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90节

礼法,是礼仪的带来的规则秩序,而非国家制定的法律秩序。

大恒选择继承了礼法,那就得接受礼法带来的规则秩序。

这个规则秩序,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比明文法律,要有用的多,这个规则秩序,也是唯一一个不分阶层,不分权利,上至天子,下之草民,皆可束缚,亦或者,皆需遵守的。

面对如此之秩序,天子,也不得不顾忌重重。

此刻,似是察觉到了天子所思所虑,靖国公也顺着天子目光,看向了那殿前广场的皇子们,但很快,靖国公便收回了目光。

此事,还真不是他可以参与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不管此事如何,与他,还真没有任何关联。

大恒第一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储君是谁,后位为谁,乃至未来的天子是谁,他都是大恒的靖国公,他的嫡长子,也会继承他的靖国公之爵位。

其他子嗣……靖国公府家大业大,随便挤出点渣子,都足以养活一大票人。

“你那大小子,都十来岁了吧?”

沉寂之间,天子突然出声。

靖国公微怔,随即点头道:“大小子都十四岁了。”

天子再道:“十四岁了,武院也应该快结业了吧?”

“明年下半年结业,二小子也是明面下半年结业。”

靖国公点头,一时之间,也有些不懂天子之所想了。

天子问:“结业了,想好去哪里没?”

靖国公迟疑一会,还是如实道出:“臣准备让大小子去陕西,让二小子去江南水师。”

说到这,靖国公又补充道:“孩子们没什么本事,倒是锐气十足,还得好好在基层打磨个几年。”

天子瞥了一眼靖国公,点了点头:“武院教的,大都是些纸上谈兵的本事,要学以致用,才算是本事。”

“一步登天,可不是好事,就如咱们,当年也是一步一步从最底层爬起来,才有了现如今的咱们。”

“陛下放心,臣明白的。”

天子点了点头,没再多言,再次看向习武的众皇子,目光幽幽,脑海之中俨然是思绪翻涌。

后位……储君……

这个问题,久久不绝的话,拖得越久,问题就会越大!

第六百七十二章 和硕特部的抉择!

事实上,也确实和天子所思所虑的那般,大恒立国八年,国运从天倾之势,到现如今的天下一统,大治之世。

曾经混乱之世,谁也不能确定大恒能不能存活下去,故而,人心动荡,天下乱起不休。

而现如今,谁都看得出来,大恒国运已固,昌盛之势不可违逆,至少也是又一代百年王朝。

如此,本来混乱的人心,也慢慢平复下来,纵使是江南这个不稳之地,人心,也已有归附之景。

而人心渐稳,士人逐渐归附之后,自然慢慢转变心态,想要在大恒施展才能。

其中,也必然会与天子这个产生管理之上,政见之上的冲突。

也就是必然出现的臣权与皇权之争,当然,现如今,皇权,依旧不可违逆。

而立后,立储,无疑是这冲突的矛头所在。

放眼古今,还没有一个国运稳固的王朝,在开国八年后,国家还没有母仪天下之后!

哪怕是开国八年后,还没有储君的王朝,也是寥寥无几!

在这个时代,天子一言一行,皆影响着天下,同样,天子,也没有私事,涉及天子,再小的事,也是国事!

更别说,立后,立储这般关乎国本之事。

这个问题,早就是朝臣们的心头病,只不过,这些年国家大策频出,牵扯住了所有人的精力,纵使有心,在繁忙治国之事上,也难出言谏言。

而现如今,国事渐稳,唯一的动乱,还是在于草原,大恒可以很好的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国事逐渐清明,政事归于正常,这个近乎心病的问题,似乎,也重新浮现在了不少朝臣心中。

苗头与风声,亦是缓缓在朝堂显现,等待着彻底爆发的那一天。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草原之乱,也依旧在持续,大恒在西北与草原的布局,也依旧在持续。

时至昭武八年七月,出访西北藏地和硕特部的使节团,经历了近一月的长途跋涉,已然抵达了西北藏地的和硕特部。

大恒的存在,几乎是天子一手铸就,哪怕现如今大恒的秩序,已然不在是从前那般的军国体制,但很多事情,也在天子的行事作风影响之下,浸入了大恒的血脉骨髓之中。

就如天子对异族,向来霸道。

犁庭扫穴,诛族灭种,能动手,绝不多言半句。

所谓君子之道,王道为主,霸道为辅,以往历朝历代,或如秦皇汉武时的内王外霸,即内用王道怀柔,对外以霸道杀伐威慑!

亦或者内霸外王,即对内,霸道管制,杀伐,对外,反倒是以怀柔之策!

而大恒,在开国之初,便是内霸外霸!

对外犁庭扫穴,诛族灭种,对内,顺者昌逆者亡,屠戮得人头滚滚!

