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者,但元婴期 第184节
由于大环赤道附近的空气稀薄,蘑菇云会扩张至数万平方公里。
不存在任何奇迹,被击中的大环发动机没有任何可能幸免于难。
大环发动机内部的核心重核聚变堆会出现二次殉爆,二次殉爆会由内而外的将这座恐龙帝国建造上百年的史诗级巨物彻底摧毁。
原本体积庞大的巨环发动机,在恒星型氢弹的核爆过后,只能残留发动机核心的电子简并态骨架,以及一些处于背面区域的钢铁残骸,如同一座放大了几十倍的富士山钢铁尸体,静静的卧在那里。
而这样的毁灭场景,先后发生了40多次。
吞食帝国从未遭受过这样的损失。
但对于技术规模庞大的吞食帝国来讲,这40多座大环发动机的损失尚在吞食帝国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龙还在,发动机还能重新建。
除了轰向赤道范围的5000颗恒星型氢弹之外,另外的轰击内环的五千颗恒星型氢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由于轰击内环的恒星型氢弹角度更为刁钻,位于环翼的伽玛激光射线拦截区间实际上更少,伽玛激光射线最终只成功拦截了3000颗不到的恒星型氢弹。
在剩余的2000颗恒星型氢弹坠入大环内环时,次级伽马激光射线炮台开始运作,这些更小能级的伽马激光射线密集扑来,这些小型激光防御装置都是吞食帝国近些年来,利用大环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临时生产的。
虽然威力不足以击穿人类的战舰,但是却可以轻易击穿这些恒星型氢弹的外部装甲。
剩余的恒星型氢弹遭遇了大量次级伽玛激光射线炮台的拦截,约1900枚恒星型氢弹在即将命中内环区域前被成功拦截击毁。
大环指挥官见状也松了一口气。
这些次级伽马激光射线炮台是分布在大环的11个区当中的,但由于第6区附近不是恐龙的地盘,并没有足够的次级伽玛激光射线拦截炮台,因此第5区与第7区帮助第6区进行的夹带拦截效果比较有限。
最终仍然有上百颗恒星型氢弹坠入到了第六区,给第6区的地表造成了大量的破坏,甚至有数千条躲闪不及的白矮星鱼也被炸死在了核爆轰击当中。
愤怒的光语者文明为此吸收诞生了数以10万计的核弹菇族群数量,但由于噗叽们找不到敌人在那里,只能将怒火倾泻到了第5区跟第7区的恐龙驻军。
刚刚平息的巨环内乱又一次陷入了内战。
在吞食大环忙于拦截氢弹时,人类的恒星级战舰群也已经紧随氢弹之后,一艘艘的掠过了大环中央空域,完成了人类舰队从大环空洞区穿梭而过的史诗壮举。
这其中,远征舰队遭到了内环区域,一部分次级伽马激光射线炮台的拦截。这些次级炮台基数大,但单体威力小,人类的舰队虽然遭受了一定的损伤,但纳米材料装甲的坚韧还是抗住了这些次级射线的轰击,加上恐龙们火力分散,并无战舰被摧毁。
在掠过大环内部时,人类舰队对次级炮台的方向进行了同规模的激光反击。
尤其是以悖论引擎为首的六门光棱炮,对内环的多处反击节点进行了覆盖式光束轰炸。
在削弱了内环反击力度的同时,舰队也迎面撞上了那那数以万计迎面撞来的‘环际’拦截导弹。
相比于极高速的战舰,这些拦截导弹的速度宛如蜗牛,纯粹是被提前发射到了中央空洞区域,形成了一道密集的导弹屏障,等待人类舰队主动“撞”上去。
但恐龙们注定要失望了,导弹屏障被恒星型战舰的主动防御系统——一种小型的,非伽马射线的高能激光发射器给提前击毁了。
在这种密集的导弹爆炸中,人类舰队成功穿出了巨环
