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249节

  “呵~~~!!”看见英宗皇帝朱祁镇到了这般山穷水尽的地步,依旧是一副如此的不堪造就模样后,樊忠好似真的心死了一般,嘴角露出了一丝轻笑声,好似在嘲讽自己的无知一般,就将自己原本坚挺着的脑袋,虚弱的瘫软了下去~!!

  一时间,残破道观里的所有人,无论是士兵还是锦衣卫,还是内侍太监,都满是一脸哀愁的看着逐渐虚弱下去的樊忠,满眼都是无助和死寂。

  而此刻,也只有英宗皇帝朱祁镇,依旧沉浸在自己恐慌的小世界中,呆若木鸡!毫无知觉~!

  “呵~~~~!”突然,就在所有人悲伤的时候,一声虚弱到极点的声音再次响起,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原本身体已经完全瘫软下去的樊忠,好似二次回光返照一般,再次脸色苍白,强打着精神,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吐息后,再次艰难的抬起了脑袋。

  “遗诏.戒指令牌汉王爷.救国”再次艰难抬起头的樊忠,好似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一般,拼命的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将自己的话语,一边吐血,一边断断续续的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给了所有人听!

  而就在说完之后,这一位一生侍奉了大明四代皇帝的御林军统领,坚挺的脖颈彻底的瘫软了下去!再也没有抬起来!

  随后,只见这位完全死去的将军手里,滴溜溜的滚落出了一枚明晃晃的黄铜色戒指,落在了众人面前的地上!!

  此时,看着满身盔甲尽是鲜血染红,毫无动静的御林军统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代表着大明上一代,仅剩的一位将星的彻底陨落~!!!!

  但是,这枚滚落在地的戒指,却是没有一个人出手捡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到了呆若木鸡的英宗皇帝朱祁镇身上,期待着他们能的皇帝能够有些决断。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直至此刻,这位年轻的英宗皇帝,依旧沉浸在自己恐慌的精神世界中,好似完全没有发现护他周全老将军已经陨落。并掉落在地上的遗物一般!

  而仅仅片刻后,残破道观外,就传来了一阵阵轰鸣的马蹄声!

  听了这个声音后,残破道观里的所有人,立刻就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是草原鞑子追杀上来了!一时间,所有人都不由的紧了紧手里的刀剑!

  而听了这一阵马蹄声后,原本就浑身颤抖的英宗皇帝,此刻更是脸色苍白,浑身如同打摆子一般颤抖的厉害!

  “应敌~!”看见了跌坐在地上英宗皇帝那一副不堪造就的模样,御林军仅剩的一名统领,眼神里闪过了一丝失落和死寂!但随即,这名统领就立刻变换了另一幅决绝的模样,大声的要求着应敌!或许,这是他沾染自宣德皇帝亲卫身上,所仅剩的勇武之气吧!

  同时,这名御林军的统领,狠了狠心,一脸决绝的捡起了樊忠掉落在地的戒指!

  “呼啦~!!”听了这名御林军统领的指令后,残破道观里仅剩的将士们,好似有了主心骨一般,各个都举起了手里的兵器,将瘫软在地的英宗皇帝护持在防护圈内!

  不管他们再如何不喜欢这个英宗皇帝,但是,忠君爱国的思维,依旧是让他们将英宗皇帝牢牢的护卫在中间,并,必将为他战死至最后一人!

  “啾啾啾~!哗啦~!哗啦~!”残破道观门外的围墙已经坍塌,门外的声音,就是残暴的鞑子!

  “铁牛~!大头~!你们是兄弟们之中,仅剩没有受伤,身手最敏捷的人~!我们会拖住外面的敌人,给你们找机会~!

  樊将军不能白死~!你们要将樊将军的话,以及将军的信物,给朝廷传回去~!”一番脸色变换后,这名手持刀盾的锦衣卫统领扭头对着身后的两名兄弟说到。并且,将自己刚刚捡起来的戒指,狠狠的塞到了身后其中一名锦衣卫的手里!

  锦衣卫统领的此言一出,顿时,房间里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了过来。但是,众人纷纷张了张嘴之后,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只是将手里的兵器紧了紧,目光又转向那一扇看似结实的大门上!

  因为他们都知道,留下来可能战死!而此刻要想逃出去,根本就不可能!外面的敌军太多了!逃出去必死!

  而此刻,只有呆呆瘫坐在地上的英宗皇帝,此刻好似听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一般,一脸难以置信的将目光投向了那一名锦衣卫统领,眼神里满是疑惑!

  显然,到了这一刻,这一位大明朝的英宗皇帝,依旧根本不明白,让这两名锦衣卫逃出去其中的含义!

  “统领~!.”而听了锦衣卫统领的话后,锦衣卫队伍里立刻就有两个手持刀盾的健硕身影走了出来。但是,二人看着统领那难看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眼睛后,又默默的退到了众人的身后!

