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174节
“王爷,海陆两军共有兵力十一万余,其中陆军八万余,海军三万余,这些乃是王府的嫡系力量。
海军方面,阵亡一千余,致残三千余,共计损失兵力四千左右;
陆军方面,阵亡六千余,致残九千余,共计损失兵力一万五千左右;海陆两军损失战力约两万;
另,占领安南各府后,收编安南各地方辅军,海陆两军共计收编辅军八万有余,目前剩余可战之辅军有四万余。
按照王爷诏令,所有阵亡的将士已经全部登记造册完毕。”夏瑄对海陆两军开拓安南过程中的所有伤亡进行了汇报。
不得不说,在朱瞻壑看来,他汉王府士兵的伤亡还是太大了,云南开拓大军共计十一万左右兵力,这一场开拓下来,连死带残,基本就损失了两万的兵力,接近总数的两成了!
而,作为辅军的安南本土士兵,相对而言就伤亡更大了,基本是一半的折损率!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瞻壑表示,他不能接受!
与朱瞻壑相反的,在杨士奇听了夏瑄的汇报后,则是流露出了满脸的惊讶神色。
与朱瞻壑恰恰相反,他杨士奇是震惊于汉王府兵力损耗的居然如此之少!
毕竟,在杨士奇看来,不论怎么说,汉王府都是直接占领了一个,人口约莫三四百万的国家!但是居然只损失了数万将士而已!杨士奇不由的感慨,汉王府何其恐怖的军事素质!
“田地方面呢~!”朱瞻壑对于这个伤亡数字并不满意,于是也没有发表任何的点评。直接就开口问起了田产方面的事情。
“安州知府姚观,回王爷的话。”听了朱瞻壑问题后,安州知府姚观从文官行列站了出来,回复朱瞻壑的问题。
“说吧~”朱瞻壑抬手示意姚观说话。
姚观,杨士奇也是了解的,云南第一次科考选士的第四名。安南安州府的知府,也是安南所有文官的领头人物!
“殿下,经过军方,锦衣卫,以及各州府县的通力合作。
整个安南经过初步测量,共计有田亩约一亿九千五百万亩左右;林地约三亿七千五百万亩左右;
现今,臣等已经结合军方,将所有人员的战后的土地分配数量,按照王府下发标准统计完成,就等王爷审核裁定;
且,臣等还依据王爷要求,提前将伤残士兵优先完成土地分配,并安插至各县下村作为村长,以管理各地;
同时,也已经对残疾士兵中的未婚者完成了婚配工作。”姚观恭敬的将整个安南的土地山川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且还说明了伤残士兵的安置工作。
听了姚观的话后,杨士奇更是惊骇万分。因为,杨士奇从姚观的话里听到了汉王府,或者说当今的汉王爷对安南改造的决心!毕竟,汉王府可是将整个安南的土地田产,乃至于山林湖泊都进行了系统的数据统计。
而且,杨士奇更是看出了汉王爷对军队士兵分田地的决心!
同时,杨士奇还敏锐的猜测到,汉王爷怕是不仅仅只是要对军队体系分配田产。怕是,整个汉王府的官僚体系都会参与到分配田产之中!
杨士奇看的出来,对于所有汉王府的属官来说,这就是无解的阳谋!因为杨士奇不相信任何人能抵御田产的诱惑!实际上,不仅仅是汉王府的属官,任何人都不可能抵挡这样的诱惑!杨士奇自己也不例外!尤其是听到那数亿亩的田产和林地的时候,杨士奇不由得狠狠抽搐了一下。此刻,他的内心是极度震撼的!
更可怕的是,汉王爷居然还将军队之中,伤残士兵全部安排到安南各个村里当村官!
在杨士奇看来,这一步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因为,这一手伤残士兵当村官和分配田地措施配合,不仅解决了伤残士兵的安置问题!更是直接加强了汉王府对安南地方的管理!甚至于,汉王爷这一手,直接打破了传统皇权不下乡的铁律!
杨士奇可以预感到,以后,整个安南就是汉王爷的后花园!因为,那些分配到田产的伤残士兵,不仅是汉王府分配田产的受益者!他们更是汉王府统治的坚定拥护者!
杨士奇甚至可以想象的到,要是汉王爷以后继续扩张领土,那安南之地伤残士兵的后代,也将是汉王府最坚定的拥护者!任何人,都将无法阻挡汉王府前进的步伐!任何人都不行!
好可怕的汉王爷呀!杀伐果断!心思敏锐!唯才是用!运筹帷幄!杨士奇满脸复杂的盯着高台上的汉王爷使劲的看着。
此刻,杨士奇的眼睛里,或许真的有后悔吧!
