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586节
几乎都是各国驻华商务代表或专程前来的采购商们的座驾。
空气中隐约飘荡着混合了新鲜饲料,菌肥发酵和一点工业气息的独特味道,这是蓬勃发展的特区专属的进步气息。
与三年前接待美国总统时相比,这里的变化堪称天翻地覆。
大型化肥厂高耸的塔罐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光泽,配套的铁路支线忙碌地吞吐着物资。
远处,规划严整的新工业园区和新建的居民楼群,已经初步勾勒出现代化的一点点轮廓。
而此刻,花了三年时间才初步完工的国际贸易中心,最顶层的多功能厅内。
正是这场瞩目盛事的主角——第一届“东方珍品”年度高端拍卖会。
对于金羽鸡的拍卖,苏文宸并没有一开始就选在特区。
一个是三年前的特区,虽然招待过总统的经验,但是只有接待会馆附近建的可以。
其他地方都还是处于开发阶段,另一个当时也没有多少资金。
所以第一年的金羽鸡拍卖,苏文宸都是选在了港岛那边。
一直发展了三年时间,他们特区已经有了初步的底蕴。
这三年时间,他们的治碱肥出口量极速增加,赚回来的外汇虽然不能都给他们花。
但是还是按照人民币给他们反了很多,这也是他们这三年发展速度快的原因。
所以一直到发展差不多了,国际贸易中心完工后。
苏文宸才申请把月华兔跟金羽鸡一起在特区拍卖。
拍卖厅内布置得既庄重又具商务气息。
深红色的地毯消弭了脚步声,柔和的灯光聚焦在主舞台。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轮流播放着金羽鸡在林下果园中矫健奔跑,羽翼在阳光下反射出炫丽金光的画面,以及专业厨师在星级厨房里将其烹制成精致佳肴的特写。背景墙上是醒目的“蓝水金羽·味觉传奇”中英双语标识。
整个拍卖会从舞台,到电子屏和背景墙,几乎完全就是仿照当时港岛的国际贸易中心建的。
没办法,他们国内这时候也没那种别出心裁的设计师,所以这方面苏文宸觉得还是先学一下比较。
毕竟他也不懂建筑设计,完全帮不上忙。
虽然拍卖还没开始,厅内却已经座无虚席。
虽然只是第一届,但是前面已经在港岛搞过几次了,都是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了。
这也是第一届就人满为患的原因。
前排基本是以美国,西欧,日本等大型连锁酒店集团和米其林星级餐厅代表为主的高端客户。
他们身着昂贵西装,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的拍品手册,上面详细列明了每只拍品鸡的编号,年龄,体重,主要饲喂记录以及风味特征预测。
后排和两厢的开放式区域则是一些较小规模的餐饮业主,看看能不能捡个漏,气氛紧张而期待。
镁光灯不时闪烁,记录着这一商业奇观。
时间一到。
一位身着深色中山装的主持人走上主舞台,熟练地用中英双语开场。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莅临黄淮海特区第一届《东方珍品》年度拍卖专场!”
“本次年度拍卖分为《东方味觉瑰宝》和《东方月华瑰韵》两个专场。”
“首先,感谢各位合作伙伴,这些年来对我们《东方珍品》的厚爱。”
“话不多说,首先开始我们今年的第一场《东方味觉瑰宝》!”
“今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质精量稀,高端专属”的品牌理念,呈上年度最优选的珍品金羽鸡。”
“下面,请出我们的1号拍品,编号TQ-75001,有着‘晨曦果园之星’的称号的22周龄的公禽,体重3.6公斤,预估风味层次为‘浓郁果木香,带有复合花香尾韵’,肉质预测:顶级油脂纹理,富含弹性……”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透明展示笼内一只毛色金黄,体态优美的金羽鸡被缓缓推上中央。
它的姿态傲然,红冠挺立,眼神机警。
台下立刻响起轻微的议论声和出价牌翻动的声音。
“起拍价,1000美元!现在开始竞价!”
拍卖师刚说完,一个个牌子被相继举起。
“……1100……1200……1300”
拍卖师语速快而清晰,目光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举牌动作。
“法国里兹酒店的查理先生,1500美元!”