至于后续追击的‘环际’拦截导弹,则根本无法追上。已经逼近15%光速的人类战舰群。
穿梭巨环空洞约一万公里的空间时,人类战舰群刚好只用了一秒,留给巨环的打击窗口也只有短短的一秒。
基于电子计算机的大环防御系统,想要在这一秒之内做出全效的反击,几乎不可能。
一直眯着个眼的罗清,在确定人类战舰无一被毁之后,又放心的闭上了眼睛。
由于环内的稀薄空气存在,远征战舰群在穿梭环内时都出现了明显的电离激波,与此同时,共振的稀薄空气形成了一种低沉宇宙嗡鸣,这些嗡鸣沿着内环大气层船向内环地表,488颗亮星在无数恐龙耳畔发出了属于人类的呼啸。
所有龙抬头,都看见了那规模浩荡,穿越环内,仿佛在宣誓太阳系主权的人类舰队群。
只是令大环指挥官没有预料到的是,人类并不甘心就这么远离巨环,在穿梭行动即将完成之前,488艘恒星级战舰同时完成了最终的姿态校准。
巨大的舰体在深空中整齐划一地转向动作,等大环指挥官意识到对方的目的之后,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远征舰队将最后5000颗光团以15%的光速甩了出去,这最后的5000恒星型氢弹甩向了巨环的暗面内部边缘。
(注,巨环分正面与暗面,巨环发动机尾焰延伸的方向为暗面)
但由于速度过快,这些恒星型氢弹几乎是擦着巨环暗面边缘出现了爆炸,甚至有上千颗恒星型氢弹出现了脱靶!直接掠过了巨环暗面内部边缘,朝着宇宙深空无限的坠去。
氢弹发动机的轰鸣,为这些氢弹带来了一个极小角度的偏移,再加上舰队本身的方向调整,随后,这些呈现斜线飞行氢弹全部坠向“甜甜圈”的暗面内部边缘。
吞食帝国同样几乎无法对这几千枚恒星型氢弹进行有效拦截,对于人类来讲,这种角度的打击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大环指挥官来讲,这也是不可想象的。
大环的暗面远比正面重要,大环的推进系统是由赤道的6000座大环赤道发动机和背面的24000座普通大环发动机构成的。赤道的大环发动机是调整方向,而背面的大环发动机则是大环动力的主要来源。
尚未脱靶的三千多枚恒星型氢弹在内环暗面边缘不断朝着暗面飞去,在无法精确制导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全部轰击在了大环的凸起部分,并最终造成了300多座大环暗面发动机的不同程度损伤,使得大环的总推进功率下降了1%左右。
设法让大环的总推进功率下降1%,这就远征舰队一开始的战略目的。
舰队确实设想过直接从天外大回旋,转移到大环背面发起进攻,但大环也不是傻子,同样可以通过赤道发动机进行“翻身”,这个机械巨环仿佛具有生命一般,甚至不需要恐龙们去操纵即可自主完成这一切,拥有着远超人类想象的灵活。
从大环可以“抗拒”吞食帝国的刹车命令,不管不顾的继续飞向太阳系进行“觅食”就可以看得出来,大环疑似并非电子计算机的独立ai所操纵着,而是被觅食的源动力所驱动着。
而且这些环尾的发动机,同样是大环的‘武力’之一,这30000道大环发动机吞吐的等离子射流,如同三万把长刃,交织在大环背面挥舞,使普通的恒星型氢弹无法靠近大环发动机。
从环内突击进行扩散式核轰炸,则超出了大环利用大环发动机拦截的能力,最终一举功成!
除了三百座巨环发动机收到损伤之外,余下的恒星型氢弹也对巨环暗面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远征舰队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想方设法让大环刹车!