  只见二人在人群的最后方,决绝的丢掉了手里盾牌,抛掉了手里的长刀,解下了腰间的弓弩,甚至连象征锦衣卫的腰牌都丢到了地上!只是为了能够减轻身上的负重,跑的更快一点!!

  “杀~!”眼看两名兄弟准备好了之后,一声嘶吼声,从锦衣卫统领的口中嘶吼而出,顿时,守在门口的兵卒打开了颤巍巍的道观大门。接着,锦衣卫统领带着一众的锦衣卫们冲杀了出去。

  或者说,他们是集体迈向了死亡的步伐~!

  与此同时,两名轻装上阵的锦衣卫,则是趁此机会,从后门如同灵猴一般,飞速的窜了出去!

  “咻咻~!咻~!”而就在两人窜出去的转眼间。不远处的方向,在两声急促的箭矢声音响起后,刚刚窜出去的两名锦衣卫直接应声倒地!但紧接着,就有一个背上插着箭矢的人影,再次向外窜了出去~!

  “逃兵~!”这时候,一名骑在马背上的鞑子,满脸不屑的看着再次窜出去的身影,一脸不屑的用蛮语说道!并准备再次追击出去。

  “不用追击了,他受了伤,跑不远的~!”另一名蛮族骑兵,则是一脸不屑的抬手拦住了身边队友的行动,同样一脸不屑的说道。

  “走,看看大明的真龙去~!”随即,两名鞑子骑兵,就一脸不屑的向着残破道观的方向,策马而去。

  “大头~!!”而远远窜了出去的锦衣卫,在发现身后没有追兵后,也是从腋窝下方抽出了一支带着血迹的箭矢,狠狠的扔在了地上!并看了看手里紧紧攥着的戒指。

  原来,刚才的那两个箭矢,并没有射中他,反而是两只箭矢全部射中了那名叫大头的锦衣卫。但是,为了麻痹敌人,他二人机敏的同时倒地。随后,这名叫做铁牛的锦衣卫,从伙伴大头身上拔出了箭矢,塞到了自己腋下,就是为了造成受伤的假象!

  “统领,大头,我一定会将消息传回去的~!”抛了手里的箭矢后,这名叫做铁牛的锦衣卫,满眼决绝的向着身后的方向看了一眼后,就继续向着大明的方向,飞奔而去!

  他,绝对不能让兄弟们白白死去~!

第487章 于谦索令

  当然,英宗皇帝土木堡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到大明朝。

  原因也很简单,此刻,大明朝的信息网络传递技术,乃是当时世界最发达的!更是远比铁牛自己两条腿跑的快!

  而此时的大明朝里,已经得到了土木堡战败,皇帝战败被俘的消息。

  一时间,原本就天天担惊受怕的皇太后孙氏,在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直接惊吓的瘫软到了地上!此刻的皇太后孙氏完全没有了平时高高在上的模样,只剩下那一脸的无助!那是作为一名母亲的无助!

  然而,第一个得知这个消息的自然是内阁的杨士奇等人!一时间,杨士奇也是恐慌不已!

  因为杨士奇心里很清楚,大明全国精锐将士,都随皇帝出征!此番战败,对于大明来说,那简直就是国之将倾的征兆啊!一时间,眼前一黑的杨士奇,赶紧扶着桌子,不让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候倒下!因为,他也不能在这时候倒下!

  紧接着,大明朝第二日的大朝会上,当英宗皇帝战败,并被俘的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一时间,也是朝野哗然!无数的臣子恐慌不已!

  毕竟,皇帝战败,更是被俘!还损了全国的精锐!

  而草原蛮子的骑兵距离北京城实在太近,现今北京城又无守备兵力,灭国之危险,就在眼前呀!一时间,朝堂上喧闹一片!

  看着朝堂下方争吵一团的朝臣,皇太后孙氏的脑海里,却是突兀再次想起了婆婆张氏临终前的话:甲子大劫!虽然婆婆已经离世多年,但如今这四个大字却是突兀的冒了出来!

  这一刻,甲子大劫四个大字,如同魔咒一般,缠绕在皇太后孙氏的脑海,让她根本就毫无一丝的心思去听朝堂上官员们的争吵!

  艰难的稳定了自己的精神,并在稳定了朝堂上的混乱后,皇太后孙氏艰难的从袖口拿出了婆婆传给她的那一枚金龙令!也不管一众朝臣们异样的目光,直接将金龙令展示了出来!

  “先帝驾崩前曾留下此令牌,言之:国家危难之际,可凭之救国于危难!

  不知,诸位臣工,何人可接此令~!”皇太后孙氏此刻也是破罐子破摔了。因为,面对此刻危机的局面,她已经毫无办法了!尤其是在儿子被俘虏之后,手里的令牌,就是皇太后孙氏最后的精神寄托!也是她救出儿子最后的希望!

