘华记得前世看过一个报道,某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小东洋人,这货就是一个不出色的科研人员。

  到了研究所以后,几十年如一日的做某一种实验,连续做了好多年,一直没有结果,某一天突然就有结果了,准确来说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有了结果以后,他们就开始反推过程,然后诺贝尔奖就归他了,再然后,一个二十多年没有任何进步的、普普通通、毫无特色的科研人员一跃而成科研新星。

  这是科研吗,当然是科研,但是对于咱们这样的大国来说,这样的科研有些low,大国面临的挑战是小国的无数倍,所以讲究速率,而小国自有小国的命运,所以他们可以死磕时间,可以守株待兔。

  鞠伟把刘华实验室需要的设备配齐,正好发动机耐性测试也结束了,整整六个月的不停歇测试,刘华设计的所有发动机简直稳定毫无人性的。

  实验室的人已经把这事给报上去了,动力强,省油又稳定,这样的发动机哪行哪业不需要。

  正巧,咱们国家发动机本来就是短板,刘华的设计一下子填补了这个短板,这事儿如果不上报的话,那就是你实验室负责人的失职了。

  测试刚结束,刘华跟鞠伟准备讨论一下怎么扩大生产规模的事情,上面就来电话了。

  重工业部的两位主任直接在电话挂断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工厂,熟门熟路的跟刘华打招呼。

  “刘工,你这次可是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发动机的测试结果我们看了,堪称完美。”

  另一个人说道:“以前在轧钢厂的时候,你怎么没有动过发动机呀,我记得那时候你做的山猫,用的是鲁柴的发动机。”

  刘华谦虚的说:“那时候我不是还年轻嘛,发动机这行业水太深了,我也是通过这么多年不断的学习,才有一些心得。”

  “你这几款发动机国家看上了。”

  刘华诧异的说:“这只是摩托车发动机。”

  “咱们现在的步兵是摩托化步兵。”主任笑着说:“当然了,不是说士兵骑着摩托车跑,我们部队里还存在很多摩托动力,所以呢,需要换装。”

  “如果你们用了,我还可以对外发售吗?”

  “当然可以。”另一个主任点点头:“其实这事儿我完全不用我们两个出面,到时候京城吉普会找你商量,因为咱们大部分军用摩托车都是他们生产的。”

  “那您二位找我是什么事?”

  两个主任搓搓手,其中年长的那位笑着说:“我知道我们的要求也有一点强人所难,但还是希望你能考虑一下,既然你能设计发动机,那就多设计一些,汽车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方面多努力一下,咱们有太多的汽车、坦克,都需要一款完美无瑕的心脏。”

  另一个主任补充道:“当然了,到时候装备坦克的柴油发动机最好就不要对外发售了,毕竟有时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只需要一点数据就能算出整个坦克的真实战力。”

  “我懂,我懂,保密原则我也学过。”刘华点点头:“到时候我可设计特别定制版本,专供军用。”

  刘华接着说道:“其实从我开始决定做发动机,就已经做好了计划,下一步是汽车发动机。包括柴油机、汽油机,还有可能会做蒸汽轮机、飞机发动机,甚至火箭发动机、导弹发动机都有可能。”

  年轻的主任皱皱眉头:“这行不通吧,你一个民营企业。”

  年长的主任则点点头:“年轻人看问题要开阔一些,你凭什么认为民营企业就不行,现在市面上好的发动机,不还是这个民营企业设计的吗,我们现在开放了,像西方学习要学它好的地方,人家的私营企业保持着强大的科研能力,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可是军用的东西要高度保密啊。”

  刘华笑着说:“这些企业的东西也需要高度保密啊,国家的东西不保密,顶多是被别人限制、针对,咱们的体量在这儿呢,别人还不敢对我们轻易的动手,一个私营企业,它需要保密的内容泄露了,那有可能换来的就是破产,所以说,不要觉得私营企业就是破筛子,私营企业未来的保密性可能更严格。”

  “未来的事情可以未雨绸缪,但是我们现在操心太多也没有用。”年长的主任笑着说:“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变数太多了。”

  刘华点点头:“没错,但是我确信一点,我们会越来越好的,我们会重新站到世界之巅的。”

  两个主任一拍桌子:“好,说的好。”

  年轻的主任轻轻的鼓掌:“我相信你刘工,相信你未来会设计出所有的发动机,至于到时候再怎么安排,那就不是我们能够考虑的。”

  年长的主任用手指头敲敲桌子:“既然你已经答应了,那我们就帮你向上申请资金,不过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将来大概率可能这个发动机不是由你来生产。”

  “我有心理准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军用设施还没有对民用企业开放,不过我相信以后肯定会开放的。”

  隔天,京城吉普的人就找到刘华:“刘工,你这是下了一盘大棋啊,说好了帮我们代工,直接把我们的发动机给毙掉了,这下子就不是代工了,是我们跟你采购。”

  刘华得瑟的一展双臂:“我也没有办法呀,实力摆在这里,一不小心设计的发动机竟然这么厉害,我也是出乎意料啊。”

  “行了,刘工,别得瑟了。”京城吉普副厂长笑着说:“还是聊聊价钱吧,最好量大从优。”

第296章 讨价还价

  “你这量也不大呀。”刘华看了看他们的需求,摇摇头:“就这点量,你也能提量大从优?”