最好是在进入太阳系之前使其彻底刹停!在无法彻底摧毁大环的前提下,让巨环在太阳系外刹停是最优解决方案。
最终打击结束之后,远征舰队再无留恋,背对着吞食大环持续加速,并最终以百分之15的恒定光速脱离了大环的20亿公里单位内。
这期间,内环暗面的发动机试图调整方向,用数万公里长的等离子射流攻击人类舰队,但在这些等离子射流完成“合围”封锁之前,人类舰队就已经逃出了那来自发动机的包围圈。
大环似乎是“不甘心”,过载了约3000座大环发动机进入“聚能点射”状态,以至于那数万公里的淡蓝色等离子射流瞬间膨胀到了10万公里的血红色等离子射流来轰击远去的人类舰队。
但这,仍然没有追上人类的舰队。
甚至,人类舰队仍然预留了5%光速的冗值没有暴露。
一周后,远征舰队会以0.15c的速度进行半径为20个天文单位的转弯,并最终让舰队掉头向木星返航。
总计接近2万枚恒星型氢弹的释放,约300万发电磁炮炮弹的轰击,以及全舰队在返航后只剩下不足20%燃料储备的能量。
这就是远征舰队能够做到的全部了。
第254章 不用神,我们可以自己走(6k)
远征舰队穿梭内环24小时后。
“面壁者怎么样了?”
指挥完这场‘穿越’作战的谦蒙渐急匆匆回到了面壁室。
“还在沉睡当中,检测仪器显示面壁者的脑电波陷入了平和状态,估计是消耗过度,被迫休眠了。”一旁的太空军医把各种医疗设备都收拾了起来。
罗清此刻还盘腿坐在他的稻草蒲团上,闭着眼睛,松散的道袍飘在无重力环境中,显得与洁白舱室格格不入。
太空军医收拾完了所有的应急器具,对谦蒙渐又说“谦舰长,您不用太担心,他大概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修仙者的恢复能力远超我们这些先天武者。”
丁仪站在磁吸地面上,也点了点头:“谦司令,别太紧张,面壁者只是消耗太大了而已,这很正常,你要知道他先前做出了多么夸张的事情,罗清居然能静止地球那么大的空间的分子振动……这得需要多高能量?我都不敢算。”
闻丁仪言,罗清立马睁开眼睛解释道:“丁仪,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诶,你醒了?”
“一直就没睡着。老丁,我静止的空间虽然高达一万亿立方公里,但你不要忘了,这一万亿立方公里内的绝大多数空间都是真空的,根本就没有几个分子。”
罗清竖起了一个手指头:“我只是静止了整个吞食舰队而已,正面战场的吞食舰队由25000艘中大型战舰和75000艘小型战舰组成,按照平均一艘吞食战舰500万吨算,这也不过是5000亿吨的单位。
单论重量,还不如阿尔卑斯山脉。在地球的标准重力下,我其实可以轻易举起5000亿单位的重量。
但在分子层面上静止这个量级所有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就很难了,两者不是一回事。这个持续九十秒的静止力场,几乎抽干了我全部的精力和法力。”
丁仪嘟囔:“这也很恐怖了……”
说完,罗清对谦蒙渐微微一笑:“谦司令,是我不够努力,不然我直接把这个区域性分子静止法术套在巨环上,足以让巨环区域静止,从而撕裂解体……但巨环的质量实在是太大了,我实在是做不到,它太大了。”
一旁的悖论副舰长恍然:“我就是说,面壁者有这本事怎么不直接静止巨环,一旦巨环的部分结构被静止,在巨环的高速自转下……哈,发生什么我都不敢想。”
“别做梦了,静止那么大质量的分子间作用力,所需要的能量总数比踢飞太阳还大,修仙者也做不到的。”丁仪替罗清解释道。
罗清给丁仪竖了个大拇指:“还是你比较懂我。”
丁仪意味不明的呵呵了一声。
谦蒙渐自然不会苛求面壁者做的更多,他十分感慨的说:“罗清,你做的够多了,舰队能迅速突破吞食舰队的封锁冲入巨环,这都是你的功劳。
而且除了那个分子静止立场之外,无论是你那个能让舰队隐身的符纸,又或者是在远处模拟核聚变光点来混淆恐龙的观察,都给刚刚的战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信我,你的功绩无人能及。”
罗清岔开话题:“舰队现在到哪了?”
