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八道横行

八道横行 第218节

  看着李村长唾沫横飞的教育着沈戎,王松脸上登时浮现出复杂的神色。

  就在刚才检查的过程中,他从李村长的口中得知,沈戎竟然已经加入了九鲤教派。

  这表明对方身上又多了一条神道命途!

  虽然在王松看来这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但是这份胆魄是他所望尘莫及的,心中对于沈戎的敬佩更深三分。

  “李村长。”

  王松出言打断了喋喋不休的老头,让对方带着自己再去看看村子里的情况。如果以后要发展港口的话,很多地方还需要重新进行规划。

  李老头这才放过了沈戎,乐呵呵的带着对方下了船。

  被晾在一旁的沈戎也乐得清闲,自顾自欣赏着辽阔的海景。

  倏然,甲板某个角落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接着一块木板从内向外被掀开,一颗黑黢黢的脑袋冒了出来。

  李耀宗从自己以前挖掘的密道中钻了出来,跳上船舷,挨着沈戎坐了下来。

  “又逃课了?”

  沈戎目不斜视,依旧眺望着海面,嘴里笑着问道。

  “没有,我专门跟先生请了假的。”

  李耀宗情绪有些不高,闷声闷气道。

  “现在变得这么老实?”

  “其实先生过的也不容易,因为一直没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学生,他已经被镇庙训斥过很多次了。要是再这么继续下去,他可能就要被取消传授教典的资格了。”

  李耀宗轻声说道:“他说我资质很好,让我继续努力,明年要是能通过镇庙的考核,我就能去镇庙读书了,这样以后被授予神职的机会会比其他信徒大很多。”

  沈戎闻言略微沉吟,问道:“你喜欢在教塾上课吗?”

  “不喜欢。教典很枯燥,反反复复都是在讲九鲤老爷如何如何斩妖除魔,可那都是书上写的,现实里连先生也没看到过。”

  李耀宗回答的很干脆,话音却逐渐微弱了下来:“可是这样能让阿嬷不再担心我,她老人家现在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了。”

  “那就少学多做,多帮你阿嬷干点活,比什么都强。”

  李耀宗点头‘嗯’了一声,忽然喊道:“沈叔.”

  “啊?”

  李耀宗问道:“村长爷爷说收俸官是来邀请你去参加九鲤老爷的登神诞的,你一会就要跟着他去九鲤县,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那你还会回来吗?”

  沈戎沉默片刻,还是选择如实回答:“应该不会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这样啊”

  李耀宗眼中的光芒变得越发暗淡。

  “沈叔.”

  “怎么了?”

  “你说我爹娘他们,现在在天上过得好吗?”

  李耀宗低着头说道:“我听村子里的人说,每年七月鬼门关会打开,那时候九鲤老爷会去求普渡公放信徒的亡魂回家。你说到时候我爹娘他们会来看我和阿嬷吗?”

  这一刻,沈戎感觉像有一根针扎进了心口。

  他伸手按着李耀宗的头:“应该会吧。要是九鲤做不到,那我就亲自去帮你找普渡公,让他放你爹娘回来。”

  “真的吗?”少年欢喜道。

  “当然是真的了。你老叔我别的本事没有,最擅长的就是跟人讲道理,我觉得那位普渡公应该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李耀宗重重点头,将背在背后的挎包扭到怀中,小心翼翼从中拿出一个木头刻成的雕像,捧到沈戎面前。

  劲袍持刀,站如虎立,气势雄浑,杀气腾腾。

  乍一看有模有样,可细看就能发现雕刻者的手艺还是不够纯熟。细节处雕的坑坑洼洼,两只眼睛甚至一只大一只小,看上去有些滑稽。

  可沈戎注意到的却是少年的双手,上面布满一条条细小的刀口,有些甚至还在往外溢着鲜血。

  “沈叔,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李耀宗仰着头,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接过雕像的刹那,沈戎心头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悸动。

  似福至心灵一般,沈戎松开了体内混沌命海对正东道的重重封锁,一两混沌气数跨道入境,转变为神道气数,接着度入了雕像之中。

  霎时,沈戎的右臂传来一阵针扎般的刺痛感。

  虽然有着衣服的掩盖,但是沈戎的目光却依旧清楚看见了右臂刺青上发生的变化。

  只见披甲神将脚下所踩的汪洋之中,出现了一座规模仅有米粒大小的村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轮廓和李家村一模一样。

  不止如此,就连武将身上的甲衣线条也变得更加细腻流畅了一些,站立的姿势也有细微变化,趋向于沈戎在现世之中的习惯。

  所有的变化都在证明一件事,【绥靖山海】之中已经再无上任‘晏公’的痕迹。

  但沈戎依旧没有贸然将自身气数注入这件神道命器之中,转而在李耀宗雕刻的雕像中又注入了毛道和人道各一两气数。

  本该是一件死物的雕像霎时像是活过来一般,眼中华光凝聚,像是嵌入了两颗异色宝石,同时流淌的气数宛如刻刀,在雕像的衣袍上刻画出一头线条简陋的山虎。

  沈戎如同变戏法一般,将雕像收进【墨玉扳指】,又拿出来递给李耀宗。

  “来,拿着,这是老叔我给你的回礼。”