杨士奇的思绪在翻滚,但另一边,朱瞻壑的提问仍在继续。
“做的不错。
各府,各县的道观建设进度如何了?”看姚观做事很不错,朱瞻壑不由面带笑容的夸奖了一句,并继续询问姚观各地道观的建设工作。
“回王爷的话,安南共计三十六州,二百余县。
其中各州的道观已经完成选址,并开始建设,各位仙长也已经入驻;
而各县的道观选址还未全部定下,目前正在持续选址之中。
关于各道观供奉的阵亡士兵牌位,目前正在赶制之中;”姚观一脸认真的回复道。
第348章 杨士奇参加安南朝会3
姚观说完道观的情况后,并未停止,反而是继续汇报了起来。
“同时,王府在安南各县级以上的区域,均配置了至少三名经过王府科考选拔的主官;目前,各地县衙已经有序的运转起来;
王府颁布的新的税收政策,也已经在各地宣贯完毕,新的刑律还在各地宣贯之中;
不过,由于各地通事官缺失较多,关于王府颁发的各项政令一时间有些推行缓慢。”说完道观的事情后,姚观继续说到了安南各地的官员配置,王府政策宣贯事宜。
不得不说,姚观的能力确实是很不错,不仅将道观建设的进度大致进度汇报了一遍,更是说出了王府对各县级以上区域的掌控情况。
并且,让朱瞻壑感到意外的是,姚观很务实,他没有隐瞒安南文官当下工作中遇到的困局,反而还专门说明了安南目前发展的瓶颈所在。
“通事官人手不足?”朱瞻壑也是知道,现阶段安南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的情况。对于通事官不足的问题,朱瞻壑也是有所理解的。毕竟,各地主官都是大明人,对安南语言不通很正常,而安南虽说仰慕中原文化,但是,有能力并有条件学习中原文化的毕竟是少数人而已。
同时,在说到通事官问题的时候,朱瞻壑的脑海里突然想了一个名叫黄中的人来。朱瞻壑记得,那是他在安南第一个提拔做事的人。
“此事,孤会尽快解决的。
晚些时候,让黄中来见我。”朱瞻壑点头表示自己对此事有了了解,并安排黄中来见自己。
“是!”姚观虽然不太知道黄中是谁,但是,既然王爷说了要见这个人,那他就会去想办法找到这个人,并让这个人站到王爷面前的!
此刻,杨士奇再次被汉王爷的手段给震惊了。
因为,杨士奇听到了汉王爷居然在各州建设道观!原本杨士奇还在困惑道观的作用,当听到姚观说,已经在赶制阵亡士兵牌位的时候,杨士奇就知道,汉王府的军队,终将所向披靡!
因为,凡是汉王府战死的士兵,汉王爷居然将他们的牌位供奉在道观里!这一手,不仅仅是激发了将士们的士气!更是稳固了安南的民心!同时还加强了士兵们对汉王府的高度认同感!
同时,姚观所说的已经在安南颁布了新的律法和税收政策。虽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税收政策和律法是什么。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怕也同样是是有利于安南发展的措施!
加之,汉王爷还在每个县都至少安排了三名主官。配合上各村安排的伤残士兵村官们,基本就可以保障王府的政令畅通无阻的传达了!
治国有方!杨士奇看着巍峨的汉王爷,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样的词汇来。
“各府,各县的学堂建设进度如何了?”说到了语言沟通问题,朱瞻壑自然而然的想起来安南各地的学堂建设问题。
“殿下,各州,县的学堂已然选址结束;
并且,多数州县的学堂,只需要稍加改造就能照常使用,教材臣等也好找。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缺少学堂的老师。”姚观再次一脸为难的将问题推到了人手不足上。
“奥~?那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对于姚观对现状的为难,朱瞻壑也是理解的。不过,朱瞻壑更想知道,在这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姚观等众多文官团体们会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回王爷的话,目前各州县都在招生阶段。
臣等私下商议,在各地招生结束后。各州县的官员们,在招募到足够的老师之前,每日轮班到学堂为学生们授课,以解燃眉之急。”听了朱瞻壑的话后,姚观就知道,这是王爷在考较他,心情激动之余,姚观脑海里疯狂的运转着,并第一时间给出了解决办法。
“好!很不错。
姚知府,看来你这个安州知府做的很到位!”朱瞻壑对姚观做事态度很是满意,不论是不是姚观提前做了工作,都不得不说明姚观的能力确实不错。
而此刻,杨士奇已经脑袋嗡嗡作响了。但他还是使劲地晃了晃脑袋,让自己的心思专注到汉王爷和臣子们的讲话内容上。
不是杨士奇不想专注,问题是,汉王爷给杨士奇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勿论刚才的内容,就现在的君臣问答问题来说。汉王爷居然在安南建立县级以上的学堂!这不就是妥妥的文官培养吗?!!
好超前的思路啊。在杨士奇看来,汉王爷的思路绝对是超前的,毕竟,在安南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开始培养士子,不仅仅是解决语言不通问题,更是将整个安南完全的汉化!以后,安南的所有人,都将说汉话!读诗经!这才是最恐怖的!
汉王爷,这完全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在提前打下基础。毕竟,即使是培养十年,或者二十年,汉王爷也等得起!因为他还年轻!
