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190节

  他作为皇帝,不是就是任性一下,杀了自己二叔后,躲在宗庙里了几天时间避避风头吗?!

  怎么等他从宗庙里出来后,朝堂的局势的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呢??!

  或者说,为什么朝廷上一切的反应,未能按照他当初的预想那般,继续走下去呢??!!

  所以,此刻,宣德皇帝朱瞻基迫切的需要知道,在他任性妄为后躲避的那一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什么??!!让内阁大臣们,敢越过他这个皇帝,又以皇帝的名义,对汉王府大加恩赏!!

  这里面,一定有他这个皇帝都不不知道的事情发生!!并且,还一定是不得了的大事!!

  实际上,宣德皇帝朱瞻基又不傻!他是太宗永乐皇帝一手调教出来的皇位继承人!

  他的父亲!又是执掌大明朝廷几十年的仁宗皇帝!

  如此,两代帝王公的优选,加精心培养出来的人物,他宣德皇帝,怎么可能是个废柴!

  宣德皇帝朱瞻基知道,这之中,一定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然而,他作为大明朝的皇帝,必须知道这件事是什么!

  作为皇帝!他不容许这大明朝,有任何隐瞒他的事情存在!

  绝对不允许!

  而听了宣德皇帝再次开口提出的问题后,杨士奇三人却是都没有说话。

  如此情形,这等同于没有大臣罔顾宣德皇帝的命令!而在宣德皇帝朱瞻基看来,他作为皇帝,能这般低声下气的与杨士奇三人好生他谈话,就是莫大的恩惠了!

  而杨士奇三人的沉默,这就是在打他这个皇帝的脸!

  见此情景,宣德皇帝朱瞻基的脸色,不由的直接阴沉了下来,脸上再次挂满了寒霜!

  “于谦,你来说~!”宣德皇帝阴沉着满是寒霜的脸,扫视了杨士奇三人一圈后,将自己阴郁的目光投在了于谦身上,满是不忿的对于谦询问道。

  于谦听了宣德皇帝朱瞻基的话后,也是一怔。此刻,于谦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对宣德皇帝解释。但是,这一次,于谦却是坚定的选择了站在杨士奇这一边!

  “回皇上的话。

  此次臣随同杨阁老前往云南,一切所见所闻。

  臣可以用身家性命担保,杨阁老并无半点私心!

  杨阁老为国为民,忠于朝廷。

  此番所有的一切动作,实乃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

  望,皇上明鉴!”于谦既然决定站在杨士奇一边,他就向前一步,躬身对着宣德皇帝行礼后,满脸坚定,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实际上,在见识到汉王爷的鼍龙后,于谦已经思考了良久,他此刻也是理解了杨士奇的苦心和苦衷!

  “于谦.”听了于谦的话后,杨士奇不由的急了。他之所以揽下所有罪责的原因,就是为了保住于谦和樊忠二人!但此刻,于谦突然站到了出来解释,岂不是就成了他杨士奇的同伙!杨士奇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必须保住于谦!当即,杨士奇一脸焦急的想要制止于谦的话语。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杨士奇未说完的话已经被宣德皇帝给打断了!

  仅仅是为了大明朝!杨士奇可以牺牲自己,牺牲一切!

  而听了于谦的话后,宣德皇帝不由的狠狠的缩了缩瞳孔。

  因为,宣德皇帝在心里印证着自己的猜想!因为二叔的死亡,大明朝真的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但是,为什么杨士奇和于谦等人,就是不愿意他这个皇帝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对此,宣德皇帝朱瞻基非常的费解!!!

  “樊忠~~!”既然于谦问不出来,随后,宣德皇帝朱瞻基就再次将目光,投放到了樊忠这个御营主将的身上!他要再试一试樊忠的态度,是不是也是如同于谦一一样的坚硬!!

  “回皇上的话。

  臣,那是御营的主将,一切为了皇上和皇宫的安危着想!

