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89节

咚!咚!咚!

看似微不可闻,却又好似隆隆大鼓,牵扯人心,不少亲卫将士更是脸色潮红,气血都有不受控制之像。

好在,这如战鼓响起一般的心跳声,只持续了短短几息时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场中已经血腥侵染彻底定格的身影,也终于有了动作。

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骨骼摩擦声,李修缓缓站起身,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怖力量感,亦是充斥全身,仿若一拳下去,能将一座山轰碎一般。

但李修自然知道,这只不过是气血过于充盈而产生的错觉。

待气血平息,自然就恢复如常。

感知身躯,如内视一般清晰的感知瞬间覆盖全身各处,奔涌的气血,跳动的脏腑,那如蜿蜒大江的筋络血管,一切的一切,皆是清晰映入脑海。

炼体圆满,便可以说这具身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然达到了世俗的巅峰。

徒手擒虎,已然不是奢望,一对一的情况下,这具身躯,已是站在了世俗生物链的顶端。

再往上,气感自生,跨越世俗界限,那似乎就是超凡脱俗的开始。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劲没处使

新帝登基,建元崇祯,本是新朝新气象之时,历代新天子登基,皆是如此。

可眼下的这位由一介藩王继位天子的崇祯帝,却是远远超出了朝堂百官的预料。

自那一封由天子心腹李修所奏之后金之论,被群臣反驳之后,天子就彻底陷入了沉寂。

当然,这种沉寂,是让人说不出坏话的沉寂。

毕竟,若说天子不理朝政,沉迷享乐,似乎又不是如此,这天子除了党争激烈那一个月,其余时间,大小朝从不缺席,群臣奏本也皆是亲自审阅。

至于享乐……如今的后宫,除了近来张皇后张罗选拔的几位秀女,也未曾听说过这天子沉迷于哪个女色之上。

只不过,自建元崇祯以来,天子就从未就朝政之事,表达过丝毫属于天子的意见。

那一封封奏本之上,最多的莫过于“可”之一字。

如此,亦是让群臣暗地里猜测议论不停,当然,共识也早已形成,那就是这位新天子被那一次后金之论的风波给惊到了。

至于是好是坏,目前还看不出来,但,就眼下的天子所为,无疑极为符合士大夫心中的圣天子垂拱而治之形象。

故而,天子虽不理事,朝堂党争不休,江山一片混乱,但朝野竟是一片称赞,隐隐还有圣天子临朝的滔天赞美。

这一切的一切,自然清晰的被朱由检看在眼中。

而朱由检如此作为,自然是少不了李修的隐晦提点。

在经过那一场奏本风波后,李修对让朱由检立马掌握朝政大权的心思,就淡了许多。

与其现如今耗费精力,去和那满朝的老狐狸勾心斗角,稍有不慎还被反手一刀,还不如让朱由检安安静静的,看清楚这满朝官员的本质,明悟谁堪用,谁不堪用,再去图谋其他。

或者说,韬光养晦,再至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朝堂纷争不休,这天下,亦是如火如荼的演变着。

事实上,明末的天灾,也绝非是从崇祯继位后才大范围的爆发,小冰河时期的危害,从万历年间便彻底显现。

然后就一直处于一个蔓延加剧的状态,直直崇祯年间,达到一个巅峰。

如此大范围且人力无法抵挡的天灾,莫说一个濒临倒塌的末年王朝,就算是放在后世,一个统治机构健全的后世国家,也得闹出大乱子。

故而,如今北方天灾席卷的各地,亦是一片混乱。

完全可以预想得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明北方各地,将会深陷在一个死循环之中。

那就是剿贼镇压,死灰复燃,再剿贼镇压……

就好比如今延安府的剿贼之战,再无余力去赈济安置百姓的情况下,李修也只能选择性的去牺牲一些本来可以好好活着的人。

不然的话,前脚刚释放,后脚活不下去,被人一鼓动,再叛,亦是毫无心理压力。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悲哀。

搞笑的事,一直在上奏朝堂,抨击李修破坏剿贼大局的杨鹤,用尽各种刁钻角度上奏抨击,但却唯独忽视了这一点。

这自然不可能是他看不到,而是他一旦上奏,将此事捅到了明面上,那得罪的,可就不是李修一人了。

灾民需要安置,钱粮从哪里来,他杨鹤能解决钱粮问题?

他解决不了,他也知道,朝堂的老爷们,也解决不了。

毕竟,朝廷国库每年就那么一点钱粮,光供应朝堂六部都不够,难道为了区区灾民去加税?

加百姓的税,那就会被人戳脊梁骨,这可污了名声,清高的老爷们可不会去做。

去收士绅豪商的税?

这是屁话。

谁敢开这个口,这满朝的老爷们,定要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既然都解决不了,那就装作没有这事呗,掩耳盗铃,大家都会做。

而杨鹤,自然无比清楚这一点,甚至,他身为三边总督,手握三边重兵,却对贼寇行招抚之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一点。

毕竟,一打仗,军饷粮草,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朝廷出兵,收复了沦陷的县府,那灾民安置,可就摆在了明面上,这又是一个无底洞,一个不好,又闹出乱子,那可就是他杨鹤的责任了。

还不如给个名头,招抚了事,待到手中有粮了,或者天灾过去,把这些贼寇搓圆搓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只是现在,谁也不会想到,这几十上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灾,会在日后,成为常态,并且迅速蔓延扩散至整个天下。

如此之世态,故而,也常让李修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荒谬之感。

事实上,这场剿贼之战,按他最初的预想,那自然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整个陕西。

可现如今,随着战事的持续,朝廷的不作为,打到现在,他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尽管之前在真定府,利用朱由检数次从内帑中拨下的巨额银两,为勇卫营攒下了充实的家底,但,也耐不住陕西这个巨坑!