  但是,亮出令牌的结果,却是让皇太后孙氏感到极度失望的。

  因为此刻,在她亮出了手里的令牌之后,却是没有任何一个朝臣上前,接下这枚金龙令!心中失望之余,皇太后孙氏只好开口允许京城百姓逃命,并听取了兵部的几种预备方案!

  但是,最终朝堂之上的争论,却也是了了收场!打不过,逃不掉,死局而已!

  散朝之后,皇太后孙氏继续拉着杨士奇几人商议对策。

  此刻,徐有贞却是突然闯了进来,直接对着皇太后孙氏建议迁都!杨士奇面带犹豫的答应了迁都的事宜,而就在皇太后孙氏揣测迁都之际。殿外的宫女传话,兵部侍郎于谦求见!

  而听到于谦来了之后,杨士奇默默的闭上了眼睛!他知道,于谦的到来,必定会给迁都一事,带来无穷的变数。而起,杨士奇最担心的事情,怕是会在于谦的手里,被搅和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果不其然,进门后的于谦,也不管其他人,就对着皇太后孙氏直接了当的开口了!

  “参见太后娘娘,臣,于谦,请先帝金龙令~!”进门后,于谦也不管房间里的其他人怎么看,也不管杨士奇那不太好看的脸色,直接就跪倒在地,双手高举,向皇太后孙氏索要金龙令!

  “噌~!”听见于谦的话后,原本端坐着的皇太后孙氏,也是直接从椅子上蹿了起来,目光里闪烁着浓郁的惊喜光芒,死死的盯着于谦看着。就连刚才迁都的事情,都被抛之脑后!

  这一刻,皇太后孙氏的眼睛里,或许是觉得,大明有救,自己的儿子有救了吧!

  “于谦~!

  事情还不到那般地步~!”看着于谦这般直接索要金龙令后,杨士奇也是憋不住了,不等皇太后孙氏开口说话,就直接开口制止了于谦索要金龙令的行为。

  在杨士奇看来,自从宣宗皇帝一番作为,导致求助龙武皇帝的机会只有一次而已!所以,此决断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动用!

  “杨阁老,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北京城守军不足两万,根本就挡不住鞑子的突袭~!

  若是北京城破了,大明就真的完了~!”于谦当然知道杨士奇有想迁都躲避,避免使用遗诏的想法。但是,于谦也同样知道,此番北京城的凶险!沿海的备倭兵根本来不及!全国的精锐又尽数战败在了草原,这就是大明朝最危险的时候了!

  迁都一事,于谦一点也不认同!偏安一隅,简直是奇耻大辱!

  于谦,坚决反对迁都!

  “于谦~!~!!

  太宗,仁宗,宣宗三位皇帝,尽心竭力的护持着大明朝!

  三代帝王谋划一生的底牌,被先帝折腾的只能使用一次了!

  现在,若是我们不拼一把,就将这底牌给用了!

  我大明朝,以后怎么办~!!!!”此刻,杨士奇也是爆发了,他愤怒的指着于谦的鼻子嘶吼着。完全不顾及皇太后孙氏还在面前,愤怒的嘶吼着!大声的咆哮着!

  在杨士奇看来,迁都南京,未来还可以找机会再打回来!但是,遗诏只能使用一次!用完就没了!现在用不值当!

  而此刻,皇太后孙氏也是反应了过来,她心里知道。这大明朝也确实是有一个底牌的!但是却不能轻易动用!并且,这个底牌乃是自太宗皇帝时期就筹备的,历经了三代皇帝。只是到了宣宗皇帝的时候,出于某种原因,这个底牌现在只能使用一次了!

  但是,在皇太后孙氏眼里,即使是这个底牌只能使用一次就够了!能够救她的儿子就够了!其他的不重要!

  “杨阁老,皇上战败,鞑子围城在即,北京城要是被攻破了!

  你怎么办~!”于谦也是理解杨士奇的心情,但是,理解归理解。于谦却是绝对不会允许鞑子占领北京城的!

  “于谦,我们可以”当即,杨士奇就要继续开口说话。但是,杨士奇到了嘴边的话,却是没有说出口!实际上,在杨士奇看来,大明朝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要是真的北京城坚持不住了,还有南京呢!但是,迁都这话,却是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太宗皇帝留下的底牌,是给后世的儿孙们,再造大明留下的!而不是在这个大明还有一线生机的时候挥霍的!这就是杨士奇的态度!

  “于侍郎,这是先帝留下的金龙令!

  只要能救出皇上就行!于侍郎但讲无妨~!”就在杨士奇愣神的功夫,皇太后孙氏拿出了金龙令,并放在了于谦的手里!一脸热切的对着于谦说道!

  很显然,此刻,在皇太后孙氏的眼里,只有她的儿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首节 上一节 249/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下一篇:凭啥说我是战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