  “刘工,你别跟我们打马虎眼,据我们所知,你们现在还没有一笔像样的订单。”

  京城吉普的人毫不犹豫的揭穿了刘华,刘华目前除了代工的订单,就剩下宗申定了两千台,另外幸福和嘉陵到现在还没有正式下订单,不过过两天人家参观的人就要到了。

  “已经是成本价了,我们就赚个工人工资啊,折旧费都没算。”

  刘华是第一次做买卖,那个重工业部的人,也是第一次跟做买卖的人谈生意,双方都在拙劣的拉扯着价格。

  最后得出的价格必然是双方都满意,刘华还能赚个零头,京城吉普也省大发了。

  时候刘华跟鞠伟说:“有没有这个讨价还价的人才,你只会管理生产,我又不擅长谈价格,咱俩人要是这么做生意,得把裤衩子赔掉,跟京城吉普要这个价格也就算了,就当是支持国防建设,跟那些民用企业不能再要这么低了。”

  鞠伟现在一个人已经当成三个用了,只能在思考再三以后说:“我想想办法吧。”

  刘华实际上已经完全把这个厂托付给鞠伟了,这在现代管企业管理当中绝对是大忌,但是没有办法,创业初期人才凋敝。

  八十年代,就算想校园招聘的话,也没几个人会过来,这年头华清大学、京城大学的毕业生,那是直接去部委的,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会去瞧一下民企。

  鞠伟想尽办法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许大茂跟拽回来,矬子里面拔高个。

  刘华也不懂销售和谈判,只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零星的知识写出来,交给许大茂去体悟,能学到多少,就全看他自己的了。

  许大茂捧着笔记本在家里面学习,让闫阜贵给看见了,他就好奇的问:“大茂,你在干嘛?”

  “我们厂业务正式铺开了,我不是销售经理吗,得跟人家谈价格,搞销售。”许大茂摇摇头:“原本我以为就是扯皮呢,没想到这里面学问深了,锱铢必较,刘华给了我这么多重点知识让我好好学习,我学的是一头雾水。”

  闫阜贵一听,讨价还价,这不是我老闫的特长吗,于是笑眯眯的问:“大茂,你说我去刘华他的公司上班怎么样?”

  “你去干嘛?”许大茂纳闷的说:“人家是私营企业,跟那些公家企业不一样,人家没有附属的学校,用不着你去教书。”

  “我的意思是,我给他讨价还价啊。”闫阜贵毛遂自荐:“在讨价还价这方面,我老闫是有绝对信心的,这几十年就没什么人能在我手上占到便宜。”

  许大茂发呆的看着闫阜贵,过了一会儿问道:“闫老师,你知道你们家阎解成做买卖为什么黄了吗?”

  “知道,做饭店的结果没有请到好厨子,可不就得黄呗。”

  许大茂摇摇头:“刚开始他不是请到好厨子了吗?傻柱给你们家做的时候生意挺好的,那还为什么黄啊?”

  “傻柱要的太多了。”

  许大茂点点头:“这就说到重点了,你们家阎解成买卖黄了,就是因为他青出于蓝,学的你,而且觉得太像了,太抠门儿了。”

  对于这种说法,闫阜贵可不承认:“这叫什么话,精打细算才是过日子。”

  “没错,精打细算才是过日子,但精打细算不是做买卖。”许大茂嘲笑的说:“做买卖,该花的钱要花,该省的钱要省,你们家做饭店,该省的钱,肯定是省了,但是该花的钱,你们是一分不肯多花。”

  “我这回不做买卖,我就是帮刘华谈价钱。”

  许大茂依然摇摇头:“一毛两分的你都能咬死了不放,这我们签一张单子都是几十万、上百万,你还能松口?你一分不让,人家会给你下订单吗?”

  “这么多钱?”