  李耀宗对沈戎这番幼稚的动作气的笑了起来:“老沈,你可真是不要脸啊。”

  沈戎哈哈大笑:“你以后要是遇见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对着这具雕像说,或许我就能听见了。”

  李耀宗半信半疑的接过雕像,心里突然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两个沈戎。

  没来由间,少年想起了上课之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举头三尺有神明。

  当浓稠的夜潮吞没了整个村庄,只余铁皮船上还亮着一盏大灯,如同为夜航船指引方向的灯塔。

  但如果此刻有人从高处俯瞰,李家村此时更像是浸在墨汁中的一颗黄鱼眼。

  李阿婆家的鱼排难得会如此热闹。

  李村长专门回家脱下身上那件闽教黑袍,换上了往日的粗布短衣,十分殷勤帮李阿婆打着下手。有时候还故意笨手笨脚弄错一两味调料,惹来阿婆嫌弃的目光,抓住机会没话找话。

  另外三人则坐在房间里,李耀宗紧张的看着王松,王松则同样紧张的看着沈戎。

  等到桌上摆满了菜肴,众人准备落座的时候,李村长死活都要让王松坐到主位上去。

  王松怎么可能答应,嘴里一直念叨着长者为先之类的话语,两人好一顿拉扯,最后是李老头一脸舒坦的坐了上去。

  “大家,这一杯,先敬我们慈祥宽厚的九鲤老爷,是他老人家保佑我们杯中有酒,碗中有肉。”

  李老头举起手中自酿的米酒,邀请众人一同举杯。

  桌上没有人出声附和,脸上表情各异。

  李老头似乎没有察觉到众人的异样,一杯下肚,再举一杯。

  “这第二杯嘛”

  老头将酒杯对向王松:“要敬王大人,要不是您,李家村这次怕是过不上一个安生年了。”

  “老爷子您客气了,这都是您的功劳,我并没有做什么努力。”

  王松态度谦逊,举杯向桌上众人致以,等轮到了沈戎的时候,他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托着杯底,杯沿要比沈戎低上一截。

  “这最后一杯啊,我想敬沈戎。”

  李老头感慨道:“你这一走,恐怕咱们就再没有机会见面了,所以这一杯就当是给你送行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你小子不是一般人,以后等你发达了,可千万不能忘了咱们李家村,别忘了你李阿婆,还有耀宗。”

  众人举杯同饮。

  乡下的米酒的度数不高,就算是敞开了喝也很难醉人。

  但是李村长却早已经脸色泛红,醉眼朦胧。

  这一次换作沈戎举杯,只见他站起身来,一脸正色道:“这一杯我敬您和李阿婆。阿婆,多谢您的救命之恩。也多谢村长您的收留之恩。”

  “你这小子,怎么一杯酒敬两个人呢?你这为人处事的水平还得再练一练,不然等以后去了县庙,容易丢了咱们李家村的脸。”

  老头一脸窃喜,眼神偷摸瞥向李阿婆。

  李阿婆却懒得理会他,招呼众人赶紧动筷。

  “哦,对,都别光顾着喝酒了,快动筷子,不然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这可都是你李阿婆辛苦准备的。”李老头连忙应声道。

  一盏灯火,满桌欢声。

  浊酒味淡,笑颜色浓。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在天中明月的照耀下,一艘快船驶离鱼排,向北疾行。

  李村长喝的不省人事,躺在木板床上呼呼大睡。

  阿婆在屋子外洗刷着碗筷,李耀宗趁无人注意自己,悄悄把那尊雕像拿了出来,抱在怀中左顾右盼,却发现不管摆在哪里好像都不太对劲。

  最后他竟然将目光落向了房中的神龛,轻手轻脚将九鲤老爷的神像往后挪了几寸,将自己雕刻的木雕摆在了前方。

  咔嚓

  碗碟掉落摔碎的声响将少年吓了一跳。

  他猛然回头看向身后,却发现自己阿嬷呆立在门口,眼眶发红,泪流满面。

  “晏公.”

第208章 笑中带泪

  距离年底的登神诞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可九鲤县城里的节日氛围已经很浓厚了。

  沈戎刚进县城,就看到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挂着用朱砂点染的鲤鱼幡。码头过来的海风一吹,数不清的红鲤便在黛瓦间游动翻腾。

  此时正值午后,整条大街的空气中都飘荡着一股香甜的气息。

  阿婆大娘们端着刚刚出锅的福鲤糕沿街派发,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见者有份,就连沈戎的手里都被塞了一个。

首节 上一节 218/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

下一篇:逆天悟性:从开创观想法开始长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