  此番,臣认同杨阁老的部署!”面对宣德皇帝的询问,樊忠也如同于谦一般,坚定的选择站在了杨士奇这一边。

  毕竟,樊忠知道,汉王爷的那头恐怖的鼍龙真的要是出现了,他麾下的御营根本就抵抗不住!所以,为了皇宫和皇上的安危,他也只能选择站在杨士奇这一边!

第380章 下雪的云南

  “呵~

  呵呵~

  哈哈哈哈”又听了于樊忠的回答后,宣德皇帝的瞳孔如同地震一般,不由的狠狠的收缩着!他知道,这件事情很大!很复杂!甚至可以危及皇宫和皇帝的性命!但是,这件事却又不能让他这个皇帝知道!

  这不由的让宣德皇帝感到了憋屈!无比的憋屈!

  宣德皇帝朱瞻基默默的闭上了眼睛,他已经在脑海里,对此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却依旧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睁开眼睛后,宣德皇帝朱瞻基再次将目光投在了杨士奇三人身上。

  “朕就问一句话。

  这件事,朕!什么时候,可以知道??!!”宣德皇帝看着杨士奇三人那坚毅的目光。他就知道,此次他这个皇帝,是绝对问不出什么事情来了!

  而以宣德皇帝对杨士奇三人的了解。朱瞻基在内心深处是知道,杨士奇三人是绝对不会背叛朝廷的。

  既然如此,为了不将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作为当今皇帝,朱瞻基选择退后一步!

  但是,他必须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知道这件事的全部内容!

  “回皇上的话。

  太宗皇帝,乃是在五征草原,撤回榆木川之前,知晓此事的;

  仁宗皇帝,乃是在汉王府就藩云南前,知晓此事的”面对宣德皇帝的再次开口询问。杨士奇知道,宣德皇帝是选择拖一步了。而既然皇帝选择拖一步,那他同样也必须要给宣德皇帝一个交代。

  所以,杨士奇再次将自己曾经对宣德皇帝说过的话,再次说了一遍。

  而很显然,杨士奇的回答,乃是答非所问。他并没有明确的告诉宣德皇帝,在什么时候能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但是,在听了杨士奇的话后,宣德皇帝好似陷入了沉思一般,静静的呆立在宝榻上,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的动作。

  但实际上,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内心里,却是已经翻江倒海起来了!虽然杨士奇的话有些答非所问,但是,宣德皇帝朱瞻基却是听的清楚。

  太宗皇帝在榆木川之前知道,这个时间点,就意味着,乃是在太宗皇帝即将驾崩之前!

  仁宗皇帝在汉王府就藩前知道,这个时间点,就意味着,乃是在仁宗皇帝即将驾崩之前!

  这个秘密,自爷爷太宗皇帝起,历经太宗,仁宗,以及到他宣德年间,都是要在皇帝驾崩前才能知道的吗??!!

  宣德皇帝朱瞻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他不甘心!

  人往往就是这样,越是被隐藏的秘密,就越是有人要知道。就如同现在这般,宣德皇帝朱瞻基,他就必须要知道,被杨士奇等人隐藏的这件,只有皇帝驾崩前才能知道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臣~杨士奇

  欺君犯上!罪不容恕!

  请皇上降罪!”看着呆立不动的宣德皇帝,杨士奇再次跪倒在地,请宣德皇帝降罪于自己。甚至于,此刻,杨士奇已经做好了被杀头的准备。

  而杨士奇的话,却好似惊醒了陷入沉思的宣德皇帝一般。当即,宣德皇帝朱瞻基再次将目光投在了杨士奇身上。

  “杨阁老乃是三朝元老;

  是我大明朝的内阁首辅;

  又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

  正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朕可可不想再落人口实!