  闫阜贵光知道刘华做买卖了,但是不知道刘华做的什么买卖,院子里面就仨人儿知道。

  傻柱知道,但是傻柱没说,他现在忙着自家火锅店的生意,也没功夫跟这些人扯闲淡。

  许大茂更是个人精,他知道院子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人都是恨人有笑人无,要是让他们知道刘华做这么大的买卖,肯定会不要脸的贴上去占便宜,许大茂可不想沾这个麻烦,所以一直都守口如瓶。

  易中海也知道,当初鞠伟邀请过他去工厂工作,但是易中海为了自家孙子拒绝了,这个人又比较有城府,再加上一直常年在儿子那边生活,所以也没有吐口。

  现在许大茂不小心说漏嘴了,自己都感到后悔。

  闫阜贵震惊之余,想想这么多钱,也许真的自己把握不住,索性转身走了。

  回到家之后,闫阜贵拿着大把缸子大口大口都灌着白开水,他媳妇就问道:“当家的,干嘛呢,你这刚出去没多久,一回来就灌水。”

  “吓着了。”闫阜贵直接说道:“咱们都知道刘华做买卖了,但是不知道刘华做什么买卖。今天才知道,他一张订单可能就几十万、上百万,真正的大买卖呀。”

  “几十万,上百万?”媳妇吃了一惊,赶忙问道:“你咋知道的?”

  这么大的八卦,老闫家的媳妇儿觉得自己不知道,简直是失职,要赶紧打听清楚,然后好在老姐妹当中好好散播散播。

  “听许大茂说的。”闫阜贵又灌了一口白开水:“他在那儿学习,说是不懂怎么讨价还价,我就毛遂自荐了,他说我这人太抠门儿,把握不住这么大的订单。”

  “那倒是,这仨瓜俩枣儿的你能做决定,几十万上百万,要是赔了,刘华还不得把你给撕了。”

  闫阜贵点点头:“可惜呀,本来我还想跟刘华谋个饭碗,事儿太大,咱占不到便宜。”

  老闫媳妇直接抓起鞋底子就往外走:“那什么,你还是把咱自己家里的事情想想明白吧,我去胡同里面纳鞋底儿了。”

  闫阜贵点点头,等到他媳妇出门,他才想起来,冲着外面喊道:“你出去可别瞎说啊。”

第297章 麻袋装钱

  老伴可没功夫搭理他,闫阜贵之所以要加这一句,并不是他认为窜闲话有什么不对,他只是天然的觉得窜刘华的闲话占不到什么便宜,既然没便宜搁这,那就少费唾沫。

  可惜他老伴不是这么想的,这么好的一个闲话哪能不聊啊,街坊的老姐妹儿天天都是萝卜、土豆、大白菜,这样的话题聊了几十年了,已经索然无味了。

  今天又好不容易捞了这么一个高大上的话,那就必须要聊,而且聊个透彻,聊个开心。

  杨大妈兴高采烈拿着鞋底子就来她胡同大妈们的聚集地,一开始的时候,他是一言不发,一边听着别的老姐们儿聊天,一边用一种充满蔑视的眼神瞟着他们。

  心里想的是,一群没见识的货,成天就知道聊那么三毛两毛的鸡毛蒜皮,待会儿我发个大消息,直接震碎你们的脑壳。

  聊了一会儿,有大妈问道:“杨大妈,你今儿怎么不言语啊,以往你说的最凶了,姐妹们,全指着你才能买到便宜的菜啊,今儿怎么生分了,不愿意跟老姐妹交心了?”

  “你们说的都些什么玩意啊?”杨大妈倨傲的说:“天天说来说去都是萝卜土豆大白菜的价钱,咱姐们儿也得聊聊新话题吧。”

  “杨大妈,你又知道啥新消息?”

  杨大妈招招手,把人拢到一起:“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千万别出去瞎传啊。”

  “那不可能,老姐妹谁不知道谁啊,我们的嘴最紧了。”

  “刘华还记得吗,就是以前轧钢厂那工程师。”杨大妈神秘的说:“人家现在也下海了,生意做的老大了,告诉你啊,一笔买卖就几十万、上百万,做买卖人家才是头一份的。”

  “嚯,这么多钱,他们家发达了。”

  “人家早就发达了,我们家老头还拿四十多块钱的时候,人家已经拿到两百了。”

  “他们家得老多钱了吧,得拿麻袋装吧。”

  “这么多钱,一天三顿肉也不心疼啊。”

  话题就此展开,想刹是刹不住的,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晚上,隔壁街道都知道这件事了。

  不过那会就不是这么说的了,下不下海的这个问题已经过去了,话题的重点在于拿麻袋装钱,已经有人说,刘华他们家屋子下面有个地窖,地窖里面全是麻袋,麻袋里面装的全是钱。

首节 上一节 131/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