延安府三州十六县,被吴瑄盘踞的,达到了十一个县。

如今,勇卫营收复的,已然达到了七县之多,其余村镇更是数不胜数。

可战事绵延至今,朝廷竟还没有派出一官一吏来治理,当然,这自然不是朝廷有意放任,事实上,不管是京城的朝堂诸公,还是陕西巡抚,皆是无比之重视。

毕竟,牧民之官空悬,小半个延安府军政大权皆被李修一手掌握,无异于藩镇之祸,这一点,朝堂的大老爷们可看得无比清楚。

但奈何,愿意去延安府这穷地方当官的,本就少之又少,再加之如今陕西民乱沸腾,谁都怕死,毕竟,谁也不想上任没多久,脑袋就被挂了旗杆。

强行派去,直接挂印而去的也不是没有。

而且,如今延安府吴瑄一部虽接**定,但屡次大胜之下,也导致了如今这七县之地,溃败的残敌亦是数不胜数。

如今勇卫营重心,自然不在这些残敌之上,这也就导致了,这七县之地,虽被收复,但可一点都不安稳,甚至,就在数天之前,朝廷就有一前来上任的知县,被一伙草寇给劫了,那知县,至今都生死不知。

如此种种原因之下,也就导致了各地官员体系,迟迟难以完善,也就导致了李修的不少精力,亦是被这些琐事牵制。

再加之不时还要面对各种明枪暗箭,就好比这次那知县生死不明,李修不用想都知道,那杨鹤,定是少不了一封弹劾奏折。

朝堂之上,又是少不了一阵风波。

如此种种束缚,明里暗里各种黑手不断,李修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有劲没地使。

也总算明白,一个纯粹的武人,一个在朝堂没有丝毫根基的武人,一个非文官体系出生的武人,在这文官当道的时代,要有多么的无奈。

第一百四十五章 陕西安定?

延安府的平贼之战,依旧在持续,但远在蒙古的那一场后金对察哈尔部的战争,却已然结束。

在数次大败之后,迫于后金之兵锋与蒙古漠南诸部与后金的联合,察哈尔部在林丹汗的率领下,被迫西迁。

数次被后金击败,损兵折将,再加之主动西迁,短时间内,察哈尔部定也无力再返。

如此结局,俨然已经达到了后金此次进军蒙古的战略目的,皇太极自然也就没再大动干戈,只不过,这一次,黄太极却未曾收兵撤回辽东。

而是以稳定蒙古局势,清剿林丹汗余孽为借口,在蒙古草原待了下来。

至于要做什么,无疑是显而易见,蒙古草原浩瀚,戈壁荒凉也不在少数,后金身为外来者,要熟悉地形,自然不是一件易事。

尤其是努尔哈赤定下的绕道蒙古征伐大明的战略,更是需要彻彻底底的熟悉路线,避免任何一丝一毫的漏洞。

而这些,皇太极身在蒙古,自然是准备提前做好这一切。

夏日烈阳正盛,秋收在即,后金的触角,却伴随着那一队队飞奔在草原戈壁的后金铁骑,而一点一点的从辽东,慢慢的触及大明北地边疆。

在努尔哈赤率领下,后金已然磨刀霍霍,准备开启一场赌国运的战争!

一战若是功成,那后金定如困龙升天,彻彻底底的站稳脚跟。

尽管后金内部还有不少异议,但在努尔哈赤的绝对威望之下,内部的一切阻碍,皆是虚妄。

这位一手创立并且将后金壮大的雄主,俨然是准备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内,彻底为后金奠实根基!

而身为后金目标的大明,这个腐朽的巨人,已然连抬抬手指,都无比的费劲。

事实上,巨人虽已腐朽,但触觉感知,却依旧犹存。

就好比东厂锦衣卫,在李修的建议下,早已往蒙古派去了大批探子,尽管限于时间问题,探不出太多有用的消息。

但蒙古各部的动静,还是能够得知一二的,这些看似平常的消息,表面上虽看不出什么,但事实上,若是结合李修那上奏的后金之论所预测的事情来看,便是一件件佐证的证据。

可惜的是,以如今的朝堂,想要制定一个有用的政策,难!

想要将这个政策好好的贯彻下去,更难。

当然,随着蛛丝马迹的显现,朝堂之上,也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察觉端倪,并为此而努力。

就好比给蓟镇边军,发去整备军力,严加戒备之旨意,给辽镇发去监视后金之动静的旨意……

但终究只是流于表面,难以触及深处,改变不了太多。

纵观历史上的己巳之变,便可清晰看出,后金上下,虽是抱着赌国运的心思,但实际上的战争进程,估计都让后金上下惊诧不已。

辽镇虽有诸多问题,但有一点,却不可否认,那就是辽人守辽土,在面对后金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时,辽东将门,敢战,也不惧战!

但辽镇如此,却不意味着其他各边镇也是如此。

事实上,在举国供应辽镇的情况下,其他各边镇,早已荒废已久。

大明对外的防御体系,除去辽镇之外,其他的,形同虚设。

历史上,后金破关,可谓是长驱直入,大明的边疆防御体系,那沿途本应该给后金造成巨大阻碍的坚城重镇,根本没有给后金铁骑造成像样点的阻碍。

而现如今的问题,也正是如此。

后金可能绕道破关。

首节 上一节 89/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