“哦!东京大仓饭店,出价1800美元!”
“希尔顿集团……2000美元!”
伴随着价格节节攀升,每一只鸡的成交都伴随着掌声和阵阵惊呼。
由于这是第一次在国内搞拍卖会,还是这几年风头正盛,但也争议不断地特区搞的,所以还是有不少各地的领导干部,过来想看看情况的。
现在看着这群外国人,花几千甚至几万美元就为了买一只鸡回去吃。
不少干部,见状都觉得这些外国人,是不是脑子都有病?
这鸡就是再好吃,也没必要花这么多钱买吧!
有这个钱,都能吃多少只普通鸡了,留着慢慢吃不好吗?
他们是真搞不明白,这些外国人的想法。
第372章 好好干!把特区这条路,给我踩实了,拓宽了!
二楼。
“并且还会吸引一部分高端客人过去,毕竟客人去了不可能只吃一道菜。”
“这才是这些高端餐饮机构过来的原因,真要没好处人家也不可能捧咱们。”
“这也是我们会给他们预留出利润空间的原因,只有人家挣了钱才会一起来抬这个轿子。”
对方笑了笑。
“难怪都要拉你去负责外交工作,说你不负责外交工作,是外交方面的一大损失。”
苏文宸立刻谦逊的摆手道。
“领导,您别埋汰我了!”
“我就是平时喜欢瞎琢磨,而且从月华兔出口之后,就想着赚外汇,这想把东西卖给人家,你不就得琢磨人家的喜好吗?”
“我就是想着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就搞什么,人民群众想吃肉。”
“那我就大力发展速生鸡,白猪,这种出肉率多的。”
“粮食产量不够,那就研发治碱肥,引进化肥厂。”
“外汇不够,那就看看人家外国人需要什么,然后想办法把他们需要的卖给他们赚外汇。”
说话间,苏文宸语气恭敬中带着感怀。
“领导,我那时候都不敢想得这么具体,都是一步步看情况尝试出来。”
“当时只是一心想把东西卖出去,换外汇,引进设备,用来发展咱们特区。”
“能发展到今天,说实话连我都有些意外。”
听到这话,对方摆了摆手。
“我倒是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得解决什么困难。”
“不然怎么能是为人民服务?我觉得不少同志都应该跟你好好学学。”
“连人民群众想吃肉,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苏文宸被说得有些赧然,连忙道。
“领导你可别夸我了,再说我都要不好意思了。”
领导顿了顿,语气转为更为郑重的探讨。
“不过文宸啊,我今天来看这场拍卖,重点不在这几只鸡能卖多少钱。”
“这是个很好的窗口,一个展示我们的成果,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的窗口,它的意义不亚于当年总统的访问。”
“通过这个窗口,后续我们很多东西都可以让别人看到,让别人知道。”
“我们国家不是只有一个特区,还有各地区的人民群众。”
苏文宸精神一振,点点头道。
“领导我明白后续我们会带动周围发展!”
这时候拍卖师正激情洋溢地介绍着下一件拍品。
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目光望向窗外繁忙的特区景象。
“你们特区这块‘试验田’,看来是种对了。”
“成绩不小,但担子也更重了。”
“文宸同志,你想过没有,特区下一步要往哪里走?以后一直靠卖治碱肥?够不够支撑长远发展?”
苏文宸对此自然早已深思熟虑。
“领导,这正是我们近期研讨的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提前超额完成!”
“治碱肥,金羽鸡,月华兔是我们的第一桶金,但这种不可能吃一辈子。”
“后续我们规划了几步走。”
“第一步,利用现有外汇收入和技术积累,初步涉及深加工产业。”
“我们们正在加快新饲料厂的扩能,目标是不仅能满足自身治碱兔的巨量需求,还要向国内其它养殖大省输出高品质、低成本的复合饲料,一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也实现让全国人民吃的起肉的承诺。”
他手指在玻璃上虚点着远方规划的新工业区的方向。
“第二步,利用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大力发展支农、惠农的轻工业。”
上一篇:万界穿越:从生化危机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的无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