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397节

徐光启一颤,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天子,他虽心无旁骛的搞研究,但……曾经他也是文官!

皇子的新学启蒙教育,交给他!

就是将一个天大的尊荣,直接送到了他的手中!

噗通!

徐光启猛的跪倒:“臣,绝不负陛下期望!”

“记住,新学,只能是新学!”

天子再道。

“臣明白!”

徐光启心头一颤,连忙再保证道。

“退下吧!”

天子摆了摆手,徐光启再拜,随即告退而去。

天子望着徐光启离开的背影,眉头皱了皱,片刻之后,天子才收回目光,看向桌面上的一摞书册。

即由曾经的武院工科,如今的大恒工科院及礼部编辑的新学教材。

望着这些教材,天子却是突然笑着摇了摇头,这倒也真是有趣。

大恒的新学,起源于武院,成长于武院,时至如今,才从大恒工科院慢慢的向整个天下扩散。

他虽为后世人,但在后世之时,也不过是一个学渣,再加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他懂的后世科学知识,显然极其有效。

从当初建立武院,借此成立工科,他能尽全力支持大恒新学的发展,如财力,物力的支撑,乃至为此大费周章,扭转大时代的环境,来让新学有发展的空间。

这俨然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真要他对新学发表什么见解,去直接引导,他浅薄的科学知识,能做的,显然极其有限。

说不得,还因他天子的权威,而让工科走了歪路。

故而,从当初武院工科成立起,除了外在环境,以及财力物力乃至人力的支撑,他对武院工科,最大的干涉,也只是定下大概的目标,然后,就只能看工科新学的自身发展了。

至于真正的理论研究,他从未干涉丝毫,哪怕是那已经卡在关卡的栓动步枪,这种堪称镇国神器的存在,他也未曾去催促过,任其自然演变发展。

至如今,已然有近十年时间,大恒新学,自然是在他创造的这种大环境下,一路蓬勃发展。

而如此之下,在这个传统时代发展的新学,自然不可能如后世那般体系化的西化。

就如他眼前这这些教材一般,算数,自然,农学,商学。

总共四本教材,却包涵了大恒的所有新学。

甚至,严格而言,如算数,农学,商学,都不能算是新学,只能说是自古以来,第一次由政府对这些民间小道,进行统合编辑,研究。

而如后世的化学,物理,天文,地理等等学科,都被包涵在了自然一科之中。

显而易见,自然一科,才是大恒真正的新学所在。

即道法自然,旨在追寻世间万物之至理!故而为自然!

这种符合时代的变化,天子自然不会去更改,在这个传统时代,用这般笼统的概念,将新学包裹融入传统文化,对新学的发展,自然是利大于弊!

对整个社会的环境,自然也是利大于弊。

新学虽好,但为此而让礼乐崩坏,却也不是天子想要看到的。

能这般自发的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对天子而言,显然是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殿中烛火闪烁,书册一页页翻动,关于教育体系,商业经济对天下的改变乃至冲击,一个个念头在脑海之中闪烁,天子之目光,亦是愈发幽深……

在以往的历朝历代,整个天下,就好比一台已经成型的机器,每一个齿轮,每一个零件,都已经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演变,趋于固定。

在这种成型的机器之下,改朝换代也好,不过是重组这个机器,然后让这个近乎圆满的机器运转起来,直到机器腐烂,然后再重建一个,继续运转,最多,也不过是改变其中某个零件而已,

以往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而现如今,他几乎将这个固有的机器,拆得七零八落,然后填充各种未曾有过的零件。

显而易见,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机器,也可以预料,这个机器,运转起来,会有数不尽的问题。

方方面面,都有着无数的可能,也有着太多太多的利与弊……

如何发现这个问题,并且及时解决,将会是他这一生,都要持之以恒的事情。

天子思虑之时,几名宦官亦是在王五的指挥下,小心翼翼的走进殿中,将殿中冰盆已经融化的水倒进桶中,随即又添上一块块还冒着冷气的冰块,有快步退出了殿中。

王已五却是未曾离开,而是快步走到天子身旁,恭敬出声:“陛下,时辰不早了,您该用膳了。”

天子点了点头,瞥了一眼殿中呈放的冰盆,随即似是想到了什么:“冰块送到后宫去没?”

王五立马回道:“都已经送过去了。”

天子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手中书册亦是随之放下,起身,便直接朝侧殿而去……

……

第五百四十九章 从九品上,下!

“这学舍够敞亮!这么大,几百个人估计都住得下!”

“这可是当今陛下亲自下旨的,听说拨了好几十万两银子,就只是要在咱们顺天府修学舍,办官学!”

“你们是没去外面看,周边几个县,还要外面的小河村,常山村……可都修了学舍!”

“不过,咱们武清这学舍,算是通州这片,最大的学舍了,其他地方,可没这么大…”

“为啥啊,难道每个地方不一样?”