而后,随着天子缓缓放下了对士绅地主的屠戮清晰,大恒对内,逐渐转为以王道为主,当然,这个王道之仁,还是在于民,而非官。

但对外的霸道,大恒却从未改变丝毫,对外的战无不胜,反倒是让这份霸道更添上了几分傲气,

这一次,出访和硕特部,也是如此。

哪怕和硕特非是藩国,使节之礼亦是以上国出使藩国之礼而行。

强横至极的霸道,哪怕出访的是文官,亦是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如此之霸道,若在往日,和硕特部定然拂袖而去,但在此时,往日西北盟主地位不保,威严扫地,生死存亡之际,和硕特部,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着。

但和硕特部虽捏着鼻子忍了,面对大恒提出的种种堪称霸道的条件,也是难以忍受。

这场会晤,俨然极其不顺利,引狼入室的道理,大恒懂,和硕特部自然也懂。

更别说,大恒早已赤裸裸表现出了对西北的窥视,如今几乎又趁火打劫,其心可诛!

如此之下,使节团会晤约莫半个多月时间,也毫无进展。

但奈何,事情的主动权,完全不在于和硕特部。

如今,和硕特的顾忌,是在于准葛尔三大部及大恒。

而这两个顾忌,大恒皆可肆意操纵。

只需在北疆稍有动静,便足以牵制林丹汗,牵制住了林丹汗,准葛尔部便可更多几分余力,准葛尔部余力更多,和硕特部,无疑就会更加煎熬。

更别说,大恒在西北边陲,也是囤积重兵,尽管地形限制,难调动太多军力,但以如今大恒军力之优势,其中的威胁,可一点都不容小觑。

不然的话,大恒在西北边陲的经营,也不可能稳步推进。

在会晤受阻之后,至昭武八年八月,大恒果断派出使节团,招摇至极的赶赴准葛尔部,同时调集宁夏,大同之重兵,以靖国公统帅,囤兵北疆,摆出一副大举进军草原的势头。

随后在昭武八年八月下旬,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李定国统帅三万大军,进军了河套平原,一举荡平了林丹汗部驻守河套平原的一个蒙古万户!

如此之大变,顿时惊动了整个草原!

林丹汗自然是难掩惊骇,对大恒的恐惧,从当年镇北侯率大明铁骑横扫草原时,就渗入了他的血脉之中,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惨败,更是加深了这份恐惧。

在如此骤变之下,也顾不得与准葛尔部纠缠,直接放弃了小半个漠北草原,匆忙调集重兵防备大恒。

而吞下了一大块肥肉的准葛尔三大部,亦是停下了扩张的脚步,休整之时,注意力,自然也就转向了后方腹地的曾经老大,和硕特部。

而大恒那大摇大摆赶来的使节团,更是让准葛尔部上下欢喜不已。

当然,这份欢喜,不包括多尔衮与阿济格这些后金残兵。

但,在这种部族宏图伟业面前,外人,始终还是外人,谈不上太多的话语权。

草原的局势,在大恒这横插一脚之下,无疑是变局骤生,更显混乱。

但不管如何,如此种种之下,对和硕特部而言,无疑是惊天噩耗。

本就恐怖的存亡危机,在大恒这横插一脚之下,俨然暴增了不止一筹。暴增了天大的压力。

显而易见,摆在和硕特部面前的,要么就是坐实大恒与准葛尔达成一致,和硕特部从此成为历史。

要么,就是乖乖给大恒当狗……

该如何选择?

似乎并不难……

第六百七十三章 跪着生!

河套平原,铁骑纵横不久,硝烟尚存,但属于河套平原的秩序,却已紧随其后的建立。

被俘虏的蒙古族人,在铁骑看押之下,一个连着一个,排成一条长龙,缓缓而行,不时可清楚听到将士之喝骂,鞭子破空落下,在一个个蒙古俘虏身上绽放血痕。

在平原之上,更有大量的民夫青壮及俘虏的蒙古青壮忙碌着,显然是准备在这平原上修筑一座城池。

之所以在战后不过月余时间,便拉开工程序幕,自然得益于大恒对河套的谋划已久。

在大恒中枢,早在开始对河套平原谋划之后,一连套的平定,建设方案,便在中枢起草拟定。

这些年,边镇对河套平原的步步为营,也皆是按照这些预桉进行。

故而,在平定河套不到月余时间,拟定的预桉,便彻底拉开。

显而易见的是,大恒对河套图谋已久,那就必然是要行长久统治之策。

事实上,大恒对河套,也具备了统治的基础,毕竟,自当年林丹汗南下败退而归之后,攻守之势,便随之转变。

从此,便是蒙古转为战略防御,而大恒,咄咄逼人!

大恒各大边镇,虽整体依旧处于防御之势,但实际上,久经战阵的大恒边军们,哪里看得起守边关的那一点苦劳。

几乎每一个月,大恒中枢至少要收到几十封战报,无一例外,皆是什么巡逻时剿灭敌一个部落,什么巡逻时剿灭敌一支部队,什么巡逻时遇敌数百斥候……

谁也不知道在边疆巡逻是怎么剿灭敌人一个部落,一支部队的,也没谁知道,为什么敌人斥候有数百上千人……

这无疑完全扯澹,总参及兵部还曾为此发文呵斥,军法司甚至还为此派出巡查组至边镇巡查。

后随着大恒根基稳固,开始对外图谋,对外小规模战争明面化,边关传至中枢之战报,才恢复正常。

当然,战争明面化,对各大边镇而言,自然就更加肆意,更加明面化的对外征伐。

尤其是河套这般必要夺取之重地,边军更是肆意,自计划拟定之后,小规模的战争,在这河套地区几乎没停止过。

首节 上一节 490/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