谦蒙渐说:“目前已经与大环拉开25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了,转弯行动即将开始,这次穿梭行动比我想象中的要惊险……那个大环仿佛活了过来似的,上万座大环发动机调整了角度,用尾焰尝试合围锁死我们,但我们的速度足够快,逃出了发动机火焰的包围。
但舰队并没有脱离险境,有三千座大环发动机进入了过载模式,将上万公里的发动机火焰尾迹,延伸至了十万公里,跟三千根火鞭子似的抽了过来,大多数战舰都躲开了,但舰队尾部的[罗清号]恒星级战舰被烧融的很严重。就连[罗清号]的核聚变发动机都被烧坏了,[罗清号]陷入了无动力滑翔的状态,后续既无法调整速度也无法拐弯,目前舰队正在组织营救,先把[罗清号]战舰的舰员们接到其他战舰再说。”
旁边的悖论引擎副舰长补充道:“不过面壁者你不用担心,虽然舰队正在以15%光速在太空中进行滑行,但战舰彼此之间仍然是相对静止的状态,因此营救行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先天武者们皮糙肉厚,连航天服也不需要穿,直接裸露在真空环境下,划着救生船过来就可以。”
罗清闻言叹息:“[罗清号]……我就说这名字不吉利,我这个人自从踏上修行之途开始,就没少受伤,以后把这个名字删掉吧。”
副舰长笑了笑:“我们会给亚洲舰队打个报告的。”
罗清寻思了一会,“也就是说,这一次的远征中,远征舰队实际上战损了一艘恒星级飞船?”
谦蒙渐点点头:“如果不算已经牺牲的善清先生的话,那这确实是唯一的战损了。”
罗清问:“把罗清号的舰员们全部救出来之后,罗清号怎么办?”
谦蒙渐说:“在营救完[罗清号]的舰员之后,负责营救的恒星级战舰会使用伽马激光射线彻底摧毁[罗清号],这毕竟是一艘恒星级战舰,战舰主体还是完好的,是人类最精锐的技术结晶。这种高科技产物,哪怕是以15%的光速航向宇宙深空,在未来也是有风险的……哪怕没有被别的外星文明捡到,要是砸到了其他星球上的花花草草也不好,就地销毁是最好的选择。”
罗清瘪了瘪嘴,“撤回舰员后,先别急着摧毁罗清号,我想想办法。”
丁仪在一旁感慨:“一艘恒星型战舰也是很严重的损失了,人类总共才五千艘这玩意。”
谦蒙渐说:“恒星级战舰还可以继续再造,没有人员伤亡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而且相比于远征舰队取得的战果来看,一艘恒星级战舰的损失已经是极小的损失了。
要知道除了罗清号,其他的战舰们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损伤,甚至有战舰的纳米材料外壳被完全击穿和烧融了,至于人类战舰的前面,更是在穿梭大环时遭受到了很多导弹碎片的轰击,巨大的相对速度,让整个远征舰队都变的遍体鳞伤,必须要全部返回母港,进行至少两年的休整和维修。”
丁仪评价:“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恒星级战舰装甲用的主要材料,还是汪淼那个时代的飞刃纳米技术吧?”
“汪淼?”这个略有一些陌生的名字,在谦蒙渐的内心中回忆了好一会,但他毕竟是参与过古筝行动的美军将领,很快就想起了这个人的存在。
“丁老,你说的没错,舰队所采用的纳米防护材料,本质上还是汪淼教授那个时代的飞刃材料,只不过是由纳米线形交织成了纳米面,又层层叠叠的重叠出了厚度与体积,成为了舰队的主要装甲……智子的封锁刚刚结束没两年,人类对于新型物理材料的探索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丁仪说:“等分子级力场发生器完成了小型化突破,然后再移植到恒星型战舰上,再将恒星型战舰的外部材料装夹改造成强电磁材料,到时候恒星级战舰的材料强度就可以得到几个数量级的提升,不会再被外界的宇宙陨石和导弹碎片所刮伤了。”
谦蒙渐认真的奉承道:“那这就要依靠像丁老这样的科学家们去努力了。”
丁仪翻了个白眼。
上一篇:诸天:谁把他放进恐怖片的
下一篇:不是,我电子女友咋修成剑仙了