“你以为个个督学官都跟咱们县阎学官一样,是个清官……”

武清北街,刚刚修筑完毕的武清学舍外,一如既往的聚拢了一大片百姓,围观着这武清学舍。

学舍内,武清督学官阎应泰着一身改制之后的大恒黑色官袍,领着督学司几名官员,在学舍之中转悠着。

“按督建规格,这学舍可容纳三百名学子就学,按照前些日子统计的学子数据来看,学舍还大有富裕……”

“按照礼部督学司下发的章程来看,新学老师,会由礼部督学司安排,儒学老师的话,就需要我们自己安排了,算上县学,还要各座社学,现在还缺老师八人。”

“还要县学学正,学录,按上面规定,这一次试点,需要我们督学衙门推荐五个人,然后去参加礼部举行的大计考核……”

一名县督学衙门官员,捧着一本册子,向阎应泰汇报着。

当听到学正学录安排之时,阎应泰却是突然停下步子,沉吟片刻后,阎应泰才道:“等会把督学司拟定的关于官学老师任职标准,以及月俸的通知,贴到城中告示处,昭告全县。”

“符合标准都可到督学衙门报名……”

“县学学正学录的话……”

说到这,阎应泰却是有些迟疑起来。

他虽从至武清任督学官不久,但对前明的提学制度,也多有了解。

但问题是,现如今大恒的督学制度,与曾经大明的提学制度,完全不同。

以往大明的提学官,大都是御史翰林兼任,大都是至巡抚一级,府县则没有提学官的存在。

而现如今大恒,提学官改名督学官,至县一级,位列正八品,与改革之后定品为正八品的知县同级,且不受知县管辖,也不受知府管辖!按这般制度,若推广至各省,那各省的按察使,布政使,都对他这个县督学官没有任何管辖力。

他的上级,是府督学衙门,然后,便是礼部督学司,当然,这也是因为顺天府特殊地理位置才如此,若在各省,那就是县总督学,府总督学,至省总督学,再至礼部总督学司。

这还仅仅只是制度的变化,最让他迟疑的,便是品级的变化上。

按照礼部拟定的顺天府教育试点章程,县督学,位列正八品,县督学衙门除了他这个总督学,还有副督学,位列从八品。

之下还有督学正使,督学副使,分别位列正九品,从九品上!

再之下,则是督学官,位列从九品下!

显然,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这从九品上,从九品下,这两个品级之上。

从九品上,无疑就相当于以往九品十八级中的从九品,而从九品下……

按这次试点章程规定,督学衙门不许招募品级外之人的规定,从九品下,显然就是相当于以往九品十八级之下的不入流,即:吏!

只不过,以往是不入流的吏,而现如今,在这次试点章程之中,是从九品下,是朝廷编制内的官!

而县学学正,学录,按规定,则是属从九品下,同样也是官!

让他去决定一个吏,那自然是轻而易举,但让他去决定一个官,哪怕只是推荐,但这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

要知道,官与吏之间,可是有着一条天大的鸿沟!

而且,按照那改革态势来看,这从九品下的品级,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不仅仅是出现在顺天府督学衙门了……

以他对改革的了解,要想改革彻底,那就必然需要皇权下乡!

而皇权要下乡,土生土长于各地乡绅,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的吏,是最大的阻碍!

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正八品督学官,但这个推荐权利,他还是有些忐忑。

要知道,自从这份试点章程公布,从九品下这个品级的出现,在这武清县,他俨然都成了香饽饽了,上到知县县丞,再到县衙各房小吏,各家乡绅,几乎都是找着他……

沉默许久,阎应泰明亮的眼眸中,也不禁闪过一丝黯然,他这个督学官,虽跟知县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但毕竟是要在武清县任职,有些事情,还是要随大流点好……

“推荐的名额话,本官自有决断……”

说出这句话,阎应泰也不禁长吐了一口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这官场,真不可能!

他能做到的极点,就是让自己少染点官场的淤泥!

几名督学使亦是一愣,面面相觑之间,也没人多言什么,那名出声的督学使,亦是继续汇报起来:“按照工程预算,此次共修缮学舍五座,修筑学舍四座,购置桌子板凳六百九十二张,笔墨纸砚六百套……共计耗银三千五百九十二两三钱,余银四百零七两……”

“耗粮两百五十八石,余粮一百四十二石……”

阎应泰点头道:“登记造册,然后按规定上报府督学衙门。”

有官员劝诫道:“大人,督学衙门太陈旧了,也该修缮一下啊,这可是代表着朝廷的脸面……”

阎应泰步子骤停,瞥了一眼几名下属,哪里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这是还想捞点油水啊!

知道归知道,阎应泰也懒得点破,他家境殷实,自然不在乎这些蝇头小利,但这些下属,大都是从武院民科结业安排而来,也都是贫寒之家。

毕竟,家境稍殷实一点的,稍有希望的,恐怕都会选择继续读书,参加科举,哪里会去武院民科!

只不过……

思绪至此,阎应泰却是难掩黯然,按这般态势发展,若不需要吏的存在,那就必然需要官来填充本该属于吏的位置。

首节 上一节 397/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