杨士奇可以想象,以后,整个安南之地,将成为汉王爷宏伟道路上的一颗垫脚石!
“各地锦衣卫部署情况如何了?”与姚观说完话后,朱瞻壑将目光投向了蒋小虎身上,询问安南方面锦衣卫的部署工作。
“锦衣卫统领蒋小虎,回殿下的话。”听到朱瞻壑提起锦衣卫的工作,蒋小虎从人群里站了出来,恭敬的对着朱瞻壑躬身下拜。
看着这个从人群里站出来的壮硕汉子,杨士奇也是有些蒙圈,因为,他对于这个人的认知着实不多。只知道,对方曾经是在赵王爷朱高燧手下担任锦衣卫千户之职。后来就莫名其妙的被派遣到了云南汉王府,担任锦衣卫统领。
同时,更可怕的是,对方前往云南时,还带了一批赵王爷五军营的精锐士兵过去!这一现象,在杨士奇看来,就是二王起兵谋反的先兆!
“说吧。”朱瞻壑对锦衣卫目前在安南的情况很是好奇。毕竟,朱瞻壑非常清楚,锦衣卫方面也是人手不足的厉害,就是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安南的锦衣卫现在是如何运转的。
“王爷,我等培养的锦衣卫略有不足。
但,经过臣等周密部署,末将在各县部署了数名锦衣卫官员,同时让他们自行招募训练一批兵士;同时让从军中退下的伤残士兵作为各地的锦衣卫基础力量,以此来收集信息。
目前,末将正在军中挑选一下合适人员,以准备补充锦衣卫力量。
关于王爷准备筹建的三军监察队伍,目前还在计划之中”不得不说蒋小虎确实是有想法,利用现有的锦衣卫资源,先是组建了地方级的锦衣卫框架,又利用各村的伤残士兵,作为锦衣卫骨干,很有想法,也是很有效的措施。
不过,对于朱瞻壑想建立的,由锦衣卫,海军,陆军,文官体系组成的王府监察枢,还没有头绪,对此,朱瞻壑也表示理解。毕竟,人手方面也确实不足,还是等等吧。
扩建锦衣卫!情报网络!杨士奇的胡须都在颤抖着。心里默默地感慨着:太祖高皇帝也没有这般长远的眼光和这般长远的谋划吧!
第349章 跪求的诸将
接下来,朱瞻壑一项一项听取着安南官员的汇报,并从中逐步了解着安南的情况。
而作为陪同朱瞻壑来云南观摩的杨士奇、于谦和樊忠三人来说,随着听的内容越多,越是觉得情况没那么美妙了。
站在杨士奇的角度上来说。
汉王爷占领了安南之后,并不是简单的派官员管理而已!他是在全面的对安南进行汉化!
因为汉王爷不仅仅是派遣官员治理地方,更是拟定了安南新的刑律!新的税收!建立了学堂,要培养纯正的汉家士子儒生!杨士奇心里清楚,汉王爷这一手才是最狠的手段!因为,汉王爷这是要从根子上抹除安南曾经的痕迹,让安南融入到汉家血脉之中啊!
而为了加强统治,汉王爷更是血洗了整个安南的抵抗势力!只留下了顺从管理的小势力!虽然只是胡田简单的几句话就带了个过去。但是,杨士奇却能从中听到那浓浓的血腥味!
各府州县建立道观,供奉战死的士兵,这就是从百姓精神层面来控制百姓的行为,让安南的百姓,乃至于士兵心里有了寄托!
继而,全面丈量安南的土地,以战功,并为战死,有功的士兵划分田地,这一手操作,在杨士奇看来,简直就是炸裂至极!杨士奇相信,根本就没有任何士兵,能够抵挡住战后分田地的诱惑!
好可怕的汉王爷~!凭借强硬的军事实力,从政治,军事,文化,农业,财税层面全面对安南进行改造,十年,不,哪怕五年之后,整个安南之地,将成为汉王爷的后花园!杨士奇不由的对坐在高位上的朱瞻壑惊骇至极。
因为,杨士奇发现,这位汉王爷就是仁宗皇帝和汉庄王的结合体!这是一个远比太宗永乐皇帝更加恐怖的存在!
“既然诸位都做的不错,那明日一早,安州城外校场召集全军。
本王,将亲自向大军宣布,所有千户官以上将领的分田数量。
另外,我汉王府对外的开拓大军的每一名士兵都不能白死!
在校场上摆下祭坛!
立起本王大纛!
本王将在大纛之下,亲自为阵亡的将士们,上香!”最后,朱瞻壑决定,明天时候,他要检阅自己的军队。并准备亲自向军中将领们宣布开拓后的土地分配情况,以及向众人展示自己的真龙之威!
“散朝~”眼看自家主子的事情说完了,小喜子很有眼力劲的宣布散会。毕竟,自家王爷刚到安南,这还没休息呢,就召集众人开会说了有一个时辰事情了,也该是休息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