  所以,尔等,还是下去吧!”此刻,宣德皇帝好似一时间理性占据了上风一般,他并未对杨士奇三人进行任何的处罚。甚至于连口头的训斥都没有。他自嘲般的给出了自己不惩罚杨士奇三人的解释,并准备将杨士奇三人赶出大殿去。

  但是,从宣德皇帝那深邃又冰冷的瞳孔之中,杨士奇却是知道,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更大的风暴,一定还在后面酝酿着!

  “臣等告退~!”听了宣德皇帝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惩戒都没有,就开始赶人。杨士奇等人虽然心里满是不安,但依旧只能恭敬的向宣德皇帝道别后,选择了离开。

  “传,赛哈智~!”而在杨士奇三人刚刚跨出乾清宫大门后,就赫然听见的乾清宫内,传来了宣德皇帝那愤怒的咆哮声!

  听了赛哈智这个名字后,杨士奇三人不由的浑身一个哆嗦!

  赛哈智,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统领着大明朝所有锦衣卫!

  而现在这个时候,宣德皇帝传见赛哈智。

  很显然,宣德皇帝根本就不相信杨士奇三人任何一句话!

  并且,这也代表着,宣德皇帝将亲自派人调查汉王府的所有消息!

  “杨阁老.”听了宫殿里传出来的声音后,杨士奇下意识的就要转身返回乾清宫。他想再次对宣德皇帝劝解一番!

  但是,此刻,杨士奇身旁的于谦却,是毫不犹豫的直接拉住了杨士奇的胳膊,阻止了杨士奇准备返回乾清宫的打算。因为,于谦知道,这个时候杨士奇进去,只会适得其反!

  而,杨士奇也是在于谦拽住自己的瞬间就反应了过来,他也只是关心则乱而已!

  “哎~~!”此刻,杨士奇听见了边上小太监,对于乾清宫内那响亮的回答声音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被于谦紧紧拽着的衣袖。此刻,杨士奇不由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轻轻的挣开了于谦的手,步履蹒跚的向着宫外的方向走去。

  此刻,杨士奇往常一直都傲然挺立的腰杆,却好似坍塌了一般。只见杨士奇佝偻着腰身,彷徨的的向着宫外走去。

  “杨”樊忠看着杨士奇那一副失落的模样,不由的想要抬手叫住杨士奇。但是,这一次,樊忠的话还未出口,依旧是被于谦给拦住了。

  “樊将军。

  杨阁老现在,需要好好静一静。

  我们都不要打扰他。”于谦再次揪住了樊忠,并制止了樊忠对杨士奇那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语。

  而后,樊忠和于谦二人,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杨士奇向着宫外不断的远去。

  而恍惚间,却见一个虎背蜂腰,一身绣衣的健硕身影,与正出宫杨士奇的身影交错而过

  另一边,云南境内。

  此刻,已经到了冬天时分了,天空也已经飘起了雪花。

  而汉王爷朱瞻壑已经将安南三十六州巡视完毕,并率众返回了云南境内。

  此刻,大殿外雪花飘飘,而房间里,汉王爷朱瞻壑正抱着自己的宝贝儿子,陪着媳妇和母亲在房间里闲聊呢。

  “王爷,您此番,从安南回来也有好几天了。

  这马上也要过年了,咱家里是不是要聚一聚呀?”王妃夏氏,看着自己男人抱着儿子在怀里不断的逗弄着。她满眼都是幸福的对自家男人询问道。

  “此事,王妃安排就行,正好,二弟此番也跟着回来了,家里人也是聚齐了,大家聚一聚也好。

  年后,王妃和母亲要费点心,开始给二弟和三弟挑一挑媳妇了,从云南和两广选出的秀女中,挑些好的,给他俩二人看看,他俩满意,就将亲事给定下来,剩下的秀女再往王府里填;

  另外,大妹妹的婚事也不要耽误了。年后,沐家送聘流程也差不多结束了,后半年时候,或者后年初的时候,就将大妹妹婚礼办了吧;

首节 上一节 190/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下一篇:凭啥说我是战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